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后的舞蹈读后感精选

最后的舞蹈读后感精选

《最后的舞蹈》是一本由林恩·德斯佩尔德(Lynne Ann DeSpelder) / 著作,湛庐文化策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舞蹈》读后感(一):未知死,焉知生

“未经检讨的生活,活得不值”(苏格拉底),同样,“未经检讨的死亡,死得不值”(罗伯特·卡瓦诺)。

这是一本“死亡百科全书”,关于死亡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它都进行详细的解读。

这也是一本直抵心灵的“精神关怀读本”,关于死亡的种种内心恐惧它都能帮你剔除。

该书采集了全球有代表性国家、地区、宗教和民族与死亡和濒死有关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材料,不仅在1341个注释中引用了大量文献,选用251个小故事、照片、诗文、美术作品等做参考资料,而且在各章后面列出了129部(篇)拓展研究文献。

但是这不是一本恐怖的书。如果作者“强调同情、倾听以及包容其他观点的价值”。

在通读本书的过程种,你不会觉得死神手握镰刀穿黑披风,反而觉得死神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他会轻描淡写地诉说着种种鲜血淋漓的事件,然后就在你听得心跳加速的时候,他会和蔼可亲的告诉你,死亡不可怕。

他会告诉你死亡的真相,死亡令你恐惧的原因。

他会回答你所有的疑问,会帮你消除所有的恐惧。

他还会给你很多受用的建议,关于你如何对孩子谈死亡,关于你如何关怀老去的父母,关于你如何劝诫那些酷爱冒险的年轻人……

总之,他想告诉你,请不要对他怀有偏见。他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他不可怕,甚至,他会告诉你,该如何更好地活。

《最后的舞蹈》读后感(二):与死亡共舞

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死亡学大杂烩,题材和初衷决定了这本书的面面俱到和蜻蜓点水。与我来说,虽然不能提供深入的探讨内容,但却有线索上的启发。

这本书论及了什么死亡、人生各阶段对死亡的认识、自杀、临终关怀、濒死体验、死亡恐惧等等内容。

对于死亡的态度,”艾弗里·威茨曼(Avery Weisman)指出,在我们了解死亡的努力中对死亡的认识是关键性的:‘大多数人会退一步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一个自然的事实。但是,他们不准备认识它。人们推三阻四,置之不理,抵赖事实,否认它与自己的关联。“(P69)由此,为了克服死亡恐惧,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则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过了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之后,死亡的恐怖可能会淡化。因为我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本身,而是一种没有意义和荒谬可笑的生活。我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正常地走完他们的人生轮回全程,那么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他们在地球上哪怕仅此一次的公平的人生轮回命运。”(P123)另外,人们还可以求助于宗教。“无论对于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宗教都为人们认识和处理濒死和死亡提供了途径。它建构一种解释框架,通过将事件放在一种更大的背景框架中,使人们从消极的或悲剧性事件中找到某些建设性的或积极的意义。在进退维谷之时,宗教借助培养自尊心和经由对上帝的信仰和信赖等获得的自控感,来提高当事人的应变能力。”(P25)

关于死亡焦虑(怕死),原因有多种,克服的途径相应的也有多种。但在这方面的论述,作者着墨不多。其他关于怕死的论述还有:(1)许多人的死亡焦虑来自于从未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为此他们深深地感到遗憾。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绝望正是因为他们的梦想没有成真。(欧文·亚隆《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2)死亡恐惧是对不确定的未来感到恐惧,是害怕改变,也许最重要的是,害怕在正视自己的一生之后却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有,一事无成。(约安·克里斯托福·阿诺德《不要惧怕——面对失丧和死亡的智慧书》)(3)死亡总是令人恐惧的,人们现在对它仍然极为恐惧。一般说来,这种恐惧来自于人们害怕离开他所喜爱的事物。然而,在这种恐惧的表象背后,是否还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恐惧呢?死亡难道不是令人惶恐吗?因为死亡是“陌生的”,随着死亡的到来,我们将进入一个与我们所熟悉的一切都不相同的、完全陌生的领域。((法)贝特朗·韦格莱《禁止死亡》)等等。当然,有多少怕死的原因,基本上就有多少克服的方法。为了超越死亡,人们所做的努力也是不少。但最根本的就是如何看待死亡。死亡是一扇门还是一堵墙?

在失丧方面,我们如何经历丧亲。 对于生命中至亲至爱的人的去世。“当我们埋葬老人的时候,我们是在埋葬我们已知的过去,那是我们有时想象得比实际更好的过去;可是,过去的还是过去了,老人和我们同在的日子也过去了。记忆是压倒一切的主题,是最终的慰藉。.....但是,埋葬一个婴儿,我们是在埋葬渺茫而未知的未来,它充满了期待和可能性,以及由我们美好的梦想而希望达成的结果。悲痛没有边界,没有限度,不知道何时是尽头,而且每一个沿着墓地的四角和围墙分布的婴儿的小坟墓,绝不可能大得足以容纳那么多的伤心泪。有些悲伤是永难抚平的。夭折的婴儿确实没有给我们留下记忆,他们留给我们的是梦想。”(P107

对于上述观点,就我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挑剔,但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译者把诸多的引用文献删除。显得这本书底气稍显不足。

《最后的舞蹈》读后感(三):源于无能或者拒绝接受人类生存条件的期限而自毁

前段时间借了本书,《最后的舞蹈——关于死亡》。

关于死亡,对不起,我现在只想读读有关自杀的一章《解剖自杀的真相》。

自杀,或许听起来是一个不寻常的话题,但可能又是一个极其普遍的话题。

关于自杀的定义,我比较喜欢Ronald Maris的定义:源于一个人无能或者拒绝接受人类生存条件的期限而自毁。这个说法,卖了关子又能够确定。

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大多数人偶尔都会出现结束自己生命的冲动。这种想法在孩提时和青年时期并不罕见,在人生的后来阶段也可能时不时地出现、它们可能表现为一种“试验”或者“考查”,而不是一种认真地考虑自杀行为。

嘿嘿,我喜欢这个解释。有时候的想法,真就是“试验”而已呢。

自杀的社会学内容

社会学模式集中关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如果个体对他所处的社会制度和传统感到疏远,人们与社区的联系太少或者是没有组头的社会联系观念,一个人会变得过度得依赖他自己资源。这样环境下的自杀,被称为利己主义自杀。相反,当一个人具备高水平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整合,社会价值观可能消弱个体观念,在某些情况下,群体价值观或者风俗习惯要求人去自杀。即会发生利他主义自杀。“社会所要求的自我毁灭……是取得社会成员资格必须付出的代价。”比如剖腹自杀、殉夫自焚。

在涂尔干的模式里,不健全的社会法制为失范性自杀创造条件。在典型事例中,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突然遭到破坏或者瓦解,这种社会隔离以社会道德沦丧(无法无天)为特征。当周围发生快速的社会变化,人们丧失了对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依靠,当突发性灾难或伤害发生时,前者削弱了个体与社会的联系,后者破坏性的变故使失范状态加速。行为失范(缺乏法规制约)与自我中心(缺乏社会融合)彼此强化。(其实这个我偶没看明白)相反,当社会管制过度的时候,没有自由和缺少选择可能使宿命论占据一个人的头脑,产生一种无路可走和身无长物的感觉。这样的自毁行为被涂尔干称为宿命论自杀。(让我想起紫萱和长卿第一世的跳崖殉情。)

从社会的角度看,自杀是由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瓦解引起的。社会法规或社会融合或者两者都在内的水平的失衡,提高了自杀的概率。

自杀的心理学内容

根据由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自杀的心理动力学模式集中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和感情过程,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个方面如何在一个个体的头脑中发生。

1 严重的自杀危机只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持续数小时或者几天,而非更长时间——虽然也可能存在这样个案。

2 自杀者很可能对于结束他自己的生命表示出矛盾心理。

3 大多数自杀事件是牵涉到两个人的事件、

自杀牵涉到强烈的、无意识的敌意,这种敌意与无力爱其他人的心态结合再一起。在高度紧张的情绪控制下,一个人走向自毁的内心冲动逐渐增大,并达到摧毁其自我防卫机制的程度。但是,即使敌视的念头被激发,自我保护的强烈欲望依然会反对自己对自毁的默认。即,另一种心理过程:矛盾心理。即使当一个人看起来企图自杀时,天生的自我保护的欲望依然反对自己接受自断生路的想法。他既有活下去的愿望,又有一死了之的愿望。这些尖锐对立之间的平衡可能是很微妙的,因为只要有另一件小事发生,就可能使这个天平向这一边或者另一边倾斜。(所以,要谨慎谨慎谨慎啊。)

自杀的社会解释和心理动力解释以一种融合的方式相互影响。将毕生献给自杀研究并发挥了奠基作用的自杀专家埃德温施耐德曼,认为:“心理失范是指自杀者的黑暗心理;没有心理失范,就没有自杀。”失范,即由于一个人的大多数重要的需求无法满足而引起的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大多数自杀案例往往表现为4组失望的心理需求:1 爱情、认可或归属的受挫。2 控制能力被破坏,感到无助和挫败。 3 自我形象受到侵犯,遭到了羞辱、失败、耻笑和丢脸。 4 关键关系破裂,随之而来羞耻、孤寂和可怜。

自杀的类型

逃避型自杀

自杀可能是一种逃避某种强烈的肉体痛苦或精神苦恼的手段。自杀是摆脱身体疾病痛苦煎熬的一条出路,这样的处境中结束生命叫做“理性的选择”。另外的例子中,自杀者的想法源于自毁逻辑,即结束自己的生命决定不是建立在平心静气或者理性地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而是源于被极度痛苦压倒和不知道如何做出自己选择的感觉。不能满足期望或者角色定义,可能引起自我概念的危机,它最终导致逃避不满意处境的愿望。逃避的愿望可能源于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尽管取得了成功,一个人可能还觉得没有意思。因为不能达到的标准和期望形成各因果链,于是个体寻求出逃那种负面的自我概念。

求助型自杀

自杀者讲自杀作为求助,其目的就是使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的目的不是自毁,而是要解决某些难题。“我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必须改变,我无法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了。”当事人的意图可能是要表达挫败感或者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未真正认识到自杀行为致命性后果的潜在危险。这类人可分为:1 尝试者,倾向于反复地自杀,但没有等死的企图。2 完成者,他们一般首次尝试便“马到成功”。从自杀尝试中幸存下来的人,可能将其得以继续的生命视为第二次机会或者“额外的生命”。

下意识自杀和慢性自杀

施耐德曼定义,下意识死亡时“当事人在促进他自己的死亡中扮演某部分的、暗地里的、潜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角色的死亡。”某些被报道为自杀的死亡事实源于受害者冒不必要的风险。

由卡尔 门宁格创造的慢性自杀这一术语,指的是借助服药、喝酒、吸烟、不顾后果地生活等手段毁掉自己的人。

如何帮助处于自杀危机中的人

自杀意图可能以下述4种主要方式表达:1 直接的言语,比如“你离开我,我就自杀”;2 简介的言语,“没有爱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活”;3 直接的行为,比如囤积安眠药片;4 间接的行为,

比如放弃珍惜的所有物,专注最后的安排。突然和极端地改变饮食习惯或者睡眠方式,伴随着抑郁,回避家人和朋友。或者改变其他重要的行为。学业表现或工作表现发生变化。性格改变、滥用药物或酗酒。

如果一个人说“我想自杀”,绝不可以把这种表露当成耳旁风,或者匆匆敷衍。请对正在给你透露信息的人给予注意。对某人表露出的自杀意向,不应当使用厌烦的话语。更有效的帮助是细心倾听,准确辨认当事人正在坦露的心理状态;他们陈述的口气和内容,肯定会向善于倾听的耳朵揭示出说话者的某些真实意图。最后,认识到没有人能够为另一个人结束他的生命负最终的责任。这种认识可能有违我们保护生命的初衷,然而我们在帮助处于危机中的另一个人的时候,只能做到这种地步。在危机中帮助人的一个办法是帮助他们找到他们可能很在乎的东西,即使它可能看起来多么细小或者微不足道。

自杀不是由刺激本身引起的,更加重要的是当事人的信念:“我不在乎。”这两股想法合在一起,即外部环境实在不令人满意以及当事人根本不想改善它,这些可能导致一个人自杀。正如有人说的,“对一种最有可能是暂时的难题来说,自杀是一种永久性的解决办法。”

书还没有看完,关于自杀,书里还有很多理论,也就不再一一敲字整理复述了。不知道读的人,面对这些文字脑海里有没有冒出一些火花。因为无论是从电视剧、电影、小说还是回忆里面,我知道肯定能找到类似的东西。

生命可贵,科学无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