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音乐殖民地读后感锦集

音乐殖民地读后感锦集

《音乐殖民地》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殖民地》读后感(一):刚想要看 却没的看了

颇为好评的这么一本杂志

却停刊告别了

只能感叹知识浅薄

时运不济

不过mcb出了线上版稍微给了点安慰

为了后来人

手头有刊的同志们扫上来分享吧

感谢感谢!

《音乐殖民地》读后感(二):Sin:Ned 的乐评牛逼了一代人

1997年,中国大陆最早那拨儿日系迷幻噪音/噪音听众没人不知道Sin:Ned。

从97年开始,在音乐殖民地上Sin:Ned 写了大量关于灰野敬二,南条麻人,金子寿德,大友良英等等的迷噪/噪音的乐评文章,文笔相当迷幻,特别喜欢他写的关于灰野敬二的那些文章。

十年间我扔了不少杂志,全加起来能压死一个90后了。

但是那几十本《音乐殖民地》却保留完好,现在有时还拿出来看看,依然回味无穷。

什么是优秀的乐评人?

很简单,你看了他写的评论文章后就想马上听到那张唱片,然后上瘾。

《音乐殖民地》读后感(三):它让我找到了音乐的方向

我第一次看见《音乐殖民地》是在礼士路的一家小店,本来是进去看盗版,却发现角落里放着封面是刘以达的一本旧杂志,拿起一翻就放不下了。那里只有两期,当然不能放过,另一期封面好象是NICK CAVE,时间是1996年。后来,在有待的店里买过几本,然后就是傅雄的店。

自此以后,我的音乐历程开始了第二段。原来除了重金属、艺术摇滚、非主流,世界上还有更加非主流的音乐——在德国、在瑞典、在英美也属于小众的派别;原来除了《音像世界》,中文音乐刊物还有这样一个前卫的“兄弟”。

我是在看过《音乐殖民地》爱上的DARKWAVE,现在已经成为忠实者了,还有“天籁仙音”,也是我的最爱。通过《音乐殖民地》,我看到了办杂志的另一种思路,另一种风格,充满新鲜感。其中的文字也让人耳目一新,更不要提“旁门左道”的音乐数不胜数,让人觉得眼花缭乱,闻所未闻。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这个音乐狂感到了难以抑制的幸福!

不过,每一期的杂志我也不是篇篇都看,关于日本、印度还有我不“感冒”的东西也就一眼掠过。

《音乐殖民地》对我来说,是一次飞跃,它让我看到了音乐的多面性,使我对音乐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更让我找到了我听音乐的方向。

《音乐殖民地》读后感(四):Influential

音乐殖民地对我来说是影响很深,若不是十年前在广州读书时偶尔见到,和suede的album一并买下,我也不会在我现在的地方,做着现在做的事了。一本一本地买回来,如同发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那时候internet 还是萌芽状态,哪里象现在随便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一大堆资料!不错90年代正是Britpop鼎盛时期也是独立音乐走向主流,失去其真正含义的开始,MCB也用了很多篇幅报道Britpop,它是不如wire的前卫冷僻上但风格还是要比现在的NME来得平实诚恳少花哨,有许多实际的内容,作者也是抱着一腔热情来写东西的。应该说是和70年代的NME或fanzine的精神比较接近,那时期的音乐杂志不仅仅是音乐杂志,更是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让sub-culture逐渐登大雅之堂。因为这个缘故,我想我应该感谢袁志聪主编和其他的撰稿人,可能他们也没有料到无意间改变了有些人的生活。说MCB是influential可不是轻巧的含义。

MCB休刊,一部分原因也是时代使然,多少有影响力的著名杂志也停掉了。无疑是受到新媒体的挑战。只要看看豆瓣,每个人都是评论人。正如上面的评论所说,‘有些杂志死了,但还活着’,我想那种好奇,勇于尝试新事物,敢于挑战主流权威的精神还是以不同的形式留存下来。

《音乐殖民地》读后感(五):End of an Era

For me the last issue of MCB marked the end of an era.

一个淘盘听的时代的结束。MCB停刊,就又少了一样能抻着我神经走的东西。停刊的时候打口盘大势已去了,再没有躲在北太平庄陈曦的小黑屋里弄得满身烟味儿满手灰尘淘盘的乐趣了,新街口的兄弟俩也因为一个被抓了进去而不敢大手大脚买盘了,大概只剩下和平街北口全国出名黑心的叶阳还有五道口服装市场偶尔经营的小摊位。我已经记不得新街口那家卖MCB的老板叫什么了,什么雄来着?他在新街口几个地方都做过,后来落户到了那家需要上好高台阶的音像店。他卖正版盘,单张的148块,双张的都要200多。按照现在的汇率,应该便宜点了吧。

我还记得我兴致冲冲地看到MCB又出了新的一期,都没看封面就拿了一本。往外走一边看一边觉得不太对劲,这才意识到那是最后一期了,于是又冲回去替娃娃买了一本,我知道她肯定也是会要的。后来在22路公车上看各方对MCB停刊发表的文章,当然还有袁智聰本人的文章,难过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

钱,当然是最大的问题。哪儿都一样。美国的非营利艺术组织,我几乎敢大胆的说基本全是死在钱上。 不过至少欧美还有这么多非营利,什么时候国内才能有这种文化呢?

昨天跟Art and Tech的curator Jen聊天,她说,I am a good person, but I don't make 6 figures. 我想,这世界大概不是这么运作的,反方向倒是比较可能。

借Seth的quote:

"If you really want to hurt your parents, and you don't have nerve enough to be a homosexual, the least you can do is go into the arts." — K. Vonnegut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