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章木椅读后感锦集

一章木椅读后感锦集

《一章木椅》是一本由赵广超 / 马健聪 / 陈汉威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1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章木椅》读后感(一):排排坐 赤果果

坐 座 被 坐 座 。。。

做 作 制 做 作

炕、塌、凳、席 小马扎、、、、

海黄越黄小叶檀、、、

红木柴木沉香木 、拉簧弹簧大双簧、、、

其实

看屁股凉屁股晒屁股屁股大赛很方便啊

每晚19:00那半小时 。。。 其实 前三分钟就够了 大家都懂D。。。

《一章木椅》读后感(二):对中国文化的细节解读

通过王世襄,我们已经知道明式木椅是中国艺术文化的代表。但为什么是它,它又如何代表,这本书仿佛庖丁解牛,给了生动有趣的讲解。它从中国人“坐”的历史一路写来,从席地而坐,胡椅传进,写到这张明式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很多时候,愚蠢只是因为无知。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误读,仅仅是因为根本不了解。知道了一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因为所以,很多想象式的误读造成的问题,比如狭隘的民族主义,比如民族自卑感,比如拿来主义,这些一一都会迎刃而解。

这本书从椅子的角度,对中西文化还做了一些对比。

《一章木椅》读后感(三):面那块片

做图书生意,每天过手大量的书,必须瞬时反应,迅速通过个体认知判断书之价值,渐渐养成“读封面”之心得。

主题之蛊惑,书名之品识,设计之匠心,用材之考究,出版之声名,手感之愉悦,从常识储备到人性天生,视觉触觉收集之信息经大脑皮层神经元放射性感知并决断,这本书,爬!

此所谓片面。不过我喜欢研究面那块片。

这本书,唯有“木椅”二字会让我喜欢,的确是有点片面。

翻开书,慢慢看,精彩片片,内容生动细腻,绘图赏心悦目,作者赵广超,原来还写有《不只中国木建筑》和《王者的轴线》。

片面行事而不遗珍,真本事也!

《一章木椅》读后感(四):一本很美的入门书

虽然喜欢读书,但我总是把自己归类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随意型。一来自己的兴趣跳跃得很频繁,二来,我觉得也跟有没有读对书,有很大关系吧。

也曾想过,既然花了时间去看书,为何不做点小学问?每样感兴趣的东西,多了解一点,了解得透彻一点,也不至于读书读到了最后,还是流于表面啊。实际上,入门是比精进更难的一个事情。

中国做学问的人,一般都趋向往高、精、深来做。惠及大众的入门书籍,很多大家是不屑于做的。所以,想入门的人往往苦于没有领路的人,没有合适的自学材料,因为寸步难行,泄气并最终放弃。

这本书就把尺寸拿捏得很好。娓娓道来,结合着引用与自己的闪着智慧灵光的见解,让终日在门外徘徊的人,也终于一尝见识大观园的滋味。

中国其实真有很多值得骄傲的东西,可惜能把它们传承下来的人,日渐稀少了。

《一章木椅》读后感(五):值得一试

赵广超的名字,在我翻看一系列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时出现了好几次,评价不错,于是这成为我看的第一本他的书。

文字没有什么特别,透着一股香港人特有的轻松诙谐,却又不失考究与谦逊的态度。

书中屡次提到的王老,是国内研究明式硬木家具的第一人,当他的相关研究著作在二十世纪末再版的时候,人们才逐渐开始关注眀式家具,使其艺术价值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纵观全书,以明式紫檀扇面南官帽椅为代表的明式家具以其朴实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以及奢华的用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中国家居提高到无法超越的水平。中国家具的演变一直都是渐进式发展,每个朝代也没有被特定的风格所代表,唯独明式家具除外,它是中国历史中唯一有文人参与设计的家具,在历代家具文化的沉淀下多了几分文人特质。

其实再多的词藻也无法表现明代家具的魅力,有兴趣的还是推荐一看吧。建议入香港原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