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明朝那些事兒 柒》读后感1000字

《明朝那些事兒 柒》读后感1000字

《明朝那些事兒 柒》是一本由當年明月著作,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280,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朝那些事兒 柒》读后感(一):明朝的哪些事儿

当年明月

笔风灰谐 人物描写生动 历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阅读此书会有放不下去的感觉,开心在于,即能了解明朝的概貌,又能从作者对各种人物的深入剖析中了解不同人物的心里。一本好书,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 柒》读后感(二):那些事儿

历史是什么?留下来的历史里还真的就是王侯将相,真的就是皇帝轮流做而已。

历史又是什么?历史还真的就是过眼云烟,真的就是那些事儿而已。

但是就是这些事儿,有时候才真的就是人生的真谛,才真的就是几千年了不曾改变的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魂魄。

《明朝那些事兒 柒》读后感(三):不是永别,仍会再见!

在一种很抗拒的情绪下,看完最后一本。

因为一个王朝,就这样结束了。

对于这类书,估计这是唯一一套可以让自己读很多遍的书了。

这不是永别,这只是再见。

说好的还有图文版呢!

以后还会再继续看的,一遍,两遍……无数遍。

因为实在是很喜欢这本书。

《明朝那些事兒 柒》读后感(四):随便说说

直到全书最后我才慢慢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他不只是历史,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思考;他不只是思考,更多的是感悟;他不只是感悟,更是自己的行动。

全书的主题就在那寥寥几字:成功只有一个方式——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很庆幸自己曾经读过这么一本不像历史书的历史书。

《明朝那些事兒 柒》读后感(五):知其不可而为之

从永乐皇帝死后 朝中乌烟瘴气 爱国英雄于谦被奸臣害死 小人物层出不穷 我就停止了 明朝 的阅读 大概是因为厌恶历史人物如跳梁小丑一般刚刚上场就乖乖谢幕 没有决定性的大人物让我失去了阅读兴趣

其实一直看到全书最后一个字 我都在寻找那样一个我心目中最爱的人物 但说实话 他一直没有出现

重新拿起这本书 确切的说是iphone 是在几周前 异国他乡 我又一次穿越到了几百年前的中国

妖孽宫廷之后有这样几个人吸引了我的眼球 第一个叫王阳明 浙江人 思想家 军事家 心学创始人 当年明月笔下的第一号牛人 他从未真正介入到朝政的核心 在南蛮之地当过小官 在江西平了藩王叛乱 然而让他成为一代宗师的是他的心学 影响了无数后辈的心学 正像读到唐伯虎时一样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也许作为读书人没能出将入相 兼济天下 是令人失落的 可是能够在除此之外的领域建树功绩 同样是为人称道的 历史用事实这样告诉我们 居庙堂之上 处江湖之远 皆忧其民者 方可为官

第二个叫张居正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权谋盖世 榜眼之才 嘉靖年间 朝廷斗争达到了白热化 张璁 夏言 严嵩 徐阶 高拱 张居正先后坐上了内阁首辅的宝座 张居正用他的人生轨迹告诉我 真正的成功需要两件东西 第一个是能力 生于乱世 对付奸臣 要用比奸臣还要卑劣的手段 没有这种能力保护和武装自己 只会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第二个叫理想 切身体验过民间疾苦的张居正在登上首辅之位后 勤于政务 致力改革 让农民能够减轻税负 官员不敢贪污受贿 大明王朝得以休养生息 这是张居正的不同之处 在饱经磨砺而站在权力高峰时 他不忘最初的梦想 身体力行 兑现自己的人生信条 张居正是个优秀得无与伦比的现实主义者 同样是个胸怀大志抱负天下的理想主义者 这是最难得的

第三个 应该说第三类人 是个特别的 让我不能理解的群体

这是一群奇怪的人 貌似都是一副小老头儿的骨架 长冉 浅灰色的布衣 肤色蜡黄 显已垂暮之年 却一副巍巍不可撼动的神貌 他们的名字并不响亮

方孝孺 杨继盛 海瑞 杨涟 卢象升 孙承宗

方孝孺 靖难后依然坚定地站在正统朱氏一边 不妥协 被朱棣 诛十族 凌迟

杨继盛 第一个挑战奸相严嵩的小官 死于诏狱

海瑞 一生为官 一心为民 从未结党营私 从未收受贿赂 一贫如洗 两袖清风

杨涟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反抗魏忠贤 酷刑 双耳头颅钉入铁钉死于诏狱

卢象升 明末将领 西北剿匪功臣 皇太极领兵十万进攻北京 勤王 弹尽粮绝 率手下士卒五千冲入敌营 以死报国

孙承宗 关宁防线缔造者 无数优秀将领的老师 七旬老人 抗清中流砥柱 京郊沦陷 自尽而死

我一直在想 凌迟 是个什么滋味 但又不敢想 我怕那种痛苦会让人无助地放下所有的尊严无情地忘掉所有的快乐只求死个痛快 但大学者 内阁首辅方孝孺 只为尽忠正室 欣然接受

我一直相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保全自己是人的本能 但杨涟就不肯委曲求全 在承受了如此般折磨后 他在狱中用鲜血写下:浩气还太虚 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恩 留作忠魂补

“有人曾对我说 文明的灭亡是正常的 因为天灾人祸 内外争斗 四大文明流传了三个 只有中华文明流传至今 实在太不容易

似乎确实如此 往近了说 从鸦片战争起 世界列强来欺负我们 连打带抢带烧带杀 还摊上个 量中华之物力 配合人家乱搞的慈禧 打是打不过 搞洋务搞不了 同化不了 人家也有文化 软不行 硬也不行 识时务的看法 是亡定了

然而我们终究没有亡 挺过英法联军 挺过甲午战争 挺过八国联军 挺过抗日 终究没有亡

因为 总有那么一群不识时务的人 无论时局如何 无论对手多么强大 无论希望多么渺茫 坚持 绝不妥协

或许这样并不明智 或许妥协能够挽回危局 但不妥协的人 应该得到尊重”

知其不可而为之 我渐渐地领悟了其中的含义

我们太纵惯于妥协 向生活妥协 省点口舌去争辩别人的谬误 省点时间去审视生活的意义 省份力气去梳理内心的理想 慢慢地 我们沉沦于温暖舒适地存在着 满足于衣食无忧的状态 在感官享受中寻找激情 深陷其中 难以自拔

生活总是逆流的 顺着它往下漂 感觉不到 而当你想要站定思索 或是想要往高处走时 它总会给我们阻力 因此它总是剥夺那些顺流而下的人思考 省身 进步的权利 而把人类物质 精神的制高点留给那些逆流而上的勇者们

“面对冷酷的世界 无奈的场景 遇事妥协 放弃 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的选择 因为妥协 退让很现实 很有好处

但我认为 在人的一生中 至少要有那么一两件事 应该不妥协 至少一两件 因为不妥协 坚持 虽然不现实 很没好处 却是正确的

人 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至少有一点”

“大明276年,终其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是个有气节 不妥协的大王朝。

最后 我还是没有找到我最喜爱的人物 但我并不遗憾 因为我明白了两个事实:

第一 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人的一生是多变而复杂的 而唯一能够折射出作为一个高等智慧高度文明的生命形态的人性光辉的 就是那么一点精神 一点固执的坚持 一点大智若愚的不妥协

第二 莫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成功 它不是财富不是权力甚至不是生前之功不是身后之名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