绿林网

世界文学史(上下卷)读后感100字

世界文学史(上下卷)读后感100字

《世界文学史(上下卷)》是一本由[英]约翰·德林瓦特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9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文学史(上下卷)》读后感(一):这是本中学生读物

The outline of literature 书名翻译成《世界文学史》太牵强了,书中所论内容以英国为核心,兼有法国德国的作家,后及美国19世纪文学。

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很低,是本面向中学生的普及性质读物。比如《小说的兴起》一节,介绍了笛福、理查逊、菲尔丁三个人的生平(作家小传)及代表作品的情节梗概,连菲尔丁的“喜剧散文史诗”的概念都没提及。

《世界文学史(上下卷)》读后感(二):世界文学的入门图书

约翰•德林瓦特(John Drinkwater,1882-1937)是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评论家和演员。他的父亲艾伯特•德林瓦特曾是一位教师,后来成了一名职业演员、剧作家和剧院经理。约翰在随父演出时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牛津高中接受教育后,他曾长期供职于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等地的保险公司,业余时间与人合作创办了一个剧团,后来成为这个剧团的专职经理与剧作家。他的第一部戏剧《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918)在伦敦和纽约等地演出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作品,奠定了他作为一个剧作家的地位。此外他还创作了历史剧《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921)、《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uart,1922)和喜剧《手中之鸟》(Bird in Hand,1927)等。他也是个多产的诗人,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03年,风格属于典型的“乔治派”,其作品多数收集在5卷本《乔治派诗集》(Georgian Poetry,1912-1922)中。他还是一位传记作家,评论过莫里斯、史文朋、拜伦和莎士比亚等人物,并出版过两本自传。作为20世纪初期英国文坛的一位活跃人物,德林瓦特与哈代、T.S.艾略特、曼斯菲尔德、高尔斯华绥等人均有广泛交游。他还编辑过文学史和多种文学选集,并为许多书籍撰写过导读,显示出卓越的编辑才华。

……

各种版本的世界文学史在中国也并不鲜见,然而此时出版约翰•德林瓦特这部“旧作”仍有它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反映了20世纪早期英国学者的世界文学研究水平和时代的学术风貌,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译本的语言准确流畅,书中引文的译文多取自名家手笔,插图丰富精美,是一个了解文学史常识的极佳选择。对于一般外国文学研究者而言,书中提供的丰富的文学史料(尤其是我们常常忽略的“小作家”)和隽永的文学评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郑振铎文学思想和研究中国的世界文学学科史的学者更是无法绕过此书。对于比较文学学者而言,一本在国外或许早已被遗忘的文学史著作在历经岁月风尘后重新在中国被翻译和阅读,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文化史事件。

《世界文学史(上下卷)》读后感(三):何为世界文学

众所周知,目前已知的最早且最有影响力的世界文学观念,是歌德提出的(详见艾克曼《歌德谈话录》),经过数百年的研究、归纳和流变,一般意义上,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一,即为歌德展望过的世界文学,全世界的文学在共同的理念和普适人性的关照下,自觉自愿自发地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文学现象。这是歌德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迄今为止,这跟美好的共产主义一样仍然只是一个传说……

二,世界范围内的,古往今来的所有文学。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在时间空间上如此宏大的文学概念,无论研究或是评述,都已然失却了意义乃至可操作性,同样只是一个说法而已……

三,世界范围内的,古往今来的文学经典。虽然经典的标准随着时代而有所差异,但流传于后世的名著,说来说去也不外乎那么几种。所以大部分世界文学研究,即是着眼与此。

但无论是哪种世界文学,既然称作世界文学史,必要的文学史观乃至世界文学史观,是必不可少的。纯粹的材料堆积罗列,虽然不能说是毫无价值,但以目前的信息咨询来源来说,似乎也无甚必要。

此书,The Outline of Literature,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最早是在1920年之后,郑振铎在共产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颇感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有世界大同的革命意义,于是进行了全球范围内的世界文学大搜罗,并同时译介了此书。但是出版两辑之后即宣告放弃,因为此书内容不尽详细周全,也谈不上有文学史观,仅仅是资料的堆砌罗列,且搜罗得并不全面。至此,郑振铎开始撰写《文学大纲》,随即成为之后数十年的世界文学经典,而文学大纲这一名称,即脱胎于The Outline of Literature。

世界文学之重要价值,在于关注国别文学之间的互相影响和流变,随着时代社会背景的变迁而反映出更广阔的世界。而彼此割裂的作家作品的罗列,已经失却了研究的价值,堪称沦落到“文学经典速读”的境地。以如此之大的篇幅,如此之贵的定价,以严肃的学术研究的姿态端上这么一盘过时近两百年的名著拼盘大杂烩,即使对于入门读者,也完全起不到指导作用。没有任何关联的、密集的文学信息,看了不晕头转向已经很难,更谈不上深刻持久的印象和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了。

如果真的想世界文学入门,哪怕只是世界文学经典启蒙,推荐《文学大纲》,或者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教材,两者都文笔生动,考察细致,虽然总有点隐隐的共产主义底色透出来,也应该比一锅粥要强些。

《世界文学史(上下卷)》读后感(四):文学史就是人类史

在所有历史中,文学史可能是最难写的。

首先,其他历史都可以写成线性史,即这一阶段是下一阶段的前奏,每个进程都以下一个进程为目标,比如拿破仑是必然出现的,他的成功是必然的,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因为历史的下一阶段就需要这样。毫无疑问,“历史必然”是必杀技,没办法的时候,随时可以扔出来,百试百灵。可文学不行,你不能说莎士比亚的出现是为拜伦做准备,你也不能说他们都是T•S•艾略特的前奏,因为明摆着,踵武T•S•艾略特的奥登反而更糟糕。

第二,文学史没有逻辑性,也没有标准,你不能写“两只黄鹂鸣翠柳,两行白鹭上青天”,不能因为数量加倍,就认为这样的作品比原诗好一倍。更麻烦的是,好时代有时不出好作家,而坏时代却有大作家涌现。康乾盛世,反而没好小说,偏偏世道衰微,出了曹雪芹。把莎士比亚拉到当代,也比当下许多电视连续剧作家强,既然时间阻挡不了文学艺术,那么,何必著史?

第三,既然我们搞不清伟大作家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至少在逻辑上不能证明其出现的必然性,那么,文学史只能写成大作家的陈列馆,而他们生平的时间之类,也就成了他们的房间号。

然而,本书却突破了以往的窠臼,最大的优点在于力图将文学史变成人类史,以文学为蓝本,展现人类观念史与心灵史的变迁过程。于是,以往生产手册式的解说立刻变厚了,作家的价值不再是他写过什么书,这些书的影响何在,而成了他为什么那么写,他这么写的理由是什么?

作为人类,我们总有共同的苦痛,就像看到落花,都会为它的凋零而伤感,但有的人认为这无可奈何,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隐喻,有的人会想到人生,有的人会想到自然……总之,面对类似的情境,李白与曹雪芹是完全不同的,但他们都尽力用美的方式来悲伤。

《诗经》说“此何人哉”的地方,《楚辞》则说“兮”,《四愁诗》则称“噫”,不同的声音,汇成了人性的丰富,放在同样的境遇中,我们立刻就明白了文学的广阔与伟大。

爱•摩•福斯特曾设想过,把哈代与勃朗特姐妹放进同一间房子,共同探讨爱情的话题,事实上,文学总在寻求对话,关键是你有相匹配的心灵,当我们的敏感真的足以穿越时间,体会到几百年前的悲与痛时,那么,这样的文学史就是有价值的,就回归了文学的根本。

有感受的人写的历史,永远比没感受的人更沁人心脾,因为它让我们触到了美的真谛,能从文学史这样刻板的写作中获得这样的体验,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名为《世界文学史》,其实更像欧洲文学史,作者似乎认为没有信仰就没有文学,这显然是来自西方文明的偏见,这种坚持自己视角的“世界史”,虽然眼光甚高,志向甚远,可浑身上下总是一股县志的气息。

《世界文学史(上下卷)》读后感(五):一部流传百年的世界文学史 郑振铎《文学大纲》的参考本

编者:

约翰•德林瓦特(John Drinkwater),英国诗人、剧作家。创作了一系列有关历史及文学人物的戏剧,最杰出的一部是《亚伯拉罕•林肯》;诗歌有《诗集,1908-1914》、《新诗集》。

本书特点

1、本书不同于其他文学史

a 语言富于激情、具有故事性,文学家的传记融入其中,让读者切身感觉他们生活的时代,他们的创作历程,他们作品的精妙之处。

b 诗歌成为叙述主角,文字优雅精致、韵味无穷,做到让读者在回味中欣赏文学,并在不知不觉中领略文化。

2、本书涵盖广泛,从古希腊罗马神话直到20世纪的世界文学史

3、本书编者为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剧作家、诗人德林瓦特。

4、郑振铎对此书进行了赞赏,所著《文学大纲》参考了此书。

5、本书的引文翻译采用了文学史上的经典译作,如梁实秋、王佐良、朱维基等。

6、500幅珍贵插图,双色印刷,精美绝伦、赏心悦目。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部有特色的世界文学史巨著,涉及地域广阔,包括了美洲、欧洲和亚洲等的文学史,涵盖时期长,上溯人类的早期文明直到20世纪初的文学及文化。本书观点被中国文学界普遍接受,提供了文学史写作的典范。是经典性著作,又是文学史的普及性读物。

精彩片段试读(第二十四章歌德、席勒和莱辛)

亲密的友谊

席勒1759年生于马尔巴赫,比他的朋友歌德晚出生十年。他非常勇敢地承受了贫穷的、不健康的一生,先后做过外科医生、编辑、剧场经理和历史学教授。他自己的“狂飙突进”时期带来的主要后果就是他的被捕,为逃离暴虐的卡尔•欧根公爵而隐姓埋名。

在新的友谊的激励下,席勒完成了将被卡莱尔称作“18世纪可以炫耀的最伟大的戏剧作品”的剧作。席勒的健康状况很差,他在书桌前写作一个小时就要忍受几个小时的痛苦。这部作品是三部曲,包括《华伦斯坦的阵营》、《皮柯乐米尼父子》和《华伦斯坦之死》,最后一部由柯勒律治译成英文。

同歌德交往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创作《威廉•退尔》。这是席勒最著名的戏剧,也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剧作。他迅速创作了描写玛丽•斯图亚特和圣女贞德的戏剧,大约与此同时,歌德正计划创作一部史诗,讲的是瑞士革命中半为传说、半为真实的英雄威廉•退尔,专制暴虐的葛思勒命令他射中放在他小儿子头上的一个苹果,如果射不中的话,他就得死。但歌德的计划毫无结果,而席勒由于在他们多次对这个题材的谈论中获得灵感,决定接过这个题材,写成戏剧。其结果非同反响。这部戏剧在德国极受欢迎,明确表达了民族对自由的渴望。歌德在魏玛导演了这出戏,韦伯为之谱曲。退尔顺利地通过了箭与苹果的可怕考验之后,剧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刻到来了,窘迫的葛思勒注意到退尔的腰带中还有一支箭,就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退尔(窘状)主公,这是射手们的惯例。

葛思勒不,退尔,你这个答复我不满意;

你一定是别有用心。

赶快好好告诉我实话,退尔;

不管怎样,我担保你的性命。

这第二支箭是干什么用的?

退尔好吧,主公,

因为您已经保证我的性命,

我就把真情彻底告诉您听。

(他从衣领里抽出箭来,用一种凶狠的目光望着州官)

用这第二支箭我要射穿——您,

如果我射着了我亲爱的儿子,

您——我相信!我不会射不准。

歌德和席勒养成了在新年第一天互相致贺的习惯。1805年元旦,席勒无意中在信中写了“最后一年”。他又重新写过,但这个词语又出现了。他像预感到了什么似的,颤抖着说:“我感觉这对我们两个人中的一个来说,这是最后一年。”果然,不到半年,席勒就去世了。听到这个噩耗时,伟大而冷静的歌德完全崩溃了。“他双手捂着脸,像个妇人一样哭泣。好几天都没人敢当他的面提席勒的名字。”他从来不说席勒死了;他总是说“当我失去他的时候”。有一次在信中他写道:“我的一半生命已经离我而去了。”

歌德比他的朋友多活了二十七年。他在83岁去世时荣誉正盛,而去世时就像他的一生一样平静。我们知道,他是坐在自己的扶手椅上,手放在儿媳的手中去世的。就在半个小时前,他还让人把百叶窗打开,让阳光照进来。马修•阿诺德在一首极为不凡的诗中歌颂了这件事。自此之后,人们就经常说他所处时代的伟大的“光明使者”这样结束了漫长的生命之旅,口里讲着开始旅程时的祈祷——“光!更多的光!”——“光!更多的光!”这多像他的性格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