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留白》读后感精选

《留白》读后感精选

《留白》是一本由田晓菲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页数:319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留白》读后感(一):第一篇后

昨日一边看词话本,一边打开电脑上的崇祯本,呃,居然“下删**字”真是数着字数来的,好神奇~我看到葡萄架的那段描写,也没觉得很淫秽,但是心里更记得的是潘金莲一会称对方是亲达达,一会称对方是儿子,一会又称对方是爹,这女子很是娇俏,而且一点就旺,烧起来丝毫不顾忌什么。原以为孟玉楼人不错,读到陈经济拾鞋那段后才觉得这女人也算是阴险了。吴月娘的那场烧香也活该被潘金莲戏谑,可是也就西门庆读懂她挑那曲子的意思,心里反倒很是抚慰。这两人倒真是天生就的一对,某些地方就有那么匹和。

临睡前,看《留白》,田晓菲写两人初遇时的样子,无端端看下了眼泪。自己喜欢的那个被自己乞看的低了头,自己不喜的那个成天守在身旁,而远处的那个微微施了礼,只那一瞬,心里哪里盘算过什么,若被这人盘算了去,也必是先觉得自己被好好惦记了一回吧。于是,那时候的潘金莲一身素色粗布装束,却比世家小姐还要显得洁白可爱。

《留白》读后感(二):赌书消得泼茶香

明晃晃的大下午,充斥着assumption和inferrence的图书馆,忽然看见一行字:

从泥沙俱下的沉沉梦境里开出一朵田田的莲。

是最后一页,顺便瞟见TA说养的莲花没出息,所安说那叫“田田”。于是就猜出这大概是那位嫁了一个叫宇文所安的“洋”“老”“公”的女子的书。

田晓菲。

对她的了解不多于那篇十三岁的际遇。

因为对一切神童的嫉妒而将这个名字忘到脑后。

后来见到是今年冬天一本说陶渊明的书,尘几录。

买下来就是因为这三个字。再翻开,文字是陶氏的清澈隐忍,娴熟的古典撰文技巧和对于时下流行的滥情的沉默隔阂。

人往往有对于文字排列的单纯喜欢而读书的时候。简单的美更具有蛊惑人心的力量。比如说荀粲先生宣称的,女子不必有才德,长得美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是《留白》,多是短文。翻着看那篇《十日谈》,说庾信,说“南登广陵岸,回首落星城”因为承载了对于典故层层的历史内涵而显得耐人寻味,不过庾信的人生和“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王粲来说是一种倒置。说周邦彦的“纤手破新橙”,说只有中年人才能如此沉淀的记得年轻时候的瞬间。最记得的是说一个雨夜翻开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读到雨停风歇。

再翻回去看那篇后记,是在一个梦境里想着叫所安把那盆总也不开花的莲搬到暖和些的地方。

脑子里就想到那句,赌书消得泼茶香。

连带着就自怜起来。浮浮沉沉在weaken ,strengnthen,整天琢磨着别人话语里可供攻击的漏洞之后,在整天算计着怎样投资让一件商品利润最大化之后。总认为这些大概是更有用的,却发现原来最喜欢的还是旧式文人慢悠悠的读一辈子书的生活。总体来说,就是现在被评价为迂阔,无用的那一类日子。

然而在这样一个崇尚实用和机械的地方,社会科学已经是二等公民了,更何况人文科学。于是经常有老师上课上的好好的忽然以一种自卑到极点的高亢对着充斥着数字的空气朗声道,经常有人问,学这个有什么用?我就说,就是无用!颇有种赖到底的无奈。

于是就觉得历史系的同袍们研究元代民族关系一定是颇为得天独厚的:对人等歧视有切身体会嘛~

于是我们就总是削减了脑袋想要说明什么,于是就总是把那些有着优良人文素质的科学家拿出来说话,可却在声嘶力竭的为自己辩护的时候犯了一个致命的逻辑错误:科学家有人文素质不代表人文素质就有用啊!

不知不觉间就潜意识里把自己看成是低人一等,拼命的想跟上面攀上些关系,在承认99%的无用之后坚决否认那100%的否定。

看清这点的时候就要仰天而笑。

何必。歧视就让它歧视去好了嘛,在那些颇为得计的要求某某时刻拿出某某成果的人面前哂笑一声,就好了嘛。鲁迅先生不是说过,最深刻的鄙视,是眼珠子转也不转一下的忽视嘛。这个理工学校的图书馆在撤了文科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保留着人文社科图书区本身就是个证明嘛。至于证明了什么,待考。当然,你可以用一切对自己有利的论点去套这个万能论据。

于是就把那书放到了推荐图书馆购买的车子里。

有些作者还是很值得信赖的,至少不会写出MBA的东西来。

《留白》读后感(三):阅读的意义

《留白》虽然是一本二百多页的小册子,与大部头的书比起来,它显得不那么厚重,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却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作者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广泛的阅读量,在论述某个观点时,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中的例子信手拈来。

《留白》一书是一本文化散文集,所选的文章有的是在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发表的论文,有的是文化随笔。“很多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内文,都是出于对当下活生生社会文化和现实的关怀和思考。”文如其人,在田晓菲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鲜明的个性。

作者的文字,都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经历了独特思考之后而形成的观点。与一些观点雷同的学术论文相比,田晓菲的文字是难能可贵的。在论述一些观点时,作者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有很多的创新之处。比如在《鹿与鼎》一文中,对韦小宝人物形象的分析,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文本的层次上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而是把韦小宝放进了历史的大背景下,结合他从小的生长环境、人生经历,对韦小宝性格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究。对于小说中韦春芳的那几句勃然大怒时说的话,作者进行了历史考证。从而得出,“这当然又是作者对历史所开的极大的玩笑”。在写作中,作者保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把求实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这也是她能成为哈佛教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谈到诗歌的中国性这一问题时,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强调中国性,可以说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回答;太多地强调中国性,则反映了一种焦虑。我觉得我们对自己一方面想得太多。一方面又想得不够多。”作者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于诗歌的中国性进行了论述。诗歌的中国性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过多地去强调诗歌中的中国性,反而会适得其反。

“经典的形成不仅依靠诗歌评论家,也依靠读者的爱憎,而最重要的,是依靠作品本身。好诗有一种宁静的力,哪怕过几十年、数百年,哪怕是在一个异国的文化里,它会迫使人们注意它,而且,会获得人们的口味。”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作品文本的重视。作品本身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被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从而成为经典的著作。

作者刚成为哈佛教授不久,因为年轻,因为作为女性的身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在哈佛亚洲中心的一个场合,一位中国新闻记者问道:“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男人,而且还是老男人,都没有当上哈佛教授,而你却当了哈佛教授呢?”在这个人潜意识里,哈佛大学的教授,应该都是年纪老的、男教授,这种固有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很多人,对田晓菲能够被聘为哈佛教授而产生不满或者嫉妒的情绪。在台北举行的国际研讨会上,有人指出作者写的那篇《“田”与“园”之间的张力》一文,“你那样的文章,只要花两个星期就可以写出来;我的文章,可是写了两个月哩。”而作者却始终保持着自信,不卑不亢地去面对来自外界的怀疑与不友好,这种自信源于她在学术上的勤奋与取得的成绩。“思想没有性别。学问没有性别。勤奋与敬业没有性别。”作者认为哈佛聘教授,基于学识、思想、聪明、勤奋、成就,这些条件和性别、年龄无关。

读了这本书,一方面对作者大量的阅读无比赞叹,另一方面也意识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其实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存在着某种共通之处,而把这个共通之处连接起来的,都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留白》读后感(四):风 尘 结 伴

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对各类不同事务的关注决定是对精神食粮不同偏好的口味。我想我一直比较偏食,而且习惯了一种口味就很难变更。 《留白》里讲“风与尘总分是结伴而来。这是世界的本性,倘使一个文化有系统地洁癖下去,最终恐怕只落得一个妙玉的结局。”倘使阅读的范畴仅限于自己的喜好,只怕思想上也只落得个营养不良。 “阅读总是在直线前进的时间里进行。时间的概念,是构成历史的要素;而只有人类才有历史,天堂是永恒不变的。少年时看书,在书中看到的总是自己;年长后,才逐渐开始真正听到他人的声音。”所以,一条简捷的阅读途径就是看别人已经咀嚼过,品味过的文字。不论什么范畴的评论也会带有很强烈的作者个人喜好,因为每个人的文字参与都是有选择的。 本书里看得最传神的是《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外》一篇。文章主要对比了金瓶梅的两个版本—绣像本和词话本。对于金瓶梅,不论什么版本我都没有看过,所以两种写作特色于我都是陌生的。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一段路线描写的文字剖析。作者说“这段文字,我把它抄下来,左看,右看,只是喜欢:一条线路,被讲诉了三遍,每一遍都有所不同。先是出自陈敬济之口,没有感情,没有色彩的描述----就像我们寻常问路时听到的;因为太长太琐碎,干练如玳安也怕记不得,于是陈敬济值得又说一遍----这一回确是虚写,空幻,中国山水画上大片颜润的留白;只是最后一次是‘实’,作者给我们从玳安的眼睛里看出的路。。。。。。。陈敬济对路线的描绘,只给出最基本必要的成分,是简单实用意义上的叙述与文字;玳安儿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眼睛,把他们变成了实际的精灵,于是出现了另一种叙述,另一种文字,富有感情,富有色彩,而这也就是一个小说作者的叙述与文字。”这种剖析让那些无趣的文字变得富有表现力与活力。就象一块平凡的石头被人说成一块仙女下凡的样子,再冠以一个栩栩如生的传说,这款石头也就有了不平凡的样子。我们所阅读的有价值的评论,就是期待一种“点石成金”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田】与【园】之间的张力:关于<牡丹亭•劝农>》一文貌似学术讨论,看的我两眼发直。本来就不喜欢看戏曲,这样长篇专业的研究仍旧让我很难把自己融进去。所以,不喜欢吃的东西,不论别人说的如何天花乱坠,仍旧不是自己的菜。 《留白》一书里提到几个观念我很喜欢。 “文学不是奥林匹克,如果心中总是有‘赶超’的念头,那么就注定了永远沦落在追赶者的次要地位;如果心中总是有‘赛跑’的念头,那么就注定了永远做对手的奴隶---而所谓对手,只是一个假想敌。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没有终点的跑道上。只有超越‘赶超’的态度才能建立自己的文化个性和权威。。。。。。。”平等的竞争不是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想要赶超的地位,那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落后的默认。即使有朝一日真的赶超,以不过是一种模仿后的重复。开放的竞争态度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地展示个性化,让人跌破眼镜地心理冲击。 “‘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最突出的影响之一,就是对一个清楚界定的‘中国身份’感到的焦虑。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影响了他者对我们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反过来又帮助塑造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假使我们把‘中国性’赋予我们的过去,一切现代的东西都归于西方,那么,我们不但是把中国局限于一个想象出来的昔日疆域,使它隔离于世界历史,而且,我们根本忽视了中国在全球化当中扮演的重要而活跃的角色。”其实,我们怀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严格地划分了界限,其实若干年后我们这些已成为历史的现在是否也成了古中国的一个部分,却是带有无法归属的疏离感,游走在封建社会的文化传承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变革间。台湾的现代文明也算发达,却从没有破旧立新,倒是他们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衍,让人更觉得那是足以自傲于‘全球化’的自己的特色文化。这一点与上一个观点是相连的,独具的就是领先的。 “人性自古至今,并无太大改变,但是,人们总是喜欢把决绝和激情错置到一个过去的时代,而把自己的时代,怀着轻蔑与骄傲,描述为灰扑扑的,深通世故的,苍凉的。。。。。。。具有反讽意味的是,现在的人,反倒把郁达夫的时代,当成了浪漫纯粹的巅峰。”作者全文里最喜欢用的两个词就是“反讽”与“张力”。反讽这个概念的传统定义是语言的表面意义和内在意义之间的脱节。新批评学者给反讽增加了另一层含义“把几种完全相反的,可以互相补充的心态放在一起。”我有个朋友无比向往地跟我说他最中意的时代就是宋朝,梦想能在宋朝过把瘾。为什么是宋朝?哪篇诗画感动了你?哪种闲情逸致诱惑了你?哪种江山美眷吸引了你?我们总是聚焦于某个激情的时刻,忘记生活永远是一成不变的溪流两岸简单风景,经历扎根岸边寂寞的一年四季。 王晶曾说“庸俗是人类的本能。但是人们全都无解了庸俗。我把庸俗变成艺术,使你能够欣赏和享受它。”其实庸俗与高雅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就像一顿饭食到底是珍馐美味还是垃圾潲水,是谁来界定,谁来裁判?我不会说《留白》是高雅的阳春白雪,不过借这本书,通过另一个人的感官,品尝一顿不同的宴席。味美与否,全在与作者的共鸣有多少。

《留白》读后感(五):我看《留白》

“‘在三十五岁那一年,我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幽暗的树林里。’但丁的《神曲》,是这样开头的。但丁的向导是前辈诗人维吉尔;但丁的旅程,是对阅读的象征。维吉尔引导但丁,只能到炼狱为止,不能进入天堂,因为阅读是凡人的事。阅读总是在直线前进的时间里进行。时间的概念,是构成历史的要素;而只有人类才有历史,天堂是永恒不变的。”

我已经37岁了,可是我看到了光明。 因为天堂就是在我心里,一阐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

“八九岁的时候,读希腊神话,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看到神的局限,英雄的悲剧;又正是在这局限与悲剧里,展现了他们的力。”

神也好,英雄也好,他们的局限就是他们的界限,也是他们之所以止于英雄,止于神的界线。

“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是我的古汉语入门教材之一。记得最喜欢《左传》和《国语》的选段,不为别的,单只是欣赏里面的辞令:那么悠扬委婉,却又绝不肯委屈。”

表达方式的特别之处触动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虽然对他们的悲伤不甚了了,可是感情的共鸣无处不在。

“蔡东藩从两汉到民国的历史演义,也是那时爱读的,虽然直到多年后,才意识到,其实所有的历史,都不过是演义而已;叙述的方式和角度,往往比叙述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叙述的内容。”

谁叙述?为什么叙述?如何叙述?叙述了什么?

问题淹没了我,无穷递退的问题,我们只能不做解答。承受我们被抛在这个异己的现成的世界的事实。

“大学时读的书很杂,印象深刻的也有很多,其中包括《世界史》、《圣经》。每个文明,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了解世界和人类多一点,对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好处。《圣经》则好比一座宝库,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我喜欢的章节有(约伯记>、(雅歌)。约伯是忠厚好人,却无缘无故遭到厄运,在他对上天的号诉里,我们听到人对自身命运的质问,对信仰的质问。”

你们怎么看左传里的迷信?读着给人这样的感觉,当时的人似乎认为这些迷信是正确的,就像现在人认为科学是正确的一样,他们对迷信的感觉就像我们对科学的感觉,信心迷信是他们的世界观,就像科学是我们的世界观一样。

这是预言,而不是迷信。要证明自己的分析是正确的事后的预言。

“但是学者也是普通读者大众之一,不是超凡人圣的神仙,二十世纪的中国学者是深受国家主义影响的。”

我是用自己的闲暇思想,用自己的忙碌去安身立命。

“挣扎在‘西化’和国家主义的夹缝之中,我们对自己的过去有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不是过分的自傲自负,就是过度的自卑自轻,很难找到一个平衡。”

“强调一部文学作品的民族性、本土性、中国性乃至语言的纯洁性都是对于西方文学影响的一种抵制,是对于失去自己特色和个性的焦虑感的反映。这种焦虑归根结底还是对自己不够相信造成的。”

焦虑感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些如鱼得水地在污泥里打滚的猪(赫拉克利特语)它们就没有焦虑感。庄子说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状态呢?快乐的猪或者忧愁的智者?

我们可以选择吗?当我们开始选择的时候,我们已经是智者了。

就算在污泥中打滚,也成为我们的表演,而不是生活了。

当我们自知自己不是猪了,那么猪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猪的生活就成为异己的生活。

可以这么理解:明白地装着傻。多种可能同时存在。

猪永远都是猪,但是,人,有时候道貌岸然的,还不如猪来的真实。

我们一直说中国的人际关系最复杂,能够在其中游刃有余的肯定是人精,可是猪和人精的区别在哪里呢?

“文化和语言的‘纯洁性’都是神话——‘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经受过了多少次‘外来影响’的洗礼,根本是不可胜数的。”

可我们需要神话来抚慰我们脆弱的心灵。我们总要相信些什么,我们不可一无所信。

有一种说法:人类的语言只有一个,人类的文化也只有一个,迷宫也只有一个。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真天真还是假装天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通常通往终点的路不只有一条,可是还有一种可能存在,就是: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终点;而且更可怕的是不是只有一个终点,更可能的是没有所谓的终点。终点就是一种需要破除的偶像。

还有一种浅薄的相对主义观点:如果没有终点,那么各人所走的路,有所不同,这不是很正常么?

这个观点本来就是一个不祥的想象,就是说不祥的想象就是会导向扼杀其他想象产生的可能的想象。伯林的见识应该是最广博的,他对一个不变的人性和一个人类的自己目标的追求持积极的怀疑态度。

也许人性本来就不是可以下定义的吧?所谓的终极坐标也不是为了方便理解世界的想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