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100字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100字

《悲剧的诞生》是一本由尼采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46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一):感觉说理不够透彻

《悲剧的诞生》可以说是尼采作为哲学家的处女作,写得很有激情,但也正如他自己在后来说的,这本书也存在很大缺陷,比如“印象纷乱、无意于逻辑的清晰性”,因此很多地方观点显得牵强,全靠雄辩敷衍过去的。尼采后来的格言著作就不再有这个毛病了。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二):一语成谶

身陷宗教与所谓浪漫主义哲学的围城内,或许是这部哲思作破壳而出的成因。在态度鲜明的摒弃宗教束缚后,尼采又不留情面得把苏格拉底及叔本华的哲学观贬得体无完肤。也难怪他被排斥,不似吾等管它黑格尔还是柏拉图,就算两者观点全然相悖也都一视同仁敬如神明。

在提出酒神理论后,没过瘾的尼采干脆脱离希腊神话打碎世界再造,自己则托身为查拉图斯特拉成为新世界的新超人。世界的本源在于艺术,生命的本质在于酒神的力量。也许这个构建出来的新世界过于庞大芜杂,尼采终究舍弃了积极的悲剧人生观,以消极的方式离世。

尼采是诚实的。他将内心的所思所想如实的还原为文字,对人物及其观点的好恶不加掩饰。在面临生命里最大的困境时,没有退缩或自欺,而是选择了直面灵魂。可不是吗?世界的现实是悲观的,放弃了艺术的救赎,人生只剩下丑恶与绝望。

书中摘录了另几部尼采作品节选,并且开出了一张书单;受褒奖的法国文学也好,被全盘否定的德国文学也罢,都是值得推荐的。毕竟,莎士比亚跟司汤达都被点名批评呢。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三):拜火教二元论与艺术乃最高的形而上学

自从去年读过了拜火教村落的田野考察报告之后,在被大姨夫狂操的时候,偶尔也会产生:“噢!这是恶神安格拉曼纽来了。“这样的想法。于是,心中便渴望善神马兹达的拯救。

我赶脚拜火教二元对立的思想对尼采的影响很大。也可能在那个时代,因为无法得到有关活着的拜火教的具体活动信息,而产生了一种遐想,最终把拜火教的精子射进了古希腊的菊花,诞生了日神与酒神之间的二元对立说。其实,早在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时候也发现了拜火教的蛛丝马迹。

《悲剧的诞生》是一本慕名许久了的作品。拿到手里,看到实际内容不过那么薄薄几十页,难免有些失落。但其精华还是值得关注的。并非是日神与酒神的二元对立说。而是他开启了一扇立体感极强的大门:艺术就是最高的形而上学。

首先要相信人类是造物主创造的。既然如此,那么,每一个人都是造物主精心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不论你的人生是快乐还是痛苦,只要站在造物主的高度去欣赏这件作品,你就会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关乎最高形而上学的体验。学会了欣赏的角度与方法,似乎悲伤与快乐,苦难与幸福就不会显得那么重要了。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四):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的博弈

尼采的美学总是被冠以生命哲学来解读,尼采理应受此高捧,但这些解读总是显得抽象晦涩,飘渺不定。尼采痛恨体系,采用东方哲学式的诗意写作,成为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尼采的命门就是“非理性”,当然就是“感性”啦,所以如果听到有人说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对立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对立,这就有可能是苏格拉底主义派来的卧底~~

苏格拉底主义才是理性的化身,《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狠狠地吐槽了苏格拉底,认为这种“理解即美”的审美方式一点也不美,傲娇地厌弃艺术作品作为道德和教化的牺牲品。话说我觉得这里很像庄子吐槽孔子……

尼采觉得只有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才是HLL的审美精神,也就是说要么神叨叨地醉成烂泥一般,像李白那样;要么长成高富帅那样金光闪闪,像XXX那样。那些在别人狂欢烂醉的时候,站在一边非要拉着你传授励志知识的人,是很无趣滴~~

然而,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并不是完全对立滴,而是好基友,一辈子~~艺术只有在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相互博弈中才能诞生,也就是说互攻互受,木哈哈~~于是,悲剧,(撒花,掌声~)诞生LIAO~

————————文字娱乐,内容学术,欢迎吐槽————————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五):艺术拯救人生——浅读《悲剧的诞生》有感

“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事态变迁的纷扰。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纵使有恐惧和怜悯之情,我们仍是幸运的生者,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众生一体,我们与它的生殖快乐紧密相连。”这是我所读过的阐述观看悲剧感受的最精彩的文字。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简单的句子并不能描绘出悲剧的全部。而尼采却真正的道出了悲剧的本质,和我们取得了共鸣。我一向认同好的文字就是能与读者取得精神上的共鸣这样的观点。尼采就是如此,在本会枯燥乏味的理论书里用了如此生动直击人心的话语。

略读过黑格尔的《美学》的一些篇章,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在书里写到:“(艺术)只有在它和宗教与哲学处在同一境界,成为认识和表现圣神性,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时,艺术才算尽了它的最高职责。”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也十分受感动,无疑黑格尔对真正的艺术是给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在我看来,黑格尔在意的到底还是艺术所承载的思想和见解,还如同他自己所说的:“美的艺术对于了解哲理和宗教往往是一个钥匙。”在他那里,艺术是用来表现的,是用来表现真理的。而在尼采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真理,而艺术是用来拯救人生的。

世界如此纷繁复杂,在没有一个哲学家或是伟人能够明白昭示什么是真理的情况下,我们情愿相信尼采,也只能相信尼采。没有真理,因为我们从未看到,所以不得不放弃相信那所谓的彼岸。

尼采说艺术的价值不在于他揭示了真理,相反在于他遮蔽了真理,在真理面前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在尼采看来,艺术只是一种谎言,但并不影响她的地位,她是高于真理的,正因为她的存在,正因为她的欺骗,我们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从前看过许许多多的悲剧,当然不是尼采所指的希腊悲剧,只是一些悲哀的故事,甚至是些烂俗的煽情的故事,常常会因此落泪,因此也会好奇为何悲伤如此却也引人入胜如此呢?人们不是该回避悲伤与难过吗,人们不是喜欢喜悦的感受吗?曾读到过悲伤也能引起快感的心理学方面的说法,但如尼采所说那不是美学层面的,我也认为那不是本质的。从这本书里我才知道,原来个体的毁灭所强调的是世界意志的坚不可摧,是唤醒了我们与世界意志的共感。

尼采似乎是崇尚虚无主义的,他的理论也让人相信虚无主义,但他不是消极的,从他的文字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那种斗志昂扬,士气高涨,信心十足的愉快感受。他告诉我们的是酒神的世界观:由个体化的解除而认识万物本体是一体的真理,认识世界意志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永恒生命,领会其永远创造的欢乐,并且把个体的痛苦和毁灭当作创造的必有部分加以肯定。尼采的说法真的十分的撼动人心。他为人生所作的“辩护”精彩绝伦。这就是酒神精神,让人赞叹信服的酒神精神。

在长长的寻觅旅途中,我们常被“人生的意义何在?”特别在遭受挫折与痛苦时,即便没有勇气放弃人生,却有可能放弃向上向前努力的机会。事实证明被颓败所打败的感觉并不好受,对于人生意义的困惑使人永远无法走出自己心底一次次的责问或是自我安慰的循环。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追问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但尼采告诉我们,我们仍可以不被打败,而尼采的答案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答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