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打开财富之门》读后感摘抄

《打开财富之门》读后感摘抄

《打开财富之门》是一本由罗剑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打开财富之门》读后感(一):《打开财富之门》 ———让期货走进生活

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html/2007-01/26/content_51846356.htm

一个来自北大、清华的年轻人,以清新淡雅的文笔,用小说的形式,让期货这样较为深奥的东西自然地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中,伴随着对期货认识的深入,家明和孟翔二人世界的生活开始演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而在他们周围,各种各样的人也以对期货的不同理解,诠释着获取财富的不同经历。而随着情节的展开,什么是期货、如何利用好期货这样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渐渐贴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故事中所探讨的那些投资理念和方法对读者来说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让圈内人士描述圈内的故事”,本书正是岁末年首财经图书这种平民化,轻松化,生活化的一大收获。

罗 剑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出版

《打开财富之门》读后感(二):以文学之笔 写经济读物

http://www.gmw.cn/01gmrb/2007-01/30/content_543225.htm

常清来源:光明日报

近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布拉德福德·德龙的文章《重提加尔布雷思》,作者在文中说道:“自萨缪尔逊之后,职业经济学家将精力投向了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而学生们要么学习形式化的工具,要么深究制度细节,二者不可兼得——前者显然获得了胜利。现在,美国经济学家都在用数学工具证明两个结论:一个是

市场已经做得很好,另一个是某种因素导致了‘市场失败’,将其加以纠正,则所有的事情都OK。”

我对德龙先生的看法很有同感,若将经济学完全等同于数学,经济学的发展将会出现异化。经济学的这种发展倾向正在窒息着经济学的勃勃生机,使其变成书本类的经济学。与此同时,另外一些经济学家们都在返璞归真将现实中经济问题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使经济学恢复它历史本来的面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中国的改革设计者们理论结合实际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了几十年。

多少年来我一直非常赞成要用通俗的语言来研究经济学的问题、表述经济学的观点,这样才能够面对大众传播思想、传播观点。

罗剑先生所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打开财富之门》用文学的语言、活泼的故事情节,把期货交易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晦涩的行业术语通俗地表现出来,使人开卷后能够像读小说那样一气读下来,很快就对期货有深刻了解,而且读完以后回味无穷。我对这本书的看法是形式上通俗,内容上大雅,是一本我认为比较好的经济学类的通俗读物,值得所有的对期货市场关注的人一读。

《打开财富之门》读后感(三):[转载]《打开财富之门》预言2010年日本金融危机

from http://user.xici.net/b684424/d47901439.htm

《打开财富之门》预言2010年日本金融危机

张明春

近日来京城悄然流传着一本投资理财新书:《打开财富之门》。作为几年来国内鲜见的金融期货尤其是股指期货的普及类图书,它将投资手法与实战操作经验以连续剧般的叙事情节呈现出来,这种新颖独特的投资普及方式牢牢吸引住了广大投资者的眼球。而在这本书里,作者更是大胆预言2010年日本将发生一场金融危机。这场危机首先会波及到中国和东南亚,进而迅速影响整个世界的金融秩序。

亚洲在1997年发生的那场金融危机一直是东南亚各国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在这场堪称20世纪经济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中,亚洲各国所遭受的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之巨,甚至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开放性的资本市场土崩瓦解,即使是在金融基本封闭的中国大陆庇护之下的金融自由港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元气大伤,恒生指数从危机初期的一万六千八百点狂跌至危机末期的六千五百点,股市市值蒸发了五分之三。

而《打开财富之门》一书的作者认为,在新世纪的曙光下,伴随着金砖四国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日益崛起,需求的强劲增长将使亚洲各国从中受惠,日本将成为最大的经济受惠国之一,由此推动日元强劲升值。而亚洲再次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日元的升值趋势下逐渐增大——日元币值泡沫的膨胀无疑又会直接成为国际巨量游资觊觎的焦点。作者亦展示了这场危机酝酿、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整个过程,尤其详细地描述了国际游资是如何在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联动配合,声东击西,对区域经济秩序进行无情的冲击。根据作者的判断,国际游资首先通过银行体系和外汇市场以分散拆借和兑换的方式获得大量日元,然后直接进入日本股市买入或借入各大公司的巨量股票,接着在全球各大期货交易市场对日经指数期货战略性建立空仓。最后,待时机成熟,他们一致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日元,同时在日本的股市联手做空,从而在期货市场平仓获得暴利。

这种预言不能不让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人民币从2006年所展开的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升值曲线上来:5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突破8比1的心理关口;10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9日尾盘走高冲破7.9000元关键水平;2007年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7977元,强势突破7.8整数关口,再次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是否酝酿着新的危机?回想2006年12月18日泰国爆发的“一日货币溃败战”,假如更为强大的国际游资果真有备而来,亚洲包括中国这次是否能够安然无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