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暴风雨前》的读后感大全

《暴风雨前》的读后感大全

《暴风雨前》是一本由李劼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暴风雨前》读后感(一):沧桑的潮落

数年前大学时代,曾经读过《死水微澜》,最近偶然所感,又看了《暴风雨前》和《大波》。

1、书也好,电影也好,任何商品也好,起个好名字绝对是门学问。名字起不好,作品坏一半。以李劼人先生的三部曲而论,《死水微澜》,名字起的那是真好,小说也名声大噪。《暴风雨前》,平淡无奇,知者寥寥。《大波》,干脆因为起了这么个超前的名字,直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了。

2、一部现代版的《华阳国志》,状四川风物人情,如在目前。李先生绝对是被低估了。

3、击碎所有民国美好生活的美梦。除非是托生在官宦之家,否则等待你的只有血淋淋的现实。

4、人如野草,命若鸿毛。那些小人物的命运,生离死别,竟是如此一钱不值。我突然想找一根大雁毛掂掂究竟有多重。

5、楼凤,二奶,考试秘诀,早就有了。

6、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走向今天的现代中国,其中一步一步改变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多么漫长的旅程。遗憾的是,对这次中国史上空前的转型中的人民与生活,几乎没有什么人来描写。我们似乎从大清的封建子民,一下子就到了现在。中间的转型,一无所知,只能从当年的作品中,寻找一鳞半爪。

《暴风雨前》读后感(二):保守势力郝又三

论及《暴风雨前》的文学价值,郝又三这个人物,确实扛当很大的功劳。郝又三处于那个传统与现代交汇的年代,说他新吧,他又无法脱离家庭出国留学,说他守旧吧,他又参与办报,入新学堂,创办小学。说他糜烂吧,他也确实有传统士绅的毛病,懒散庸碌,迷恋女色,说他敢担当吧,他也勇于藏匿革命党人尤铁民。

看惯了得益于官方意识形态宣传的左派文人写的小说,那一副英雄主义糅合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勇于牺牲的正义角色,早已令人厌倦,最大的不习惯在于不真实。毕竟,对于历史的大多数,还是像郝又三这样,出国留学吧,抛弃不了亲人,狠心干革命吧,怕连累家人,只能私底下同情并暗中接济革命人士。正是这一个不热心参与革命,不走入那个时代套路的人物,引领我们看到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保守的思潮。

人们大多排斥保守,恨不得将它粉碎掉,百年后遥想,或许正是这股子保守力量,使得二十世纪初的中华文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尚保持一派开发自由的气象,想想几十年后,另一派势力上台,一味激进,总算在69年后顺利地把中华文脉一并除尽。

郝又三代表的是既愿意学习新知识,又不完全抛弃传统的士绅阶层,也可谓是代表中国最有良知和知识的知识分子阶层,起到向下可倡导改善社会风气,向上可为民争利的作用。他们有他们的迷惘和蹉跎,那是新时代的曙光照射下的旧时代的阴影,想必,待以时日,也必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可惜了,历史的发展,轮不到后人我辈指三道四。

《暴风雨前》假如是独立出来的一本小说,大概也是一个家族的文本。暴风雨前,既是清王朝的暴风雨前,也是郝家这个官宦家族的暴风雨前,更是那是时代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读后感(三):《暴风雨前》断崖式下跌的故事质量

读完《死水微澜》接着读了《暴风雨前》,不禁让人掩面长叹:没了包法利夫人结构上的借鉴,李劼人自己写的长篇小说在叙述条理性和人物形象塑造上,和30年代更成熟的作品有很大差距。这部小说的质量相比前部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叙事太冗杂。多条线平行在上一本人物关系更简单的环境下显得非常清晰,但到了这一本,很有些“东扯一点西扯一点”的无秩序。最开始,郝家和伍大嫂家非常简明两条线,到后来插入葛家、王家、革命党……宏大叙事对于掌控全局的需求很高,然而李劼人自身似乎并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导致文脉上的混乱而缺少清晰的主线。

和上一本相比,这本书里的长篇大论(关于时局、关于官场、关于革命)也未免太多、太长了。满满一页纸,全是一个人一口气说完的话,观感真不好。能看出作者竭力想要写出“历史教科书般的真实”,然而说明没能与叙述、情节相结合,留给读者的就只有厌倦了。

人物都很写实,然而太过于写实,少了典型与戏剧特征。如果说《死水微澜》结合了包法利夫人的戏剧传统与金瓶梅的写实,那么《暴风雨前》便只剩下写实。但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更在于其背后的隐喻与解释,讽刺与批评。“没有一个好人”的问题再次暴露出来,作品没有明确的理想和希望,自然削弱了对于丑恶批判的力量。

戛然而止的结尾,留下一堆没有处理的矛盾与未知的人物命运。戛然而止和意犹未尽其实是两种境界。虽说并非每个人物的结局都需要一一讲清,但留下那么多待解决的矛盾(大小姐的婚嫁、郝家家庭),最终以一句“世道变了”封笔,未免也太敷衍。

唯一剩下的只有四川话的壳。然而没有内容的支撑,这张壳只是在书中很肤浅地飘着,读着读着便也倦了。

30年代成熟的中篇小说已经有《边城》和《呼兰河传》,到40年代老舍的《四世同堂》更是将家族叙事与历史变化完美结合。李劼人除开《死水微澜》的创作水平,很难让他在文学史上有这些人齐名的地位了。这是我看了《暴风雨前》才终于明白的道理。

《暴风雨前》读后感(四):第一次读李劼人

这是一部长篇,但也是一部小书,篇幅不大、人物不多。

小书自有小书的烦恼,譬如人物容易流于脸谱化,书中留日的苏星煌和尤铁民比较典型,按照当时“流行”的划分,一为革命党,一为立宪党。但历史的细微岂能这么简易分辨,革命党和立宪党的起源、互化、对抗、合作等故事,厚厚一本书也讲不完。

好在本书主角不是他们,而是郝又三,李劼人刻画的很成功。出身旧官宦家庭,大家庭里人人挑挑拣拣、各个阴阳怪气,除了同母胞妹,郝又三对家庭成员谈不上深厚的爱,哪怕是自己的妻儿。对于新学,郝又三心存向往,也身体力行,他入新式学堂、找父亲出资办小学。可他始终未曾如立宪党或革命党那样留洋,一来贪图安逸,二来不忍离家人而去——刚才说了,虽然他对家人没有深厚感情。这样的心态,同样适用于郝又三不参加暴力推翻清廷。这样的心态,岂止只有郝又三有?

全书五章篇幅,头两章最为精彩,第一章写上等人家庭,第二章写下等人社会,半白话半白话文言做底料,四川方言入味,不做作、不矫情,却耐嚼,这样的文字既不佶屈聱牙,也不白水一杯。

对于物和事,李劼人从不吝啬笔墨,写茶馆、写婚礼、写葬礼、写贫民窟,精彩便不说了,难得的是,还不影响行文的整体性。其实在写这些的时候,新和旧就出来了,暴风雨前的情况也出来了,这也是本书的精髓,天翻地覆的前夜,没有轰轰烈烈的变化,变化的都是一桩桩日常事物。

写郝又三的家庭,疑在写红楼梦;由学堂学生引出下莲池畔社会,恍若是儒林外史的笔法。当然,是缩小版的红楼和儒林,还是篇幅所限。对于故事,李劼人可能不太看重,全书没有描写几个“重头”的故事,但却有一种魔力,让你丝毫不觉得枯燥,直到最后事实上已曲终人散,你还觉得故事才刚开始。

书的最后,马上要加入新军的吴鸿感叹,世道变了才能让他这样的人有出头机会。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正是四川保路运动,新军正是一支对局势举足轻重的力量。以这个身份特殊的配角的心里活动做结尾,看来,暴风雨马上要来了,《大波》要来了。

只是,《大波》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是1949年之后由作者本人修改过的,呵呵,找原版看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