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疯狂》读后感100字

《疯狂》读后感100字

《疯狂》是一本由玛雅•郝芭琪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读后感(一):Love outweighs everything

爱是最好的药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那些叫嚣着“青春就是拿来挥霍的”人也许是有苦衷的。

她是可怜的。从她孩提时,她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行为,时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难以自拔。 在学校里,永远是最非主流的另类,看不惯任何人。她那反复无常的情绪和种种出格行为,都让父母心力交瘁。渐渐长大后,更是典型的坏孩子,磕药、滥交、嗜酒构成了每日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她知道自己病得严重,但是无法照医生说的做,依然肆意妄为。因为,她患上的是躁郁症,躁郁症又叫双极性情感型精神病,会经历多次狂躁期与抑郁期。狂躁期发作时,患者全身像充满能量想要爆发出来,因此会出现自我膨胀、精力旺盛、多话、性欲增加、失眠等等;抑郁期发作时,患者如同忧郁症患者,情绪低落、足不出户,甚至还会出现自杀行为。凡是得这种精神疾病的患者,都需要多方面的结合治疗才有减轻症状的可能,光是依靠药物是远远不够的。所有这些症状都无一例外地在她身上上演了。她有时狂躁,有时抑郁,每次发病都宛如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狂躁期时一幅乐观、狂妄的模样,情绪高亢到不行,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学习,俨然一副工作狂的样子,要不然就是疯狂血拼,买一大堆不着边际的东西回去,曾经一口气买了9个Coach包、12条Coach围巾、6顶Coach帽子。但是一旦她进入到抑郁期,整个人就会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好几天,变得自责、有罪恶感,莫名掉眼泪。她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将自己发病时的状况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可以宛如亲临其境般感受到她的狂躁期和抑郁期是如何的变化无常。

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身边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地爱她,给予她重生的力量。 在她病情严重得要自杀的时候、在反反复复进出精神病院的时候、在出书成名的时候,不管她是罹患躁郁症的病人,还是名作家,她的父母、亲人、爱人、朋友都一如既往地付出他们对她的关爱,帮助她一次次地走出阴霾。这种伟大的力量,只有世界上最纯真的爱才可以做到。罹患疾病是每个人都不希望的,但有时又是无可奈何的。患病后不但病人自己受苦,亲朋好友们更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然而,许多患者正是因为有了亲情、友情、爱情的支撑,才不断地上演一个个的医学奇迹。在我看来,这位身患躁郁症的女作家也正是如此。

《疯狂》读后感(二):双相障碍、自残、电击治疗、暴食以及其他

本书中有许多平常很少接触到主题,比如双相障碍、自残、电击治疗等等。因此对于平时接触几乎为零的我来说,十分好奇,也有几分探求精神病人心理世界的冲动(我不想说是窥探)。

女主角的躁郁症也叫双相障碍。一种情绪周期明显的抑郁症。据说梵高和贝多芬都是双相障碍的患者。有这种问题的人情绪高涨的时候,精力旺盛,会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不论做什么都不知道疲倦,可以一直工作不休息。还会出现性欲高涨,以致于难以满足。会产生幻听、幻想和幻觉。

更有甚的是,有时做了什么事情竟然事后不知道。就像我们的女主角玛雅,晚上到酒吧买醉,可第二天早上却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帅哥的床上。

双相障碍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是无法治愈的,患者将终身服药以控制病情和症状。双相障碍的自杀率据说也很高,玛雅本人就经常以自残和自杀为乐趣,常人难以理解,把手割的要断,血流不止竟然会让她产生奇异和幸福的感觉,疼痛似乎只是这种兴奋感觉的副产品,可以忽略不计。

再有就是电击治疗。前几天,网上还就是否应该实用电击治疗青少年的网瘾症引起争议。电击是非常可拍的,据说,再疯狂的人被几次电击后就会产生对电击的极度恐惧。因而当其行为失控之前会产生条件反射,那就是把做错事和电击的痛苦联系起来,整个一个以毒攻毒的感觉。

我以前一直以为,有暴食症的人是不会有厌食症的,因为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记得电视放过一个广州的女孩,为了苗条身材节食,以致发展成厌食症,这个人就像是一张皮包了一个骨架。那种状态就像是非洲的饥饿的黑人那样。

玛雅却两者都有,她会绝食一直把自己饿得皮包骨,瘦到乳房干瘪得像个老年妇人。然后,她又会疯狂的暴食,把家中能吃的,能喝的,一扫而空,。这段内容的让我感觉,玛雅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皮囊、一个游戏的工具,暴食与绝食之间,就是玩把皮囊装满和倒空的游戏。

最后谈谈吃药的情节。玛雅吃药像是吃曲奇,一次吃几十颗,而且似乎是越吃越肥狂,她本人在书中表述出的对药的态度,让人觉得可怕,她觉得不吃药和吃药没什么差别,吃了甚至更糟。从我有记忆以来,都是医生开的要一定是对病有好处的,至少应该是利大于弊的。可是,看了玛雅的描述,让我产生了疑惑:到底是吃药好,还是不吃药对双相障碍患者更好呢?

整本书应该说很奇特,尤其看第一篇时,让我心中很压抑,有也想割自己一刀的冲动,这应该是玛雅写作的成功之处,让人身临其境。所以也是她最终能获得普利策奖提名,称为名人、富姐的原因吧。

《疯狂》读后感(三):Devil or Angel?___Something you may never read before!

As it's a kind of book i never read before(most of readers i can say never read before ,too), i was petrifiedshocked and indeed depressed for a couple of days.

What a life the heroine has been living___unforced but not willingly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strang young rascals without really enjoying it, take excessive amount of dopes that could kill her,thrust great amount of food that can fill a horse, cut her own flesh with deliberate carefulness,eat medicine presicribed for her as if it was sugar, wake up in the morning found herself in the beds of strangers and even without say hello, put on pants and bras and just leave……

All these couldn't have happened to such young pretty sexy woman, i mean if this is a real life of human beings? Every one has his own life: unique and different, but Marya's really beyond imaginations, then question is what happened to her in the end? is she a devil that would eventually go to the hell or is she an angel that would finally acsend to heaven?

It's better to leave you to find out by yourself and it could be a life adventure through someone else's life.

《疯狂》读后感(四):疯狂,疲惫,豁然

立秋之后,北京的天气却高温不下,只不过从燥热转变成了闷热。身边的很多人踏出校门已经很久,在枯燥无趣的工作中,都带上了些许的抑郁。看足球的时候,想起了热血的青春,叛逆,狂热,而无所顾忌,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蕴含着大悲大喜,但是理智却像上帝的天平,适时的掌控着情绪的失衡,在年龄的不同阶段,在身处的不同环境之中,努力维系,不至决堤。

可是总有阳光无法瞥见的角落,在电闪雷鸣的微光里瑟瑟颤抖,在阴霾笼罩的黑暗中更加狰狞。从狂躁到抑郁,及至恢复正常,周而复始又一个轮回的开始,某种精神疾病的产物——躁郁症,像糖尿病一样,需要终身服药的疾病,与之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身心的疲惫,后者却是精神的折磨。

阅读《疯狂》是一件让人无比疲惫的事情,因为你要跟着作者经历一次又一次重复和折磨,生命仿佛只留下了绝望,那些文字就像倾巢而出的洪流,以迅猛的态势不可阻挡的淹没了一切目力所及的范围,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狂躁症爆发时写作的那份癫狂状态,永远充沛的精力,拥挤不堪的思想,不停舞动的文字,然后在那份亢奋中感受着一个非普通人的心路历程。

吸毒,酗酒,性爱,很多人开始追随本能的感受,我始终不太理解用堕落填补精神的空虚会有怎样的所得,但是确实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沉沦激发人体的潜能,所以我们总会发现一些边缘人士在艺术,文学,音乐等等领域颇有建树,就像如果允许的话,体育运动员绝不会排斥使用药物提高自己的成绩。也许我们多数人都具有的由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性格的特质而产生的轻微的情感障碍,可能会在放纵中坠入深渊之后,或者自我救赎,或者等待他人的援手。也可能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因为理智的决择变得不屑一顾,但是玛雅•郝芭琪却是一个被精神背叛的女人,她不得不面对大量的空白记忆和失常之后的不堪后果,在狂躁的时候想要撕裂一切及至毁灭自我,在抑郁的时候否定一切及至生命。幸好还有写作,拯救她内心的惶恐,留存她生命的缺失。

我不知道美国读者的心态是怎样的,猎奇?窥私?同情?敬佩?但是这些心情都不是属于我的,我承认我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我还是喜欢阳光而温暖的文字,我也能够直视残酷而血腥的场面,却惟独无法忍受扭曲和折磨,当然,这本书并没有让我痛苦,只是有些许的疲惫,因为随着作者文字的流转,人生于绝望中总还有希望,尤其喜欢书的最后一章,不是每个结局都是圆满的,雷雨还会不期而至,生命的残酷无法消融,可是心的豁然和坚强,却感染着每一个普通的我们,千万不要对生活绝望,即便生活曾经弃你而不顾,你既不会是唯一的,也不会是最悲惨的一个,哪怕是精神远离了你,你还有内心可以感知,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对于生命的渴望程度。

《疯狂》读后感(五):疯狂

—风雪

终于看完全书,掩卷闭目,不由浮现的是“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伊人披发行吟江边,左手狂躁右手抑郁,斜阳正好处,芦苇根根,似醉汉相扶。放眼试望,沧浪之水,可饮可濯,与世人何干!

看过玛雅•郝芭琪的照片,那微扬的下巴,不由的让我想起,“我那天差一点就完美了。”的话语,给人的感觉一如文中说描述的一般务求完美。这般苛求,似乎是一切不幸的源头。

很小的时候,玛雅就感觉到癫狂和抑郁的侵袭,她笑着,伪装成一个正常的小女孩,因为害怕被从父母和朋友身边带走。再之后,是饮食失调、是酗酒、是乱交、是自残,在癫狂和抑郁之间苦苦挣扎的她,像极了斯科特-马特尔镜头下的那幅《自动电梯》中的人儿,向上或向下,在波涛中徘徊又徘徊。抑或是我们每个人都如此,我们不也每日挣扎在种种极端情绪之间吗?

玛雅用文字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零碎的生活画卷,絮乱而又简单的病人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喜欢她的读者总能从她的文字中找到自己某些情绪的影子,骄傲无知的现代人,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人,每个人都在套子中、城堡中,与另一个“我”战斗。

医生最终给了她一个建议,也同样给了读者一个建议:或是屈服在疯狂的脚下,让它对你失去兴趣。那么疯狂会始终缠绕和牵引着她、将她玩弄于鼓掌之间。如果她敬畏它的力量,就可以获得某种意义上的宁静的生活。只有这样才可以耗尽它的力气,让它睡去。就这样,经历了一次次的住院治疗,玛雅再一次挣脱出泥沼,取得了生活的平衡。

人们都曾难以容忍失败,要经历太多太多的事,我们才能欣然接受“成败不过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部分”这类的结论;人们都曾难以容忍失控,要经历太多太多的事,我们才能意识到“疯狂或抑郁不过是全部生活的小部分”这类的经验之谈。

虽然玛雅有“精神病”,而且至今未愈,但她笔下的生活却并不特殊。《疯狂》最让人震撼的地方就在于她是真真实实的“自传”。读者可以在书中看到好好活、活的好的欲望,看到朋友、看到自己,看到一只不懂得节制的小兽,终于在病痛和思考中懂得敬畏生活。玛雅开始不再用异样的眼光看世界、看自己,开始懂得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式的恬淡心境去对待“不公平”的精神状态。玛雅又开始写书,开发布会,开始与杰夫的幸福生活。因为“不管它是什么,不管她给我带来了什么,我都值得拥有” 。

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心理叙事,一直被西方众多作家奉为圭臬,可以料想玛雅的《疯狂》广受追捧并非意外。国内类似的译文及作品并不多,这个版本也因为失去“语境”而有些失色和费解,但读者应该庆幸。因为玛雅•郝芭琪在饱受抑郁骚扰之余,还要经历狂躁的洗礼,抑郁使她敏感,狂躁则诞生了闪亮的文字,若不是躁郁症有双极性情感的症候,玛雅•郝芭琪可能早早就死于抑郁或狂躁,那么读者也难见如此文字。

《疯狂》,【美】玛雅•郝芭琪著,一熙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29.80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