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1000字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1000字

《记忆的重量》是一本由[英]尼奇·杰勒德(Nicci Gerrard)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一):当空虚和恐惧来敲门

上学的时候有位老师,曾经动过一次大手术,之后他就经常在苦思某个人名却记不起来时抱歉地说:“做完手术后脑子就不行了。”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后遗症,据说也对相当一部分人的记忆和做事的效率造成了影响。除此以外,还有“一孕傻三年”的说法,很多妈妈都觉得生完小孩之后记忆力减退,容易丢三落四。比较靠谱的说法是新手妈妈需要照顾孩子,本身休息不好,而且心思都在孩子身上,生活节奏被打乱了。

当人处于忙乱紧张状态的时候确实很难保持头脑清醒。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状况:出门找不到钥匙,手机随手搁在什么地方死活想不起来,有时候甚至想不起一个就在嘴边的熟人名字,或是突然想不起来原本打算要去做什么。但是通常我们会原谅自己:记忆是一种需要努力才能维护的东西,健忘似乎才是正常的。百事缠身的中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和体力一起走下坡路,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也并不是所有的记忆都值得保留,不愉快的过往、不想再见到的人,忘记了未尝不是好事。

然而有一种极端的记忆丧失,已经日渐引起老龄化社会的关注——和“阿尔茨海默症”密切相关的失智症。与阿尔兹海默症不同的是,失智症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整体的疾病症状。这意味着,非但今天的医学并没有完全弄清失智症的复杂性也无法有效干预,而且就连失智症患者自身,也很难说清这种症状从何时开始。如何判断自己只是有一点健忘,而不是正在滑入不可逆转地通向失智症的轨道?

衰老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体各方面机能减退,远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如果说人的童年时代像白纸一样干净,那么到人生的最后阶段,这张曾经写满了各种公式和程序、图案的纸,将会字迹漫灭涣散,如同被水洇开一般慢慢变花,直到最后模糊一片。这张纸上已经无法再留下任何印迹了。成长中一点点刻进脑子里的各种成文不成文的规定,经年累月建立起来的人际交往和关系网,用毕生时间学会的表演套路,都像沙子堆起来的城堡一样无声地倾颓倒塌。

一方面,人在建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努力修筑的防护边界瓦解,重新融化到世界中。另一方面,人丧失了与外界建立联系的能力和愿望,被隔绝在世界之外。失智者和其照护者之间的隔膜与痛苦就来自于此。对失智者本身来说,如何看待和接受这种无法抗拒的过程?丧失心智的人是否仍然有资格保留属于人的权利和尊严?对照护者而言,失智者是否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个人?如何延续以往的生活?我们能否像对待婴幼儿一样耐心地去对待失忆的父母,同时又给予足够的尊重,不拿哄婴幼儿的语气去侮辱他们?我们的世界,与失智者的世界之间,还有没有建立联系的可能?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又能为将来的自己做些什么?

本书作者从亲身经历父母亲的离去,到采访不同身份的失智者和照护者,以及养老照料中心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尤其是本身也被诊断为失智症的照护人和精神病学研究者,以诗意而感性的笔法揭示出失智者的孤单处境和照护者的彷徨无措,并针对养护中心的现状,给出了实际而具体的建议。父亲死后,她甚至发起了以父亲的名字命名的“约翰运动”,致力于让脆弱无助的病人能始终得到亲人的陪伴,体会到“家”的感觉。

我们都在老去,如何接受衰老和失忆,如何预防可能给身边亲人留下的遗憾,确实值得好好思索一番。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二):“失智症”患者——记忆失重,悄无声息,思考生而为人的意义

曾记得《空气吉他》里面曾写到“人的记忆啊就像抽屉,其实一直都在那儿,并没有消失,你想不起什么事,不过是找不到钥匙,或者插错了孔而已。关键是钥匙”,而在《记忆的重量》里对于“失智症”患者来说,不仅没有钥匙,就连记忆与遗忘的平衡都被打破了,就像你的记忆并非由你和你的“钥匙”决

《记忆的重量》

或许在《失明症漫记》里面知道了失明会被传染,但是作为记忆的组成可曾想过当我们失去记忆会发生什么?如果记忆失去也泛滥将会发生什么? 或许我们曾经是一位工作者,把自己毕生的经历献给工作和家人,我们有着很不错的生活,我们有着自己的爱好和精神寄托。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体,我们忘记了过去,忘记了我是谁,忘记了自己至亲的人,突然间意识到了“哪儿不对劲”。 可能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对劲”,但就此之后,你断了与他人的联系,你退离了他人的生活,你从自我的“主体”渐变成“客体”,就像你本不想这样但“失智症”已经由不得你同意,正在一步步侵蚀,让你孤寂逐渐迷失自己。 而这时可能没有哪儿“不对劲”,但可能“哪儿都不对劲了”,随着记忆的丧失也便迷失了自己。

不对劲

随着人渐渐老去,也会越来越健忘,也越来越容易患“失智症”,你不知道“失智症”和死亡哪一个会先来,你只能提前做好预判和准备。 就像在面临“失智症”这个问题,你是否会在“失智症”来之前就给自己宣判死刑或是对你的亲人。 试想一下,如果得了“失智症”生活不能自理,让照顾自己的亲人伤心,让自己忍受“失智症”带来的窘迫,自己是否会提前给自己计划安乐死。 当然我们无从感知也不能提前预判,只能在还未到来之际给自己的生命做个决定。 这种衰老和未知的恐惧,这种不知道死亡和失忆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的恐惧,终究是难以决定。

预判、未知

“死亡”是自己不愿谈及也不愿触碰的话题,尤其是衰老和死亡与“记忆”相结合的情况下更是难以抉择。 在《记忆的重量》里面当记忆被擦除与外界断了联系,我们还是否是我们自己,我们如何获得活着的意义?我们是迷失自己还是直面恐惧? 也许我们本就拥有的艺术,曾听过的某首歌唤起了自己的情感共鸣;曾记得的某件事,印象深刻;曾爱着的某个人,刻骨铭心。但也可能都擦除不记,留有的精神空缺地似乎已支撑不起生而为人的意义。 或许我们应该在“失智症”来临之前给予他们该有的关怀,在他们死亡之后给予应有的尊重是对生命存在的意义。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三):一部非常有深度的书,读完我打算收藏它

这本书,看得人感觉又诗意,又沉重。

虽然是一本纪实题材类的书籍,主要通过作者对他得失智症的父亲的照顾和观察,以及通过几十位明星、亲戚朋友有关失智症的调查,写出了失智症老年患者的困境以及社会的态度。书中杂糅了科学、医学、伦理、道德、心理等等方面的内容,我感觉还是非常深刻的,让人产生的反思也很多,内容上并不单一,谈论的方向非常广,整体来说值得收藏。

但是作者并没有像一般纪实类文学作品那样干巴巴地记录病症所带来的感受是多重的,作者选择用各种通感的诗意般文字描绘身处其中的感受,在纪实类书籍中,这本让我尤其感觉它的文学美。

全书沉浸在一种命运必然的悲伤氛围中,使我观看过程中几度泪目,代入感非常强烈。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我们害怕自己得上失智症,又想知道失智症是什么样的体验,所以我们通过阅读去体会了解。而现在这个问题,简直成为了身边的问题,不管愿不愿意承认,现在的失智症患者增加了,是全球范围内的,从很多地方你都可以看出端倪,比如影视行业,前几年伊朗获得金棕榈大奖的电影《一次别离》、前年加斯帕·诺导演的《漩涡》、还有去年米娅·汉森·诺夫导演的《晨光正好》他们的主题都围绕着失智症,可见,不光是国内,全世界国家都面临这个隐形幽灵的困扰。失智症在人群中的比例是逐年提高的,也就是说必然有一部分人老了之后会得失智症,而在这个少子化的时代,很多人选择丁克,那当自己衰老万一得上失智症,请问该怎么办呢?这增加了我们的焦虑。而这本《记忆的重量》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它完整地多角度地阐述了失智症所带来的影响,需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局面,患者本人以及周围的家属将面对什么样的抉择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都在书中被作者详细阐述。

突然之间极度活跃的父母开始变得缓慢,这样的父母状态给孩子带来真正的情感负担,没有哪个子女能轻松面对,“它给生活砸出一个大洞”,父母希望永远呈现给孩子的“积极活跃,专心致志,生气勃勃,精明热情,风趣温暖,富有爱心,而不是弯腰驼背,行动迟缓,健忘重复”从失智症病人本身来说,他们希望孩子们记住他们是独立的人,而不是负担。”这样细腻的描写并非那种医学类的科普书籍所能做到,这本书真正从人类情感的深处去讨论失智症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面对失智症,书中有些残酷的描述,让我们认清人生灰暗的一面:

书中纪录了很多面对失智症的故事,各种各种的结局都有,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无论是否做好了准备,人都要面对自己的人生结局。这样的书可以给人一些参考,也能带来一些反思。

关于社会层面的探讨,书中也写的比较深刻。感兴趣的可以看下豆瓣书籍页面我摘抄的原文,我觉得讲的还是非常有深度,总的来说,我认为适合喜欢纪实类书籍的读者,观看人间百态,也能在一种相对安全的状态下体味人生艰难,还有就是重新呼唤起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对家人、亲人、爱人、子女的一些思考,对我们自己人生态度的一些思考。我觉得意义在于能带来很多的反思,并不一定是一种悲伤的消极,而是一种,看清楚衰老、失智症、死亡等等残酷话题之后,能够更好地享受当下,面对我们生活里的种种喜怒哀乐,更好地生活,这是意义吧,推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