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Hateship, Friendship, Courtship, Loveship, Marriage读后感100字

Hateship, Friendship, Courtship, Loveship, Marriage读后感100字

《Hateship, Friendship, Courtship, Loveship, Marriage》是一本由Alice Munro著作,Knopf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4.00,页数:2001-11-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ateship, Friendship, Courtship, Loveship, Marriage》读后感(一):篇篇经典,字字珠玑

“修饰的文采将最先褪色,而且比他本人老得更快;惟有事实始

终在前行,而那些准确而又真诚的思索到了明日依然将翻新如昨。”

这本书里每篇都很有特色。比如说《浮桥》,可算得上是如梦如幻的美丽浮桥,一个女人的幻想家园 (同比影片“钢铁侠”体现男人的幻想一样)~

最感人的当然是最后一篇啦,The Bear Came Over the Bridge。再来读读最后一段吧 (不用担心剧透,你必须要读完整篇才能感受最后的感动):

”I’m happy to see you,” she said, and pulled his earlobes.“You could have just driven away and forsook me. Forsooken me. Forsaken.”

He kept his face against her white hair, her pink scalp, her sweetly shaped skull. He said, Not a chance.

《Hateship, Friendship, Courtship, Loveship, Marriage》读后感(二):日常生活的屈辱感

第一次读门罗。发现library genesis可以下载几乎所有门罗的作品,就装在手机里,带去多伦多旅行。每一趟地铁正好可以读完一篇。车厢的摇晃和噪声制造出一种很相宜的阅读节奏。不知不觉打破了旅游读不完一本书的魔咒。

篇目的安排很好,题材虽都不脱日常琐事,婚恋家庭,但叙事的核心一直在换,围绕此核心的结构也就不断出新。如前三篇从一段脱逸常规的旅程(乔安娜盲目的寻爱之旅),一个核心场景(星空之下沼泽之上的浮桥),到一个灵魂人物(褪色的时髦阿姨),简直是短篇小说谋篇布阵的教科书。

情节最具波澜的当然是第一篇《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台译《感情游戏》)听上去会是泪水滔天的知音体,实际上却是冷静慧黠的叙事风格。铺设悬念,又以倒叙解谜,读者的期待一再被玩弄。当长相平庸的女佣乔安娜故作老成地背着主人运送家具,忐忑不安地踏入从未涉足的时装店,在未被求婚的情况下买一件“结婚时”穿的昂贵裙子,读者都预备好了同情心迎接她注定的失望。接着登场的数次转折也反复强化这种预期。然而这一场虚妄的冒险竟然胜利了,毫无辉煌可言,寡淡到可厌的胜利。以一篇讣文宣布乔安娜莫名其妙的胜利,神来之笔。

有一丝屈辱感贯穿全书。不是剧烈到需要切腹的那种耻辱,而是轻微的,如被纸边划伤手指,在最不设防处偷袭刺痛感。或者是向往了不该向往的,或者是承认了不想承认的,或者是放弃了早该放弃的,或者只是不得不一再确认自己只配拥有反高潮的人生。

麦考利老先生因为乔安娜的出走感到被背叛,赌气地无视她的好意提醒,把锅子烧干,冒出一股子金属的糊味。日常的屈辱感大概就是这个味道。

《Hateship, Friendship, Courtship, Loveship, Marriage》读后感(三):谜一样的游戏:重新解读《熊从山那边来》

每一次读门罗,都能发现之前没注意到的东西。《熊从山那边来》这篇心头好,这一次重读竟读出了原来从没读出的心理悬疑的意味,恨不得给补上个续集。过一阵子再读,看又能读出什么来。

健忘的症状屡屡出现后,他们去看医生,格兰特说起以前菲奥娜把皮毛大衣落在储物柜的事情。事后菲奥娜说自己是 “无意间故意” *(“unintentionally on purpose”)把它落下。对这样的事情,她也表示惊讶也会道歉,但在格兰特看来,她似乎偷偷以此为乐,就像“撞上了一场意料之外的冒险,或是在玩一个她希望有朝一日他也可以赶上进度的游戏” 。他无法跟医生解释这些,因为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整个故事里大多是用格兰特的视角讲故事,我们还是能撇见菲奥娜是怎么样的人。还住在父母家的时候,她会故意播放《国际歌》,让某个客人坐立不安。她嘲笑所有追求者,包括后来的丈夫,会怪声怪气模仿他讲话。求婚时,她连问两遍:“你觉得会好玩吗?你觉得我们结婚会好玩吗?” 难怪格兰特觉得她在开玩笑。从头到尾,菲奥娜都是一个爱玩游戏的人,无论是真的纸牌游戏、文字游戏还是她和格兰特两人间的小游戏。连她快要被送走时,她也要拿疗养院的名字来逗逗趣儿。

闪回的片段里,我们看到格兰特接二连三的风流韵事。但在两人的关系中,他常常是被动的。年轻时的菲奥娜闪耀着 “生命的火花”,他不过是追求者中的一个。他是小镇青年,而她家中奢华。连他找到的第一份大学工作,也是岳父用钱办到的。在有些人看来,“格兰特不过是因为菲奥娜一时兴起才被挑中,被收拾齐整,细心照料,给予偏爱”,这一系列被动短语和那两条俄国狼狗被领养出现在同一段。

格兰特面对菲奥娜时,常常看不透她是怎么回事。跟医生形容症状时他说“她总是有点这个样子”;看到满屋子的便利贴时,觉得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求婚时他觉得像玩笑;把她送到疗养院时,他依然在想,这会不会是她的一个玩笑?他试图搞清楚她的尝试总是失败,就像”生活在海市蜃楼里”。在离开家的那天,她也依然像极了自己:“直接而模糊,甜美而讽刺”,是一个他花了一辈子也没解开的迷。

患病后的菲奥娜把格兰特遗忘,就像之前落下那件皮毛大衣,也许也是一个无意间故意的举动。因为病症可以说是无意,但实际上心中多年的爱恨交织终于导向了这一故意的行为。在他们几十年的婚姻里,格兰特多次出轨,即使他说从没想过离开她。关于这些婚外情,我们只能看到他自己的叙述。菲奥娜有没有发现过?还是假装不知道?我们无从得知。但如果她曾知道,是否也像如今的格兰特一样痛苦,但又选择留下。于是,对格兰特的遗忘,便是老年的菲奥娜最后一场冒险,是日渐病重的菲奥娜邀请爱人参加的最后一次游戏,但它不再是意料之外的,更像是策划之中的。

面对菲奥娜的失忆,格兰特无从判断真假,甚至依赖护士克丽斯蒂来安慰他。可护士的描述也都是“她看上去…”,没人知道她真正的状态。看到菲奥娜与奥布里亲近,克丽斯蒂说你太太是位淑女。可她刚说完这里跟人们想的不一样,可不是老男人爬女人的床,是反过来呢。搞得格兰特更不安了,想像着菲奥娜穿着镶花边的长睡衣开玩笑似的掀起老男人的被子。

疗养院的一切都像一个梦,具有欺骗性。他越是探索这个地方,就能发现越来越多的走廊和椅子,就越感到迷惑。有一次他在迷宫般的走廊里迷了路,走到了一个表演厅,陷入了似真似幻的梦境里。而他每一次来,似乎都有什么被挪动了。就像一个剧院,不停地变换台上的场景,而住在里面的人都像演员。菲奥娜开始穿她从来不会穿的衣服,格兰特愈发分辨不清看到的女人是不是自己的太太。他更加频繁地问自己,“这是不是假象?” 但他立刻自我安慰,觉得她不是个狠心的人,不会这么折磨自己。

好家伙,写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对这个故事进行一种更加暗黑的解读。菲奥娜来到疗养院,剪去了“天使的光环”——她标志性的白发,装作不记得丈夫,对他礼貌而陌生,却故意和另一个男人亲近,让他陷入不可抑制的猜测和嫉妒中。两人的身份反转,她不再是那个婚姻中遭受背叛的隐忍妻子,他却成为了陷入自我怀疑的绝望男人。到后来,格兰特忍不住质疑起自己的精神状况。

奥布里走后,菲奥娜陷入抑郁状态。格兰特看不过去,去请求奥布里的妻子玛丽安把丈夫送回疗养院,被拒绝了。但听到玛丽安的电话后,他又心思活络起来,一边意淫着对方坚挺的胸部,一边把自己想成拯救菲奥娜的英雄。最后他当然成功了,成功地把奥布里送回了疗养院。这时,小说的最后一场戏拉开了帷幕。菲奥娜似乎清醒了,问格兰特:“我们现在要搬出去了吗?”他听不见,沉浸在自己的壮举里,问她还记不记得奥布里。下面这段我一定要写出来:

“她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仿佛一阵又一阵的风打在她脸上。打进她的脸,打进她的脑袋,把一切都撕成碎片。”

就这么两句话,我的心也被撕碎了。有那么一刹那,我仿佛看到菲奥娜从游戏中走了出来,带着一丝希望,几十年的婚姻总归有那么一点温情在吧。可这希望在奥布里名字出现的霎那消散。她瞬间清醒:

“‘我不记得名字。’ 她生硬地答道。

然后她努力地找回了某种嘲弄的优雅,那个表情也消失了。”

她又走回了游戏里。你早已无数次将我抛弃,现在又一次抛弃我,抛弃了我。那么,我们接着玩游戏吧。排练结束,好戏正式开始。

*所有引用为自己根据原文粗略翻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