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哲学史(上下)》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哲学史(上下)》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哲学史(上下)》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7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史(上下)》读后感(一):稍嫌遗憾

该书可谓冯友兰先生之代表作,重庆出版集团在得到授权后也算是下了功夫,其排版、印刷、装帧都可谓精良。但也略有遗憾,冯先生该著作是分期发表的,全部著述完成十年以后,冯曾有序提出自己的一些思想变化,并陆续做了五篇文章可补该书之缺陷,可惜本套书的编者并未收录那几篇文章,从而我们也就难窥全豹,既然作者已做补充,那出版社在近七十年后为什么不能合而为一呢?或许个中苦衷读者不察,但这遗憾可算是有的!其中有句话,几天捧读也不时: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

《中国哲学史(上下)》读后感(二):国学的价值在哪里

总体说来,只能说是一本“识字”的书,对熟悉国学话语系统有所助益。但就开拓新边界、激发新思想而言,读到后期墨家尚未有火花迸溅。

实感对人自身的主观探索到了一定程度就变得兴趣寥寥,说来说去就那么回事,即使悟透也无法抵达。

如此说来,倒是理解西方学术之后蔓延到社会学、心理学之类的做法。或许人本身的趣味是有限的,人与人、人与外、外部世界的多样性才是成就幸福的参差多态吧!又或许主观层面的纠缠于现实修行毫无助益,不如求索于科学手法的研究。

如此而言,人们所吹捧的国学的神秘性实是个伪命题,不过是人类对于自身无知的一种美化解释。如若中国学问对于人类学术是无知的避风港的作用的话,不知是美名还是骂名……那么国学就是科学的糟粕吗?其值得传承的部分又在哪里?

但在如此种种下,自己所珍视的情绪,难道终究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那我在追索真理的道路上,实是不那么热爱它的.......

毕竟我宁愿保留欺骗自己和玩味情绪的空间……但是又不能让它把自己的骨头都泡软了……

《中国哲学史(上下)》读后感(三):截断众流,贞下启元

如果说胡适讲哲学史“截断众流”地从“诗的时代”讲起,那么冯友兰的这本哲学史,以大气魄把两千年来的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是另一种“截断众流”。这本哲学史,上篇讲诸子,下篇讲玄、佛、道、朴之类,虽略有粗泛之感,但也算举玄勾要,有条理且有通识,远高于现今的许多抄书家。纵论中国哲学史,不可能不择要而述,如何取材、如何裁剪、如何组织,最是反映著者的眼界和学识。如胡适则以“名学”贯诸子,如冯友兰则以“源流承接”历述过往二千年之思想变迁,所以本书最重前后衔接。陈寅恪的审查报告说,”所谓真了解者,必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时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p.457),此不惟为哲学史家所言,似亦可为今日人云亦云者警。冯友兰有个自传,说当时著书,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生活的反思,是”以志艰危“,成书于”贞元之际“,所以这本书里关于理学新儒家的介绍和论述(如以form, material讲理、气),正开启他之后所谓新理学的绪端——评论一个人的学识,从为人处世或者人品开始谈起,或者引用别人如何评价,真心不能说明太多问题。

《中国哲学史(上下)》读后感(四):跟中国哲学简史比根本是两本书

有时间应该读这本,而不是简史那本。正在慢慢读前面关于哲学思考的部分,看过有些启发的。

《中国哲学史(上下)》读后感(五):读书随笔#《中国哲学史》

昨天读到秦汉之际儒家关于婚礼的理论,冯友兰先生的讲解简洁清晰,甚是喜欢。《中国哲学史》论述了从古至今中国的思想学说,对我来说是一次系统性的学习。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我才将要读完上册。不敢说完全读懂了这本书,很多地方我也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比如说公孙龙的“白马论”、“坚白论”等,可能是我的逻辑太差,辩者的理论往往把我绕晕。

这本书读下来会发现我们的行为或多或少都有各家思想的影子,虽然我们可能并没有在书本上学过。诸子百家的思想其实也是相互影响的,比如说荀子就受到了墨家功利主义的影响,韩非受到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

要说诸子百家,我对哪一家的思想学说印象最深,那一定是儒家。高中时念《论语》《孟子》,觉得无聊透顶,子曰子曰,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但也正是高中时就开始接触儒家典籍,相对于其他几家来说,儒家是我最熟悉的。在我印象中的孔夫子是个呆板迂腐的糟老头子,是拆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封建礼教的化身,是繁琐枯燥的礼仪,是不可逾越的等级。我从来不懂孔子口中的“仁”是什么,为什么那么执着于“礼”,为什么他那么想恢复周制?所以在《中国哲学史》中读到孔子言“直”的理论,我是惊艳的。孔子居然是注重个人性情自由的,但人之性情之真的流露并不是无条件的,还需合乎“礼”的规范,是有节制的,有约束的。至于出于性情之真的流露而行事,是否能得一有利之结果,在孔子看来并不重要,凡事只问“吾心安否”?以至于后来有隐者说他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突然就觉得很感动,傻得可爱的孔子。

扯得有点远了,其实我就想谈谈昨天读到的婚礼。在儒家的概念里,礼是关于人的行为的规范,包括一切风俗习惯、社会政治制度。之所以设置礼,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节”“人之情”,人的欲望需要节制,使其符合“礼”的规范,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二是“文”“人之情”,如天旱则求雨,通过占卜来决定大事,儒家当然知道求雨、占卜是没用的,但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不过是用这些仪式来安慰老百姓罢了。“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这些礼只是政治的工具。总的来说,儒家的礼是近人情的,如丧祭礼中,人们对于亲人的死亡在情感上不能接受,往往悲痛欲绝,所以“亲死三日而殓”。为死者准备很多的随葬品,并非以为人死后灵魂会继续存在,准备这些祭品只是为了使人们在情感上得到安慰。但到了婚礼当中,儒家却一反常态,变得有些不近人情。在儒家看来,婚姻的作用就在于繁衍后代,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究其原因,冯友兰先生认为儒家虽不迷信人死后有灵魂,但人死不等于完全断灭,其子孙后代为其身体之一部分将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存在下去,这是一不可磨灭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虽然人不能获得生物学的不死,但却可获得理想的不死。再者,正如《寻梦环游记》所讲述的“死亡不是永别,遗忘才是…”,伟人自有大众怀念,而普通人只能通过其家族和子孙的记忆获得不朽。这样看来,子孙后代就变得至为重要了,婚姻也就沦为“理想的不死之道”的产物,变成繁衍后代的工具,至于婚姻中产生的爱情与快感,则是一种附带产品。

但话又说回来,儒家不是很注重个人情感的吗,为什么会对婚姻中的夫妻之情视若无睹?在这方面儒家思想是有欠妥当的,也造成了许多婚姻悲剧,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故事。如果儒家对婚礼也如丧祭礼一样多一些对人性的体察与关怀,人们是不是就不用遭受那么多痛苦了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