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南宋地方武力》读后感锦集

《南宋地方武力》读后感锦集

《南宋地方武力》是一本由黄宽重著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宋地方武力》读后感(一):另辟蹊径探讨中央与地方关系

我觉得本书的写作研究模式很有“台湾特色”。在一个不大热门的研究领域里用扎实的考据开辟出一片园地,同时还能关照到主流研究世界中思考的大问题。从几种不同类型的南宋地方武力讨论中,都能比较清晰地观察到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变化。南宋地方武力的发展脉络,实际是几方势力角逐的成果。几方势力如何角逐,反而好像比较是黄宽重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过如果聚焦于此,恐怕要考虑进更多的角色和因素去仔细论证,比如地方人士对于地方武力的态度等。

我想本书实际和王曾瑜老师的《宋朝兵制初探》一文要解决的并不完全是同一个问题。在短评里看到王曾瑜先生有发表书评,在史料运用上为此书纠错,可惜书评原文我还未找到。

倒是阅读了寺地遵的《黄宽重南宋史研究述详》(黄秀敏译)和何玉红的《南宋军事史研究的力作》。

寺地遵对黄老师和刘子健老师的关系论述,实在是可爱;文章结尾处的点评也有真情实感彩虹屁的嫌疑。何玉红的《南宋军事史研究的力作》一文虽然也是一篇“走套路”的书评,但是很实在地点出了黄老师“在探讨宋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的努力与深厚功力”,更有参考价值。

受困于史料,书中对于地方武力和中央关系的讨论,大多从中央这一端的视角出发。边境上军事防守的困难、“强干弱枝”的祖宗家法、对地方武力的不信任等,更像是中央朝廷眼中的南宋地方武力发展脉络。

《南宋地方武力》读后感(二):攘外安内

受摄于藩镇亡唐,忌武人拥有私兵,宋廷一直秉持“猜疑之家法”,堤防武将,但在内忧外患 形势所迫之下,又不得已借助地方武力。书中所指地方武力包括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

设置地方军,宋廷考虑是一旦战事,为正规军抵达争取时间,还有对当地地形了解有助战事,若在和平时刻可做维护地方的治安力量,可谓益处多多,但地方军成份复杂,独立性格彰显,又强调地方领导的个人威信,中央难以掌控,再则养军费用浩繁,经费主要依靠中央支应,战功犒赏,不足之数,由地方供应,但数额还是有差额,所以需要地方军自己从事贸易行为,但其成员品性不一,常有勒索,骚扰之扰民现象。所以中央与之关系随战事微妙变化。但各地方军,唯飞虎军,虽战绩卓异,还能实现与宋廷长期共存持续发展。这也是和它创立人辛弃疾有关,辛持“为而不有”之观念,做到了大智慧,“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且规模不扩大,杜绝朝廷尾大不掉之担心。

第二部分介绍了三种民间自卫武力形式,镇抚使、两淮山水寨、茶商武力。

虽说本书探讨地方武力,但终其所诉都离不开与中央朝廷关系。宋廷基于现实考虑,调整了强干弱枝之国策,设立地方军,招抚义军等。但其还是怕地方势力膨胀,影响中央威权,因此设置种种防范措施,而地方势力力量的拥有者出身复杂,以武人为主,领袖对流亡政权也是诸多意见,所以在与中央关系中,更关注地方和自身利益,且有军队私人化倾向,两厢猜忌下,实难发挥地方武力更积极的战力。因此不怪乎这些地方武力的力量拥有者,他们的态度立场会转换,抗拒的对象也会改变,甚至转向宋廷,终其原因都在保护自己利益。地方武力的分化支解乃至叛离,也是南宋政权覆亡一因素。

《南宋地方武力》读后感(三):【读品·新书批评】

装帧

封面装帧简洁,书名等文字皆竖排营造出古时效果,书名和作者名之间立有岳飞像。但封底不置定价,全书仅版权页一处出现定价实在突兀。

宣传

黄宽重的两本宋史研究专著《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和《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均在不声不响中出版,书评及报道似仅有西北大学教授陈峰针对台版的书评。

文字内容

本书考察了南宋政权在面临强大外患内乱的威胁下,为了生存与发展,在原有的军事体制之外,接纳地方的武装力量,创立新的制度,是对北宋强干弱枝政策的一项重大修正,反映了南、北宋政权不同的特质。由于宋廷充分利用江南丰厚的社会经济资源,作为国防后盾,推动防御策略,确立了背海立国的形势,才能与金、蒙相抗衡,达一百五十余年之久,这些经由宋廷组织、团结、承认、而实质存在的各种民间自卫武力或地方军,不仅与南宋时代的正规军,同时并存,更是支撑南宋政局,与赵宋政权相始终的武装力量。然而,地方武力自主性强,若任其膨胀、发展,也可能是朝廷的一项威胁,如何有效掌握,使这些武装力量成为供宋廷驱策的工具而不致成为尾大不掉,甚至叛乱、夺权之资,自然是对地方武力倚赖更殷的南宋朝廷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福建左翼军”一章涉及蒲寿庚降元问题,作者肯定了前人的观点:蒲氏的举动乃是泉州地方势力“以个人、家庭及地方的利益为依归,与宗室派及抗元派爆发大冲突”的结果,又指出“这一看法扭转了以往过于凸显蒲寿庚以一人一姓之力降元,以及异族人在宋代楚材晋用的看法”。但作者停止于此,而从具体分析左翼军入手,进一步论述地方势力“面对新旧政权交替之际,为维护自身及地区利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经过折冲与冲突的过程”。既使这一观点得到充分的支撑,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再现了这一段史实复杂曲折的历程。关于蒲寿庚降元可参看中华书局09年6月重版的桑原骘藏《蒲寿庚考》。另台版313页留坝县误作甾坝县大陆版仍误(第244页)。

《南宋地方武力》读后感(四):【4月书评】古丹-读《南宋地方武力》有感

《南宋地方武力》一书是黄宽重1986~2001年间发表的9篇论文汇集而成。但内容与主题均围绕南宋地方武力展开,逻辑严密,自成体系。除绪论与结论外,共两篇····

《南宋地方武力》第一篇《地方军》共三章:《广东摧锋军》《福建左翼军》《湖南飞虎军》;第二篇《民间自卫武力》共五章:《宋廷对民间自卫武力的利用和控制 ——以镇抚使为例》《两淮山水寨——地方自卫武力的发展》《茶商武力的发展与演变》《经济利益与政治抉择——宋、金、蒙政局变动下的李全、李璮父子》《山城与水寨的防御功能——以南宋、高丽抗御蒙古的经验为例》。作者认为,宋室南渡后,在金蒙入侵与内乱频仍的局面下,为消除外患、巩固政局,宋廷承认地方武力的地位,并积极团结、整和民间武装力量。这些有别于中央正规军的地方武力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地方官员筹措财源、枪械、招募当地民众,加以组织训练的地方军,如广东摧锋军、福建左翼军、湖南飞虎军等。另一类是由地方民众自筹财源、枪械,组织而成的地方自卫武力,如镇抚使、两淮山水寨、茶商武力等。

自南宋开国,就处于战争状态,长时间的备战体制使本就丧失大片地区和人口的宋廷入不敷出,宋朝中枢于是积极鼓励地方官员和民众自组武装以减轻中央的国防压力。开禧北伐韩相公败光了南宋主力军团——驻屯大军之后,更是要仰仗地方武力。

对于地方武装,南宋中央处在既寄托于其战斗力又不信任其忠诚度的两难境地,既要放手让其发展又担心其脱离中央控制,既希望地方武装能打仗又希望其能自行解决经费不向中央伸手要钱。于是,南宋朝廷不得不在地方武装的战斗力、耗费资源和忠诚度之间维持着艰难的平衡。

对于几类不同的地方武装,宋廷采用了不同手段,试图维持战斗力和忠诚度的平衡,但随着财政和战局的每况日下,宋廷的手段也渐渐失效。

对于飞虎军和左翼军这样的地方文官组建的军队,采用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军费,派遣军官掺沙子,部队调防等手段进行控制。但是随着战事的进行,财政日趋困窘,中央越发不能负担军费,要么如飞虎军,渐渐消耗殆尽,不能重建;要么如左翼军,逐步由地方承担了全部开支,中央也就失掉了控制权,在元军兵临泉州时,左翼军选择与泉州地方势力一道投降蒙元并参与了仍保持对宋朝忠诚的淮军的屠杀。

对于两淮山水寨和茶商武装,宋廷采用各种比如减税等经济优惠鼓励其参与对金、元作战。但是沿线自卫民众面对长年战争,负担及重,官府的优惠措施渐渐丧失吸引力,甚至有的江淮弩手(一种民兵)和平时间到淮南种地,战争爆发则逃亡江南。

最有特点的是李权李璮父子在内的忠义军马(对归降南宋的原金国境内各类武装的称呼),南宋官僚一直处在猜疑打压和跪舔两种极端状态间来回替换,很多时候,南宋对忠义军马不仅不支持,还挑拨离间,分化瓦解,又对归正北人以儒家的忠义气节要求之。比起蒙古对于原金国境内的汉人武装,只要有实力就舍得封疆裂土,允许其自治的实用主义和灵活的政治手腕,南宋方面显得过于僵硬。使得原本多数倾向于南宋的金国汉人(还有部分契丹人)军阀最终投向蒙古,成为蒙古的汉军世候。到忽必烈灭元,更是以汉军为主力。

南宋地方武装的兴起,本质上讲,就是南宋朝廷为平衡战争压力和财政压力的双重作用而作出的权宜之计。而随着两方面压力的进一步增大,这个平衡渐渐被打破。贾似道看到了症结所在,也提出用打算法来节省军队开支(节流),用公田法来增加国家(收入),结果打算法得罪了军头,公田法得罪了士绅,大家索性一起投了忽必烈,南宋崩盘就此成为定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