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华龙鸟》读后感摘抄

《中华龙鸟》读后感摘抄

《中华龙鸟》是一本由沈石溪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华龙鸟》读后感(一):栩栩如生的[感情]

确实 这本书不是孩子们的专题 里面有许多感情 虽然句子简单易懂

但是说蕴含的感情却不是那么鲜明易懂

这本书

很精彩 这是肯定的

喜欢他的文笔

几个字就流光溢彩 渗出光芒

不用华丽的词藻 体现出的却是 真真切切的感情世界 让读者为之感动

为之震撼 为之喝彩 愉悦...

我虽然没有全全读完这本令人喝彩的小说

也不足以 诉说我的一面之词

但是 还是要 说 这本书 真的很好

原来 我以为这纯粹是科普书 讲古时候的龙啊鸟啊 但是当我看到 它的简介 就认定它是一本小说 精彩的小说

这本书是我在读动物小说时读到的精文 虽然没有那些华丽的词汇镶嵌其中 但是还是读出了真实的感情栩栩如生的形象

喜欢他的风格 沈石溪详细的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但是孩子们也会很喜欢这本书 那是肯定的 虽然他们可能读不透这本书

这本书还是值一读的

此为我对这本书 不太大众化的评论 希望读者们理解

也发表一下你们的见解

谢谢

《中华龙鸟》读后感(二):我的地质学启蒙

小时候,爸妈卧室里曾有一个放杂物柜子,那可真是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各种对我来说新奇的玩意儿,一把木质的算盘、一个精致的小型缝纫器……翻翻找找,在柜子角落发现一本书。封皮倒是有趣,一只精致的凤凰。之所以说凤凰是因为这东西像龙不是龙,羽毛精致而凶悍,倒有几分上古神兽的意味,那时关于这种段位的兽也只听说过凤凰了。封皮右下角四个字“中华龙鸟”,哈,原来的的确确是只鸟。翻开书,页脚已经泛黄,想必是有些岁月沉淀的,心下惬喜,但也只当儿童读物来读。 直到再大一些读到了沈石溪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斑羚飞渡》。难怪,进化被阐释得如此动人而激烈。书中的两只恐龙,一只恐龙的后代越来越强大,一只的后代越来越弱小;一只的后代变成了可怕的食肉恐龙,一只的后代越来越瘦小,并长出了彩色的羽毛;一只的后代让自己的卵自生自灭,而另一只的后代却“发明”了抱窝孵卵;一种在陆地上由于食物的缺少而残忍的杀害同伴,另一种因为顾及未出世宝宝的安危而爬到了树上生活;一种冷酷无情,一种感情丰富;一种在侏罗纪大黑暗中彻底灭绝,而另一种却展开双翅,翱翔蓝天,变成了中华龙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强者灭绝而弱者兴盛,永存于世?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因为爱。 虽然这本书确实存在技术硬伤,比如弓鲛变成了小河沟里任人宰割的小鱼;梁龙这种北美洲恐龙居然跨国来到了中国和马门溪龙成了邻居……但我更愿意把这部书看成是和《狮子王》等同的存在。 很少有这样一部作品,交织着温情与残酷,交汇着精彩与冷峻。我真的愿意相信,在进化过程中,神用残酷的方式,选择了温情。 写在最后:这本书中关于岩浆喷发、地质环境变迁的表述细致生动,当时八九岁的我一下子就被打动了,之后这么多年自己为什么会着迷于地质大概也与此密切相关,在那个没有豆瓣评分,不能轻易看到各类书评的年代,感谢与这本书的偶然相遇,感谢沈石溪先生给了我最初的进化论与地质学启蒙。

《中华龙鸟》读后感(三):就是觉得看不顺眼

看过这部书之后有两个感想:一个是幸亏自己看这本书的时候已经过了看到什么就认为什么是对的那种年龄,尤其还是这本对小孩来说足以以假乱真的书。第二就是幸亏自己是个业余的恐龙爱好者,自己所了解的一点恐龙知识还足够我看出这本书的诸多硬伤。

要说硬伤,那么这本书可真是有不少,首先本书的主人公中华龙鸟。第一它是虽然有最原始的绒毛(注意是绒毛不是羽毛),但绝对不会飞。第二,这种动物生活在白垩纪,而不是侏罗纪。第三,虽然名字叫龙鸟,但它是一种恐龙,它的外形是恐龙的造型,而不是封面上那个鸟样。

至于其他的诸多更让人忍不了的问题,比方说侏罗纪海洋中的杀手级鲨鱼弓鲛变成了小河沟里任人宰割的小鱼;梁龙这种北美洲恐龙居然跨国来到了中国和马门溪龙成了邻居;还有那个杜撰出来的犬齿甲龙,别的不说,要是它真有像小说里那样硬的背甲,那结果就是它只能像鳄鱼或者是科学意义上的正牌甲龙——那种行动迟缓的植食性恐龙一样,四脚着地,慢慢悠悠地走,否则它根本承受不了背甲的重量。就像坦克不能和跑车比速度一样。至于恐龙之间的种种如同人类一般的斗争,树栖的生活方式不是靠成百上千万年的演化形成而是取决于主角的一念之间,以及靠辐射瞬间完成了从变温到恒温的这种神论,就更是让人无语了。

其实这本书从内容上看还是不错,用动物来寄托人类种种美好情感和思想的方法确实还行。诸多对此方面的赞美评价也很多,因此我就不再重复了。

但是,这本书的硬伤实在是多到了遍体鳞伤的程度,沈石溪在此书的后记中表示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查阅过恐龙的资料,但是从书的内容中怎么也看不出作者查过资料的迹象,反而到给人一种作者只是简单地知道了几个恐龙的学名,然后就开始天马行空的感觉。

本书的定位是少年儿童读物,那么就很容易想到这本书对少年儿童在科学知识方面能产生什么影响了。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会有反对意见,认为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偏激,不应该拿科学理论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少儿读物之类的。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人用《狮子王》来和本书作对比,那意思无非就是说《狮子王》一样也把动物拟人化,内容上一样“违反科学“;我要说明,我不反对把动物拟人化,但至少得有个度,就拿《狮子王》来说,人家好歹主角模样是个狮子样,在非洲大草原上和非洲动物打交道。要是把《中华龙鸟》里的种种偏差代入《狮子王》里,那场景就是辛巴长着斯芬克斯的外貌,然后在南极洲和一群海洋动物,再加上种种杜撰的动物在一起你来我往。如果《狮子王》是这样的,那恐怕大多数人都只能呵呵了。

所以综上述,其实这本书单看文笔方面还是不错的,但它那随处可见的露骨伤,就是让人觉得看不顺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