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是一本由杨意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读后感(一):孩子抑郁了,可能与家长无关,但能否治愈,一定与家长有关!救救孩子吧!

真正的接触抑郁的孩子是去年,一个初三的女生。当时,也没觉得她抑郁了,很乖,有甜甜的笑容,也可以和我聊学习和一些有趣的事,但越来越糟糕的是她的学习注意力开始不集中,问她才知,她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她会想死,会玩小刀,说小刀割开皮肤的快感……和她家长交流,家长也在积极配合,带去医院确诊抑郁症,开了一堆药。但是,家长无法理解,以为她在逃避中考,平时的言谈举止让孩子十分痛苦,我可以理解家长也有痛苦……我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这个家庭,幸好,我拿到了这本书!

杨意博士的这本书,不似别的专业书籍深奥,它深入浅出讲解了如何去判断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抑郁了,更明确地告知了我们该如何和抑郁症的孩子去互动,真正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治愈他们。

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第四章——如何帮助患抑郁症的孩子。杨意博士在导言中说“孩子患抑郁症不一定是父母的错,但是防治抑郁症一定是父母的责任。”,这句话十分认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天和地,就是他们的全部,当这个最最重要的人不理解他时,他还能相信什么,他拿什么抵抗病魔?当然,父母也很委屈,他们全心全意爱着的这个孩子,为什么抑郁了。事情发生了,去理解他,去真正的接纳他,帮助他,治愈他才是正途。这本书就是在给我们方法,给我们武器,“爱+方法=帮助”,足够的爱,没有正确的方法,可能会让我们离孩子越来越远……正是这一个章节,我希望所有的患抑郁症的孩子的父母都能看到这本书!

美国部分研究发现:3-5岁,抑郁症比例1:25,6-11岁,比例是1:20;12-17岁,1:8。这些数字是冰冷的,但在家庭中,这个数字却是血淋淋的!这些孩子,后来如何了呢?我不知!现在我接触到最小的抑郁症的孩子二年级,看到孩子是痛苦的,家长也是痛苦的。

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见”,救救他们吧!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读后感(二):对于抑郁症这个难言之隐,我们都需要教育

本书对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的家人和心理治疗师都是理性面对抑郁症的一本案头书。

书的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为治“病”/“欲病”在觉察已出现的病症后的处理,后半部分为治“未病”,也就是在日复一日的教养方式中,可以提前“预习”和注意的部分。广阔的涵盖了家长们会在亲子关系中遇见抑郁症的方方面面。

资深抑郁症患者、《正午之魔》的作者把抑郁症比喻为你我共同的秘密,是不无道理的。我们深受其苦却又对“难言之隐”避而不谈。作者道出了那种作为家长和孩子,由于病耻感而抗拒、恐惧、孤军奋战的心情。对于抑郁,相比于国内近年来高发的抑郁症数据,我们都缺乏教育。如果说在80后的父母一代还对于孩子们抑郁没有概念和觉察,当80后成为父母的时候,儿时自己未解决的母体和新一代熊孩子的心理问题使这一波育儿难题浮出水面,变得无法回避。幸而这一代人也更习惯借助日益丰富的书籍和网络资源寻找解决方案。而本书作者,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背景,将这部分你我都欠缺的抑郁基础课程细致入微、层层递进且有体系的剖析开来,以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朋友般的温暖、不带评判的呈现出来。怎么说呢,即使你不是家长,但有过陪伴有抑郁情绪的家人、朋友、伴侣的经历,会自己也经历过一些抑郁情绪困扰,也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稀缺的体谅和“答案”,且这些答案不是由教科书一般冰冷的罗列和呈现出来,而是借由深深的共情——那种对方明明是你最爱的人,你却对对方的痛苦无能为力的感受,也是亲密关系中必经的困境,也是极少被提及的幽微感受。

这种共情不是单向的共情家长或孩子一侧,作者鼓励与其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上,将孩子身上的问题当作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如升维思考——将孩子和家长放在统一战线来面对抑郁。另外,将人与病症分开,不要以偏见和错误的观点来衡量人,而是辩证的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他/她仍然是和你拥有共同回忆的独特的人,一起温和而坚定的正视问题。

这一切当然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抑郁本身已经足够痛苦,而这痛苦一部分来源于病痛本身,另一部分来源于由抑郁而产生的、家人的隔阂和不理解,有时候这部分痛苦甚至更甚。而将这一切摆到台面上来讨论,告诉家长们,这一切都很正常,你并不孤独,这种非常深层次的共情本身就具有巨大非的疗愈力,而只有被深深共情才能有力量陪伴身处困境中的孩子。

另外,很多父母虽然在工作领域是善于解决问题的强者,可是涉及到孩子却手足无措。书中也提供了各个场景的实操解决方案:如何与咨询师的协同配合、如何策略性的协同校方来配合孩子的治疗、如何协助孩子找到和选择合适咨询师、如何识别和应对孩子自伤/自杀意图、如何妥善处理病情发作的状况、如何作为家长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关爱自己、如何参与公益将个人挣扎升华为对抑郁症人群的关心……都给父母提供了努力的抓手,同时配有亲子互动中的常见误区和“避坑指南”,可以说是贴心备至。另外,每一章末尾都伴有小结、思考与练习,方便回顾学过的知识、思考和应用落实。

整本书最为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作者在抑郁的愁云惨雾间,转而回归到一个基于良性关系出发、理性审视亲子关系的原点。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及的:从“我为你好”到“我和你关系好”及“我能为孩子做什么”到“我能陪孩子玩什么”。与孩子同频、接纳、包容的力量,胜过一切的“爱你却不会表达”的无力。

像全天下的父母一样,没有人愿意孩子患上抑郁症。但是借由抑郁,父母和孩子也从中重新审视父母的角色,孩子的人格,亲子代际关系间出现的不解与误会;认识它,面对它,容纳它,跨越它,最终会遇见新的光景。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读后感(三):抑郁,熟悉又陌生

近几年的网络便捷,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抑郁”这一名词,相较于20多年前,这个名词几乎可以用妇孺皆知来形容。

倘若身边有人最近活动不积极、愁眉苦脸、不爱说话,一反常态,会有人推测“是不是抑郁了?”有人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凡事懒得动,“这人八成是抑郁了!”人们印象中的抑郁似乎比较概括和偏向低落。但仅就以上这些特征就与抑郁扯上关系,还不够。抑郁还可能伴随肚子痛、不听话发脾气、过度活跃、多动等等。而这些通常会让我们联想到身体疾病、没礼貌等名词,很难想到孩子有可能“抑郁了”。

正如书名《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很多父母和老师没能识别出孩子陷入抑郁的困扰,面对真实的“抑郁”,它对我们而言又真的很陌生。我们真的以为他只是不开心,却因此错过了提早发现并干预的时期,错失了把孩子带出折磨痛苦的内在环境的机会。

全书分章节带读者重新认识抑郁,分阶段讲解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的常见表现,陷入抑郁的孩子内心的挣扎,我们与孩子错误的沟通方式,有哪些能够真正帮到孩子的行为和具体方法。让读者学会辨认抑郁症和抑郁情绪,理解抑郁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近孩子的生活并真实的接纳和帮助孩子一起成长克服困扰。书中穿插着丰富的实例和各种详细的方法,除去这些可以从书中明显定位并学习的精彩部分之外,本文更想分享一些阅读后的总体感悟和反思,希望能够引发与各位读者的共鸣。

一、负性可以由一些极端、不合理的”正性“导引的。

这则分标题或许有些拗口,但通观全书,读得辛酸又煎熬。每一段实例话语都包含着父母的期盼和全然的爱,也同时藏着对孩子的无视和权威。很多父母都在自学教育的方法,“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话已经大有减少,但类似于“妈妈都已经倾尽全部,只为了让你能读上好学校”,“为了能让你中午回家就吃口饭补个觉,我都没时间休息”,“你肯定能行,相信你自己”。这些话语的背后依然是父母以爱为由,对孩子进行施压。父母们太渴望孩子能好,以至于忽视了我们表达的方式和实际的行动。所以,即使是爱,也不要忽视其极端的一面也是有锋刃的。

二、如果换位思考不容易,就用逻辑多做衡量的提问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的角度做判断,而忽略了孩子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和阅历尚浅的现实。比如两次考试都一塌糊涂,出乎意料。从成人的角度看这不过是小测式,不决定什么,无需过多压力,有那耗神的功夫还不如多练几道题。又或者孩子喜欢的橡皮丢了,家长会认为再买个一样的或者比这块更好的,橡皮不过是用来擦的,伤心也用不着这么剧烈的反应吧。可是孩子的世界毕竟还算简单,这些在他们世界里已经是重要位置的。本书作者分章节详细讲述哪些话家长不要轻易说,哪些事应该以何种形式做更好,无不体现了家长换位思考的不易。而作者反驳和拆析的过程,很多则用到了衡量。假设能够让人们暂时转移对“最佳结果”的专注性,拓宽其他可能性。

比如作者提到家长会安慰孩子“我们没给你压力,你不要有压力”之类的话,那么假设可以是,孩子能不能没有压力,说没就没了吗?孩子们有没有压力是不是自己可控的?考试对他们到底重不重要,有多重要?这些都是让家长缓冲思考孩子而非压力本身的引导问句。

三、好的亲子关系赋能孩子健康成长

这本书不仅适用于急需帮助的家庭,更适合千万个普通的家庭,在书中我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画面,正应了那个段子——教导孩子时,全天下的父母一模一样。抑郁的原因是亲子之间沟通中断了,我们说的孩子不理解,孩子所表现的我们不懂,更不用说帮孩子,连不给孩子添乱都无法保证。

真正有效能的父母:

能觉察自己思维误区(类似于努力就一定能做到最好,最好等于从不失败);

有健康的心理边界(给孩子空间允许他做自己,同时可以给予恰当的帮助):

能够转变自己的情绪(从催促孩子,到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从批评孩子好坏,到客观如实不加评判地反映情况;从自我消极思维到积极正向看待一件事,改变自己焦虑带给孩子的影响)

行动上着眼点的改变(从对问题的专注变成对孩子的关注,从挑孩子的行为变成反观自己做了什么,从我能为孩子做什么转变为能陪孩子玩什么)

点点滴滴都是作者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渗透,这本书照见了众多亲子关系的模式,督促人反思和成长。“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既是一位母亲自责与悲痛的焦灼之情,亦是作者想要唤醒天下父母们的一则警句。

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做的真的还有很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