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100字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100字

《中国文学史讲稿》是一本由胡小石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一):胡老讲文学 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怀着敬畏之情打开这本书。

因为之前很少接触文学研究的作品,本着近期对于文学作品的要求,也读了读这本书。初看这本书,真的有点枯燥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二):中国文学史

人们向来对“文学”二字有些误解,有些人觉得它高高在上,实际上文学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日常思考;有些人觉得文学是无用的,其中自有一番乐趣与价值,可作为精神食粮。

最近我读了《中国文学史讲稿》这本书,在本书中作者历叙《诗经》、楚辞、汉赋、古体诗、律体诗、词诸体之源流正变,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阐明旧说,不少创见,被学术界公认为篇幅不长而颇具卓识。

作者胡小石曾学诗于陈三立,诗词兼擅,诸体皆工,七绝尤高妙。曾问学于王国维、沈曾植等晚清耆老,与陈中凡、汪辟疆并称为“南大中文系三老”。

一般来说,研究历史的时候,务必需要保持一种严谨观的态度,追求对事实的发掘与记录。文学史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不过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明确的区分文学和文学史这两个概念。

对于文学史研究应该同样保持着一种客观的记录,更多的去探索文学资料的真假,而不是文学的好坏。因为对于文学本身的评价是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的,哪怕是一首小诗,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是天差地别的。当然,这本书从内容上讲完全符合文学史研究的基本要求,作者也没有掺杂太多个人对于文学的评价。

从具体内容上来看,这本书从上古文学一直写到宋代文学,根据时代的划分,对文学史进行一种整体上的概括与描述。我们可以从这些描述中清楚的看到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一样的文学表现形式,我们经常会提到的唐诗,宋词,元曲就是一个例证。

“汉则专取其赋,魏、晋、六朝至隋则专录其五言诗,唐则专录其律诗,宋专录其词,元专录其曲,明专录其八股,一代还其一代之所胜”。

对于什么是文学,作者也有一番独到的分析与概括。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似乎是完全可以离开文学的,然而文学的出现却并不是一种偶然,一种巧合。

人们往往借助文学的形式来发自己内在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文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宽慰自己,也可以宽慰他人。

文学,是由于生活之环境上受了刺激而起情感的反应,情术化的语言而为具体的表现。

文学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也应该归功于那些文学大家,尤其是那些颇具份量的人。比如宋代的帝王,临川诸王,不独爱好文学,而且均是作家,上行下效,风行一时,所以宋代国祚虽仅几十年,而文学颇蔚然可观。

中国文学史同样源远流长,文学作品带给了我们非常多关于历史的想象,关于心灵的慰藉。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三):了解中国文学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经》、《四库全书》、《史记》、《红楼梦》。唐诗宋词元曲,在世界的文化遗产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着这样丰富的文学内容。中国历史辗转千年,而文学史也是伴随着文明史开始记录的。《诗经》中记载的不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更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一种生活。而后人类的文明呈现出了多样化,文学则是被多数人记录的。中国的文学史悠久,其内容丰富,被很多人所喜欢,这一本《中国文学史讲稿》则为你述说中国的文学历史。

《中国文学史讲稿》是由胡小石所著,他的文学素养是被多数人推崇的,长期从事古文字、声韵、史籍等方面的研究,也让他的文字更有说服力。这本书则以时间顺序细致而精彩的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文学史。

文字的出现让人类有了更好的沟通,从象形文字、图腾,已经其他图形的出现让人类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河西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较长的时期,但被它取代的河东文化并没一下子消失,而是以一种方式存活着。在这些文字中,我们最熟悉的可能是甲骨文,虽然你并不能翻译出文字的意义,但你知道它是甲骨文。在这本书中作者说到南北之差,这是中国人生活的主要地点,以长江黄河为界的中国地理,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也就让其文化有着些许不同,宗教、思想以及文学等都有着区别。在这一部分内容中作者引用了《诗经》的内容,明确的分析了他们产生的地域。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学,《秦风》便是秦人的文学,汉代文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赋,并且在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大家,东方朔、司马相如、孔融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汉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较高的评价。在这一篇中,作者有着较多的笔墨,也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去了解了一下汉代的文学。并且这个时期也初步形成了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为后来大唐盛世之下的诗人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

唐朝的文学史是作者笔墨最多的,因为那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时至今日,我们所学习的诗词大部分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这里作者提到了宋代对唐朝诗人的一个统计,“平均说起来,唐朝每年都有七个诗人产生,至于其他作家尚不计算在内。”可见那是一个怎样辉煌的时期。作者从各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唐朝文学的辉煌有着怎样的际遇,它并不是某一个原因形成的,而是众多机遇的结果。

《中国文学史讲稿》宏观的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的文学史,内容是非常全面的,对初步了解文学的人有着一定的帮助。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四):中国文学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人素以吾国深厚的历史为荣,又以历史中的文化沉淀为最,中国的文学当是这文化的代表之一。胡小石先生的这本《中国文学史讲稿》则已简练的文字,带着我们去探索中国文学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学的演变与发展。

胡小石的文学史思想是非常明智的,不同于有些人厚古薄今,总以为过去的比现在的好。胡小石的文学史思想则是“一代有一代之所胜”,也就是说,不同时代的中国文学有不同的特色与长处。也就是凭着这样的思想,胡小石从上古一路讲到宋代。 要治中国文学史,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有丰厚的史学功底。说到胡小石的史学功底,从本书开端的上古文学一章以及周代文学一章最可见一斑。毕竟越是久远的历史,留存的史料越少,研究起来越是不易。 不过胡小石在上古文学一章的开篇就说,讲到我国上古的文学,不患材料的不多,只怕材料的不真。这句话无疑让人眼前一亮,在书中之后的内容里,便能不时看到胡小石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学体裁的起源进行研判,每每总能做出令人信服的推导。 胡小石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先是建立一个信史开始的时代,摒弃那些捕风捉影的上古传说,从真实留存下来的材料说起。胡小石在研究上古历史之时,说到一个让人奇怪的现象,越是时代越后的人,所知道古人的时代越远。这就让人明白关于上古的诸多帝王的记载多是后人牵强附会。在判断《尧典》为后人伪托之作时,胡小石以文字演进的公例来进行推断,让人能够理解并信服。 在研究上古文学之时,胡小石说到殷、周分属河东文化、河西文化,两者差距巨大。同时胡小石还考证楚是殷之后,从记录和文字可见,殷文化输入楚国,倒是让人想起楚国不是周天子所分封,被当时中原诸国视为南方蛮夷,但这就奇怪了,为何之后的楚国有屈原宋玉这些文学大师,而且风格与北方迥异呢。看到胡小石的考证之后让人恍然大悟,原本就文化不同源。 胡小石的历史与文学史的深厚功底从研究上古历史上由此可见,倒是之后的历朝历代的历史,因为有更多令人信服的史料流传,也就不必在考证历史上下过多功夫,直接研究那个时期的文学史就行了。 话虽如此,但文学的历史演变毕竟不同于政治上的历史交替,转瞬之间便可完成。胡小石在研究不同朝代的文学史时便说,一种文体到另一种文体之间的过渡,不可能突然就变得很纯熟,必然有中间过渡的作品。在说到唐诗宋词的起源的时候,胡小石都很是做了一番考证。在说到宋词的起源时,讲到李白曾经写过两首词,被认为是起源。最后胡小石又经过史料论证同时结合太白的个人特点判断为误。 研究中国文学史不易,但胡小石凭着深厚的历史文学功底,用简洁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历史演变,为我们剔除那些谬误,正本清源,实在然人获益匪浅。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五):所谓经典,不过是优秀加上时间

四言古诗、楚辞、古乐府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律诗绝句、宋词、元曲……中国古代文学可谓璀璨异常,是中华民族不可估量的文化瑰宝。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在教材中也学习了很多古文学,但系统了解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人恐怕不多。

在学习了那么多光彩照人的文学碎片之后,或许我们也需要一部中国文学史著作,来镶嵌完成这块灿烂的拼图,《中国文学史讲稿》则是一部十分不错的窗口。该书作者胡小石,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但在中国古文学研究领域可谓赫赫有名。

以书中简介为例,胡小石在江南文脉的传承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曾问学于李瑞清、陈三立、沈曾植、王国维等晚清名宿,与陈中凡、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书法上与林散之、萧娴、高二适并称为“金陵四老”。

同时他还是东南学术的代表之一,对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佛典道藏、金石书画等均有较深研究;尤其是在古文字学、书学、楚辞研究、中国文学史研究等方面苦心孤诣,他“将文学史研究推进到新的境界。他取焦循“一代有一代之所胜”为理论依据,阐明文学与时代之关系,认清纯粹文学之范围,建立文学的信史时代,注重文体之盛衰流变,将文学史研究推进到新的境界”。

在这部《中国文学史讲稿》中,其实并不包括全部的古代文学史,而是涵括了上古文学、周代文学、秦代文学、汉代文学、魏晋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隋代文学、唐代文学、五代文学、宋代文学等,作者对每个历史朝代的主要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一一讲解,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正如已故文史学家、南京大学中文系郭维任教授所说,小石师则取清代焦循“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观点,于每时代文学,分别其主流和支流,探究其来龙去脉,使之真正具有“史”的规模。的确,胡小石先生在研究中国文学史时秉持冷静的态度、求信的态度和求因果的关系之主义这三种基本原则和立场,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古代文学史研究佳作。而所谓的佳作,就是优秀加上时间,即使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这部著作读来依然能够带来不少崭新的思考和启发。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六):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丹麦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曾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小说、戏剧,还是历史作品,都是许多人物的描绘,表现了种种感情和思想。感情越是高尚,思想越是崇高、清晰、广阔,人物越是杰出而又富有代表性,这个书的历史价值就越大,它也就越清楚地向我们揭示出某一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人们内心的真实情况。”

往事越千年,悠悠五千载,精彩共传承,风华看文学,中国文学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千年传承至今,历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灿若星汉数不胜数。我们自咿呀学语时便受此滋养成长。但今视之,中国文学未曾固守不变,他随着历史变迁,朝代更替,审美变化,也在顺应时代而变,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系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领吾辈高山仰止的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国学大师,以古文字学、书学、文学史最为精到,曾任金陵大学教授的胡小石教授,学问精深博大,以在东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主讲“中国文学史”课程为蓝本,著《中国文学史讲稿》历叙我国古代文学文体之源流正变。让我们有幸在今天,如临课堂,遇大师为师,同悟受胡教授影响的程千帆、王季思、冯沅君、陆侃如、胡云翼等后辈大师,薪火之传。

《中国文学史讲稿》以历史时间为轴,串不同时代之华章,结构简明、条理清晰,每一讲内容言简意赅,颇具卓识,杜绝洋洋洒洒几万字的冗长论述,无文学史教材的刻板气,文风清新务实,旁征博引,足以显大师博学之广。遵循“一代有一代之所胜”为理论依据,得出四种观念:阐明文学与时代之关系,认清纯粹文学之范围,建立文学的信史时代,注重文体之盛衰流变,将文学史研究推进到新的境界。

纵览《中国文学史讲稿》全书,观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深感中华文化之伟大,在历史的洪流中,文学以百变的姿态,被无数大夫、文士以记载历史,文学的内涵和精神,也不断的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古代文学于今日可见其重要性,不单是承载着历史这一重任,更是为现代文学奠定的坚实基础。中国文学史,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它有兴趣并有所储备的文学、历史知识,以此增进个人修养。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七):文学从来都不简单

文学存在的意义,于我而言是移情与留世。人生在世,不过是每天吃喝拉撒睡,抛开这些,我们活着的主要意义就是在探寻那些于我们而言有意义的事。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似乎有意义的事情往往都会与我们的情感相连,所以我们需要抒发情感。那种抒发情感是自然而然地流露,所以我们在高兴的时候会哼起小调,不高兴的时候会畅饮小酒、痛骂那些令我们不痛快的人与事。你看,这就是抒发情感!不过,后来文字便成为了另一种承载我们情感的方式。

这样看来,我们热爱文学与信仰宗教并无二致,都是在寻求一个可以避世的良方。我们逃避至文字的世界里,不管其真假与否、虚幻与否,文字总能带给我们心灵以慰藉。那些抱负与雄心在字里行间被显露无疑,快乐与否,无人在乎也无人问津,因为文字总是冷冰冰的,不带一丝温度,只是文字背后的灵魂才是触动我们内心的良方,让人为之震撼抑或感动。我们因为文字引发了灵魂上的共鸣,哪怕那些伟大的文人墨客已作古,但那些看似冰冷的文字却依旧可以引发我们内心的共鸣,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这本《中国文学史讲稿》将中国文学的历史(到宋代)脉络梳理清楚,就仿佛是一块压缩饼干,吃起来干硬但却会有满满的饱腹感。本书从上古文学开始,介绍了周代、秦代、汉代、魏晋、南朝、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和宋代文学。虽然唐宋的诗词常为我们所谈论,但上古的仓颉造字;周代的《诗经》;汉赋抑或齐梁文学——声律说等同样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

在本书中,胡小石老先生根据清代焦循“一代有一代之胜”说,主张文学随时代而发展,全书历叙《诗经》、楚辞、汉赋、古体诗、律体诗、词诸体之源流正变,条理清晰。适合对文学感兴趣的每一个人品读,虽然少了元、明、清,但书中的内容足以让我们消化良久。

要知道,文学从来都不简单,它看起来是抒发古人当时所感,但对后人的文学思想,乃至于人生思想都影响深远。对古人而言,他们也确实做到了移情以及留世。

愿你我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不畏世界的变迁;愿你我阅读,是因为好奇、是因为热爱,而不是为了敷衍;愿你我在文学的世界里,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八):胡小石:“吾生譬行文,安问淡与绚”

胡小石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书法家,先生终身在一系列高等学校任教,期间一直主讲中国文学史,开设中国文学史课,影响了程千帆、徐复、王季思、金启华等人,也影响了学生冯沅君、苏雪林、胡云翼等编写的文学史学术论著。《中国文学史讲稿》的封面是胡小石先生的书法作品,这本书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笔录整理而成的,也有学生的笔记作为增补,见解精辟,意蕴深远。

关于文学史书籍资料的撰写,早已经屡见不鲜,但胡小石先生在引言中提到中国的文学作品数量迫不在少数,而且各体皆称为完备,每代都有新文体产生,但是将历代文学的渊源变迁,明白公正地叙述出来,能具有文学史价值一类的书,实际上是在日本人及西洋人之后的。胡小石先生摒弃了文学的传统教授方法,以“言志说”“缘情说”辅之以“纯文学”的理论,带读者进入文学史本身。

文学史是客观的,而文学却不是,胡小石先生在《中国文学史讲稿》中可以将客观的事象加以主观的解释,研究文学史实也纯粹立于客观的地位,以冷静求信的态度和因果联系的逻辑,给读者展现出胡先生的真知灼见。例如胡先生评价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他以孟子自居,隐以司马迁自比,作文好用单笔,颇注重文之气势。韩愈主张古文运动,严格古代文、笔之分,以变化为原则。原本魏晋后,文、笔之界分别甚严,然而元和时代,文笔的界限实际已经漫漶不可分。自从元和以后,文之最大趋势成为以笔代文,以集代子,实际上韩愈成为大力的斡旋者。胡小石先生还认为韩愈把四部书中的子、集糅合,以集之文,发子之理,有时候子的部分更多,反倒把文学的界限搞得混然无存,于是文学的独立性质也散失。元、白完全改变了诗必穷愁而后工的普遍观念,他们并不以作诗为目的,而是以作诗为手段。诸如这样的新颖观点还有很多,还请诸君细读以对文学史深入了解。

我读过很多文学史的书籍,当读完《中国文学史讲稿》的时候,感觉和教材或者以时间或文体归类的文学论著大不相同,胡小石先生的文学史讲稿感觉更为灵活、生动,也可以感受到文人的情怀与风骨。毕飞宇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他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之“我们的大学”中也曾极力称赞胡小石先生“坚守本位,坚守清白”的高尚精神。我也可以畅想到那个时代群星闪耀、发光发热的风采与傲骨。中华文脉历千年而不衰,中华文人负重前行,继往开来。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九):文学点亮心灵、文学照耀古今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精神的全面展现和心灵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多么辉煌灿烂的人类历史文化,曾长期照耀人类文明持续向前的文明成果,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直至走向最终的消亡,我们所熟知的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三大文明的衰落正说明了这点。我们中华文明几经波澜和沧桑,但始终都是源远流长、呈现持续向前的态势,这与我们中华文化海纳百川、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也是密不可分的,而这其中,文学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中华文学始终保持着包容、吸收、入世的先贤哲人思想,跨过滚滚的历史长河,始终一脉相承的流传至今,它离不开诸子百家,离不开思想流派,是音律书画,是诗词歌赋,藏身于字里行间,植根在中华儿女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本《中国文学史讲稿》堪称是一部极具水准和价值的学术专著,十分值得推荐给大家阅读。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家、史学家胡小石,他的学术研究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并且成果颇丰,于古文字、诸子百家、书画古玩收藏、以致诗词辞赋等各种文学体裁无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学、书学、楚辞、杜诗、文学史最为精到。今天要说的这本《西南联大国学课》正是胡小石先生费劲心血汇集之作,全书共分上古、周代、秦代、汉代、魏晋、南朝、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等12个章节分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讲述,作者力图就是从这些不同时期文学经典中深度发掘、讲解、评析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化名人和创作全貌,以一种与现代最接近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带我们回到古代,对话先贤文豪,了解古人的智慧、勇气和生活。

正如清代诗人赵翼所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这本书中,胡小石也是遵循这一文化发展规律,作者主张文学随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极具时代特征的文学样式和创作成就,这是由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潮共同决定的,没有贫贱高低之分。就文学而论,他在除却文以载道的社会功用外,十分看重创作者内心情是情感的坦诚表达、保持对于艺术美的追求和无尽想象,真正的文学就是捕捉自然、解释人生、展示个性的方式,它是文人墨客自我的表现、个性的表现。他提倡文学保持自身那份艺术的、想象的美。很纯粹,关注心灵层面的体验。欣赏文学作品,也应该从文学的美入手,不要用逻辑的东西去硬套,要去感受作品传达的情感;他论诗“诗之道在妙悟”;艺术品是创作者个性的表现,表达着他们内心的美和真理。而作为欣赏者,首先应该去试着发现作品的良美之处,训练自己那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我们都需要用这些文字的美来丰富自己的心灵。

在这本书中,尤为重要的是展现了作者博学多识的跨行业常识和严谨考究的治学精神,他对《诗经》《楚辞》中的名物训话,既引经据典考证其出处,又能以绘图作画的方式进行阐释,并且还能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认为极为精彩的有一段是他对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文章的精彩论述,作为一位唐代中期“文起八代之衰”的标杆人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文以载道、文以入世、谏迎佛骨、等文学主张对于当时、对于后世的文坛可谓是影响巨大。这本书也展现出中国文学基因中的很多优秀分子,文学在传承中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历史背景下,如何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展现和弘扬高度的文化自信,这是当代的我们急需解决和借鉴时代意义,今人面临的难题,往往在古人那里隐藏着高深的智慧。

《中国文学史讲稿》读后感(十):“极简”中国文学史:从历朝历代的文体流变,探究文学的发展脉络

1.有关“中国文学史”

大学时候,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完整地算下来,学了将近两年。就算是这样,到如今,我毕业已经十年,再翻开那厚厚的四本书,我依然心存敬畏,不敢多言。

这套教材是不错,所有的知名的不知名的,凡是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我们几乎都能在袁行霈主编的这套书里看见。上学的时候,对于文学史,固然很喜欢,但因为阅历的有限,我对整个文学史的理解,还只是浮于表面。

当然,学习效果最好的时间段,还得是毕业后。毕业后,出于专业上的责任感,我重新沿着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梳理了一下经典的作品。从《诗经》《楚辞》到《古诗十九首》再到“初唐四杰”……到了王维,诗就已经太多了。我没有心力背下去,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尽管如此,那次对中国文学史的整理,还是益处颇多的。章培恒、骆玉明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是更为晚近的一套中国文学史著作。相比于袁行霈版本,这套书,政治因素少了很多。在诗人和作品的评价上,它也与袁行霈版本,有着一定的差异。

可不管这样,这两套书都是教材级别的好书,是我们涉足文学史不可不读的经典读物。可是,我最偏爱的,竟不是它们,而是一本不起眼的小书。

相比于前两套书,胡小石的这本《中国文学史讲稿》,属于非常个人化的思考。但正是这样的思考,让我第一次理解了文学流变的整个过程。

从体例上来看,胡小石的《中国文学史讲稿》,甚是简洁,和那种教材级别的“中国文学史”不同,胡小石专注于文学的流变。

胡小石,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南京,在书法上,他颇有造诣。不仅如此,胡小石诗词写得也都非常地好,他是“金陵四老”之一,同时也是“南大中文系三老”之一。

他曾经做过王国维的学生,在建国以后,又历任过很多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他的门生,更是博学多才者甚多,冯沅君、苏雪林都是他的弟子。

因为长年从事与古籍相关的工作,在讲授课程的时候,胡小石也刻意地整理过中国文学的流变。胡小石的这部《中国文学史讲稿》,就是经由对胡小石学生苏拯的笔记加以整理而成。1928年,这本书发行的时候,叫作《中国文学史讲稿上编》,之所以是“上编”,是因为,这套书所讲的中国文学史,向下的时间节点,只到宋朝。这之后的元明清,虽也有零星的笔记,但遵从胡小石的遗教,不再进行整理增补。

所以,从厚度上来看,《中国文学史讲稿》可以说是一本非常薄的中国文学史了。但是,从内容上看,它一点也不简单。

和上文我所提到的两套文学史有所不同,《中国文学史讲稿》这部文学史,是胡小石一人的创作。他观望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从历朝历代的文体演变着手,胡小石的很多观点,颇有亮点。

每一个时代,他都直指关键,结合社会的大背景去分析,为我们提供文学史上新鲜的思考。

这种“草创”的形式,一经发布,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和效仿。之后的冯沅君、陆侃如合编的《中国诗友》、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都是受到了胡小石的启发。

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赋、古体诗、律体诗、词,这整个的文学流变,都有着深厚的底层逻辑。胡小石从底层逻辑出发,为我们一一解析。读完他的《中国文学史讲稿》,我才真正对之前所学习过的整个中国文学史,有了一个更深层的理解。

《中国文学史讲稿》,从清代焦循的《易余籥录》讲起,引出了“一代有一代所胜”的观点,主张文学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了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依据的文学史观,这种观点,对古人的“崇古”思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胡小石确实也用自己的论述,证明了时代与文体的诸多关联。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胡小石的讲稿中,也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代钻研的论点。书中颇多高见,只用寥寥数语,就把特征概述。

凡是对中国文学史有兴趣的读者,都可以把这本《中国文学史讲稿》作为我们首要阅读的书籍。因为内容不多,所以,读起来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思想压力。

掌握了文学史的概况之后,再去阅读更详细宏大的文学史著作,用具体的文学作品填充血肉,这样的学习才算完整。

哪怕没有元明清,这本书也不算遗憾。文学到了宋朝,格律已非常完善。停留在古代文学的巅峰,这许多的文学瑰宝,我们可能一生,都背不完。《中国文学史讲稿》,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感叹:这部“极简”的中国文学史,真不简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