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播网络理论读后感100字

传播网络理论读后感100字

《传播网络理论》是一本由Peter R.Monge著作,42.00元出版的2009-8图书,本书定价:38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播网络理论》读后感(一):多层次多理论的传播网络分析

contractor是做组织传播研究的,因此写本书具有相对的优势。组织传播的研究针对小样本,因此对计算的要求较低,容易完成。这有点像当年burt做的结构洞研究。例如p* 模型,现在更多成为ERGM, 在本书中还只是简单介绍,借助R软件中的statnet package现在已经开始被逐渐广泛应用。而起模型自身的模拟也涵括其中,不需要再专门借助其他工具。

传播网络理论的来源主要有三个:

1. 经典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如平衡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

2. 复杂网络理论,主要来自以santa fe institue的研究为主。本书也有点星涉及。

3. 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例如若连带理论,结构洞理论等。

本书的结构框架也是见仁见智的。

contractor本人很年轻,做的paper理论框架很宏大,容易被接收,其mtml的思路也契合文献综述的套路。最近看他的一篇paper,用snijger的Riena package做的longitudinal network分析,像模像样。

身边的人对此书也多是贬多于褒。显然本书还很无力。但总算是不错的开始。

《传播网络理论》读后感(二):评Peter. R. Monge《传播网络理论》

读陈禹老师翻译的书,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只是这一次,读得格外认真。至少,比读与这本书同属“网络经济译丛”的《小小世界——有序与无序之间的网络动力学》([美]邓肯•J•瓦茨著,陈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要认真和仔细。

作为一本以“复杂”为宗的组织传播学著作,该书开宗明义地指出,传播网络乃是由传播者之间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消息流组成的一种联系模式。换句话说,这本书所指称的网络,其实也就是传播者之间的联系通道。本着对“网络”的这一认识和界定,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融合了产生网络结构的多种理论机制;提出遵循一定行为规则的基于主体的模型,融合了产生复杂适应网络的多种理论机制;展示了计算模型,特别是Bianche计算仿真平台在研究网络动态演化方面的作用;论述了网络分析的新发展,并提供了对传播网络动力学多重理论解释的实证研究。

出于对传播意义上的“网络”的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作者指出“已有一大批理论能够用来解释网络结构。一些不同的使用了相同的理论机制,提供了相似的解释,但属于不同的分析层次。”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没有一种理论能提供系统而完整的解释,多理论多层次框架识别出一些网络性质(如相互性和密度),并展示出这些性质如何与社会理论中的理论机制相对应。我们认为,多层理论次能够提高对网络演化的解释力,并显著增强理论机制对差异性的解释能力。”于是,这个“多理论多层次”构成的“双多”,便成为本书理论上的最大特色。

在这个特色下,作者先强调:“基于主体的模型与多理论多层次框架结合的关键是建立符合社会学理论普遍机制的规则。内在理论的不同导致了涌现结构的不同。一部分理论机制相互补充,一部分相互重叠,多理论视角能改进我们的解释和解释的差异化程度。” 然后,结合计算、建模等研究方法,介绍并演绎了自利理论、互利和集体行为理论、认知理论、传染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同嗜和接近理论、网络演化理论及每个理论的相关机制。最后,在谈论“网络理论和研究的未来”的时候,作者不无深情地说:“我们居住在一个高度联系的世界和社会中,这里,结构性的相互连接很大程度上觉得了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应该说,这本书在关于传播、组织和其他社会结构的“网络”特性的深刻洞见上对我启发甚多。此前,常被互联网意义上的“网络”掩住思维,而每每忽略包括自己在内的社会之人无时不在“网络”之中。更为关键的是,这本书的“复杂”之维进一步提醒我们:面对当前日益“网络”化、复杂化的传播图景,传统的传播研究理论和方法正在遭受严重挑战,而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也都迫切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思路,以便更好地认识、理解、设计乃至驾驭我们所面临的类似传播活动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系统。而以应对“复杂”为核的复杂性科学,确实应被当作研究数字化浪潮带来传播新图景的一件利器。

毕竟,现实的传播图景所导致交往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已使人类交往大异与昔——信息社会中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信息社会的哲学原则是建立在非线性理论基础上。所以,必须时时注意到,基于非线性的“网络”,正在沉淀为一种观察社会、思考社会、研究社会的思维方式。也正是在这一出发点上,我才认为,当今之世,我们研究传播,越来越缺不了“网络”的视角和思维。因为,网络如同空气、阳光和水一样,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

末了,我想说出我的一点疑问:我不太明白这套书为什么不以“复杂性科学”为关键词命名,而是以“网络经济”为关键词命名;而且,这本书中文名译为“传播网络理论”,似乎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不过,这些确实也只是些很小的问题,尤其是相对于如此艰难的翻译工作而言。所以,作为复杂性科学一个极其肤浅的爱好者,我一直热心于向研究传播的学友们推荐这本书——这本让我们有机会换角度理解网络、理解组织、理解结构、理解涌现,进而换角度认识理解传播、思考传播、研究传播的书。

首发于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publications_view/index/3335

《传播网络理论》读后感(三):当万物皆可网络化时

又是读书笔记丢上来,写书评真好玩(不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框架,也止于框架,当然你不能要求一本论著写的多么多么全面,一本论著能有一个超级闪光点足矣。

一、前言:全书主要内容回顾

在阅读《传播网络理论》之后,如果抛开作者对理论机制的阐述部分,全书在进入第二部分的多理论陈述几乎让我产生了做“文献综述”的错觉。但是言归正传,这本书的结构其实还是非常清晰,甚至读来令我深受启发。

在全书的开篇,作者首先系统地梳理了网络的相关基础性概念,强调现阶段对非正式结构和涌现的复杂结构的研究新趋势,进而用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提出了分层的研究方法,从而将本书出版之前涉猎的所有网络相关的研究囊括进来。这种多层次的思考角度起到了“分门别类”的作用,首先明确了各个实证研究所处的位置,同时也明确了理论贡献在具体层次中的应用,再加上计算机的虚拟实验,把静态的视角引向了动态的预测,已经可以说的上是“完美”规避所有我能想到的社会科学当中常见的批评——结构僵化或者缺乏动态视角之类的,都通过这一套理论机制的转化得以回避。

当然,本书有一点称不上是缺憾的“缺憾”,就在于它的分层理念足够出彩,从理论到统计学的应用也可以说得上十分流畅,但是受限于篇幅——同时也是因为并非本书的重点,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作者在具体理论的梳理是比较有限的,特别能感受到作者对于个别理论青睐有加,并非“平等对待”所有涉及到的理论,比如在讲述演化和协同演化理论时更为细致,当然也确实跟生物学中协同演化的概念有助于网络研究新进展有很大关系。因此本文也会在第二部分试图从补全理论视角的角度出发,以同嗜性理论为例,补充同嗜性理论在多层次多理论分析方法运用的理论机制,此乃其一。其二就是针对全书直观感触最深的几个点做一些自己的评议,同时针对的也是之前所提到的“完美”规避中没能规避的一些缺陷,希望自己未来在涉猎网络研究时能引起注意。

二、对“多理论”应用的具体解析:以同嗜性理论为例[footnoteRef:1]

在其他课程中,我阅读了关于同嗜性理论的系统梳理文章。也正因如此,在阅读有关同嗜性理论的描述时,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在梳理过程中忽略了一些关键的要件。作者在同嗜性理论的机制中强调了不同属性的反函数或负函数关系,在后续的理论分析中强调的是“一些人口统计学因素”和“性别”,显而易见的是作者尤其强调性别在同嗜性理论中的显著作用。但是这种单独把“性别”从“人口统计学因素”拎出来的做法使得作者对同嗜性理论的应用分析从一个统领的、概括的维度下降到了举例的层次。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后续的理论扩展中,对于同嗜性理论的进一步演进,作者认为可以与“社会身份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这种价值观、态度的认知理论相联系,但是其实这二者之间并不完全是“演进和扩展”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已经广为人知的同嗜性定义方式将这两种同嗜性综合在一起考察。下面就简单回顾一下同嗜性理论,最后尝试着提出一些可能的补充。

根据定义,在计算模型中表达“同嗜性”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在查看人与他人的联系网络时会发现,与不相似的人相比较,有相似属性的人出现的几率会更高。这种同嗜性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和作者本人所言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息息相关——也就是所在群体的属性形成网络结成的机会结构,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同嗜性的程度会在人口统计学的群体特征预测结果上产生偏离。那么这里就从传播网络的同嗜性成因分出了两种类型的同嗜性:第一种是基线同嗜性(baseline homophily),强调的是群体人口统计学特征形成潜在结成连接的机会池,在这个机会池中形成的网络会表现出明显的同嗜性特征;第二种是衍生同嗜性(inbreeding homophily),也就是在基线之外表现出同嗜性程度加强,或者因为非人口统计学特征形成的同嗜性现象。在测量传播网络的同嗜性特征时,研究者则倾向于从两类变量入手:第一类就是状态同嗜性(status homophily),包括天然的社会属性(如种族、民族、性别、年龄)以及后天形成的客观属性(如宗教、教育、职业或行为模式);第二类就是价值同嗜性(value homophily),包括各种各样的内部状态(如价值观、态度等)。

在上述同嗜性表达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书中对于同嗜性理论机制的表达公式。这个公式最后的计算结果指向的是传播可能性的“大小”,书中的表达如下“假设Cij是两个个体i和j之间的传播关系,而A1i和A2i则代表个体i的两个属性……这两种属性上的同嗜性机制可以表示为:

Cij = f [(A1i)-(A1j)] (1)

Cij = f [(A2i)-(A2j)] (2)”[footnoteRef:2]

那么在这个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同嗜性成因:首先判断所测量变量的类别是属于状态还是价值,其次根据函数关系进行虚拟实验,模拟出将成因确定为基线同嗜性的情况下传播网络的同嗜性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描述同嗜性程度。假设与实验的预判结果一致,则基本符合基线同嗜性的成因,如果预判结果在统计上显示并不一致,则很有可能是基于其他衍生同嗜性的成因形成的网络集聚。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模拟实验当中添加或删除不同的变量,根据实际集聚情况进行比对,就可以发现变量类型对同嗜性的贡献度差异,甚至可以探究状态变量和价值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比如某些状态变量的同嗜性程度越高,是否意味着某个价值变量的同嗜性程度越高呢?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相关不一定指向因果关系,很有可能是文化和历史累积的结果。类似的常识性结论,都可以通过模拟实验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得出一个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概率结果。加上模拟实验的动态预测和实际结果的常态化记录,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参考性的结论。

具体到实证研究中,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就是互联网时代下网络集聚的衍生同嗜性。一般来说,我们会倾向于认为通讯方式的发达打破了人们所处的地域结构,由此可以实现兴趣爱好上的类衍生同嗜性的网络集聚。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是否也会看到这些网络中固有的基线同嗜性表达呢?比如前一段时间多娜·扎克伯格出版的《Not All Dead White Man》引起热议,在这本书中,多娜卧底了一些极端男权网络组织,并且总结出这些人如何运用古典学理论合理化自己的男权诉求。但是我会尤其好奇,除了性别上的高度同嗜性,这些人会不会是同一地域出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图炮”),或者在现实中处于同样的生活场景呢,比如可能就是线下的网络平移到线上的网络组织?还是说他们真的就是来自“五湖四海”,只是因为对男权的极端诉求聚集到了一起?如果能掌握这样一些价值和态度方面同嗜性的网络特征,我个人觉得在实际应用中——从商业应用到教育干预,可以说都是非常有潜力的。

三、全书评述

不得不说,这本书带给了我很重要的启发,也让我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思考了一些未曾思考过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在于这本书促使我去思考科学研究中另外一条相比较纯理论抽象的可行路径。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多层次多理论分析方法”其实展现的正是网络研究的科学化——或者说走向自然科学式的实验的可能:那就是通过统计学上的思路突破和计算机所提供的虚拟实验实现从提出假设到现实检验的可能性。

从统计学上的思路突破来看,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实际上很早就从“是与否”的命题进入到“程度和趋势”的判断。在掌握现实情况后,通过统计学上的运算,网络在各个层次的具体属性的期望值都可能被计算出来,进一步从样本空间出发就可以判断其属性或优势或存在的结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比较的命题从平等的可能性变成了有偏的可能性,通过不同的函数构建,我们得以在网络期望值的测算中窥见不平等的连接机会,加上想要考察的限定条件的列举,我们最终得以发现结构趋势的存在。有意思的是,这种“不平等”实际上同时指向了一种近几年来研究者们比较认同的思考结构的思路:传统的有序分布容易陷入僵化,而混沌状态又鲜少有规律可言,复杂结构正处于这二者的中间。尽管它并非完全秩序的存在,在动态的长期变化中,不平等的网络连接机会虽然与有序网络有差距,但是与混沌状态相比,它已经提供了有相当参考价值的概率表达的可能性,也让讲好网络预测发展的“故事或隐喻”变得有可操作性。所言统计学思考的突破,实际就是通过概率以及概率分布的思考方式判断和检验网络的属性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辅助以虚拟实验的路径(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运算成为可能),将虚拟实验的数据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这种现实拟合的思路确实与我们在开头所言自然科学式的实验法有了异曲同工之处:尽管我们不可能对现实的网络进行控制或操弄,我们确实通过技术上的突破实现了在计算机上的模拟。

前面回顾了本书在方法论上的亮点,接下来我进一步谈一谈本书提到的网络的综合理论视角。这本书写成于二十一世纪初,对于网络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下一阶段的研究趋势预测而言,这本书起到了很好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至于老师在课上和我自己在前言中所提到的理论上的缺憾,我在前面也尝试着通过同嗜性理论的梳理进行了补充。总体来说,具体理论的梳理并不是这本书存在的硬伤,倒更像是一本索引,方便后来人继续补充书中提到的网络研究的理论机制。但是我更为关注的,还是从多层次出发后如何在不同层次上运用理论和选择恰当的理论机制,以及如何去处理不同理论之间交叉的部分,这是这本书并没有解决(当然也不是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这本书在之后的叙事中其实是想回到描述原因的,所以作者会提出“多理论”在“多层次”上的分析应用。总体来说,它的统合方式是以一个将网络的相对客观存在转换到统计和计算的层次,这个函数性的思考方式和转换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尤其是在动态进程中的主观随机性,在我看来很难去研究探讨的事,通过概率的思考方式解决了)。但是另一方面,尽管我能隐约感觉到从理论出发到统计的“理论机制”可以使得计算成为可能,但是也为虚拟实验添加了理论自带的预设,再从统计还原到解释原因的过程反而会丧失一定的解释力,它会是趋势上的预测或现实的拟合,但很难成为现实或未来发展的相对客观的原因。在实际研究中我们会发现,不单单是在网络研究,有关理论的选择和解释机制上绝不单单是分层次这么简单,理论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指向的结果,特别在实证研究的意义上。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倾向于先提出“多层次”再强调“多理论”,因为对于科学研究者而言,理论本身就是一个个立场的高地——尽管我们说科学研究是一个去感性化的过程,但是正如韦伯曾提出的科学发展动力和科学研究理性化的矛盾,我们很容易挖掘出不同理论背后不同的动因。虽然这种反复揣摩可能也有矫枉过正的嫌疑,但是之所以作者对理论的阐释或者选择不足,很可能也是因为比起理论,作者更看中的是理论的运算机制和转化为运算的可能,恰恰迎合了当下学界对于计算模拟的主流。我自己也在思考,除了文章中从网络连接和传播等本身基于网络维度提出的理论应用外,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以更广大的学科视角为起点,直接从个体意义和群体意义上的认知和结构出发,补充以冲突论的动态视角,进而在不同层次上探讨——或许这种方式会更好地解释网络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在单独的层次上去看每一套不同理论指导机制下形成的具有理论预设和倾向性的计算结论。但是仔细想来,这种做法很容易陷入二元论的看法,尤其是完全放弃了转换到计算和预测层次的这个优势,甚至是忽视了上世纪以来出现的一些统合性视角的努力。尽管如此,我觉得在这种反复的思考中也可以让我再一次明确定量中定性思考对原因解释的重要性,还有定性中定量化思考对趋势预判的价值,科学研究本来就不是一家独大,通过不同方法的探索,我们才得以通过科学研究一点点拼出世界的样貌来。

最后一点小的思考,就是跟“传播网络理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乃至整个科学发展中的定位有关。“网络”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视角,其实也跟现阶段流行的发展形态有关,一旦人们习惯了网络的视角,我们就会发现“万物皆为网络”,且“万物皆可网络”。传播网络理论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其他理论基础视角上才提出的,从历史维度上来看,相比较已经过去的“结构为王”的时代,网络可以算得上是结构的一种,但是又突破了“结构”的一些刻板印象。当我们在谈“结构”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认为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硬的存在,而网络则是一个连通的、随时调整的活动的存在。就像在社会网络分析课上老师说的那样,“当你用其他理论无法解读出新的东西时,参看网络的角度会让你有很多全新的发现”。传播网络理论的发展也正是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播网络理论的发展既是对过往结构和行动意义的延续,也是在实现一种对抗和革新:网络的理论解释在对抗结构的“一成不变”,也在试图将行动意义的心理学化和个人主义倾向拉回到群体的规律性连通视角中,而这在未来会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回溯韦伯所言“以科学作为天职”去看网络研究的相关动力,我个人感觉——再次重申人们对于解释原因的客观性与实际支持研究的动力并不矛盾,网络研究更多是基于人类希望连通以实现信息更通达的交流交换的强大动力开展的。常言道“网络”的思维,从根源上说就是完全性连通的概念,不仅仅渴求连接,更在“苛求”通达。尽管我们有邓巴数的天然界限,我们在新的互联网时代仍然希望找寻到解释界限的原因和探讨其他可能性,这或许也正是网络研究带给我们的希望所在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