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经典常谈》读后感精选

《经典常谈》读后感精选

《经典常谈》是一本由朱自清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08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常谈》读后感(一):何为经典

起初买这本书还是因为它的价格比较便宜。对于内容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洞察和事前的了解。卷罢,才发现自己重温了一遍中学语文课本。同时也重温了当年作为一个有风骨的学者的气节。

朱先生在中国文学界的贡献,我实在不敢妄加评论。至少《荷塘月色》是我印象中少有的几篇需要背诵的现代文之一。从根本上讲:朱先生是个文人,不是个政客,也不是历史学家。因此,他的文章更多是阐释文字、行文、文法、及编排,因此书卷气更浓。

从开篇讲述《说文解字》开始,朱先生就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了,从文字的形成、发展及其演进过程。再到成篇的《尚书》、《春秋》、《国语》、《史记》、《汉书》等历史典籍的行文风格,进而《楚词》、《诗经》、诗、乐府、文等的文法变迁,娓娓道来而又旁征博引。充分的体现了朱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国学,并不是百家讲坛。经典也不是四书五经。虽然朱先生的“经典”不能代表所有中华文明的全部,但是,至少可以给现代所谓“国学热”泼上一盆冷书。以现代视角解读古典文明,当然不是错,错就错在将古典文化片面的认为是现代视角解读的那样。

本书中最能代表这中观点的是对《史记》、《汉书》的论述。一般谈到这两本书的时候,更多人会想到其中描写的故事和历史事件,但是朱先生在论述这两本书的时候却更多的从文学角度去阐释书中的一些现象,比如史记中各篇的数目,其实是受当时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而暗合方术之说的。

再有,向对《史记》中《游侠》、《货雉》两篇中反映的司马迁的身世之痛,在一般的历史书籍中很少提到。而朱先生作为一名文学家才能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就文学层次和创作意图上的)。

书中最华彩的部分要数对于诗文方面的整体论述。虽然我现在也不能解释清楚古文和今文的区别,也不能说明白古诗、律诗、乐府之间的继承关系,但是对于这些东西的常识性认识还是有的。当年中学语文老师基本都在胡说八道,有的虽然明白却能把这些知识讲得叫人昏昏欲睡。朱先生讲得虽然只是提纲锲领,但已经十分受用了。

书中虽然亮点很多,但是也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比方讲诸子处,完全跟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样。这就未免有点那个啥了…毕竟当年冯先生还活着,而且也在西南联大教书啊…

总体来说,这本书就是在文学层次上浏览了一遍中国古代典籍,研究对象的范围算是客观。而朱先生也本着客观的精神去论述它们。这点就和现代“国学大师”有很大区别。这里的“国学大师”以百家讲坛为首。的基本就是在以史立论啊~!这不欺负广大文盲吗~!

立论可以,但是立论的基础是允许他人与你争论,百家讲坛基本就是在独霸民众的视听啊。这还谈什么学术自由?还谈什么弘扬我国文化?我们现在不用每天唱红歌了,这是我们的幸福。但是,当我们打开电视机、在书店翻开一本本图书,我就不难发现,在自由下更多的学者(这里主要指人文学科从业人员)基本就是在挂着羊头买狗肉。用自己了解的仅有的专业知识去迎合“消费者”的心态。

学术摆脱了政治,什么时候能摆脱金钱?一些所谓“学者”(主要指人学学科从业人员)什么时候能以独立的人格,客观的态度去对自己专业?

还是奉劝那些“学者”,好好学习之后,再出来“教化”民众吧……

《经典常谈》读后感(二):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

朱自清先生,字佩弦。他的字不很通行,他的名是每个中学生都知道的。他写的文章,或署名,或署字,而书成出版时,一概用名。在学校里也用名,学生都称他为朱自清先生。原籍浙江省绍兴县人,祖父讳则余,字菊坡,祖母吴氏。祖父为人谨慎,在江苏东海任承审官十余年,民国纪元前七八年退休,迁居扬州。父讳鸿钧,字小坡,母周氏。民国纪元前十四年,前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一八九八)旧历十月初九日,先生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为小坡公之长子。后来他在扬州成长大,在扬州读书,就入籍为江苏省江都县人。祖父退休后,他的父亲随侍在扬州,任扬州承审官。先生原名自华,弟国华,物华,妹玉华,皆生于扬州。民国元年,菊坡公逝世,留下些产业,家道小康。此后他的父亲到过江西石港、江苏徐州,历任盐酒各税局局长,廉直清正,一无积蓄。读过他的诚挚动执行的《背影》的都知道他有位极其慈爱的父亲。那时他的家庭遭遇不幸,祖母病故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在变卖家产,借钱办丧事。菊坡公的一生谨慎,小坡公的忠厚廉直,这此性格不折不扣地都遗传给先生。

扬州从隋唐以来是南北水陆交通的都会,富庶繁华,人文荟萃之邦。先生纪年,值科举初废,学校方兴,早承庭训,读过些经籍古文。民国纪元前后入新式学校,在安徽旅扬公学上学。十五岁,入两淮中学(今扬州中学),成绩优异。十九岁毕业,即考入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预料。父亲的喜欢,自不必说,而千里迢迢,进京求学,为了安慰老人,他答应了早婚。到京半年,寒假中赶回家乡结婚。夫人武氏,名钟谦,扬州名医武威三之女,与先生同岁,婚后感情甚笃,仍北上读书。不料祖母病故,父亲赋闲,他愁着读书年限太长,恐家计艰难,遂改名自清,投考北京大学本科,再发再中,又被录取。时北京大学尤以文科著名,先生入哲学系,加速用功,在三年内修毕学程。民国九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得文学士学位。

先生群性交游,在北大认识不少同学。同他交情最厚的有同学兼同乡的任中敏,在校时不熟而后来成为良友的有俞平伯。哲学系主任胡适教授正领导着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风起云涌,给予先生的影响颇深。他热心参加学生运动,并开始创作。最先试新诗,其后用功散文。早期的作品,收在《雪朝》、《踪迹》两个集子里的,正是五四运动前后所写。使他成名的是长诗《毁灭》与长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何》,作于北大毕业后的两三年。时人比《毁灭》为新文学中的《离骚》、《七发》,评《秦淮河》篇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此时他一跃而第一流作者。

在杭州第一师范,初尝讲坛粉笔生涯的滋味,他觉得很不合式,几乎要辞职,是学生留住了他。他的思想很新,同学生热心地讨论哲学上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提倡用白话写作,策励青年,食得到学生的信仰。历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杭州,民九至一一),吴淞中国公学,浙江省立第六师范(温州,民一一),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第十师范(温州,民一二至一三),湘江省立第四师范(宁波),私立春晖中学(上虞白马湖,民一三至一四)的国文教员,江苏第八中学(扬州,民一四,他的母校)的教务主任兼教员。在江浙两省教书五年,教育了不少青年,同时也训练了自己。他渐渐地抛弃哲学,专心研究语文教育。他所任教的各个地方,不乏山水名胜,课余游览,写新诗,游记,散文,陆续在文艺杂志上发表,同时加入了上海的文学研究会。在此时期,他和夏丐尊、叶绍钧、丰子恺、朱光潜、郑振锋为友,互受影响。在语文教育上的同道有夏、叶两位,后来他和叶绍钧合作了许多有关于国文教学上的著作,其趣味与经验,植根在这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学上。每一个中学生都读过他的文章,他的书,终身得到他的益处。

白话文运动慢慢地成功,攻破了国学和古文的壁垒。民国十四年北京清华学校加办大学部,成立国文系,聘先生为教授。校址在北京西效清华园,环境幽美,图书丰富。国文系中多老辈,有古文名家,又有前清的翰林举人,先生年才二十八。然而青年学生中喜欢新文艺的,却愿意转到他的班上来(见《哀韦杰三文》)。清华设有国学研究所,聘梁启超、王国维等为导师,学术空气浓厚,于是先生见闻日广,益谦虚,自居后辈。次年,接眷到校,住清华园西院。《荷塘月色》、《儿女》两篇写他在园中生活。他把散文零篇,继《踪迹》后,集成《背影》一集付印。那时,他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生活的重担压着。不幸武氏夫人积劳在疾,十八年,在扬州病逝,年仅三十有二,遗二子三女。

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国内统一,定都南京。清华学校改国立清华大学,由罗家伦氏长校。他的老同学扬振声长文学院,兼中国文学系主任,气象一新。新的计划是尽可能向新文学方面发展,先生亦参与草拟方案。十八年,扬氏离校,冯友兰氏长文学院,先生继任为中国文学系主任。他的专门研究是诗歌与文学批评,任“新文学概论”“歌谣研究”等课,皆编有讲义。古文学考据的著作有《陶渊明》、《李长吉》两篇论文,先后发表于《清华学报》。学者之间都称道他的谨严博洽。二十年,休假出国,赴欧游历,又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读语言学及英国文学。二十一年,返清华大学,时梅贻琦氏长校,先生复为中国文学系主任。此后数年,清华大学中文系均由先生主持,名教授有陈寅恪、杨树达、黄节、刘文典、俞平伯、闻一多、王力等,一时称盛。先生周旋老辈,奖掖新进,使新旧学本平衡发展,同人师生,感情皆洽。二十四年,兼任清华大学图书馆主任,二十五年辞兼职,专任中文系主任。

在出国赴欧前,他和陈竹隐发士订婚于北平。陈女士四川成都人,少先生七岁,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为齐白石、溥西园弟子,工书画,善度曲。二十一年八月,先生返国,与陈女士结婚于上海,偕返清华园,卜居北院。新婚伉俪,生活极愉快,先生写作益勤,成散文集《你我》及《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稿。长子迈先,长女采芷,从扬州出来,到北平就学。为了家用不足,不得不兼职,他和杨振声、沈从文共事,参加部编中学教本工作。于文章注释外,他又旁参博考,写下了若干部国学要籍的提要和说明,这部稿子,就是《经典常谈》的底本。他又应上海良友公司之约,参加《新文学大系》的编辑,编选《新诗》一册。在清华大学,在开设“宋诗”及“中国文学批评”两门新学程,成《宋诗钞略》、《诗文评钞》两书。又开始研究中国文学批评里的几个基本观念之演化,在诗论方面先整理出头绪来,成《诗言志》论文一篇。他正要继续写稿时,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变起,中日战争开始,打断了他的安居治学的生活。

二十六年九月,清华大学奉教育部命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职合,成立临时大学于长沙。先生留眷在北平,独赴长沙,被推为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主席。文学院设于南岳,时战氛弥漫,弦诵不辍,先生常出讲演,激励士气。在南岳半年,生活朴素,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文学院诸教授谈学游山,登祝融峰,游方广寺,多题咏。二十七春,临时大学奉命迁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设于蒙自,先生游历桂林阳朔山水,经安南人滇,其眷属自北平脱险南来,定居于蒙自,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席。次年,迁昆明。时敌机轰炸甚烈,眷属疏散到乡,迁居昆明西北郊外梨烟村。村居简陋,遗仆役,夫人亲操家事,先生步履往返城乡教学甚劳。其时图书缺乏,研究工作停顿,他注意到通俗教育的重要性,要使学术通俗化,乃续写《经典常谈》稿,又与叶绍钧合作《精读指导举隅》,又与浦江清等创办《国文月刊》,促进国文教学。胃病时发,二十九年春辞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席,由北大教授罗常培继任。是年夏休假,同眷赴成都,住东门外宋公桥报恩寺,其地清幽,亦避免轰炸,疏散眷属之所。暇居一年,与萧公权等多倡酬作旧诗,格律出入昌黎、圣俞、山谷间,时运新意,不失现代意味。又与老友叶绍钧相会,合作《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两书。三十年秋返昆明,留眷在成都,其夫人任四川大学图书馆职,长女采芷,三子乔森在成都上学,子思俞,女蓉隽,尚幼。

先生返昆明,住北门街宿舍,辞系主任,由闻一多继任,专任教授。清华文科研究所成立,由冯友兰院长兼所长、闻一多任中国文学部主任,设所址于昆明东北郊外龙泉镇。先是,民国二十五年,清华大学鉴于华北局势紧张,筹设分校于长沙,择一部分图书仪器南运。时先生兼图书馆主任,实主持甄别图书装箱南运之役。南运图书由湘入川,大部分被炸毁于重庆,先生最为伤心。小部分运到昆明者,文科研究所成立后,整理残余,陈书满楼,于是进行研究工作。先生以半星期居城中授课,半星期下乡至研究所,与闻一多 、许维遹、浦江清、陈梦家等共同研讨,续写中国诗论专篇若干、成《诗言志辩》一书。在北门街宿舍,披览现代文艺杂志,作新诗评介多篇,成《新诗杂话》。先生母周氏太夫人已前殁,三十三年,小坡公殁于扬州,年七十有七,先生闻讯哀恸,时胃病已到严重阶段。

三十四年八月,胜敌受降,学校议迁回北平。三十五年春,文科研究所结束,闻一多辞主任,先生虽健康未复,不得已复任为中国文学系主任,计划复员。其年夏,西南联合大学结束,师生分批离滇,闻一多被刺于昆明。时先生已离滇赴成都,同眷属飞回北平。清华大学复返故址,先生住家于北院旧居,八年流徙生涯,至是略得休息,健康稍复。他收集闻一多遗稿,主编闻氏全集,内乱起,国内统一无望,生活艰难既同于战时,而精神上更其苦闷。先生觉老之将至,益多写作,努力成《语文零拾》、《语文影》、《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数书。他的散文更其精练老到,思想更其开广,更其注意到通俗的大众的文学,在现代文学批评中,他的持论最通达公正,名望甚高。他在昆明时渐致力于文学史的研究,授此项功课三年,所以处处能用历史的观点,通古今之变。最后,他研究通俗文学,注意小说史,还没有论文发表。开明书店编中学国文教本,仍邀先生合作,他与吕叔湘、叶绍钧共同计划,担任了语体文的教本。三十七年春,胃病大发,教授二十三年,难得看到他请病假两周。然而到了学年考试将至,他又抱病上课,认真地结束了功课。至是在校服务又满七年,乃提出休假。计划在园内养息一年,编开明课本并预备“现代散文”一门功课。他参加一学年的最后一次教授会,通过毕业生名单后,他的职务完了,办理交卸。暑假中稍得休息,清晨傍晚,常曳杖逍遥于北院杨柳荫中,同人均讶其消瘦。八月五日,胃病大发,卧床呕吐,六日晨剧痛不可耐,由清华校医室送往城内北京大学医院诊治,知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开刀治疗。起初两三天经过良好,其后转他病,突趋严重,体力不支,十二日上午十一四十分,溘然长逝,年五十岁。临危,执夫人手不释,从容若平生,无遗命及后事。子乔森、思俞,女蓉隽侍侧,知交学生来视病者,鹄立门外。噩耗传到学校,清华大学全体学生静默致哀。其长子迈先自蚌埠奔丧至北平。身后惟遗书满室,有《论白话》残稿存案头,盖剧病时辍笔者。学校为治丧,并向教育就请恤。

先生长子迈先服务军界,为中校教官,已婚。次闰生,服务新闻界。次乔森、思俞,还在读中学。长女采芷,三女效武均已婚。次女逖先,卒于抗战期中。幼女蓉隽,方八龄,在小学。

先生既殁,亲友知交,文坛作家,以及他的学生皆执笔为文,追忆哀悼,遍载国内数十种刊物。他的传记材料,在各方征询中,将来须集二三知友公司考实商定,又须能文之士执笔润色。今兹所述,粗具记录,亦或有误失,又不暇为文,略述梗概,以备参考而已。

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经典常谈》读后感(三):《经典常谈》:一部有趣、使人读过豁然开朗的著作

读完随拍

其实,这本书不仅是偶然开始读,以至全部读完,就连起初的买,也主要是为了花掉一个比较鸡肋的红包才买的。

而找来找去,这本书、这一版的价格又恰好合适,再加上看着豆瓣评分还不错才入的。

一句话,这本书的买入,以及拜读,都是临时起意,甚至在几天前,我都不知道朱自清先生还有这本《经典常谈》。

众所周知,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大家,而与此同时,在这背后,历史与国学功底的深厚,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不可能才能写出这样一篇篇如此优美的文章来。尽管我对这一点极其认同,也深有同感。

可到今天,读完这本书后,其历史功底、国学修养,我才窥见一斑。

以至在读的过程中,我连连赞叹,这本书实在是太好看、太好读了,文辞极其浅显而流畅。

而当我读完,合上书本后,又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先生之功底,内容之深入浅出。

首先,关于本书的取材与内容,朱自清先生在序中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说道:

而关于本书作者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同样很简单,他说:

而接下来,他笔锋一转,说:

凡此种种,虽不免谦虚之词,但就之后的内容来看,也的确如此。

想想吧,在一百多的页数中,八九万字里,要叙述十几类我们文化中已经深入骨髓的东西,本身就不容易,更何况,还要刻意地讲得浅显,用通俗的语言,把这些看着非常晦涩的知识,讲得通透,使得浅显易懂,让大家读得明白,看得舒服,还要都有涉及,这便难上加难。

可朱自清先生,我通过阅读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他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的种种问题。使人读完每篇,都对于所讲述的“经典”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所讲述的内容很容易的、仿佛不经意地便刻在脑中,印象变得通透;让人仿佛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起来,不由得拍案叫绝。

下面,我就举几个本书所讲述的方面,梳理一下大致脉络,以加深印象。

首先,第一篇以《说文解字》为引,由此讲述的汉字的发展,在这中间,虽然认为仓颉是商契的讹变,是不太可信的,但汉字的源头,起于夏商之际,还是说得过去的。随后在说到说文解字这本书,以及简单的普及了一下训诂学。

在第二至第八篇,几乎都是在讲那些个儒家“经典”。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周易》的发展,说明了这本书在儒家初期,是不受重视的,到后来,受阴阳家的影响,再加上在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使得周易这本书越来越受重视,以至到了西汉后期,《易》俨然成为了六经之首。

以及对于《诗经》的讲述,同样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东西,比如,从诗的诞生,到开始贵族之间为了附庸风雅,单纯的用诗;从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搞不懂了诗经的内容,而出现单纯的解诗,到渐渐发展,为了政治,而出现的生搬硬套、断章取义。以及关于风、雅、颂的宗旨,先生所说到的:

这一段话,同样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还有对春秋三传的阐述,从“春秋”名字的由来,是由于都是在春、秋两个季节而编撰,是那个时代所有国家修订的史书的统称,只不过是由于除《鲁春秋》之外,其他国家的史书都散佚了,《春秋》由此才变为一个专称。到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实这句话是不准确的,这个“春秋”就是《鲁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孔子有可能参与了鲁春秋的编撰,而更有可能的是,孔子是拿着《鲁春秋》到课堂上的,来讲述的。再到对其所谓“三传”的叙述,说明了其中《公羊》、《榖梁》注重解经,而被汉代官方推崇备至,却认为《左氏》是伪书。而《左传》的内容又极为丰富,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是“春秋三传”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

当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关于《诸子》一章,其中的内容,以及叙述,帮我理清了太多太多的诸子的关系,以及派别。首先,讲述了儒家的发展,其创始人孔夫子是讲究“慎言”的,而后来的儒学大师,如孟子、墨子都是好辩的,而由于其学术思想是有点理想化的,后来的发展,却又与政治紧密相关,而政治制度,又离不开人情,所以才会有后来种种的弊端,甚至后来魏晋士人呐喊出类似于“礼岂为我辈设哉”、“非汤武而薄周孔”这样的话来。

而儒家思想的特质,又使它和方士息息相关,在这里,先生说道:

而方士的出现,又催生出了阴阳学派。所以,儒家又与阴阳家同根同源。 还有道家,众所周知其领头人是老庄,他们是非常注重自我的,对于世间的态度是消极的,是主张“清净无为”的。而把这种思想变为一种理论的,是杨朱。正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而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他们都是要“托古立言”的,在诸子中,唯一一家讲究变化、与时俱进的,的法家。法家的宗旨三个字:法、术、势。申不害讲究术,商鞅重视法,而将这种理论,法、术、势三者合一的是韩非。

另外,通过阅读短短的这一篇,在朱自清言简意赅的叙述中,对公孙龙的思想,我从似懂非懂,到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先生说道:

仅仅通过这一段话,我想对于“白马非马”的争论,便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以上所举引述,仅仅是我最想是出的。让我醍醐灌顶、叹为观止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在最后一篇,关于“文”的阐述,先生从甲骨文、青铜铭文、周易、尚书开始,说到《红楼梦》的出现,是白话小说的完成,再到近代以来,白话文运动等等……

这些叙述,以及他的普及,无一不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从而使我在脑中这这些所讲述的内容,这些概念,有了一种崭新而清楚的认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