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向死而生:史铁生散文经典(纪念版)读后感精选

向死而生:史铁生散文经典(纪念版)读后感精选

《向死而生:史铁生散文经典(纪念版)》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向死而生:史铁生散文经典(纪念版)》读后感(一):“地坛”在我

谈起史铁生,大家往往会想到他写的《我与地坛》,那时的他沿着悬崖行走,一次次以生命的名义对抗死亡的卷土重来,他用文字带给了无数人生活的勇气。但是我最喜欢的不是《我与地坛》,而是当他远离地坛后写的《想念地坛》。写这篇散文的时候,已经距离写《我与地坛》那个时间很远了,这时的他早已成名,也搬了几次家,离地坛远了,可是我却感觉这才是他与地坛真正融合的时期,就像他在文中写道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其中他回忆了在地坛的时光,追忆起了自己为何开始写作的理由,在深沉细腻的语言中我读到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和对自我的找寻。

地坛对于史铁生而言,是一个可以逃避街坊怜悯的目光的去处,是一个隔绝世界的空间,在那里史铁生能够坦然地感受着自身的残缺与疼痛,就如他在文中所说:“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地坛对于史铁生也不只是一个景点的名称,而是宁静的象征,是一份心境,是与地坛朝夕相处后悟出的生命哲理与智慧。即使身不在,心向往之,如同在,似乎在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便有地坛的清纯之气扑面而来。

我想这与我们许多人的体验类似。在我们的成长过程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存在,只是重要程度不同,或许是一位师长,或许是儿时犯过的一个错,或许是大学时的一次惨痛经历,又或许只是故乡屋后的一条青石小巷。这个存在曾经切切实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将只存在于记忆中,可当它已不在,它便在我了,因为这个存在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命历程之中,成为了我们思想、情感的一部分,它像一条辅助着我们走向成熟的阶梯,一条又一条,引导着我们前往更高更远的地方,也许回望时我们已经看不见其踪迹,可不会忘记的是,它曾在我们脚下。

地坛于之史铁生正是如此,它安抚着他,它引领着他,最后他勇敢地摇出地坛,走向人生的全新阶段。即使最后他远离了地坛,可是那些身处地坛的时光,那些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观察一直永存于史铁生的思想和文字之中,地坛成为了流动在史铁生骨头里的髓质,地坛真正地融入到了他的灵魂之中。

《向死而生:史铁生散文经典(纪念版)》读后感(二):“他热烈地爱着这个世界”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

史铁生作为现代一位不容被忽视的作家,深受很多人的喜爱,可是,大家为什么喜爱他呢?

韩少功说他“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莫言说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贾平凹说他“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

汪曾祺说他“是一个刺客,他用他的文字去攻击社会的弊端。”

我也问了问自己,我喜欢他,大抵爱他的坚韧不拔、爱他的细腻感触、爱他笔尖下流淌的生命、更爱他余华所说的“热烈地爱着这个世界。”

他正值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却突如其来被疾病缠身,本以为简单地住院治疗一下,没想到之后就一直在轮椅上度过了。但是他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恶意、怨言,反而一直在赞美这个世界,对世界充满爱。

本书是史铁生散文经典纪念版,收录了《我与地坛》《病隙随笔》《秋天的怀念》等二十余篇经典散文。

如果是史铁生的铁粉,那本书中的散文大抵都读过,不过作为精装的纪念版,收藏也是极好的。

如果是史铁生的新粉,那从本书开始走进他的文学世界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史铁生的描述,太多人说过太多话了,但是千万句话都比不上你自己一看,翻开书,你就能了解他究竟是如何“热烈地爱着这个世界”。

《向死而生:史铁生散文经典(纪念版)》读后感(三):史铁生: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看《我在岛屿读书》,余华提到史铁生已经离开三十年了 大家都在怀念他,想念他 与读者,与朋友,他都是一个美好的值得记住的人 于是又想起来史铁生,又重新去看史铁生的文字 真是惭愧呀,年少的我当时并未懂得那些蕴含在他的字里行间的重量 现在回头去看,每每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是真正热爱生命、热爱文字的人 他的文字里从来也不回避自己的病、自己的脆弱、自己的悔恨 但是,他的文字也从来都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爱、对美好的眷恋、对生命的思考 比如我手上的这本《向死而生》 这本书收录了著名的《我与地坛》《想念地坛》和《病隙碎笔》(节选)……等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品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充满了史铁生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聊故乡,聊童年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 “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 谈母亲,谈悔恨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谈信仰、谈神佛 “基督教诲的初衷是如何面对生,而佛家智慧的侧重是怎样看待死” “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仰望使我们洗去污浊” 聊生死,谈爱与性 “人是一点点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 “他曾经赤条条的来,也该让他赤条条的去……在我们记起他的那一处空间里,甚至那样一种时间里,就是史铁生之墓” “性是爱的仪式,爱情有多么珍重,性行为就要多么珍重” “性的多指向未必不可以与爱的专一共存” 直面自己的病痛,回忆一次次徘徊在死亡边缘 坦承自己曾经不止一次的自暴自弃 “二十一岁末尾,双腿彻底背叛了我,我没死,全靠着友谊” “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 “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 “这么多年在这园里坐着……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 读这样一本书,无疑是不轻松的 它承载了一个人生命的重量 包含沉甸甸的爱意和深重的思量 能陪着它的注定不是音乐与咖啡 而是一盏孤灯和一颗温柔的心 去领会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 生死同一”

《向死而生:史铁生散文经典(纪念版)》读后感(四):史铁生: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看《我在岛屿读书》,余华提到史铁生已经离开三十年了 大家都在怀念他,想念他 与读者,与朋友,他都是一个美好的值得记住的人 于是又想起来史铁生,又重新去看史铁生的文字 真是惭愧呀,年少的我当时并未懂得那些蕴含在他的字里行间的重量 现在回头去看,每每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是真正热爱生命、热爱文字的人 他的文字里从来也不回避自己的病、自己的脆弱、自己的悔恨 但是,他的文字也从来都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爱、对美好的眷恋、对生命的思考 比如我手上的这本《向死而生》 这本书收录了著名的《我与地坛》《想念地坛》和《病隙碎笔》(节选)……等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品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充满了史铁生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聊故乡,聊童年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 “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 谈母亲,谈悔恨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谈信仰、谈神佛 “基督教诲的初衷是如何面对生,而佛家智慧的侧重是怎样看待死” “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仰望使我们洗去污浊” 聊生死,谈爱与性 “人是一点点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 “他曾经赤条条的来,也该让他赤条条的去……在我们记起他的那一处空间里,甚至那样一种时间里,就是史铁生之墓” “性是爱的仪式,爱情有多么珍重,性行为就要多么珍重” “性的多指向未必不可以与爱的专一共存” 直面自己的病痛,回忆一次次徘徊在死亡边缘 坦承自己曾经不止一次的自暴自弃 “二十一岁末尾,双腿彻底背叛了我,我没死,全靠着友谊” “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 “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 “这么多年在这园里坐着……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 读这样一本书,无疑是不轻松的 它承载了一个人生命的重量 包含沉甸甸的爱意和深重的思量 能陪着它的注定不是音乐与咖啡 而是一盏孤灯和一颗温柔的心 去领会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 生死同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