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两地书读后感锦集

两地书读后感锦集

《两地书》是一本由鲁迅 / 许广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3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两地书》读后感(一):伟人与小三

教授们喜欢年轻的女学生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当年人们对鲁迅的评价可说是空前绝后,至于他巧妙地让自己的学生上了自己的床,又当了自己的二奶,始终不能面对自己的家人,一直蜗居在上海英租界的不光彩经历,被人们以“伟大的爱情”来歌颂,甚至就连这毫无价值的婆婆妈妈的“两地书”也被奉为经典之作。

《两地书》读后感(二):《两地书》:恋爱中的鲁迅

1930年鲁迅、许广平和一岁的儿子周海婴

《两地书》读后感(三):双向奔赴

《两地书》已将近100年时光,卻不会觉到一点陈腐,爱恋把时光化作了糖。书信分三个篇章,记录了鲁迅和许广平几年里工作、生活诸事,虽然细碎朴素,但信件里浓浓地饱含着互助、互谅、互念之情,最感叹、赞叹,许“小小年纪”能达到跟鲁迅对话的水平,既勇敢坚定又自信温柔,思想通达,学识广博,对社会时事敏感也愿意倾注身心。百封信都在表达“知我者非你莫属”,互相之间,能推能劝,像两片齿轮一样,在经历所有时紧扣在一起。正如最近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毫无保留,双向奔赴! “横眉冷对”的鲁迅,艺术修养也高,很可能是受百草园的自然趣味启发,他参与装帧排版、各种LOGO设计。两地书里许广平推荐的陶元庆,后来成为鲁迅出版刊物御用的封面设计师,可见许也具有独到的艺术感。鲁迅用文字,陶元庆用艺术作品,与那个残酷的时代针锋相对。

《两地书》读后感(四):不算笔记也不算书评

旁人微醺可对诗“乱把浮云揉碎”,而我梦不见李白。美好的事离旁人很近,离我很遥远。自察所作所为不过往“苦茶里加糖”,其“苦之量依旧”。 平静听了几个换作从前或觉惊诧排斥的故事,平静给出意料之外的答案,再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评什么了,变得什么都能接受,什么都有合理性。 有个熟悉的自己在挥手远去,是好是坏?是成长是分裂?是步入社会“集市”的必要阶段?我暂无法下定论。从前生物课老师讲,肌肉的酸痛感是源于用力后在分解释放能量时缺氧形成乳酸,那么,内心满满的酸楚感,也是因为太用力吗。亦或如迅师所说,“从较为宁静处突到闹处,也须意外地吃惊受苦,而其苦痛之总量,与本在都市者略同”。 如何处理?以迅师的说法姑且试下罢,索性把自己丢到都市之中,“要堕落的从速堕落吧,要苦痛的速速苦痛吧”。年少时最不懂他,讨厌又怕,有些书确是要之后才能读。

《两地书》读后感(五):先生的文字没有人可爱

这是我认识的鲁迅先生吗?那个挥斥方遒,痛骂畅快的鲁迅先生吗?

看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这是先生的爱情。

我只能说文人的矫情是种通病。

他的第一封回信里用的称呼还是“广平兄”,信里内容尽是些关于战斗、社会等的大话题。后来称呼变了,这是微妙的事情,“广平兄”换成了“乖姑”和“小刺猬”,后来他的署名也是跟着变换,从“鲁迅”到“迅”再到“你的小白象”。

群众是浮躁,急不及待的。忍耐不过,越发不可收拾。而且孤立无助,简单头脑的学生,的确敌不过金钱运动,皆有靠山的:凶兽样的羊。

这样的文字才是我心中的鲁迅先生,但是战士也是有血肉的,他也应该有爱情,收获爱情。我读这篇文字真的不是关心爱情,也不是看这本书信体小说的娓娓道来,我只是在另一个侧面,读读先生的文字,看起来他的形象更加柔顺一些,另外我想,这样的先生是否更加可爱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