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大全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大全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5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呼兰大侠与呼兰河传

上次听说呼兰这个地方,是上个世纪里臭名昭著的呼兰大侠。说是大侠,其实是个悍匪,抢了士兵的几条枪,又背了许多人命,下手狠毒,搞得人心惶惶。故事虽然惊悚,但是路迢迢千里遥,时代也久远,总觉得那是别处的故事,自己总不至于在这个年代的朗朗乾坤下被歹人拿枪给毙了。读了呼兰河传,虽然相隔将近百年,要比那呼兰大侠更为遥远,但反倒觉得恐怖得更加真切。叫人不由自主的皮肤紧绷,面无表情,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那恐怖不是黑洞洞的枪口,是团圆媳妇被打一声声叫着回家,是乡亲们看着团圆媳妇滚水洗澡时的冷漠和晕死后惺惺的帮手救援,是婆婆拿烙铁烫团圆媳妇脚心,把团圆媳妇挂在房梁上抽打后说都是为了她好,是庙里的神仙都要威严,娘娘都要温顺,乡亲们说凡人也应该一样。是王大姑娘因为说话大声干活力气大被人指着骂女人没个女人样。是有二伯的偷鸡摸狗得过且过,举报少爷偷东西,结果自己却也是个惯犯,自己偷东西,又被偷偷摸摸的厨子举报,是丢了东西大家不分青红皂白就往有二伯身上赖,是那个吞过马,吞过猪,吞过人,人人觉得不妥但是没人愿意填上的大坑。唯有少爷仿佛是皇帝新衣里的小孩,爱说真话,却没人会听,甚至因此挨了打。那恐怖是你说呼兰大侠坏吧,抓起来,毙了他,故事结束,国泰民安,欢欣鼓舞。可呼兰河传里,坏人是谁啊?捉谁毙谁啊?拿他们怎么办啊?拿自己怎么办啊?它让人觉得恐怖,是因为觉得它真切,觉得它真切,是因为觉得自己好像就在昨个才刚见过这类似的事情,好像你也活在那个村里。村里那个会陷车陷猪陷鸡陷鸭大坑被人填上了,但是有个坑一直还在,人说不清自己是在坑里还是在坑外。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我们曾经的过往

呼兰离我的家乡不远,百十多里路,但我却没有踏足过那里。在很小的时候知道萧红,知道她的《呼兰河传》,却未曾读过,也未曾去看一看这座小城。或许现在可以称为一座城市,在很久之前,它还小,有着有限的人口资源,但大抵是那个时候多数地方的状态。在这本小说中,看到了我的童年,或许应该有着翻天覆地的不一样,但你知道,无论怎样的改变,有些东西还是存在的。正如封面上的那句:“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年幼时很多东西忘记了,但出生在北方,成长在北方,记忆中的天寒地冻,漫天大雪是不会忘记的。 《呼兰河传》记录的是北方的一个小镇,彼时的中国还没有爆发战争,正在处于半封建的社会。那时候的人多数是愚昧的,千百年来的思想封印已经浇筑了他们的思想,在这座小镇上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普通,是大多数的我们,小镇上生活的人,他们有的卑微的活着,有的是勇气的活着,活着,其实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 《呼兰河传》记录最多的是祖父,他是一位和蔼的老人,对年幼的“我”很是照顾,童年所有快乐开心的事情似乎都是与父母有关。而相对的,与祖母的关系却不好,小孩子或许是记仇的,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不好,可能记一辈子,哪怕在成年人的眼里,有些事情微不足道。 有人说《呼兰河传》是叙事的诗歌,是的,在这个小说中,记录了好多个人物,他们的人生就是那个时代一些人的缩影,即使你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生活,你依旧可以感同身受。 《呼兰河传》中的团圆媳妇是那个时代的牺牲者,十二岁就成了人家的童养媳,遭受到婆婆的毒打。“有娘的,她不能打。她自己的儿子也舍不得打。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唯独打团圆媳妇一点毛病都没有。就这样一遍一遍的打,遍体鳞伤,打晕了再淋水浇醒。没有人去拦着,甚至还添油加醋,一次又一次,团圆媳妇终究没有挺过去。不能反抗么?在那个时代生活的人早已经忘记了反抗是什么。所有人都是麻木的看客。 怎样才算活着,或许多数人都无法给出答案,萧红在一百多年前描述的人们的状态或许并不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如今也是存在的,走过半生才发现自己一事无成,却连赴死的勇气都没有。但无论怎样坎坷,总还有人努力的活着,勇敢的活着。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这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写在《呼兰河传》里的一句话。

《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主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一座东北小城的人与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作者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出生于地主家庭,父亲为人冷淡,亲生母亲早逝,祖母严厉,幸好家里有一个疼爱她的祖父。在祖父的陪伴下,她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读《呼兰河传》时,读到那个出了名的人人都传他们家的媳妇孝顺、有人气,将来必发财的老胡家的故事时,在周围的人都觉得普通的故事里,却让人读到了一种心酸,一种愤懑。

自打小团圆媳妇来了,小团圆媳妇的婆婆,那个花10吊钱买12只小鸡都要算计好几年的女人,却舍得花几十甚至上百吊钱请跳大神的来给婆婆看病。

这么一个孝顺、勤俭的女人,却因为别人说刚来的“小团圆媳妇太大方了,刚来就吃三碗饭”、“见人一点不知道害羞”、“坐到那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等这闲言碎语而觉得刚来的媳妇不给个下马威是不行的。

“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

在吊到房梁上打、用针刺手指尖、烙铁烙脚心等变着花样的打中,一个刚刚12岁的团圆媳妇,黑乎乎,笑呵呵地,坐得笔直,走路风快,一顿能吃三碗饭的活泼可爱的人,来了老胡家一个多月,就闹到饭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一听回家就打哆嗦。在一家人眼里,团圆媳妇怕是得了什么不好的病,请来的跳大神的说她怕是要出马,可是这么年纪轻轻地哪能出马?

于是偏方、抽贴、赶鬼、看香、当众洗澡...... 各种折腾,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的钱就这样一吊吊得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可最终还是没把团圆媳妇留住。

读到这里时,突然就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那个见人就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的祥林嫂;

更像那些没有在街头听到祥林嫂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的老女人们.....

愚昧至极,却又对别人的痛像个“看客”,自私自利、冷漠无情,只要灾祸没有降到自己头上,就好像事不关己一样;对于他人的灾难,幸灾乐祸,麻木地将它当作饭后的谈资。

这种独属于封建礼教制度下的麻木不仁,其实早已经渗透到彼时中国人的骨子里且有几千年了。

在看似描写家乡的生活画面以及风土人情中,却生动且形象地再现了人们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萧红在文中说,在后花园的天地里一切都是自由的,她说“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一样,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一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黄瓜愿意开花就开花,所有都是自由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