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合时宜的沉思》的读后感大全

《不合时宜的沉思》的读后感大全

《不合时宜的沉思》是一本由[德]尼采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元,页数:4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合时宜的沉思》读后感(一):在读ing

《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在读中。

给我的感觉是译得别扭晦涩,有种求忠不求通的感觉,而且估计忠也难得。

而且德语华丽丽的长句……我想代表福克纳和尼采握手= =

无比怀念海明威。

感觉尼采本人很啰嗦啊,而且很感性……

但的确亮点多多。

要通透或者至少跟上此男的思维和情感真的是件费脑汁的事= =

建议第一遍先读观点和框架,然后再看例子。

《不合时宜的沉思》读后感(二):【转】梁展:文化教育与存在的敞开——读尼采的《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

【作者简介】梁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评论》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和中西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早期自我观念的形成》(2007)、《政治地理学、人种学与大同世界的构想:围绕康有为〈大同书〉的文明论知识谱系》(2016)、《帝国的想象:卡夫卡《中国长城修建时》中的政治话语》(2017)、普遍差异、殖民主义与未完成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民族主义想象》(2020)、《帝国的想象:文明、族群与未完成的共同体》(2022)等专书和论文。

《不合时宜的沉思》读后感(三):《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读思录

《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完成于1874年,虽已呈露出尼采思想的诸多特色,但与其晚年写作风格差异明显而展现出早期思想的思考进路,对于尼采思想的变异保留了一手材料。

在文章的开头,初出茅庐的尼采引用了歌德的话设立了一个评判历史学价值的标准:“凡是仅仅教诲给我,不增进或直接振奋我的行动的东西,都让我感到厌恶” ,对历史学提出了振奋精神和促进行动的要求。超越了歌德的纯粹感情反应,尼采将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只有就历史学服务于生活而言,我们才愿意服务于它” ,这是一个基于现实生活的实用主义立场,也是尼采思想的根基。

与后期思想的极端和偏激不同,尼采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并对历史学同时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批判的只是历史的过度饱和泛滥。尼采以人类羡慕善忘的动物的幸福来提请注意遗忘的重要性,进而指出“无眠、反刍、历史感都有一个度,一到这个度,生存者就受到伤害,并最终走向毁灭,无论它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还是一种文化” ,“非历史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对于一个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健康来说,是同等必要的” 。此种平衡的叙述方式使尼采的思想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却不可避免的显得中庸和缺少锋芒,就像是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

然而尼采思想的偏向无疑是清晰地。“我们必须把在一定程度上非历史的感受能力视为更重要的和更原初的能力,这是就在它里面有能够让某种正当的、健康的和伟大的东西,某种真正人性的东西在上面生长的基础而言的” 。立基于人的现实生活,尼采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寻求人未被文化异化之前更为原初根本的力量。对于超越生活的真理的存在尼采一向是否定的,而对当下历史学研究不是服务于生活,而是追求纯粹、客观知识的思潮则抱以怀疑和批判。

尼采将历史学细分为属于行动者和追求者的纪念式历史学,属于保存着和敬仰者的好古式历史学,属于忍受着和渴求解放者的批判式历史学。尼采阐发了人类对不同历史学的利用,“如果要创造出伟大事物的人一般而言运用过去,那么他就凭借纪念式的历史学占领过去;与此相反,谁能在习惯的东西和厚古的东西中坚持,那么他就作为好古式的历史学家护理过去的东西;唯有当前的急需在压抑着他的胸怀。他无论如何要摆脱这个负担的人,才需要批判式的历史学” 。对于这三种历史学各自所适用的的土地和气候,尼采有清晰地认识。然而,无论对历史的态度有何殊异,在尼采所订立的价值标准:“对过去的知识在一切时代里都只是服务于未来和现在时才被渴求的,不是为了削弱现在,不是为了切除一个有生命的未来的根” 之下,历史学家追求知识的客观和科学而具有某种疏离于生活的独立性进而在人类生活中显露出弊端时,遭到了尼采的辛辣讽刺。尼采一直是从当下和未来的角度来处置历史的,“唯有从当代最高力量出发,你们才可以解释过去” ,“唯有建设未来的人,才有权利裁判过去”。尼采敏锐的察觉到“历史感如果不受约束地起支配作用,并且得出它的一切结果,就会把未来连根拔掉,因为它破坏幻想,夺取现存事物的氛围”的毁灭性,反对“要有真理。哪怕生活沦亡”传统价值观对生命的戕害,这是其终身不变的哲学主题。

我们在《历史学对生活的利与弊》中能看到明显的节制和平衡。尼采并没有否认历史学的正面作用和人类生活对于历史学的需求,与此相反,他正是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要求历史学更好的附属和服务于生活,反对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流弊。与此同时,尼采将文化与其所批判的“生活的装饰的东西”区分开来,追求与生活、思维、显现和意欲一致的作为一种新的、改善了的自然的,且没有内与外,没有装扮和习俗的文化,并对德意志帝国实现精神和生活的统一抱以厚望。然而,平衡和希望都在尼采后期的著作中失落了。一般而言,思想家在青年时容易激愤而锋锐,老年反而回归中庸平和,而尼采却恰恰相反。或许可以说尼采从来就不是一个“愤青”:在他年青的时候他还算不上愤世嫉俗,而当他愤世嫉俗时却已不再年青,其思想的变异是颇值得寻味的。

《不合时宜的沉思》读后感(四):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

题为《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全文的重点却并不在于历史学本身,而在于批判当时历史学“过量”带来的弊端,以及如何改造历史学才能使之有利于生活。

在本文写作的1870年代,德国历史学界出现了朝向极端专业化的转折,学者们更多地把事实置于理论之上,试图运用严格的史料考证,将历史从哲学观念中解脱出来。在尼采看来,这是历史学的过量,并不利于生活,它必须用“非历史”的取舍和“超历史”的永恒价值改造自己,才能成为一种值得提倡的东西。在“生成”与“存在”、“历史”与“永恒”的对立中,后者存在于前者之中,又反对前者,并应该成为指导前者、推动前者发展的更高价值。而当时的历史学只能看到“生成”,总会看到历史中的不完善之处,这让人逐渐麻木,难以再产生非理性的热爱与激情,也就更难被其推向伟大的行动。在尼采理想的历史学中,历史应该被一种“更高的力量”所统治和引导,应该不满足于单纯知识的增多,而是服务于生活的需要——“每个人和每个民族都各自按照自己的目标、力量和急需而需要对过去的某种知识”。于是,支配历史学的从过去本身变成了“生活”的需要。尽管他认识到“只要历史学服务于生活并被生活的冲动所支配,过去本身就受损失”,但他认为历史学的任务是要在过去中有所取舍而非事无巨细地重现一切,因此对过去的损失是必然的,而提供反对自身时代的意义才是历史学更加重要的价值。

尼采认为当时德国历史学的问题是只重学究式地研究过去,却不能为生活提供价值指导。这一评价在德国出现历史学专业化、历史学试图排斥哲学价值的时代,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时德国的历史学又没有完全抛弃其价值支撑,而是仍然坚信历史有其意义。这种意义并非启蒙运动的进步观念,而是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意义,不可一概而论,也无优劣之分,“每个时代都直接通向上帝”。这种历史主义思想贯穿于整个19世纪的德国史学之中,它重视个体性、民族性而非普世性,认为历史学家的任务不是评价而是理解。这与启蒙史学形成鲜明的对比:启蒙史学首先设定“理性”的理想状态,再以赞颂理性、批判非理性的基调描绘过去的时代。尽管拒斥绝对的价值判断标准,深受历史主义影响的德国历史学家们却并未陷入价值虚无,而是坚定地信仰世界历史必然有上帝赋予的意义,这一信仰直到马克斯.韦伯才被最后打破。既然世界历史必然有意义,历史上的成功也就被视为“历史的选择”“世界进程的一部分”,历史趋势本身就成为了伦理价值。而在历史中存在多种趋势时,历史学家的回答则更多反映出自己的政治立场。但这种从现实中选取某种趋势、然后为其辩护的“需要”,并不是尼采希望用于指导历史学的“生活的需要”。尼采的“生活”,不是跟随时代的潮流随波逐流,而是在更高的、超历史的原则指引下,不合时宜地反抗时代,主动争取(而非等待)更美好的未来,支撑这一切的是“对完善的东西和正确的东西的绝对信仰”。

为了建立这样的信仰,则需要改革当时被“历史学”主导的教育。尼采认为,当时德国青年教育的目标“根本不是自由的有教养的人,而是学者、科学人,确切地说是尽早有用的科学人,这人置身于生活之外,为的是真正清晰地认识生活”。这样教育出来的青年只了解知识本身,却并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能与其相凉席,也就不能将知识化为指导生活、反对时代的力量,最终会沦为尼采所批判的“知识庸人”。

对于时代的教育问题,尼采给出的解决方案,则是让时人——尤其是青年——“进入伟大人物的历史”,学会反对自己的时代,并为自己设立一个伟大的目标,去建设未来。尼采认为,“历史是由有经验者和优越者来写的”,只有对伟大事物有所经历的人,才能够辨别出过去伟大事物的意义,唯有从当代最高的力量出发才能解释过去,唯有建设未来的人才有权裁判过去。尼采在这里提出伟大的人物决定历史进程,可见“超人”思想的痕迹;而对“建设未来”的强调,则体现出尼采对自身时代的忧患意识。他看到,那只是认识世界、最多不过对现实做合理化解释的历史学,失去了永恒价值支撑的历史学,将最终导向一切伟大价值的虚无;因此他要呼吁回到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时代,那时理性与非理性和谐共处,并共同创造未来。

“因为我并不知道,古典语言文献学如果不是具有在我们的时代里不合时宜地起作用的意义,亦即反对时代、并由此作用于时代、并但愿有益于一个未来时代地起作用的意义,它在我们的时代还会具有什么一种意义。”这是作为古典学家的尼采对自身学科意义的认识,也是《不合时宜的沉思》中的四篇文章共同的价值导向——反对时代、作用于时代、但愿有益于一个未来的时代。他的确成了上一个时代的终结者和下一个时代的开启者:经由非理性的道路,他和经由理性道路的马克斯.韦伯一起,以不同的方式宣布上帝已死,上一个时代对历史意义的信仰已然崩塌;而在重建超历史价值这一方面,尼采成为了列奥.施特劳斯的先驱。

读完全书的追记:放在全书的框架中,《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针对的并不只是历史学这一学科,而是当时德国社会中更广泛群体的问题,这类人在不同文章中被尼采称为“知识庸人”“学者”“艺术之友”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反对国家和时代(甚至为其辩护),用知识和“教养”掩盖自身思想的贫乏和停滞,满足于现实,拒斥改变现实的伟人。他们“合时宜”地追逐时代的风尚,尼采则期待被永远生机勃勃的“生活“所推动的、“不合时宜”的革新者,他也就因此成为了时代的批判者。

《不合时宜的沉思》读后感(五):叔本华as Educator

读的是剑桥英文本,书评亦见该版本书评,不过似乎看的人不多,于是也发到中文本这里。

不合时宜的沉思

尼采on叔本华 as educator

按主题,顺序任意。

一. 通向 “我的生存”,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预演。

人的本性倾向Laziness = 逃避自己的存在。

Theyness “常人”/“公开闲谈”: “generation of public opinion” (128)

成为“常人”,社会角色,自欺逃避“how should one live”的问题: “being cheated out of himself…”于是沉沦于操劳: “in a hundred masquerades, as youths, men, gerybeards, fathers, citizens, preists, officials, merchants…” (154)又 “flee from the task we ought to performing… but hasten to give our heart to money-making, to state, to science, or sociability merely so as no longer to possess it ourselves” (158)

结论:逃避自己的生存: “haste is universal because everyone is in flight from himself” (158)

同动物animality无异 “desire for life”, “only conscious” (157)

但同时生存只是我的Mineness :“ he will be in the world only once and that no imaginable chance will for a second time gather together … an assortment as he is.” (127) 因此 我们的生存是“single path along which no one can go except you” (129)

决断: resoluteness “we are responsible to ourselves for our own existence”

本真: truthfulness

迎上虚无:叔本华: truthfulness involved suffering

唤醒,conscience: “there are spirits all around us, every moment of our life wants to say something to us.” - 海德格在存在时间中对存在的理解:此在的疏忽沉沦是存在者遮蔽存在的原因。(第七节 section C phenomenology)

唤醒这一自我本真,是preliminary to answer positively (160): 海德格:唤醒本真是存在意义解答的门径。于是正面回答:

二.正面回答- 关键: 尼采对叔本华的理解:

1. “fundamental culture”是“everyone of us has but one task: to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the philosopher, the artist and the saint within us and without us and thereby to work at the perfecting of nature”. (160)

引用歌德:“the causa finalis of the activities of men and the world is dramatic poetry.” (160)

2. 但注意,philosopher and artist是目的,saint是手段:

“it is true that, as we usually are, we can contribute noth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 man of redemption: that is why we hate ourselves, as we usually are, and it is this hatred which is the root of that pessimism which Schopenhauer had again to teach our age.” 因此 “its root, not its flower, its commencement not its goal.”

所以结论:3. 我们将会learn something universal ,并且 In that elevated condition, 我们将“love something else, which is something we are now unable to love”. (161) 此处指的是 诗人/未来哲人。

“preventing us from becoming such Schopenhauerean man ourselves.” (161) 此处指的是saint。

三. 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Freedom 同时作为 可能性和heavy debt:

四.哲学生活与职业哲学家 -

1. 嘲讽scholar

a. 三点基本sin: a. Curiosity b.seeking as pleasure (福柯将其historicize, 放入具体web of techniques of power语境,发展出 modern scientific art erotica 见性史一 pleasure of analysis 作为现代社会特殊的art of pleasure) c. Truth as insidious 阴险隐秘的 power struggle of getting upper hand. (福柯的general theme,过于明显不详述)

b. 现代scholar的十三点罪过 followed—— 深意subtle:最后一点, 第十三点是“impulse to justice”

第九点是 “truth for the sake of salaries and advancement” 职业化哲学家之问题。

2. 职业化哲学家与哲学生活:

“I profit from a philosopher only in so far as he can be an example”(136)

生活-Bios , not theoretical : “this example must be supplied by his outward life, and not merely in hisbooks - in the way in which the philosophers of Greece taught, through their bearing, what they wore and ate, and their morlas, rather than by what they said, let alone by what they wrote.” (167)

哲学生活。福柯 (亚历山大·内哈马斯论述 苏格拉底-蒙田-尼采-福柯)尼采此文中提到蒙田是唯一的同道——他当然不会承认苏格拉底

哲学生活的例子:反面例子:康德 - 正面例子: 瓦格纳 (康德不是没有哲学生活)

又引用Diogenes: 哲学必须disturbing(福柯1984讲座 parrhesia as risk speech)

3. 批评康德:

1.不在点子上,2.准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