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登天的感觉》经典读后感有感

《登天的感觉》经典读后感有感

《登天的感觉》是一本由岳晓东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2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登天的感觉》读后感(一):当作故事书来读吧

在上海图书馆里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当作故事书来读,很有意思。

但当作心理学的书籍来读,不太现实。

作者很会讲故事,把自己在美国的一些咨询案例写出来,让读者了解中西方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差异。

但其中理论性的东西不多,可以说几乎没有。

作为心理咨询的补充阅读材料不错。对于完全不了解心理学的朋友而言,作为故事书来读也挺有趣。

《登天的感觉》读后感(二):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自我真的是件很难的事情

作者写的几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拿起书如读故事一般很快就看完了。

能帮助求访者认识到自我,解决他们当前的困惑,对于作者来说,确实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吧。

作者面临的咨询对象都是哈佛大学的高村生,每一个咨询案例中虽有点小波折,这个波折来自于咨询师本身吧,但最终都成功地解决了问题。所以,一名好的心理咨询师并不是简单地掌握了咨询的方法而已,而是怎么在具体的案例中运用,如何打开被咨询者的心,倾听到他们的内心,寻溯到问题的根源,且采用恰当的方式来进行沟通。

对于我等非专业人士,只能从沟通的角度和自我认识的角度来看待这本经典之作了。

作者多次描写到咨询室的环境,那幅海滩浪花的画。确实,海的画面、海浪的声音,能让人宁静,平复情绪。客观环境的布置对情绪有一定的影响,看来在新屋装修的时候,对于装饰可以多用点心,营造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家的感觉。

心理咨询师的耐心倾听,询问,与咨询者产生的同理心,是那么地真诚,值得被信任。他不用专业的权威武断地下套子。作者采用的沟通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特别是在对面相对你而言比较弱势的一方,比如孩子。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去掌握了解心理咨询的技巧方法,但我们真的很有必要不断去认识了解自我,倾听得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对自己有耐心,不去逃避问题,而且可以不断给予自己正能量。

《登天的感觉》读后感(三):书中提到的几个疗法(书摘)

现实疗法 reality therapy

格拉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人的心理失衡与障碍表现皆由不能在当前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承担责任造成的。

要点:

1、 人都是有爱和被爱两种基本需求,如果它们不能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焦虑、怨恨、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反应,并可能产生逃避现实、不负责任的欲望。因此,心理咨询的目标在于减少来询者不负责任与自我毁灭的意向。

2、 人都具有自主自立能力,也具有成长动力。因此心理咨询的作用在于,使来询者在生活中区分“成功的认同”与“失败的认同”,增加对前者的体验,减少对后者的体验,这样才能充分满足个人爱与被爱的需求,感受到个人的价值。

3、 “现实疗法”重视现在超过重视过去。它强调过去的事实无可改变,因而应将眼光放在现在与将来的发展之上。它主张咨询者在协助来询者面对个人的痛苦、失败经历时,要帮助他看到个人的潜能及以往的成功经历,从而认识到生活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存在,可供自己选择和享用。

4、 “现实疗法”十分注重承担责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将其当作心理咨询的核心,强调人只有积极面对现实,才能承担责任,获得“成功的认同”。在操作方法上,“现实疗法”十分强调面质(confrontation),制定具体计划,不接纳借口,不用惩罚等技巧。

格式塔疗法 gestalt therapy

佩尔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要点:

1、 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询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由此,心理咨询不求为来询者的困难作解释与指导,而是鼓励来询者主动承担责任,主持自我的治疗与改善。

2、 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现在的生活与感受当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人的许多焦虑都产生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生活向当前生活的过渡,以逃避现实的做法来处理个人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压力。这严重阻碍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3、 使人积极面对现实、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结”(unfinished business),这通常指个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灵创伤和刺激经历所留下的不良情绪体验(如懊恼、悔恨、内疚、愤怒等)。它们犹如一个个心结,系住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由活动。而要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现实生活,就必须排除这些“心结”干扰。

4、 在咨询手法上,“格式塔疗法”甚强调帮助来询者由“环境支持”转向“自我支持”,以使来询者从一开始就不依赖他人,尽量挖掘个人的潜能。

来询者中心疗法 client-centered therapy

罗杰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要点:

1、 人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

2、 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自我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自我概念。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人的心理失常。人在交往中获得的肯定越多,则其自我冲突越少,人格发展也就越正常。

3、 这一疗法恨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其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与来询者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即可使来询者处于主动的地位,学会独立决策。

4、 在操作技巧上,这一疗法反对操纵或支配来询者,主张在谈话中采取不指责、不评论、不干涉的方式,鼓励来询者言尽其意,直抒己见,以创造一个充满真诚、温暖和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得开放自我。

理性情绪疗法 Rational-emotion therapy

艾利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要点:

1、 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中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信念。它使人逃避现实、自怨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当人们接受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与其他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2、 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三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即对人或事都有绝对化的期望与要求;2)“过分概括”,即对一件小事作出夸张、以偏概全的反应;3)“糟糕透顶”,即对一些挫折与困难作出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体验。凡此种种,都易使人对挫折与精神困扰作出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的反应。

3、 “ABC理论”:在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个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B(brief)和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consequence)这三者关系中,A对C只起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换言之,一个人情绪困扰的后果C,并非由事件起因A造成,而是由人对事件A的信念B造成。所以,B对于个人的思想行为方法起决定性的作用。

4、 “理性情绪疗法”的目的在于帮助来询者认清其思想中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乎逻辑、理性的信念,以减少个人的自我挫败感,对个人和他人都不再苛求,学会容忍自我与他人。

精神分析 psychoanalysis

要点:

1、 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三个部分,其中意识指人能够知觉的心理活动;前意识指人平时感觉不到却可以经过努力回忆和集中精力而感觉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指人感觉不到却没有被清除而是被压抑了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认为,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是由于那些被压抑在个人潜意识当中的本能欲望或意念没有得到释放的结果。

2、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其中“本我”是个人最原始、最本能的冲动,如食欲、性欲、攻击欲、自我保护欲等。它依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个人在与环境接触中由“本我”衍生而来的。它依照“现实原则”行事,并调节“本我”的冲动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行事。“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它依照“理想原则”行事,是人格的最高层次,也是良知与负疚感形成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人欲维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协调好三者的关系。

3、 人在维护自我的心理平衡和健康时,常对生活中的烦恼和精神痛苦采取某种自圆其说或自欺欺人等认识方法,以求心灵的自慰。弗洛伊德将这些认识方法称作“心理防御机制”,通常包括解脱、补偿、合理化、投射、转移、升华及理想化等方式。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心理防卫活动多是无意识的,它们对人体的心理健康可起积极作用,也可起消极作用。

4、 为使人们领悟其心理障碍的根源,人们需要接受精神分析的治疗,通过移情关系的建立来重塑人格。在这当中,心理分析师通常使用解析、自由联想、催眠、释梦等技巧来疏导患者“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减轻“自我”的压力,更好地面对现实。

认知领悟疗法 cognitive therapy

源于霍姆关于人的内隐行为时人心理的操作者之观点。而这一疗法是由一系列人共同创立的,其要点包括:

1、 它十分强调认知过程对人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动机的支配作用。它主张通过改变来询者的认知模式,并辅之以行为疗法的技术,来矫正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这样,随着来询者认知方式的改变,他的情绪和人格障碍也会随之得到缓解。

2、 虽然“认知领悟疗法”很重视人的认知方式对他心理变态和人格障碍的影响,但它不像“精神分析疗法”那样,一味追究来询者早年生活经历(主要是指3岁前后)对当前行为的潜意识作用,它主要探讨来询者当前认知方式对他行为表现的影响。

3、 “认知领悟疗法”很强调来询者对自己问题症结中的非理性、非逻辑观念的深刻领悟,并以此来帮助来询者重新认识、评价自我,建立合乎情理的认知模式,摆脱非理性观念对自我的干扰。

交互分析疗法 transactional analysis therapy

伯尔尼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主要观点:

1、 人格是由三种自我状态组成:“父母式自我”(parent self)、“成人式自我”(adult self)和“儿童式自我”(child self)。其中P代表父母的价值观,是其内化的结果,偏向权威化;A是个人对外界环境的客观反应与评价,它既不情绪化,也不权威化;C是人格中的儿童欲望与冲动的表现,是其本能部分,偏向情绪化。这三者自我状态,构成了人格冲突与平衡的基础。

2、 人皆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护与肯定。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领导、朋友、恋人等人物。个人在人格成长中得到关爱与肯定越多,则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则越强。正面的“父母式自我”、“成人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之间的交互作用,会产生积极、正面的生活脚本(life script)。反之,则会导致不良的人格表现,使人在交往中充满焦虑和自卑。

3、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询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integrated person),使个人从“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的支配。由此,学会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学会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疗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4、 在操作技巧上,“交互分析疗法”十分强调倾听分析的作用。它旨在推动来询者深刻反省其人格中“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冲突,以“成人式自我”的眼光来审视个人的生活脚本,积极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增强自信心。

行为疗法 behavioral therapy

1、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其中强化对该行为的巩固和消退起决定性作用。强化可采取嘉奖或鼓励(正强化)的方式,也可采取批评或惩罚(负强化)的方式。由此,学习与强化,是改变个人不良行为的关键。

2、 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利用强化使来询者模仿或消除某一特定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方式。它通过提供特定的学习环境促使来询者改变自我,摒弃不良行为。由此,它很注重心理治疗目标的明确化和具体化,主张对来询者的问题采取就事论事的处理方法,不必追究个人潜意识和本能欲望对偏差行为的作用。

3、 “行为疗法”的常用疗法包括“系统脱敏疗法”、“松弛疗法”、“模仿学习”、“自勇训练”、“厌恶疗法”、“泛滥疗法”等疗法,其核心均在于利用控制环境和实施强化使来询者习得良好行为,矫正不良行为,重塑个人形象。

《登天的感觉》读后感(四):心理咨询是专业技术,也是语言交流的艺术

新生适应不良——自卑

人是活在相互比较的感觉中的。正是这种比较可以给人带来自信,也可以给人带来自卑。当它给人带来自卑时,人要学会与自己比较中获取自信。

正是自卑,才使周围人无法接近她,帮助她。

一、宣泄不良情绪(通用)

1.共情:“你现在面临的困难的确是你人生中前所未有的,所以现在的情绪反应也是很自然的。”

“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我想如果我面临你的处境,我也会感觉很不好受的”

2.肯定寻求心理咨询的行为:“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也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以更快、更有效的摆脱精神压抑,重新振作起来,你来到咨询室,说明你有这个勇气,更有这个能力。”

3.共鸣:

他人:现象十分普遍“你这样的情绪反应在人们当中是十分普遍的,绝不只你一个人。”

自己:自我披露(1缩短心理距离;2以平等的姿态相处,而不是权威)

“我自己也曾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当时我也曾因自卑叹息过,但我最终挺了过来。”

人越是在比自己成熟或地位高的人面前获得尊重,就越容易消除个人的自卑感。这既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常规,也是许多咨询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秘密 武器。

二、转移比较对象(引导将比较的视野从他人转向自己)

1.以自我经历为接触点,引向与自己的比较

2.将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

3.讨论如何看待当前的学习压力,生活中的挫折未必是一件坏事,它课使人更好地认识自我的不足,将外界压力内化成为对自我的激励。

三、采取具体行动

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加以克服和改进,制定时间表。

联系老师或同学,主动寻求帮助。

职业选择

父母的期望时常与子女的选择发生冲突。心理咨询人员应帮助来访者增强与父母的思想沟通的同时,认清自我。

嘉慧想成为一名记者或专栏作家

父亲想让她学医或者法律

我只能帮助她做出决策,却不能替他决策。因为无论我替她做出什么决策,都不能使她真正解决问题。唯有她自己想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会真正解决问题。

“你爸爸为什么这么强求你学法律?”

“那你怎么看呢?”

“那你爸爸又怎么想呢?”

“那你怎么看呢?”

帮助嘉慧做好两件事:

一是帮助她与父母更好的沟通,使彼此都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二是帮助她更好地认清自我,确定适合于自己能力和行曲的职业发展方向。

你怎么看我老爸说的这一切,你觉得我老爸说的有没有道理?

那你想我怎么回答你的问题?

我可以很好的理解你的心思,但你能很好的理解你老爸的心思吗?

你老爸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你有没有认真想过?

你有没有坐下来与你爸爸认真谈一谈,为什么你去上法学院。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不去好好尊重你父亲,吸取他的人生智慧,他怎么会反过头来尊重你,理解你的心思呢?

和爸爸交谈,主要听她讲话把原因说个头,尽量不去争辩。

做一个角色扮演,由她做父亲,我做嘉慧,展示如何做一个好的听者。

接下来进一步讨论怎样获得成功,将自己在两个职业的优势和劣势都罗列出来,分析自己在哪方面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更快,然后再去交流。

为帮助嘉慧再次与父亲沟通成功,我们又做一次角色扮演,这一次,我扮演父亲,嘉慧扮演自己,尽量给嘉慧提出各种难题,并帮助她分析怎样回答才合适。

内疚、自责

面对佳莎(来访者)的精神痛苦,首先要表现出最大的同感与理解。

1.你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改变现状

(1)我很理解你的心情,然而你怎么做才能使她摆脱困惑呢?

(2)那你认为你在这一过程中能起多大作用呢?

(3)你那么做,很可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他需要的是更专业的帮助。

2.这件事是否勾起了自己以往的某些不快的经历?

3.“我还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总会觉得我本来可以挽救他们?”

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体温,而是反问她:“你认为你真的有能力这么做吗?”

能做些什么呢?

那样做又能帮助多少呢?

问题的解决远远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他们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所以你的懊恼,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必要的。

4.讨论一些具体的事情

(1)参加不同的活动

(2)应付当前的学习压力

“我本来很担心你这个大男人不会很好理解我这个小女子的心理,现在我不再担心了。”

“我为你咨询,也一直担心你不能彻底解脱精神烦恼,现在我也不再担心了。”

通者不痛,痛者不通

真正的安慰,不是忘掉过去,展望未来,而是要正确的面对过去。

做心理咨询一定要善于多提问题,多做联想。

婚姻咨询

“难道我们的缘分就到此结束了吗?”

我没有出声,在等她答复自己。

我依然双眼注视着她。

“我在认真思考你提出的问题,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你是想让我告诉你应该怎么办?”

(我来这里是想要你帮助我,帮我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告诉我怎么做)

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你是希望我能直截了当的告诉你怎么处理这件事。我们在咨询中的首要原则是不要去替别人当家作主。所以,我希望与你多做探讨,少做指教。我也希望我是帮助你拿主意,而不是替你拿主意。这就是心理咨询与一般生活安慰的不同之处。

技巧:共情(同感)、内容反应/情感反应(重复)、概括、善用反问以促进思考(少正面回答问题)、采取具体行动

发现来访者:

自我中心倾向

谈话多用“我”而少关注“我们”

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

谈谈对方有什么苦衷

你不能说清楚对方有什么感觉,这正说明问题

缺乏沟通,不理解

想自己太多,想对方太少

“你打算怎么办”

“你有没有与对方谈过这些想法”

“那你怎么看”

依赖他人倾向

我想问你,你要是我的话,碰着这么大的事,你该怎么办?

“我想我会像你一样感到十分为难,但有一点我会是很清楚的,就是无论最后结局是和事散,这都不可能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你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你想我怎么回答”

“什么出路?”

“你有没有与对方谈过这个想法”

“他怎么说的?”

“那你怎么看他说的呢?”

人生之有所得,也必有所失;有所失,也必有所得。

卫红的一个百思不解的问题是,自己多读几年书有什么不对?的确,没有人可以直接说她做得不对,还会有人称颂她这是妇女独立意识的觉醒。但卫红没有充分思考的问题是,事业与家庭的冲突,不是一个孰是孰非的问题,而是一个得失平衡的问题。

来访者移情解决:出现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感情依恋,应该多同来访者讨论这段时间以来我对她的帮助及怎样可以将这种帮助内化为一种个人成长的动力。也就是,努力使来访者将对我的感情依恋转变为对她自我的鞭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