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戈多不会来的读后感大全

戈多不会来的读后感大全

《戈多不会来》是一本由[日]鹫田清一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戈多不会来》读后感(一):似有还无

“人们生而成为不做等待的‘等待’者,戈多便是等待着那一刻的戈多。” —— 倘若作者不在后记补充说明,读者们大概不了解本书的写作灵感。它可以说是作者最初开始思考看护行为而写的《“倾听”之力》的续篇。“倾听”的问题在此书里延续成了“等待”的问题。 ★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再也不会像从前车马都很慢的年代那样焦急等待来信。现在只需要网络或是手机,就能将自己的思念和声音传达到对方。拥有手机却没约定碰头时间,大概只会在北野武的爱情小说《返朴》里面才会遇见。 如今人们对追求的人事物并不执着。他们放弃的速度变快了。看起来再也没有人愿意耐心等待。急于求成的心思逐渐形成不等待也等不了的社会氛围。 ★ 等待,是对迎面而来的东西抱有期待。祈愿却不全是可以预见结果的等待。通过期待,能让所有可实现的东西,向不可实现的东西靠近。 书里提到了太宰治发出的疑问,究竟是等待更苦,还是让人等待更苦。 看起来答案呼之欲出。试问讨债者在等待欠债者还债的时候,可以有哪些选择?只有发出最后通牒,抑或是放弃讨债两种选项而已。 等待者是对被等待者的无限从属。他们被抹去“我”的存在。 ★ 痴呆症患者,他们不存在“等待”的态势。反观周围的人或援助者只能等待。他们等待患者的反应,甚至是症状显现。时间在痴呆症患者眼里是没有概念的。看护者或援助者面临的问题是,应该回避或糊弄眼前的问题,还是正视痴呆症患者的症状问题,成为让人心安的倾听者呢。 《失智失踪》昭示着患者们需要长期的耐心的照护,无关时间,有关的是爱与关怀。 ★ 本书的书名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不无关系。到底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等待的戈多是何许人也,是否会来,来的话什么时候来。无从得知。就连他们俩都不知道他们等的是否戈多,还是只是自己处在无法打破的绝望状态,也不想放弃“意义”,只好虚构戈多,证明自己等待是有意义的。 不得不让我想到阿尔贝·加缪的《西西弗神话》。无止境重复推石头上山仅是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然而,他不能放弃推石头上山,也不能任由石头把自己压伤压死。他的每一次向上推动都是证明自己还存在,化被动为主动。 而等待戈多的他们俩,只是用无谓的挣扎来试着把等待者的主动权握在手里。 ★ 等待是否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实现? 从一开始,“等待”就是使意识成为可能的最基本阶段。可以说“等待”生出未来,意识由此开启。与陶艺的窑变不同,窑变是将作为化为无为。等待者的主动性却因等待而被抹去。 如果等待不会来的人的等待是为了遗忘,那么把等待转化成行动的契机可好?让等待变得确定,令行动触达目的,那么未来将不会是远山淡影那般似有还无。

《戈多不会来》读后感(二):等待的哲学

《等待戈多》是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于1953年首演,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作品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故事情节也不连贯,但其中蕴含的哲学意味浓厚,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以两个流浪汉苦等“戈多”,而“戈多”不来的情节,喻示人生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表达了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的存在主义思想,也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空虚绝望的精神状态。 两个主角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等待着一位身份不明的人物。他们一边等,一边用各种无意义的手段打发时光。他们经常显得头脑一片混乱,缺乏思维能力,尤其是极度地惧怕孤独。 这部上世纪的剧作仿佛是个预言,过去近百年,我们的精神状态变好了吗?不迷茫不痛苦不等待了吗?如果说戈多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美好的明天、上帝一样的救世主、人们心中对生活的渴望。那么忍受乏味无聊、欺凌冷眼、苦难孤独、生离死别,是因为人们抱着一个“明天会好起来”的念头,但就像剧中所暗示的那样,所谓的戈多并不存在,它只是人为制造的幻想。 那如果我们接受戈多不会来呢?在等待希望的日子里,如何不内耗不焦虑,而去寻找内卷与躺平之外的心灵栖息之可能。

我想这本《戈多不会来:等待的哲学》提出了一些思考。作者在文中提出“主动接纳式的打开能够开拓意识,开拓外物作用于自我的场。当一个人意识到等候、迎接的打开是“自我”存在的本源行为,就无须再等待戈多。因为被等待的戈多即使不等待也已经存在。我们需要自发式的“成长”而非“培育”——时间既不会滑落,也不会向前冲刺,时间只会成长。“啊,不知不觉长大了”。这个成长背后是无数看不见的行为的累积。此时此刻,戈多仍在对岸,但他不再是被等待者,而成了等待者。他所在的地方并非不在的未来。人们都生而成为不做等待的“等待”者,戈多便是等待着那一刻的戈多。” 等待不一定有结果,但就算是空等一场,等待者还是到了抵达超越“意义”之场所的可能性,这也就是等待的意义。我只希望等待的人,姿态可以更好一点,敞开身心接受可能会发生的关系, 为了自己,不为别人。

《戈多不会来》读后感(三):前言|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法等待”的社会里

编按:

等回复、等地铁、等加载…… “等待”这个行为,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科技进步带来了许多便利,但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却也让焦虑、倦怠等负面情绪逐渐侵蚀了灵魂,使人们从“无须等待”变成了“无法等待”。

日本哲学家鹫田清一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转变,并写成哲学散文集《戈多不会来:等待的哲学》。作为日本当代哲学的杰出代表,鹫田清一致力于哲学普及,曾获得桑原武夫学艺奖、紫绶褒章等多个大奖。其日式哲思严谨扎实,使用语言通俗易懂,本书在日本出版后已加印二十多次。

这次的文章摘自本书的前言。急于看到成果的工作、“拔苗助长”式的成长过程、日新月异的故乡……文中举的许多例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读了让人不禁反思:曾几何时,我们逐渐失去了“等待”的能力?

在内卷和躺平之外,实现心灵栖居仍有另一种可能。从“等待”开始,让生活慢下来,和作者一起学习接纳偶然与未知,或许我们也能获得重新出发的力量。

鹫田清一,日本当代哲学家、评论家。研究社会心理多年,强调以哲学介入社会,试图打破哲学与大众间的壁垒。

前言

这个社会,成了无须等待的社会。成了无法等待的社会。

翘首以盼、严阵以待、守株待兔、等得不耐烦、空等一场。等得心焦、等得坐立难安、等不下去、等不及、等累了、等到天明,白等一场。等了又等,等不到人……所有人暗藏于心的,对“等待”的痛恨,正在被一点点漂白。

现在,这个国家超过半数的人拥有手机,因此约定碰头的形式改变了。如果赶不上约定的时间,可以在移动过程中提前联系对方。接到电话的人得知情况后,可以先做点别的事情,或是利用多出来的时间买买东西、逛逛书店。等待期间,还可以坐在店里喝一杯咖啡,呆呆眺望外面的街景。等待者不再焦躁,因为他再也不用怀着等待的心情打发时间。

甚至连孩子的诞生,也不用再心惊胆战地等待。利用超声波技术,人们可以获知腹中胎儿的性别,还能看到模糊的面容,甚至查验遗传基因。人们无须焦急地等待孩子出生,而是可以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比如襁褓的准备,还有心理的准备……

也可以说,我们再也无法耐着性子等待。在工作上,必须短期内展现“成果”。无论什么组织,都要制定中期计划、年度计划,提出各自的数据目标,测算完成度。就连考古学、古代文献学等关于人类数千年历史文明的研究,也要以几年为单位制定目标,自我检查,并接受外界评估。餐饮业、便利店的开店、关店节奏越来越快。放弃的速度变快了,再也没有人愿意耐心等待。“故乡”的模样也不复从前,每一次回乡都会看到新的变化。

再也无法等待的不只是组织,还有电脑的操作。一旦得知新型号的出现,就无法耐心等待旧电脑的反应。短短几秒钟让人无比焦虑,手指敲击桌面,腿也抖了起来。对电视广告的耐心,顶多只有十几秒。电视机刚问世时,感冒药的广告曲甚至能唱到第三段。现在听到的广告曲,却只有副歌部分。

最关键的是,曾经的孩子都能自由地去挑战、失败、哭泣、重新振作,在坎坷曲折和手忙脚乱中不知不觉长大。如今,再也没有人能耐心看着这一切。老年人的看护也一样。本来是在永无止境的看护中慢慢形成觉悟 ——“唉,没办法,毕竟你养育我长大,现在换我照顾你了……” —— 现在的人们在没有形成心理觉悟之前,就急着寻找解决对策,而且无法掩饰惊惶,暗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曾经,世上充斥着“等待”。等待每小时只有一班的车,等待几天后才能送达的情书回信,等待果实成熟,等待酒水发酵,等待对方领悟,等待警告处分到期,等待刑期结束,埋伏等待抓现行的一刻(曾经有位刑警追查嫌疑人,在同一家酒店蹲守了整整一年)。《万叶集》《古今和歌集》,这些著作仿佛都是痴心等待的歌谣的范本。在焦急的等待中打发时间,怀着不安的心情去期待,这些自相矛盾的情绪,凝聚成了“文化”的形态。咖啡馆就是一个“等待”的场所。农民和渔夫,还有服务员[他们甚至直接被称作“等待者”(waiter)],都是以“等待”为工作的人。相扑和围棋则以不能说“且慢”的规则增强刺激性…… 这样的光景,如今也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野。

我们是否过于急于求成,甚至倾向于小气了……

急于求成,这种姿态看似一鼓作气地冲过现在,朝着未来积极进取,实际却没有把未来放在眼中。这种姿态没有把未来当作迟早会到来的东西,而是将它纳入了既定的范围,抓紧一切时间去实现。那不再是等待,而是迎接。但迎接到的并不是未来,只是不久之前已经决定好的结果。做出决定时不在视野内的东西,直到最后都不会进入视野。那是顽固,是不宽容的态度,坚决不认可重来或修正。如果没有结果,就立刻换上别人,使用别的方法。等待变得困难重重,不被接受。

这是“不等待的社会”,也是“等不了的社会”。

天不遂人愿、无计可施、静待天命,我们何时失去了这些概念?何时丧失了等待偶然、顺从不可抗力的性情?等待时机成熟——难道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能力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