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时间·艺术》读后感锦集

《时间·艺术》读后感锦集

《时间·艺术》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艺术》读后感(一):我看时间·艺术

我是一位钟表迷。《时间·艺术》是我看到的国内出版的、最好的、中文钟表杂志,杂志装潢非常艺术,内容可读性较强,而且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就是价格高了一些。

该杂志为双月刊,目前已经出版了三期。

2006年10月 第一期{创刊号}

2006年12月 第二期

2007年02月 第三期

《时间·艺术》读后感(二):锺泳麟简介

锺泳麟,香港著名钟表收藏家、鉴赏家、评论家,《名表论坛》主笔,东南亚首屈一指的收藏家;东南亚首屈一指的腕表杂志制作人;可以一年365天每天换一只表却不会重复,笔也是如此。他爱酒,可以盲嗅出不同年份的区别,为了寻访美酒,走遍了世界各地,写出数本在市场上很具影响力的酒经;他爱美食,吃遍大江南北,访尽名厨师饕客甚至自己练习横切出够薄的鲍鱼去和名店的大厨一拼高下;早年,他对音乐的专业素质有香港音响界的金耳朵之称,很多著名的音响界写手当年都得益于他的扶持。在他的事业巅峰期,甚至在国内拥有一个音箱生产厂,轰动一时;他感情丰富,听马勒的时候,他会潸然泪下;他曾是一些汽车杂志的专栏作者,写了很多大家陌生或耳熟能详的名车,他的文字力量影响着香港上流社会的名车品味。他以示好表于天下为己任,甚至只要让表迷更爱表、更懂表,他情愿容忍生意上的一些损失。他是很懂表的人,却总在谦虚的说自己完全不懂表。人们看到他很感性的看待表,很人性、也很苛求。他创办的颖川堂,出品了大量品位人士的爱读物,并且,正以稳定而迅速的速度引领着品位的潮流与导向。

《时间·艺术》读后感(三):钟表还有艺术?时间也是时尚?奢华还是奢靡?

见过贵的,《西藏人文地理》的创刊号99元,没见过这么贵的杂志吧?《钟表研究 巅峰时间》每期200元!

现在的书报摊上,时间刊物和准刊物已经接近10种,其中还有最古老的行业协会会刊《钟表》,有来自德国的透着德国人的严谨和工程师风格的《Chronos》。近日一本《时间 艺术》也跃将出来。

看了刊名,就觉得风格似曾相识,回家一翻,果然把那本贵的找了出来,果然,从封面设计、版式、内容安排、纸张选择、甚至字体,无不相似,看看版权页,还真是一拨人做的,只不过《巅峰 时间》时的执行主编王寂在《时间 艺术》中,摇身一变成了出品人,而《巅峰 时间》的特约撰稿人、香港著名钟表鉴赏者钟咏麟,在《时间 艺术》里成了主编。看样子真是喜爱之切“壮心不死”。

最大的不同在于《巅峰 时间》的巅峰价格,在《时间 艺术》这里就表现的比较艺术,定价仅为45元,创刊特价28元!

咏麟先生开篇就定义自己是“赤裸裸鼓吹消费文化的先行者”,并且藐视没有“品味”的“衣食无忧的布尔乔亚”,以钟先生现有的境界却是可以做如此论,但是,有句话说,三代不出贵族,没有从布尔什维克到布尔乔亚的转变,到所谓“贵族”的提升,“宁有种乎?!”

所以,他说,只有艺术才能为时间赋予永恒,只有艺术才能令文化生活有趣味,我们将全力为艺术鼓而歌!

冠冕堂皇的以艺术为幌子,当然可以蒙混一时,但是,这个艺术的永恒,靠的却是实实在在的金钱!

他还号称,我们的财政基础,要远比那些“富贵”杂志们雄厚稳固,因此我们有足够时间等到艺术抬头的一天。

这还是第一次在发刊词中这样宣扬自己的富有,但我担忧,这个时间的艺术, 会不会像巅峰的时间那样,很快的出溜下去。

倒是王寂在《巅峰 时间》里的话更有意趣,他说,我们,这些所谓的崇高事业的媒体者,不过是一些为粉饰太平的家伙,是一群为农民工作着的家伙。。。。。。

厚厚,所以说,钟表这玩意离艺术差之千里。我的观点是,工业品如钟表之流,精湛的是其工艺,其本身甚至与艺术无关,无非是艺术的表现载体罢了。

就好像,798,除了本身的建筑艺术外(如果那也算的话),它就是一个艺术的大厂蓬,大车间,大展厅。

内容,我只是翻了翻,因为我知道,我既不是王出版人要服务的农民,也不是咏麟所不屑的布尔乔亚。但我知道,有富裕起来的农民,也有真心喜欢的爱好者、收藏家,希望他们所看重的家伙们,比如做丫鬟的房地产开发商,修电器的首富次富,倒腾废纸的女能人们能理解他们的苦心,知晓从定价200元的苦心意旨,勉强掏出28元,零头都不要找了,从他们认为的报摊渠道买上一本。

上次,《巅峰 时间》顶着有20年历史的科普杂志《科技文萃》的粉墨登场。这次,《时间 艺术》披的是江西日报社《大江周刊》的外衣。终究巅峰不再,大江东流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