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仪礼注疏(全三册)》读后感锦集

《仪礼注疏(全三册)》读后感锦集

《仪礼注疏(全三册)》是一本由[汉]郑玄注 / [唐]贾公彦疏 / 王辉 点校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32图书,本书定价:160.00元,页数:16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仪礼注疏(全三册)》读后感(一):序寫的太差勁

京東貨遞員送來了上海古籍整理本十三經注疏儀禮周禮兩種,翻看張豈之周天遊序,大感意外。其把十三經與二十四史等同,史怎麼能等同于經,漢志六略首標六藝,史記廁身于春秋,史在哪裡。又云漢武帝接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文獻從無‘獨尊儒術’四個字,錢穆先生早已說清楚。此序真是貽笑大方。又校點說明更好玩,其中一句話說到:“在宋代以前,《儀禮》經、注、疏皆分刻”,按照這種說法,還有一種單行鄭注本,又宋代以前三種皆分刻,不知證據何在?

《仪礼注疏(全三册)》读后感(二):妄议上古本《仪礼注疏》。

此书的优点在于选用了张敦仁本《仪礼注疏》,並参校了开成石经、宋严州单注本、单疏本。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配有《经典释文》,这是北大本没有的。就看着有《经典释文》,就觉得该买一套。

然而底本虽好,如果手民误植多的话,就大打折扣了。

比如说:

有误“乎”为“平”,误“礼”为“醴”,误“纚”为“孋”,误“讥”为“议”,误“笲”为“笄”,误“笄”为“笲”等等。虽然张敦仁本之原貌看不到,但是单疏本是不误的,估计是输入的问题。

另外点校者虽然竭尽全力,比如在前言中说,此书点了有一年,经常为了一处的标点而穷索日余。然而此书功大日久,错误难免。但是有些错误,则是不熟礼学而犯的。

如:室戶、西牖東南面位。

案:此條解釋經文“戶牖間”之具體位置,當在室戶之西,室牖之東。

又如:云“宗室,大宗之家”者,案《喪服小記》“繼别爲宗”,謂别子之世,適長子族人來宗事之者。

案:此條言大宗宗子為繼承“別子為宗”者之世世代代之適長子,故“世適長子”四字不宜點開。

此种错误不少。

从苛责的角度来说,《仪礼》为专门之书,句读即为家法,不可一依语感点读之。

《仪礼注疏(全三册)》读后感(三):【转】华喆:析论《仪礼·士冠礼》中的一处注疏两歧现象——兼论义疏经说的衍成

【作者简介】华喆,1981年生,北京人。复旦大学哲学学士,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三礼学、经学史等方向的研究,在《中国史研究》《文史》《文献》《中国哲学史》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著有《礼是郑学:汉唐间经典诠释变迁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仪礼注疏(全三册)》读后感(四):【转】杜以恒:贾公彦《仪礼》分节探微

【作者简介】杜以恒,1991年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经学、礼学与文献学。

摘 要:研讀《儀禮》, 分節 是必由之路。歷代注釋《儀禮》者都不能繞過分節問題,分節的科學程度從一個角度反映出禮學家的學術水平高低。《儀禮》分節的開端是唐賈公彦《儀禮疏》。本文對《儀禮疏》之分節進行系統研究,論及《儀禮疏》分節研究史、分節方式、分節結構、分節疏失、分節優長、分節價值,勾勒出《儀禮疏》分節的總體面貌。本文還提出了一些新觀點,如《儀禮疏》分節與 五經正義 之分節有相通之處、《儀禮疏》分卷主要以分節爲依據、《儀禮疏》是後代《儀禮》分節的基礎、《儀禮疏》在分節上的成績是賈公彦《儀禮》學水平的重要標誌等。應當建立《儀禮》 分節學 ,與已有之 禮例學 、 禮圖學 一道,構成《儀禮》學的完整體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