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战后日本文学史论》读后感摘抄

《战后日本文学史论》读后感摘抄

《战后日本文学史论》是一本由李德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后日本文学史论》读后感(一):无赖派和现代派两章笔记

不是因为吃了败仗才堕落的;因为活着,所以才堕落。 现代派的变形很有意思。 第五章 无赖派:美与丑的震撼与思考 太宰治的长篇小说《没有做人资格》(1948),游走于忧郁和反叛之间。虚无和死亡的诱惑与不能与之妥协的自由,二者间的矛盾成为作品中最有张力的部分。作者以“自传性”的个体经历作为小说的框架,撷取了本人几段生活片断,将自己的窘境融入创作,记述了无处不在的忧郁,甚至颓废。主人公大学生战前参加过左翼运动,当过“马克思主义学生队”行动队长,虽然也承认唯物论是真理,但却以为“唯物论不能拯救人类于恐怖之中。面对葱翠欲滴的绿叶,涌现不出心旷神怡、人生充满希望的喜悦来”。他携作为有夫之妇的酒馆女招待一同投水殉情,自己却幸免于死;其后照旧同有着女儿的寡妇姘居,玩腻了又很快把她遗弃;同拄着双拐的瘸腿药房女老板以及年近六旬的女佣乱搞,最后被送进疯人院,成为一个“没有做人资格”的废物。他口中却在喃喃:“我现在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一切的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是我生活在地狱般人世间所体会到的唯一真理。”

他们反映的都是一种世纪末的病态心理,在时间凝滞中无所作为地消磨时光,或在对未来的躁急期盼中,否定“现在”存在的意义。 无赖派对美的绝对追求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他们要舒心纵欲,与社会意识的压抑之间永远存在着不可弥合的差距,形而下地试图通过欲望的满足来克服自身的精神虚无,以性的扩张来实现欲望对虚无的抵抗。由于无赖派对于旧的价值系统的拒绝,在表现性时弃除了伦理道德、情感升华和审美体验,而成为丧失灵魂的纯物质性的肉体活动,就如同托尔斯泰对英国20世纪初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评价那样:“否定道德,赞美腐化。”无赖派作品中常有信奉玩世不恭人生哲学的唐璜式人物,他们没有灵魂,只有欲望;没有思想,只有需要;不懂痛苦,只知烦恼。这就是无赖派笔下所折射出来的“光芒”,更多地暴露了人性深处的另一面。 第七章 现代派:日本特色的存在主义 虽然看上去一切都显得有些滑稽、荒谬,但自有它的逻辑和存在空间,现代派作家是在刻画个人的孤独和小人物的生活与挣扎,在不可思议的力量面前的困惑、躁动、荒诞,是在貌似荒谬中揭示人们心理上的真实,还原和再现了精神世界的本质,突出当代人的异化。 只有想象可以使一个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最优秀的作品就是表达作家纯粹想象的作品。

《战后日本文学史论》读后感(二):转:日本文学研究中的可贵立场

摘自华商晨报

1985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后,我到中文系教外国文学。底子只有三年的研究生积累。我本科只念了三年,叫“工农兵学员”,专业还是俄语。因此,任教的我,是“冷手抓热馒头”。凡是能找到的外国文学史料,都如获至宝。然而,日本文学领域,除了几篇论文,只有一本64K的小册子,即《战后日本文学》。它从属于“面向世界丛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实际完成于1986年)。作者就是李德纯先生。

当时《外国文学史》由各院校自行编写。至于当代史,基本上无人关注。因此,这本梳理1945年以来日本文学脉络的小书,篇幅相当于32K的150页,却撑起我讲授日本文学的半壁江山。即便在日本,这本书也与时俱进。日本当代文艺评论家长谷川泉先生为该书作的《序》中,开篇即言:“战后日本文学艺术的真实面貌最难把握。”

这种新闻般的时效性,足以让我们承认:坐在时代的列车上,观察时代的文学轨迹,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中,把握文学的时代脉搏,并快捷地归纳、总结出来,传递给世人,是德纯先生治学的一大特点。

时隔22年,李德纯先生的《战后日本文学史论》(以下简称“史论”),于2010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战后日本文学》那本小书的成熟体。它湟湟近30万言,吸纳着先生关于日本当代文学日益深化的思考。这本文学史,与日本战后文学同步,20年抽丝剥茧、化验分析,再度给出了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如今,国内日本文学史著述日渐丰富。就其学术立足而言,不外三者:纯中国立场,纯日本立场,及中日混同立场。

李德纯先生持第一种立场,这是国内日本文学研究中,难能可贵的。20余年,他未移动脚跟,并在这版“史论”的扉页上,开宗明义,再度重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对文学品评的意趣,很难形成统一的欣赏标准。拙著是以中国读者为对象,故以本土意识和关怀解读日本文学。”

日本著名作家、曾担任过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的井上靖先生,当年对此予以了肯定:“这部著作是对日本战后文学的出色介绍、解说和批评。正如标题所标明的那样,作者从中国学者的视角,解释、批评了战后日本文学。”“所有这些或许取决于论者的中国式思维方法……他的态度可概括为真挚二字”。

德纯先生的这种立场,贯穿其对战后日本文学20年的审思。

《战后日本文学史论》读后感(三):介绍日本战后文学的好书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张 炯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自唐宋以来就十分频繁。近代以降,不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著作出版很多,中国学者研究日本文学的著作也出版不少。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六十年日本文学的新发展,由中国学者去做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描述与概括之作,却不多见。中国日本文学研院会名誉会长李德纯是我国著名的日本文学研究专家。他以数十年的学术研究积累,在八十四岁高龄,写出《战后日本文学史论》(译林出版社出版)一书,近三十万字,为中日文化交流做了一件大好事!实在令人高兴和敬佩!

我对日本文学是外行,读了此书,获益良多。我觉得它确是了解战后日本文学发展概况的一部好书!

文学史论著必须有宏观的视野,但这宏观是建立在对许多作家作品进行微观研究的基础上,不独要有精到的史识,有丰富的材料积累和宽阔的阅读功力,还要有比较客观的立场和精当的艺术分析能力,才能竞其功。《战后日本文学史论》一书对纷繁的逾六十年的日本文学做了自己的梳理,把文学放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分别论述了日本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的发展,为读者阐释和解读了战后派、无赖派、第三批新人、现代派、社会派、内向的一代等不同流派的作家和作品。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去考察日本文学的发展,坚持了文学评论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尽管不脱中国学者的立场和眼光,但论述是细致而客观的。书中不仅对井上靖和大江健三郎这样的著名作家和当今走红的作家村上春树做了充分的介绍,即使对三岛由纪夫和石原慎太郎这样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右翼作家,在指出其思想局限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他们艺术上的成就和他们对日本文学的贡献。全书资料翔实,引证丰富,文字流畅,论见独到。

井上靖在为此书的前身、日文版的《战后日本文学管窥———从中国的视点出发》(1986年日本明治学院出版)所写序言中说,这本书“是对日本战后文学的出色介绍、解说和批评,作者从中国学者的视角,阐释、批评了战后日本文学,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本热情洋溢的好书”。“仅就我个人在战后不久发表的作品群为例,迄今还没有人读得这样细致,并放在战后这一特定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细致考察,凸现出细节的内蕴”。我以为,这样的优点,在《战后日本文学史论》中不仅仍然保持,而且更加充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代以来,日本文学对我国文学有过许多影响。但对战后的日本文学,国内的一般读者,往往了解得很不够。因而,李德纯的这本新作,正是一本适时的书,是帮助广大读者更系统地了解日本战后文学的书,也是有益于我国的作家更广泛地借鉴外国文学的书。我祝贺这本书的出版,并希望它能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产生良好的作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