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色骑兵军》读后感摘抄

《红色骑兵军》读后感摘抄

《红色骑兵军》是一本由[俄] 伊萨克·巴别尔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色骑兵军》读后感(一):左手天地殊美,右手万物刍狗

描绘风景情境的词句极尽奢华,记录人物事件的方式极近速写,以至繁衬至简,用天地殊美衬万物刍狗。 只捕捉,不评判。 伊萨克·巴别尔,大概就是这样赢得一票“名粉”的。 整本书中,最喜欢金宇澄提过的《家书》,而不是博尔赫斯赞过的《盐》。 父剐儿,儿弑父,只因政治立场不同——我,爱“难于言传的残酷”比“文风的音乐性”多N倍。 另外,《我的第一只鹅》和《拉比之子》以及出镜颇多且痛苦各异的马们,也很得我心。 P.S. 一场沼泽般的战争,一群半人半兽的哥萨克,一个试图融入骑兵军的犹太知识分子……值得再读,值得探寻与玩味。 #红色骑兵军#

《红色骑兵军》读后感(二):他娓娓道来,读者锥心泣血

这是第一次读巴别尔的小说。是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第一篇的结尾,那一句“你们到哪儿去找像我爹这样的父亲”极为震撼!犹太女人眼见自己的父亲无端丧命,这是她绝望、愤怒的“天问”。但是,我觉得这不仅是在亲人死於非命时的哀嚎,所有失去亲人的人都会有此一问!

巴别尔总是用冷静、缓慢、不动声色的语调去讲述一个残酷的故事,他娓娓道来,读者锥心泣血!让我想起早期的余华。

他写景的功力让我叹服,意象选取像个诗人,角度和想象力与众不同。一向不喜欢读景物描写,认为太矫情。但是巴别尔不同,读不够!

《红色骑兵军》读后感(三):他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的句子

一开始,我把它和《不灭的月亮的故事》弄混了。它们同是来自俄罗斯,同是20年代人,《不灭的月亮的故事》有狂欢式的激情,可是这本书拥有花纹繁复的装帧,白色的腰封在下方形成了精美的平衡,“他的小说像盐一样平凡而珍贵”,我又为什么不买呢?

伊萨克·巴别尔有着完美的名字,他的语言更让我惊骇。我从未见过那么美的句子,平静又悠然,却能让人在读完后弹跳起来,就好像手上捧着的是一团火,一颗淬火的宝石。这怎么可能是一个俄罗斯大兵写出来的东西?他果然还是一个诗人吧,正如他书里那个戴着眼镜、没有学会杀人的“我”。博尔赫斯珍爱它,博尔赫斯的句子在篇末燃起火焰,巴别尔则在写景时爆出火花。他用优雅又摇曳的节奏,出人意料的形容词,组成精准又抽象的句子。真是美得要死。他果然死了,为了他那些美得过分的句子,被一颗子弹贯穿了脑门。形容已经词穷,摘抄没有意义。是的,当热雨降落,死亡与音乐并置,星星蹒跚地在黑潭中前行,他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的句子。

《红色骑兵军》读后感(四):神来之笔

他趴在桌上打呼噜,醒了,又趴下去打呼噜。莫嘉铺好床,给自己和丈夫睡。又在一旁铺了个铺,给萨什卡睡。她把灯吹熄,跟丈夫躺到床上去了。萨什卡在墙角的干草铺上翻来覆去,他眼睛睁开着,虽说没睡着,可两眼看出去,他家的小屋、映在窗上的星星、桌子的边沿、母亲床下的马具,好像在梦境里似的。无法抵御的幻景降服了他,他沉浸在幻想中,因自己能醒着做梦而高兴。他恍惚觉得从天上吊下两根银线,绞成一根粗绳,绳头拴着一辆用粉红色木头制成的刻花小摇篮。摇篮在离地很高、离天又很远的空中摇晃,两根银线也跟着东摇西晃,熠熠闪光。萨什卡躺在摇篮里,起于田野的清风吹拂着他的全身,风声如音乐般激越,一道彩虹映照着尚未成熟的庄稼 坐在路边的那个人是电话兵多尔古绍夫,他掰开两条腿,直勾勾地望着我们。 “我说……”我们驶到他跟前时,他说,“我不行了……明白吗?” “明白。”格里舒克回答说,勒住了马。 “得花一颗子弹在我身上。”多尔古绍夫说。 他靠着一棵树坐在那里。靴子东一只,西一只。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小心翼翼地解开衬衫。他的肚子给开了膛,肠子掉到了膝盖上,连心脏的跳动都能看见。

《红色骑兵军》读后感(五):那些铭刻在记忆中的片段——读《红色骑兵军》有感

《红色骑兵军》,作者伊萨克•巴别尔,写于二十世纪初,以士兵柳科夫的视角,拼凑出了一幅幅推测为苏波战争时期的或残酷或有乐的画面。借助主角柳科夫的目光和思想,我们看到了残酷战争中的战士、指挥者的姿容,领略到了那遥远年代的风景,感受到了在战争的夹缝中凄惨麻木的鲜活生命。作者用极富联想力的情景描绘,准确的语言,将笔下的场景、人物衬托的纤毫毕现,在字里行间熠熠发光。这就是写于遥远时代的本书之所以在这个时代依然闪光,被无数名人推荐的原因吧。我想,每个仔细读过本书的朋友,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忘掉目下的一切,完全沉浸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和柳科夫一起,经历那些血肉横飞的片段,凝望那个年代真实存在过的风景。

我并没有说谎和夸大。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用充满想象力和精妙的文字制作出了一只看不见的气球,牵着读者的眼睛飞到了柳科夫的身边,看到了柳科夫看到的一切。柳科夫的眼睛就成了读者的眼睛,柳科夫的感受就道出了读者的心。作者不吝笔墨的大篇幅铺陈,让笔下的柳科夫看得到月夜的美丽,听得到他人的悲鸣,感受得到发生着的苦难。同柳科夫一道,读者也看到了冰冷的湖面与月光,晒干的带着香的松软干草垛,被战争拨弄来拨弄去的人们,以及那些可以预见到的死亡或风雨飘摇的未来。

好的作品,一定是语言精妙的同时让人时刻共鸣。很多不错的作品,或是语言描绘的精彩妙绝,或是命运跌宕的牵动人心。但一部作品能够成为经典,除语言、情节之外,更重要的是读者对书本人物的感同身受。我想,空有语言描绘和故事设计,不足以成为经典。经典,尤其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很多都是作者借书中人物的口和心,大篇幅的,道出了让读者无比认同的感受。本书,作为一部仅有三百页的片段式的短篇小说集,能经久不衰并助推作者一跃成为大师,正是因为作者除熟练使用语言之外,还大篇幅的道出了柳科夫的感受,让读者那尽情流淌的感受与之一道,奔涌着汇入了灵魂的大河。

“生与死、残忍与善良、月亮与人头就这样平静地共处着,没有夸张,没有煽情,连一点惊异都没有。”我想,能够偶尔这样抽离出来,也是不错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