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Peter Pan Syndrome经典读后感有感

The Peter Pan Syndrome经典读后感有感

《The Peter Pan Syndrome》是一本由Dan Kiley著作,Avon Books (Mm)出版的Mass Market 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5.99,页数:2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Peter Pan Syndrome》读后感(一):摘自《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

前言

它威胁不到生命,所以算不上是一种疾病;但它危害人的心理健康,所以又不仅仅是一种麻烦。就它的症状来说,几乎人人都见识过,所以我不敢把它算成是我个人的发现。但是,蒙在它头上的面纱,却从来没有被揭开过,所以本书也绝非是老调重弹。

这是一种心理现象,虽然无法把它归入任何已知的类别,但没有人能否认它的存在。干我们这行的,常把一种异常现象命名为某某综合征。用标准的行话来说,综合征是指以某些类型的社会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在本书中,我要介绍给你的,是一种在社会上正引发大量问题的综合征。我们都知道它的存在,但至今还没有人给它命名或做出解释。

我研究这种综合征已经很多年了,一直试图搞清楚这里边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怀疑我遇到那些案例都只是个案;然而,在过去的20年到25年间,现代生活的压力让引发这种综合征的因素更加的普遍了,它的出现频率有了急剧增加。毋庸置疑,在可预见的未来,情况还将进一步恶化。

我执业以来遇到的第一个临床病例,就是这种综合征的患者,不过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时我是在军队里,为空军中遭受成长困扰的刚成年的年轻人提供咨询。

他的名字叫乔治,22岁,看起来却像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表达情绪的方式很夸张,明显与年龄不符,而且很可笑;他的话很多,但表达出来的东西却没多少。在他这个年龄,应该开始成年的生活了,而他却还在向往无忧无虑的高中生活。当时我以为他会很快走出这种对成年的恐惧,但直到今天,我也不确定他是否做到了。

通过多年来为青春期的孩子、大学生和年轻的已婚夫妇提供咨询,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对成年过程中的烦恼和磨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渐渐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相当数量的年轻成年男性并没有真正成熟起来。这实在是很蹊跷。

本书将带你去关注那些从未长大的成年男性,带你了解他们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以及在面对这样一个男人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等你读完本书前两章,你可以试着去辨认身边是不是有谁在承受着这种综合征的折磨。当你突然了解了这个人的行为,我想你肯定会恍然大悟:“啊,原来如此!”

在十八九岁到二十出头的时候,这些男人沉迷于浮躁的生活方式。自恋把他们完全锁闭在个人的世界里,漫无边际的幻想让他们产生了种种不切实际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他们会去做(而且觉得自己必须去做)任何事情。然而,在对现实笨拙地适应了几年之后,生活似乎颠倒了过来。“我想要”被“我应该”取代了。只有他们被别人接纳了,他们才能够接纳自己。他们把自己的脾气伪装成了男子汉式的强硬。他们把别人对自己的爱当成理所当然的,却从来不愿把爱回报给别人。他们自认是成年人,但实际行为却像被宠坏的孩子。

一个聪明、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是一夜之间就变成不成熟的、愤怒的成年人的。父母们有许多机会扭转这一过程,因此,本书可以说是为父母们写的;不过,妻子和恋人却是最有可能让这些“永远”长不大的男人在“某一天”长大的,因此,本书尤其是为那些与这种综合征的患者有特殊关系(无论是婚姻关系或是其他关系)的女性而准备的;那些能够影响患者的朋友和亲戚们也能提供一些帮助,因此,本书也是为所有与患者相关的人而写的;最后,如果一个男人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长大,任何时候都不算晚,因此,本书同样是属于这种综合征的患者本人的。

无论你是一位妻子、恋人、父母、祖父母,或只是这种综合征的患者的一个朋友,你都能帮助他,无论他的年龄有多大。在你试着去理解他时,请记住:要爱这个孩子,因为他不爱自己;要信任这个男人,因为他不信任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倾听他,因为他不会倾听自己。只有跨越了世界上最遥远的一段距离——他的口耳之间的距离之后,他才有可能克服自己面临的困扰。

《The Peter Pan Syndrome》读后感(二):虚假的童真,失败的男人

永不长大的小飞侠彼得•潘的故事那个完美的Ending,我想你一定记得:邪恶的胡克船长终于被打败了,他跃出船舷,没料到水中那条一直对他虎视眈眈的鳄鱼正长开大嘴等在那里……孩子们欢呼雀跃中,幕布缓缓拉上了。

故事至此结束,我们以为,彼得将和他的伙伴们从此在永无乡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再不会被打扰。

叙事总要有个结局,但真实的生活从来没有划上句点的时候。在这部戏剧的结尾,作者巴里耐人寻味地写道:“幕布升起。我们看到彼得在他的船上宛如拿破仑将军。幕布一定不能再次升起,否则我们会看到他站在船尾,戴着胡克船长的帽子,手里拿着胡克船长的小铁钩子,抽着胡克的雪茄。”

意外吗?许多人对这个从不在舞台呈现的开放式结局知之甚少,即便知道后,一定也会觉得采用这样的手法给一个快乐美好的童话蒙上一层邪恶和黑暗的色彩实在是多此一举。在观赏了一出快乐的演出后,观众要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却发现彼得站在船头,丢弃了童真,用胡克一样邪恶的眼神盯住你,对你展现胡克一样邪恶的笑容……这种后现代主义的颠覆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巴里是在暗示,彼得的另一个自我就是海盗。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彼得就会变得像他惩治的胡克船长一样无情无爱。

没有人能永远不长大,一直像个孩子一样不知疲倦地玩乐,不用承担任何成长的责任。就连彼得•潘也不能。逃避成长,必然遭到惩罚。

多年之后,一个男人运用心理学的手法,从这部表面轻快的童话剧中,发掘出了巴里讳莫如深的彼得•潘的另一面——一个病态地紧握住青春不放,竭尽所能逃避成长的古怪人物。他既不是一个大人,也不再是一个孩童。他以为童真永不会失去,却不知道,这份童真,不过是乖戾、自恋、孤独、焦虑编织成的赝品。他变成了一个失败的男人。这本书,便是《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一本满带浪漫主义的忧伤和残酷的心理学作品,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耳熟能详但却知之甚少的名词:彼得潘综合征。使得所有在成人世界的劳碌中疲惫不堪的人们,在对童年的轻松欢快时光眷恋不已时,可以找到一点学理上的根据。

当然,这本大获成功的书所做的,绝不是文学分析,作者丹•凯利是一名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他将这个童话人物所隐喻的人性状态与现实人物(特别是向他寻求过咨询的人)进行对照,发现了一群拥有和彼得•潘相似的心理的男人走进了他的诊所。他们有刚刚懂事的孩童,有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看似事业有成的成功男士……

但就像从婴儿车中掉落出来,飘落到永无乡的彼得•潘,不管年龄多少、收入几何,他们本质上都是一个迷失的孩童,因为幼时感受到的父母关系的紧张而不知所措,并因此自责,对成人世界产生恐惧,极力退缩在母亲的围裙后面不愿走出来的受伤的小孩。他们滞留在了社会化的最开始,或者说,他们是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完成了社会化。

他们用不负责任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努力营造一种孩子气;他们一生也摆脱不了从父母的貌合神离中感受到的焦虑;他们在家庭中感受到了孤独,便努力在外面纵情声色,收获的却仍然是孤独;他们在探索性领域时,同时被性本能和不安撕扯着,不知所措,找不到和异性交往的正确的方式;他们用自恋麻痹对自身问题的认知;大男子主义是他们构筑地潜伏于成人世界的伪装。彼得•潘许诺的永恒的青春和快乐未能出现,迎接他们的是绝望的深渊。

在这本书中援引的大量真实而又震撼的案例中,众多男子,从敏感而又懂事的孩子,在父母的忽视和无助之中,一步步变成了冷漠、孤独、绝望的男人。

也许你不相信世界上有多少这样的男人存在,等你放下这本书,眼光投向四方,你或许会惊觉,真有这样一个男人,是你曾经遇过,你曾经相处过,你曾经爱过恨过,你曾经不解过的。他或许是你的朋友、你的兄弟、你的父亲、你的丈夫或爱人、你的孩子,或许,他就是你自己。那个孩子一样的男人。

《The Peter Pan Syndrome》读后感(三):每个女人都会爱上一个彼得潘,每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彼得潘

很快,《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简体中文版就要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了,这是一本极其经典的心理学著作,在丹凯利八十年代初将书稿交到一位出版商手中的时候,对方认为这本书在鼓吹男女平等观念,因此拒绝出版,等到第二个出版商将其出版后,本书在美国迅速畅销起来,短短时间内,光是精装本便卖出了20万册,平装本更是达到了数百万册,它一共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停留了20所周,并在美国引发了一股大众心理学研究的热潮,模仿者无数。

在全球范围内,这本书也受到了热烈欢迎,共被翻译成了22种文字,各种版本累积销量突破了千万册。但在中国,这本经典著作还是第一次被引进。不过,彼得潘综合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特别是在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群中间。即便是对它一无所知的人(事实上,绝大多数知道彼得潘综合征的人对它的真实面目确实一无所知),也能从这个形象而充满梦幻气息的名字中,感受到一点它的内涵。

彼得潘,那个永远长不大,永远年轻,永远在带领一群小孩子同胡克船长作战,会飞,勇敢淘气的童话人物。彼得潘之所以经典,之所以让人在长大后仍然念念不忘,不正是那永恒不变的青春吗?

如果说对于小孩子来说,彼得会飞的特质,没有大人管教的小岛永无乡,还有终日做伴的小伙伴是最有诱惑力的东西,而对于渐渐长大的成人来说,当年华渐去,童年已成梦幻泡影,大人的烦恼责任悲哀的侵袭停不下来的时候,有多少人渴望自己能像彼得一样,永远不长大,永远不要上学工作,甚至永远不要恋爱,只要做个永远的孩子,除了玩乐,再不需要接触任何无趣无聊严肃沉重的事。

或许,这深深应和了人类渴望永恒青春的心理的童话人物,自出生之日起,便注定要成为和人类的繁衍一样长久的经典。

丹凯利正是发现了这一联系,他说,“因为彼得潘综合征是这样一个经典英雄人物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再现,因此,我没费多大功夫,便给这个心理现象找好了一个名称——彼得潘综合征。”

或许,在心理学中,再没有比这更恰如其当的名字来描述人类对于逝去的青春的眷恋和即将到来的衰老的恐惧了,也再没有比这更有浪漫气息的名字了,唯一能与之相比的,恐怕是以另一个童话人物为名的另一种综合征——爱丽丝梦游奇境综合征。

也或许是因为这名字浪漫而梦幻的气息,许多人眼里的彼得潘综合征也成了一件颇有情调的事,一种对于自己的孩子气的绝佳的,略带赞赏的讽刺。

事实果然如此吗?这种心理症状,果然如它的名字昭示的那样无害,只是为了博人一笑吗?

在《彼得潘》的剧本中(这本是一出戏剧),彼得潘战胜了胡克船长,略施诡计让那船长跳下了船,掉进了一直紧追他的鳄鱼的嘴里。故事至此结束,詹姆斯巴里写到:幕布一定不能再次升起,否则我们会看到他(彼得)站在船尾,带着胡克的帽子,手里拿着胡克的小铁钩子,抽着胡克的雪茄。

丹凯利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彼得潘就是另一个胡克船长。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彼得就会变得像他惩治的胡克船长一样无情无爱。

这正是真正的彼得潘综合征患者最终的归宿,一个原本聪明、温柔、善解人意的孩子,最终变成了一个焦虑、不负责任、孤独和饱受性别角色冲突困扰的成年人。他自以为在追寻着永恒的青春,却意识不到时光从来不可能为任何一个人停留。

在第一章的开头,作者写道:你认识这个人吗?论年龄,他是个男人;论行为,他是个孩子。这个男人需要你的爱;这个孩子却需要你的怜悯;这个男人渴望与人亲近;这个孩子却害怕被人触碰。你若是看穿了他的骄傲,就能看到他的脆弱。你若是无视他的冒失,便能感受到他的恐惧。

你认识这个人吗?

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吗?甚至你嫁给过这样一个人吗?

再,你是否就是这样一个人?

打开《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来了解这样一群无助的人,来帮助这样一群无助的人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