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楼兰旖梦·第五卷 六卷》读后感锦集

《楼兰旖梦·第五卷 六卷》读后感锦集

《楼兰旖梦·第五卷 六卷》是一本由丁冰(编绘) / 老庄墨韩(原著)著作,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元,页数:第5卷176p 第6卷192P,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楼兰旖梦·第五卷 六卷》读后感(一):不甘

被丁冰的画风吸引,然后看完了6本,

本以为像漫画应该是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的,当摩罗诃自杀时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美好,而当初对摩罗诃是反派的想法也荡然无存,他是个寂寞的英雄;

而原本很正派的几个主角,摩罗尼和聿修都因为自己的良心而导致万劫不复之地,摩耶娜也因自己的纯洁造成这样的局面,死了,楼兰灭亡了

这都是谁的错,是你的我的,不,人无完人,

错的只有老天,老天在捉弄人。。。。

《楼兰旖梦·第五卷 六卷》读后感(二):何为修罗

书的最后揭开了摩罗尼和摩罗诃的身世,其实世人都误会了修罗,他以杀戮行慈悲之事,这便是摩罗诃。我一直一直记得摩耶娜为追随摩罗尼而连夜出楼兰,摩罗诃在背后一直凝望,从此孤身一人,却还是没能逃过作为人质的命运。他不善武术,却在匈奴这般的狼虎之地存活下来;他擅用权术,却从来不为自己;他甚至用自己的性命作为最后的筹码,却终是寂寞地长埋地下。数年后,鹰格儿讲出一切的真相,然后结束生命——我知道殿下你一定会怪我,可是你太委屈了,现在这些愚蠢的人再也不会有幸福了……想起摩罗诃死前对摩耶娜所说的话——有一天你发现了真相,想起你今日所做的一切,不要自责,不是你的错……我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摩罗诃以杀戮行慈悲之事,摩罗尼却怀着慈悲的心肠造成了无边的灾难,使国家成了修罗地狱……

《楼兰旖梦·第五卷 六卷》读后感(三):画风很美,剧情也很吸引人

《楼兰旖梦》是我追了很久的一部漫画。

从在《新蕾STORY100》的连载开始,便喜欢上了这部漫画,不仅是丁冰的画风,还有老庄墨韩的剧情,都十分的喜爱。

最初的时候,喜欢摩罗尼,觉得很有型。也很自然的会排斥女主角摩耶娜,觉得她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纯属碍着观赏帅哥,看到后面也越来越讨厌她。

后来,摩罗诃的出场,突然就觉得也许他才是真正的主角吧,美丽不可方物,明明是扮演着坏人的一方,却好像总是有说不出的隐衷。

一直到结局,真相大白的时候,才真真想哭。

原来,陈聿修也是自私的,他竟然就这样放任楼兰的灭亡。

原来,摩罗尼虽然是个好人,自以为免除了楼兰的战争之祸,却不想带来的是真正的灾难。

原来,摩罗诃才是最大的正面人物,因为他的心一直在楼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楼兰,即使不被任何人理解,即使与最亲的人反目成仇。

怅然了许久。

《楼兰旖梦·第五卷 六卷》读后感(四):班超是大boss

话说班超,班超坚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活像今天美国的政策,觉得汉朝和西域唯一和平友好的方式就是汉朝跟他们打,永远让他们乖乖的。于是就违抗王命,擅自出击,掀开了悲剧的第一页。逼的摩耶娜无比耻辱的请降,想要自杀。然后陈提出围垦,班应该是早已知道土地下是流沙,所以嘱咐陈不能停止围垦。最终导致楼兰水土流失,亡国灭族。 而二王子也应该早早跟兄弟姐妹说明楼兰的状况就好,也本可避免这悲剧。

最后,这个悲剧实在太大~亡国灭族,不是一般漫画里死一两个主角这么简单。

看的心脏这个难受。

还有,对于爱国主义,我一直觉得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坑害别人,自然也不能为了自己的国家的利益去故意坑害别的国家,无论是班超还是最后的陈,都是被儒教洗脑洗坏了把国家利益放到了做人的道义之上。

《楼兰旖梦·第五卷 六卷》读后感(五):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草草看了一些评论,发现自己欣赏的角色反而被黑得很惨,不禁哑然一笑,我承认自己有私心,不过我更欣赏大汉的人物。

当时看本书的时候是先看结局,早已知道摩罗柯这个角色的悲剧所在,虽然为这个孩子难过,但还是觉得他是吃力不讨好界的英雄,也许他就算不死,也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兄长,就算他不听也可以说,也不用玉石俱焚,为何不赌一赌兄长最后的信任。从他担忧本国文化被大汉文化侵吞的一面看,他是排斥大汉文化的,不知道他有没有知道过“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他的真实写照

摩罗诃也好陈聿修班超刘炟也好,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班超确实是一条老狐狸,以胡制胡,大汉没有丝毫损失,而且在离开前,告诫陈聿修不能停止开垦,他是希望西域灭亡的,这样大汉就没有后顾之忧。“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多少代人的愿望啊

刘炟在历史上是一个小透明,但在书中有两次腹黑的机会,第一次是放摩罗尼走,二是召班超撤军,当时东汉已经国力衰弱,而这位小透明皇帝也只活了31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有这么两件事也足以证明他的贤明

陈聿修为了国家牺牲友情,这是大义,他不可能是毁了项羽伟大前途的项伯,他只能为了自己的国家,当然,他也付出了代价

汉人就是这样奸诈狡猾,才一代传一代,流传至今,而楼兰,也只能在沙漠中消失殆尽。这就是我们五千年来的处世之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