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经济学好实用》读后感锦集

《经济学好实用》读后感锦集

《经济学好实用》是一本由(土) 丹尼·罗德里克 (Dani Rodrik)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学好实用》读后感(一):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赠书

2022年#53

书名《新民说 经济学好实用:如果没有被误读的话》

作者 丹尼.罗德里克

类别 经济学

出版社做活动抽送书,很幸运我得到了一本。在翻开之前,我知道经济学是一门类似周易一样的玄学,没成想看完一本真的好烧脑啊。

里面很多外国的例子和术语,我相信作者是很优秀的专业学者,并且这本书也是在经济学术界得到认可。可能我真的没学过经济学,或者说我的理解能力有限,我大概知道作者想表达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的核心是模型。模型对了可以解释一切问题,尤其是很复杂的问题都可以拿模型来解释。但是模型又不是固定的,因为很多因素(大前提),导致解释不了或者错误的预测了事情。所以模型要更新,不管是不是经济学家都要注意这些问题。

本书并没有讲做模型的逻辑,只是讲了模型很重要,模型不对的严重性。模型怎么判断对不对。

书摘:

模型是对事物的简单化,通过剔除干扰因素,来表现某种具体机制如何运行。

一种心理学测验,通常受测者心中想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读书心得:

我觉得里面有一个选择树的理论很好,遇到什么情况选什么,这样就会有很多节点产生的分支,会影响你最终的走向。经济学不管懂与不懂,逻辑确实是可用的。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有逻辑可循的,只是因为大前提或背景不同,收到了影响让你觉得不一样。哪怕是影响因素都是有迹可循的,这就是玄学。

《经济学好实用》读后感(二):其实是《如何让经济学更实用》

依然是一本几乎没有图表也没有公式的阐释性著作。乍看书名,以为是《牛奶可乐经济学》一类的著作,其实不是,本书专业得多,视角也比较宏观,是如何用经济学促进国家发展一类的问题。专业但总的来说还是笔力好,蛮容易读的。书名的直译应该是“经济学规则:经济学为什么有效,什么时候失效,以及如何区分它们”,核心主题是如何慎用经济学模型。

为什么只说模型,作者自己讲了“经济学界充满了理论,如博弈论、契约理论、搜寻理论、增长理论、货币理论,等等。但是,不要被术语欺骗,事实上,上述的每种理论,都不过是一些特定模型的集合,这些模型必须结合具体条件审慎应用。”(p.120)

总体风格如上,平和中带着一点犀利。以上引述基本概括了书的中心思想,但书里会有很多具体的讨论。

我觉得这本书适合列为经济学研究生的入门读物,加在开学阅读清单里,它会告诉你现在流行的学术趋势比以前是更偏向经验主义,更强调经验数据了。也可以作为有一定经济学背景的普通人的读物以使得面对冗杂的经济学言论时能有一点判断力。作者本人是土耳其人,其实是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格里高利·曼昆是其同事。

连读了两本经济学著作,我的基本感受是学经济学还是应该多阅读,大部分卓越的经济学家都自己写了书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停留在几本课程教材(经济学教材一般是杂糅了一些东西反而失去系统性)上。这本书也确实解决了我的一个困惑,就是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不是标题那么夸张的“经济学好实用”。“如何让经济学更实用”才是全书探讨的主题,而讨论这个主题的前提当然是大家都注意到了很多经济学(模型)其实没用(这只是我这个不搞经济学的人的一点悲观解读,不是作者自己的观点。)

如果问经济学是社会科学还是科学,作者可是看起来不需讨论地给出了答案。

《经济学好实用》读后感(三):No误解 No理所应当 经济学学生都应该被科普

这本书适合的读者是经济学的初学者,准备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学的学生和非经济学专业的批评者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的非常快,从之前的宏大社会理论叙述,到上世纪开始使用模型分析,再到后来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检验分析,并且同时伴随着行为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分支学科的诞生。所以经济学不算是一个无门槛的学科,它需要学者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认知,并且现代的经济学学习更需要一定量的统计学相关知识的背景。这无疑会给经济学的初学者留下困惑,让非经济学学者大为不解,让准备深入研究经济学的学生误以为盲目跟风使用最新、最复杂的数学模型是必要的。即使在经济学的教学中,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清晰的阐述使用模型的边界,而这本书完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模型是每个经济学学生的痛

本书作者丹尼·罗德里克是一个非常客观并且研究经验非常丰富的经济学家,他的解释对刚开始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绝对有启发性的帮助。毫无疑问,很多杰出的模型蕴含的智慧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已悄无声息地为我们的社会进步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分析工具,它的作用自然也被淹没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了。但是模型不代表真理,这本书毫不避讳模型的脆弱,也明确指出来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狭隘,对来自外部的批评一直一叶障目。

深入研究过经济学的学者一定都被复杂的数学折磨过,或许质疑过这些数学公式存在的意义,丹尼·罗德里克在他的这本书里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他毫不客气地说数学的使用不是因为研究者越来越聪明,相反,正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

这本书在最后也谈到了社会对经济学家的误解。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是典型的象牙塔学者,以写论文为职业,而不就当前事务宣经讲道。即使在公共讨论中,他们秉承着严谨的研究宗旨,让听众对他们观点中的许多前提和例外条件分外疑惑。公众对经济学研究的误解与这种壁垒脱不开关系,或许经济学知识科普也是经济学研究者将来需要考量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