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经典读后感有感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经典读后感有感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2开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元,页数:252页 4插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读后感(一):奥比岛8月21日黑莲任务

奥比岛8月21日黑莲任务:攻略地址二楼再附上!

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尼采曾经提出要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的口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他自己却也成为重新估价的对象。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读后感(二):尼采预热篇

从酒神精神,强力意志,到评价就是创造,个人主义,非理性主义,最后是要对一切价值的重估:超人哲学和审美人生观。

尼采提倡的是一种有力感的人生,主张拥有健康勃发的生命力和有质量的精神生活。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读后感(三):人生的悲剧性

看了几遍这本书,每次都想在其中找到人生意义的答案,但是每次没法总结,又想再读一次。没有答案的对吗?强大到将痛苦当作快乐来享受。这本书在这个年纪读是一种幸运。其实,没什么事有什么了不起。去面对,去承受,去享受痛苦!艺术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吗?平凡的生活也是一种艺术。毁灭又重建的艺术。永恒轮回。评价即是创造。尼采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天才。热爱有无数种方式。不是每个人都能说自己孤独的,大多数人不过是寂寞和无聊罢了。“我孤独了”,你配吗?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读后感(四):对生命的批判以及价值的重新塑造

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思。我们归纳为以下几点:一、解除理性和道德对于生命本能的压抑,使生命本能健康发展;二、发扬人的超越性,做精神文化价值的创造者;三、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科学和伦理的人生态度。。

第一条路上发现了生命哲学家和费洛伊德主义者,第二条路上存在哲学家的活跃的身影,第三条路上遇到了高举艺术革命旗帜的浪漫主义骑士马尔库塞。

生命哲学把宇宙过程看做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费洛伊德的贡献在于,他在分析精神病状、梦、日常生活的过失行为的基础上,揭示了无意识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从而把无意识研究建立为一门专门的科学——精神分析学’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读后感(五):关于睡懒觉的思考

这几天都是睡到9点30才起来。按道理来讲,在这冷冷的冬天睡个懒觉,想来应该是很舒服的事情。为什么当我醒来的时候,会有深深的负罪感? 如果换成另外一种情况:我早早地就起了床,跑去开门做生意。我想在我起床的那一刻,我会觉得有一瞬间的不舒服,但是接下来的心情应该是会不错的。 这就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人生的快乐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呢? 这两天看了尼采,当然我也看过他反对的叔本华,我对一些观点还是不认同的,比如:生命的意义之一就是创造。 今天的懒觉让我明白了一点:生命就是要必须不断自我超越的东西,短暂的痛苦是可以刺激和提高生命力的,并会加强生命的力感,因而也化作了持久的快乐。生命本质在于强力,追求并体验这种强力,实现我强力意志的体现,也就实现了生命的意义。 所以低级趣味的享受是不能长久,且很快会转变成痛苦的。 结论:以后早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