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庄子的享受读后感100字

庄子的享受读后感100字

《庄子的享受》是一本由王蒙著作,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庄子的享受》读后感(一):随便说两句

万物与人皆是“大道”的“下载”与“寄寓”(这个说法也血淋淋),王蒙这样说“齐物”,我以为很对。其间有很多发挥,如正反友敌亦是一,“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就超越思辨而进入另更大的了。如果把这个称作悟道,就可以“原谅”王蒙在书中那些故意的真话假话套话反话黑话忽悠话和不说话。

有人会问,居然敢说悟道二字,莫不成你也悟了道?……既然万物与人皆是“大道”的“下载”与“寄寓”,每个人悟到的,当然是“道”——不过那是道通过你自己那一块(你自己下载的那一块)。那么大小成色如何,别人不用怎样怎样的去知道(你若非要怎样怎样的去知道也没啥),知道就是你知道。

“藉题发挥、趁机谈庄是一,藉庄谈人生谈生存环境老王是二,藉庄谈哲学谈思想方法包括主观世界与客观大千世界是三,藉庄谈我相对熟悉一点的文学文字是四,藉庄与读者聊天自娱自慰自己扩张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五……六七八呢?我先不告诉你,我永远也不会全告诉你。”王这段话肯定是“滑头”,他就是“老实地”说别人也未必信呐,看来“寄寓”之内其所“下载”还是各有冲突。

例诸每每“挑刺”,他说庄子有时没必要那么刻薄常情,那是因为一个享有部级待遇的人物风云,际会自非漆园小吏可相比(我相信王老爷子相当清楚,而故意反说)。所谓“寄寓”之于外者一定要不同的,才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了吧;其二,王在书中带过一嘴,主流价值永远向愚者倾斜(颠过来说可不可以?),所以他云山雾罩说了一大堆,该说的也都说了,(别有用心人)还真的不好揪里面的小辫子出来,只好说他滑头了。

《庄子的享受》读后感(二):庄子名言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夫》

4.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5.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6.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8.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9.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0.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13.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14.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15.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16. “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17.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18.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通于一而万事毕。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

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

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爱人利物之谓仁。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庄子的享受》读后感(三):王蒙的豁达和庄子的人生哲学

有些书是需要阅读门槛的,所以读的人少,不仅少,还有些人只是因为看不懂便大放厥词,觉得书奇烂无比,由此便形成了这般奇异的景象,底下差评无数。

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这本书充溢着大智慧,王蒙也借庄子之口表达了很多他想表达的一些人生哲学,懂的人自然会明白这些哲学有多珍贵。

书中引用第一段引用的庄子原文中有这么一句。

“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

若是平时自己读庄子,我肯定是看不懂的,幸好有王蒙的解释。

王蒙的翻译如下:下人当中有一种什么都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人,他们似乎什么都明白(卑人之智),他们是万事通,庚桑楚就请他们走人了。婢女侍妾中还有一种人,时时自作多情地讲仁讲义(妇人之仁),他也与她们拉开了距离。最后是比较迟慢厚重的人跟他生活在一起,再有就是辛辛苦苦干粗活的人为他做事。

说到这,身为读者的我还是有些朦朦胧胧,直到王蒙开始解释。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位了不起的、走到哪里能够让哪里风调雨顺的人物,他(庚桑楚)不喜欢两种人,一种是过于明白的人,即自作聪明的人;另一种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即酸溜溜的自作多情的人。为什么?前者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徒增烦乱,扰人视听;而后者呢,酸不溜丢,做表面文章,假仁假义,黏黏糊糊。他们都显得装蒜、浅薄、啰唆、烦人、添乱、无事生非、自找麻烦,倒也有趣。与之相较,这位庚桑楚先生,宁愿与鲁钝的人为伍,与干活的人为伍。没有太多的脑筋与心性的人比似智似愚、若仁若不仁、小有聪明仁义的人好相处,这恐怕是事实。”

读完这段,简直醍醐灌顶,有振聋发聩之感,多少满口仁义道德之人,背地里男盗女娼,又有多少人大道理一堆,做起事情来,拖延惫懒,譬如我,这些话,对于我是刺痛,更是警醒,不要觉得自己懂得了一些道理,便眼高于顶,你远不如一些埋头苦干,却说话磕磕巴巴的人呢。

王蒙以庄子的言论出发,一再强调人不能为外物所影响,要抱元守一。

譬如引用的这句。(下面只放解释)

南荣趎说:“我不学习讲究知识与智慧吧,别人就说我太傻啦;学习讲究一点知识智慧吧,我自己反而是忧心忡忡起来。我不去讲究仁爱吧,说不定会做损害旁人的事;讲究仁爱吧,我自己反而忧心忡忡起来。我不去讲究义气吧,说不定我会得罪旁人;讲究义气吧,又是自身先忧心忡忡起来。我怎样做才能脱离这种苦恼呢?这三方面的自相矛盾,正是使我困惑不安的,是我想通过庚桑楚先生的介绍来请教您老的。”

老子说:“我一见你眉宇间的表情,已经看出了你的心病,听过你的话,我得到了确认。你那种惶惶然不安的样子如同孩子失去了父母,又像是拿着一根竹竿要去丈量海洋。你是个迷了路的人呀,你是个迷迷糊糊的人啊!你想恢复自己的本性,却硬是不得其门而入(你是回不了家的孩子呀),太可怜啦!”

这些烦恼也是我常有的矛盾,不是我孤高自许,大多数人无法有共鸣,恐怕也是因为他们的脑袋瓜空空如也,从来没有此类烦恼吧!

王蒙对此解释如下:

三个自相矛盾之说概括得不错。人就是这样:有价值有规范有榜样,苦矣哉虑矣哉谬矣哉;无价值无规范无榜样,恶矣哉险矣哉茫然哉。老子的吓人手法倒也发人深省,确实,人们受外物受他人的影响是太多了,你动不动发愁,不见得一定是你自己有什么麻烦,而是你估量盘算计较旁人对你的看法对你的反应、与旁人的关系或与旁人比较竞争。一个人活在哪里或到某个地方去,却如同与许多人在一起分不开甩不掉一样,这有点瘆得慌。人应该活得单纯一点、素净一点,也稍稍个人一点,好比乘飞机时乘务员宣讲的安全须知,遇有情况时,人应该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再帮助旁人。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私以为庄子对此类烦恼回答的解释是,你还没什么大本事呢,也没什么仁义,却想得倒多。

不过王蒙的解释也让人很有启发,我们身心最为舒畅的方式自然是做自己适合的事情,你是个仁义之人,就做仁义之事,你是个爱思考的人,就去追究智慧,并不会因此忧心忡忡,只有当你身心合一时,人才能自由快乐地活着,然而大部分人受外物影响,不能如此,计较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才活得忧心忡忡,迎合他人,委屈自己。

个人一点,自我一点,把他人的评价抛诸脑后,走向适合自己的地方,也许人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