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社会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锦集

《社会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锦集

《社会心理学的邀请》是一本由戴尔·米勒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79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08-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一):关于自我审查

1、对自己言行查禁的原因:维护群体和个人的地位、利益。具体而言又可以成为,提高自己的吸引力、避免对立、尊崇规范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和理想的自我,再加一条,怕z f的管制,自己先自我阉割。

2、尊崇他人对社会情境的定义,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行为准则,不同的角色也赋予我们的社会规范。

《社会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二):自我审查

自我审查,对潜意识的压制。我们为何言行不一的心理学解释。

原谅我书看了几章就直接看后边的总结了,因为这本书的翻译首先不太舒服读的,很卡很涩。

这本书我认为两个词可以概括:自我审查和情景模式(或者说社会规则)。

多元无知,从众,本书编排了太多的专业词汇,我这个社会心理学白痴完全丧失了兴趣看下去

《社会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三):通俗易懂

翻译的书似乎让我越来越产生心理障碍.

看的时候似懂非懂,因为我并不十分专心.

但原著一定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心理学作品,书里蕴含着社会心理学的粒粒珠玑,一些看似普通的原理被大家们解释起来让读者体验到一种理性智慧的光芒,这是我所喜欢的.

作者只谈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会做出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真实的意识表达正确,还是顺从情境的意识表达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读了才知道,哈.

《社会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四):这个翻译。。看的我想。。。

看了《心理学的邀请》《政治学的邀请》,我以为以“邀请”为后缀的这一系列书都是通俗易懂的。可是这个翻译!看的我要憋死了。感觉像是直接把文章复制粘贴到google翻译的!!!

“自我审查”,self censorship。看了老半天不明白。我不知道心理学上怎么翻译这个的。后来查词典才知道censorship是对潜意识的压抑。那么self censorship大概也就是说自我对潜意识的压抑。你针对广大群众的一本书,即使作者没有讲,你译者起码也应该顺便加个注释说明说明嘛。

最后吧。。语序混乱,语句不通。。第一次读到这么无解的翻译。。。受不鸟。。。

《社会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五):《社会心理学的邀请》知识梳理

1:什么是自我审查:

自我对自己言行的审查,审查的对象是言行,但有时候会带来内省。

2:自我审查说明了社会心理学中两个核心主题:

人是规范的遵从者

人是意义的追寻者 (因此才会受到规范或者说特定社会情境的巨大影响)

3:自我审查的目的:

维护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形象(但往往出现自以为是,实则不然的情况)

维持关于自我的认知(深入道德层面)

吸引和建立关系

避免在特定社会情境下造成关系对立

4:自我审查有时候是有意识的,有时候是无意识的。

5:自我审查的结果:

对于个体,既导致客观结果,比如物质上的得失,社会关系上的建立与丧失。也导致主观上的情感和自我认知方面改变方面的结果 。比如说在个人审查招致的多元无知情况出现时,个体可能出现不必要的自卑和不作为并进一步加强多元无知。

对于群体,将导致多元无知,使得群体中被认可的社会规范与成员对于该规范的实际态度两者之间存在不同步的情况。这类社会规范包括歧视,反歧视,种群对立等等。

6:自我审查中的自我:

事实上任何一个人的自我观念都包含了许多或许相互矛盾的方面。但这种矛盾是合理的,因为人是社会的。特别是当自我审查出现,对我们的自我观念诸多矛盾方面进行筛选和予以社会展示的时候,人类的社会属性变得无比明显。

7:人们进行自我审查的直接原因是想要符合社会规范。但社会规范有时候是明确的和共通的,但有时候却以真假莫辩的姿态出现。比如说一个个体含糊不清的交流方式可能为其创造出一种在他人看来陌生的情境定义,因为信息不充分,所以信息的接收者将会谨慎的假定该情境定义是符合社会规范的,从而作出满足对方实际上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愿望。

当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要点是,试图创造内在本质不符合社会规范但具有诱导性的社会情境的人自身也会要抵抗心里的别扭感。

8:这种实际上不符合社会规范,或者换言之违背社会利益的社会情境要获得力量,而不是招致反抗,一个方法是使其具有含糊性和诱导性。另一个方法是获得支持者,形成大多数人的支持。再一个是制定该情境的主体要具有相当的权威。后两者是相互渗透的。另外,这个情境定义要获得强大的力量,还需要负面反馈信息的消失,一但一个具有诱导性的社会情境遭遇足够信息证明其不合理性,不符合社会规范,那么很快它将失去力量,至少将招致怀疑。当然如果支持这个情境定义的支持力和权威过于强大和稳定(或是在多元无知状态下个人一厢情愿的相信其有支持力和权威的枪下下),那么将仍然不失其力量。比如或希特勒的残暴指示,得到了忠实的执行。

9:一个相当值得注意的心理学家,米尔格莱姆,他设计了经典的关于“服从”的实验。以及首先揭示出六度分离现象的存在。

10:在一个群体中产生异议,或发生偏常(即在地位与成员一致的情况下,表现过于突出或落后)的个体将会受到群体的排斥和惩罚,这种风险也加强了个人的服从和掩饰自我。

11:有时候从中并不是来源于在群体存在的压力,而是想要进入群体这种愿望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初高中生吸烟酗酒的原因。

12:社会规范和群体压力不仅仅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言行,还能够更深层次的改变个人的态度和志向,道德想法。这是出于自我一致性的压力导致的言行与态度的双向影响。可以参考的是关于性别的社会刻板印象如何成功的进行了自我实现。

13:贾斯尼(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团体迷思理论。

14:自我审查行为会为各种各样的社会符号所激活。比如说一但听说自己被要求几分钟后去图书馆,那么很快该人就会倾向于保持安静。

15:自我审查导致透明性幻觉。人倾向于夸大自己行为的影响性和表意能力。实际上过于含蓄的表露一些东西往往使得该表露的不被表露。并诱发多元无知的情况。

16:而多元无知会产生普遍性幻觉。使个人产生疏离和自我怀疑。

17: 要克服多元无知的现象,就需要规劝个体停止自我审查。或者是用一些方法给予个体充分的正确信息,停止个体的无知状态。比如说公布匿名民意调查等。

18:在现如今这种尊崇经济和精英的社会,社会规范与利己主义,务实主义结合得相当紧。(经过当代政治学和经济学教育的人群更容易做出利己主义的选择了)所以个人审查甚至会导致个人掩饰自己真实的道德动机,转而展示个人利益动机的情况。实际上这只是因为个体不愿意背负道德压力,面对道德怀疑的风险,希望展示强势和务实形象。即不愿意违背社会规范而已。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人关心正义,公平,一类的原则的。也就是说,虽然很多人用利他主义的外表掩饰利己主义的思想,但反过来也是成立的。

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