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的日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的日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的日子》是一本由何大齐 / 木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页数:3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日子》读后感(一):老北京人的生活风情,看完很涨见识!

作为南方人,对小时候的家乡习俗印象并不深刻,能记住的一些民俗风情也很少,每年中常过的节日大概就是元宵、端午、中秋和春节了,看了这本《我们的日子》了解到老北京人的四季民风民情,好想穿越到那个年代呀,感觉我小时候的节日都白过了。

《抬花轿》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老北京的歇后语,过去的姑娘出嫁,大多都是盖着头盖坐着骄子抬到婆家。

花轿也分等级,“八抬大轿”是大户人家的专属,轿子的颜色以欢乐吉祥大红色为基调,绣满牡丹和喜字以及四周围幔富贵喜庆的图案,“花轿”果然名副其实!

抬花轿的车夫也是及其讲究,统一整齐的衣服配饰,送亲途中还有乐队一路吹吹打打,热闹了半条胡同。

这是老北京的四五十年代时期闺女出嫁的习俗。这种习俗延续至今,据说现代交通工具发达时期,也有人特意要感受过去结婚仪式氛围,仍然有抬花轿接亲仪式。

《冰糖葫芦》

一想到冰糖葫芦这个词,脑海里出现的一幅画面是,一个穿着旧时棉衣的老爷爷扛着一个插满糖葫芦的草垛子,边走边叫卖,这个画面可能是电视上看的到的,一直挥之不去。

在现代糖葫芦其实经过很多改良,甜甜冰糖里面不但包裹有山楂,还有橘子、草莓、葡萄等水果,也没有人当街叫卖了,商场的店铺里随处可买。

后浪出版的这本《我们的日子》,何大齐、木玉编著,书中184篇民俗风情,都是作者从小亲身经历,四五十年代老北京人一年四季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的真实写照,这些民风习俗有的已经消失,有的还流传至今,让人看了不免唏嘘、感叹时代进步速度之快,也让人怀念那些有趣的民俗文化风情。

书中近200幅老北京民俗民风的水墨风情画作,全部都由何大齐先生完成,每一幅画都活灵活现,尽显老北京人文风情特色,何老自幼喜欢涂鸦绘画,他上学时期随身携带速写本,随手记录市场、集市的贩夫走卒,寺庙等建筑物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使他打下了扎实的人物造型基本功,也留下了那时期老北京生活珍贵的艺术记录。

《我们的日子》读后感(二):生活中的历史

老北京街巷中浓浓的烟火气息,是一个时代的深刻印记。在《我们的日子》这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绘出老北京人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幅幅真实的生活写照。同时,作者还以真挚的文字记述了他记忆中北京的民风民俗及老百姓们的生活方式,向我们传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也让我们能从中一窥当时北京乃至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一段发展史。

一些食物、器具、行业的流行,一些交通工具的使用,恰恰是一个时代经济状况与社会发展的体现。书中给我们介绍了老北京的传统风味、传统手艺、娱乐活动,以及各种习俗、民间故事,并简述了它们历经上千年的流传与变化。

书中记录的不少物件、行业如今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如拉人力车、拉洋片、铁匠铺钉马掌等;有些物品走进了博物馆,如“缘饰”服装;而一些物件、习俗仍在我们民族中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例如,相声已成为有特色的老北京八大民俗文化之一,兔爷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如“王致和”等不少幸存、传承下来的老字号,而臭豆腐、豆汁儿、冰糖葫芦等风味仍在街头巷尾流传行。

文中也讲述了百姓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例如,卖菜小贩进城前先给菜“上水”,把菜放到河中浸泡一会,既能让菜看上去更鲜灵,还可以加重份量,这与我们平时常见菜贩子在菜市场给蔬菜喷水也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书中内容围绕着老百姓的市井生活,图片与文字有着浓重的年代感,但我们阅读起来并不感到陌生,反而有种特别的亲切感。它们是北京文化的缩影,也是伴随几代中国人的情结。从绘图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流动的场景,从娓娓讲述的故事里,我们也仿佛听到高音低腔的吆喝声充斥着街巷胡同。

北京是个包容的城市,物质的丰富和南北人员的流动,衍生了各式各样的美食与文化。那时北京城的范围就是现在的二环以内,再往外就是农村了。历经几十年的沧桑巨变,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全面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变。舀水泼街的清道夫、向住户人家送水谋生的送水工、走街串户的“放话匣子的”这些行当早已淡出我们的视线,以前仍属稀罕的照相如今却是再平常不过。而农历立春吃春饼、二月二龙吃爆米花、立夏称体重、入秋吃螃蟹等一些传统,以及老北京的四大庙会等各类民俗活动也已经成为文化,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

作者在书中记录了能让他一生回味无穷的事情,能让我们了解上个世纪中期北京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能让我们从纸面上感受时间的流淌。这些生活的一道道风景线是他脑海里的珍贵记忆,也是属于我们的一个历史印记。

《我们的日子》读后感(三):那些消失的、存在的记忆,都是我们的日子!

今天的北京,高楼大厦林立,经济繁荣稳定,全国人才汇集,但高楼之下,依旧存在着胡同巷弄,市井人家,璀璨的灯光掩映着古老的宫墙,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碰撞。 但不断的现代化之下,那些属于老北京人的记忆也越来越少了,本书作者著名书法家何大齐就是个资深老北京,今年已80多岁高龄的他,将自己成长的1945-1955年间的老北京市井文化、民俗民风等绘著成.本书《我们的日子》,书中的每一幅图,每一篇文都是何老亲绘亲书,使一代人的记忆得以留存,也让后人可以知道我们民族发展的过去,知道那些消失的过往。 不管是不是北京人,这本书都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那些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市井文化!

过去,老北京胡同巷子里经常有推车、挑担卖各种美食的,比如豆腐脑和老豆腐(才知道它们是两种东西)、豌豆黄儿、臭豆腐、爆肚儿、卤煮以及北京人专享的豆汁儿等,胡同巷子里弥漫各种香味,吃到嘴里那叫一个地道! 有吃的,当然也有玩的,春季是放纸鸢的季节,郊外空旷地儿,五彩斑斓的风筝随风起舞,让人心旷神怡。那时候的风筝大多都是自己做的,几根竹棍,几张纸就可以做成一个风筝,小时候的我也曾自己做过风筝,对此深有感触。 除了风筝,风车、套圈、滑冰床、逗蝈蝈儿都是北京孩子,甚至北方孩子们的娱乐项目。 还有一些职业和风俗也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变少,消失。磨剪子来抢菜刀的吆喝声早已远去,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修锅修碗行当也已不在,更别说送水工、掏粪工、代写书信等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有一些风俗却永远刻在中华民族基.因中生生不息,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如清明扫墓、中秋拜月、入秋吃螃蟹、元宵节赏灯等。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老北京,见到了那个曾经的四九城,时间的齿轮不会停止转动,有些记忆注定会被时间遗忘,我们要做的是珍惜那些现存的文化,缅怀那些消失的记忆,让过去的日子激励我们更好的过好现在的日子,这或许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