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清明节作文450个字

清明节作文450个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清明节作文450个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清明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去给过世的人们上坟,国家也为此而定了节假日。本来我也想去给姥爷上坟,可妈妈说不满12岁不能去坟地,所以很遗憾,没有能亲身经历。下面我来采访一下我的舅舅,看他是怎样给我姥爷上坟的。

清早,舅舅5:30就起床准备去上坟,因为听说今年是闰月的年份,就应该上坟添土,而且还是赶在太阳出来以前,越早越好,所以舅舅拿着铁锹,提着纸钱,还有姥娘炒的几样小菜、香、香烟、酒,花炮,出发了。大约10几分钟就到了坟地。他先到坟地的东北角拜北斗,据说那是土地神,会保全家平安的。然后,响过炮以后,就到姥爷的坟前,听到这我问舅舅:“为什么还得响炮?”舅舅回答:“那是提示你姥爷,舅舅给他送吃的来了。”他把小菜供奉在坟前,点燃3支香,插在土里。接下来他把纸钱和香烟全部拿出来用火烧了,舅舅说:“只有把纸钱全部烧完了,姥爷才能在另一个世界用得上。”然后又把酒洒在坟前,这就是他上坟的全过程了。

大人们都对老人很孝敬,就在清明节去坟地敬敬孝心。我想:这一定是成人对老人回报的爱。所以,我们也要认真学习对父母回报爱,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挥”。

第二篇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俗称“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礼记。明堂位》有官社的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生于山野乡村,对土地和时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丰盛味美的食物时,我们总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绵阳,最隆重的“春社”祈福仪式,莫过于安县睢水关的“春社踩桥”。这座桥叫“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百姓笃信,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消灾免难,祈祷平安。后来,这种习俗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每到“春社”日,菜花丛中,鞭炮阵阵,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绵延数十公里,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绵阳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2008年,“清明”在千呼万唤中,已成了法定假日。但关于“清明”的解读,却仍众说纷纭。这两天,著名学者、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又在呼吁,要原清明的“本来面目”。在熊笃看来,按照《礼记》的说法,“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清明节应是提倡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

熊笃说,清明时节,青年男女最适合去水边休憩、划船游玩,甚至到野外谈情说爱。但是,熊笃没有说,如我等中老年人该去做什么?

我想,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比如踏青、扫墓、祭祖、省亲。

第三篇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习俗有哪些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开始了。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两字,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改变冬季寒冷枯黄景象,大地一片清净明洁。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写到:“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这里说的“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所以有“三月节”之称。《岁时百问》一书也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所以,国家通过立法,将清明节纳入法定的节假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的习俗——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节的习俗——挂纸

“挂纸”在台湾的习俗中称为“压墓纸”。挂纸时,先要将生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用锄头或镰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墓纸分为白色、红色、黄色的古仔纸以及五色纸(红黄蓝白黑)两类,现在则多用五色纸,其用意是盖厝瓦或表示子孙已祭拜过。至于传统的客家人挂纸时比较慎重,先用锄头挖一块绿色的草皮,并把带来一迭滴有鸡血的黄纸,用草皮压在坟上,然后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银纸,除了挂墓纸的目的外,还有血祭的象征。

清明节的习俗——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郊游,市集买卖的热闹情景。

清明节的习俗——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的习俗——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节的习俗——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节的习俗——拔河

拔河发明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叫做“牵钩”。主要使用的设备是一条粗麻绳,两头还分有许多小麻绳,在古代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视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过中线(代表河流)就算是胜利。拔河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最初是在军队中盛行,后来才流行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以后,清明拔河遂成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第四篇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清明节,爸爸妈妈休息在家,一起去爬城隍山。一大早我们就准备好了干粮和饮料,步行从鼓楼上山。一路上,山路两旁都是一簇簇的迎春花,上面开满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仿佛在向路人传递着春天的气息。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药王,原名惠应庙,俗称皮场庙,始建于宋,明清时,惠应庙逐渐演变为药王庙,并祭祀扁鹊与孙思邈。真巧,今天是清明节,我们正好可以拜祭一下药王神农氏。于是,我手拿三柱清香,来到神农氏塑像前,祈求他能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祭拜后我们就下山了。在路上,我看到道路的两旁开满了许许多多的桃花真像一朵朵红云。

回家的路上我看见有人在用新鲜的艾草作清明团子,我急忙停下脚步帮他们洗艾草做团子。不一会一笼热乎乎的团子就做好了。我急忙尝了一个,又香又糯的皮加上那又甜又细的豆沙好吃极了!

虽然这次清明小长假我们没能出城去游玩,但在家里玩的一样开心,有趣!

第五篇

仰躺在坚硬的塑胶跑道上,一抹盈盈的绿,却无草的轻柔,身旁是数以万计的尘埃。它们乘风而来,同我一起任东风拂面,细雨沾衣。用最黑白分明的瞳孔仰望苍穹,天空是介于蓝与白间的一抹透明。思绪披拂,十四年的平凡……

童年,冰棍的“纪元”。在那个没有珍珠奶茶爆米花的零四年,我钟爱鼓浪屿肯爷爷的冰淇淋,固执的只吃这一家,吃个冰棍还要坐船,贪吃任性,不免让大人“痛心疾首”。童年,融化在甜甜的冰淇淋和天天幼儿园令人讨厌的算术课里,模糊不清了。

小学,一条漫漫的长跑之路。小学成绩开始与家长的脸色成正比,如颜料盘上的水粉般的生活是小学的代名词,有校长发奖状的荣誉。也有四年级时一张烂透的英语考卷犹如天雷滚滚把我炸得“外焦里嫩”,在时间的细细磨砺下,渐渐成为一颗砂砾,坚硬但有裂痕。毕业考,结束前的十分钟,脑中一片凌乱,已经不在乎能否超过对手兼同学。呆望窗外与这一情一景诀别,阳光打在栏杆上,一定是滚烫的,扎得眼睛生疼。如习惯光下,逆光与否,终有残影。外表刚强,灵魂深处的脆弱也看得见。六年,坚强勇敢执着平凡。

现在,未知的明天。中学的日子,快得如流水,就在我伸懒腰,眨眼间流过,在拥挤不堪的公交车上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人,清一色的校服,沉重的书包,终会一同走向考试的独木桥,也会心卷进时间的漩涡,在这之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个体。

很喜欢一句广告词:“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高峰,然而,翻过山峰并不是终点,步履不停才是真正的意义。”我想,不断努力向前或许是平凡的我最不平凡地方。

第六篇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这里花团锦簇,同学们下课都喜欢来外边散步。闻闻花的清香!

春天,春姑娘来到我们的校园,把迎春花给唤醒了。迎春花露出小小的脑袋,一个劲的往外钻。好像急着要和别的花争奇斗艳。

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照耀着大地,月季却仍然开着美丽的花朵。它骄傲的说:“哈哈!夏天我是一枝独秀,什么花都不会在夏天比上我!”

秋天,枫树的叶子一天比一天红,一天比一天艳,深秋,枫树好似一团燃烧的火焰,十分红艳美丽!而初秋,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桂花世界。一棵棵的桂树上面的桂花好像一颗颗的小金子。那金黄的颜色,把整个校园的都染成了金色。再加上那桂花迷人的香味。只要你一闭上眼睛,就会随着桂花香沉睡过去。

冬天,一朵又一朵的花儿都凋谢了。为一那腊梅在茫茫白雪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啊!我的校园真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只要你一进去,就会被这美丽的景色迷倒。

第七篇

在父母的眼里,我一直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在老师眼里,我一直是聪明、能干的班长;在朋友眼里,我一直是能够倾听他们诉说心声的知心朋友。在自己的眼里,我却并不是这样完美……

我在自己眼里,是没有耐心的人,有一点困难就受不了。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个小孩,妈妈就让我教她弹琴,我知道我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但还是硬着头皮去教了。在教的过程中,我一直耐着性子,教了一遍又一遍的五线谱,可她还是学不会。终于,我“爆发”了,对她吼道:“您怎么回事啊!怎么就是学不会呢?”说完,就跑到房间去了,丢下那个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小孩。事后,妈妈也说了我一顿。现在的我,有一点耐心了。

我眼中的自己,是一个一点数学直觉都没有的人。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苦练找规律的题,因为我发现,我对数字一点都不敏感,一组有规律的数字,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它的规律在哪里。为了这事,妈妈还说我“笨得跟头驴一样”。可我也没办法啊!

当然,我也是有好的一面的!

我眼中的自己,是一个乐于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人,例如:学习上的困难。由于我的成绩也不差,以至于周围的同学有什么不懂的都来问我。当然,我不是爱因斯坦,什么都懂。所以,有时候还要靠大家的共同讨论来解决问题。

好了,说了这么多,来总结一下。

我眼中的自己,是一个没有耐心、没有数学直觉但乐于助人,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人。

第八篇

我们学校的门前有条细水长流的小河和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是个即美丽又幽静的地方。

走进校园,大路两旁种满了鲜花,蝴蝶在上面飞舞,旁边还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蜻蜓在里面玩耍。在路旁还有一座精美的假山,山上有许多楼台亭阁,山中还有许多形状各异的小桥,山下有绿水环绕着假山,里面生活着金鱼和鲤鱼。校园里面有很多树,有白玉兰、有芒果树、有南洋杉、有粗壮的榕树,还有高大的杨树……我们学校真像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我们和大树一起茁壮成长。

学校还有一个很大的田径场和篮球场,我们常常在这里参加体育活动,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地方,篮球场对面还有几张乒乓球卓,同学们常常在那里举行对抗赛,也许将来世界乒乓球冠军就从这里诞生。

最后那高高的大楼就是我们学习知识的课堂,那明亮的教室里有四排整齐的桌椅,将陪伴着我们在这里学完小学的知识。

这就是我们美丽校园。

第九篇

说起陈品洁这个名字,可是有由来的哦!我姓陈,陈品洁的陈,我叫品,陈品洁的品,我叫洁,陈品洁的洁,这是外公和父母经过几天的思考才给我起的,他们希望我有品德、爱清洁,这个名儿我打心里喜欢它!

话说十年前,一个尿床大王的称号在“江湖”上流传着,那就是我——陈品洁!这也不能怪我呀!尿床是每个刚生下来的生命都会的啊!可我不一样,“一次就能把妈妈冲到床底下”这是妈妈常说的话。这就是我的第一个罪:爱尿床罪。

话说七年前,在一所幼儿园里常能看见一个身影,那就是我——陈品洁!我还没上幼儿园时,就经常往那儿跑,看到了大哥哥、姐姐,想和他们玩,张口就叫“宝宝”,可他们一个也不理我。这就是我的第二个罪:不懂事罪。

话说五年前,传说着一个人有两个胆的事,那就是我——陈品洁!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家,有一个小偷来了我们家,在门口撬门,一瞬间我的胆被吓没了,但我又想起了我在家长那儿还有一个胆,于是我大叫“爸爸!爸爸!快来啊!”小偷一下子溜走了。这就是我的第三个罪:太聪明罪。

话说现在,在育才二小,三(4)班有一个小女孩,那就是我——陈品洁!我现在已经有许多好朋友了,也不尿床了!班上学习还不错,为什么不错呢?唉!还不是我的第四个罪:书呆子罪。

好了,我的大话十年已经介绍完了,你们一定会对我有所了解了吧?对了!我还会背许多古诗词:《满江红》、《沁园春。雪》、《琵琶行》、《清平乐。村居》……

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第十篇

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游乐园。里面可真大啊!好玩的东西可真多!我要求一定要去鬼屋,爸爸开玩笑:“进去可别吓得尿裤子!”我听了这话,更要去了,我可不想被爸爸嘲笑是胆小鬼。

我们买了票,钻进了鬼屋,刚进去我就发现有一只没有肉的手向我伸来,我吓得大声尖叫,赶紧抱紧了爸爸。那只手像是被我的尖叫吓到了,就停在了半空中。往前没走几步,就觉得踩到了一个东西,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假人!我吓得跳了起来,爸爸说:“都吓成这样了,出去吧”!为了证明我的勇敢,我还是准备走下去。

终于出来了,我要是再待一会儿,真会被吓得尿裤子,妈妈给我买了一杯果汁,让我压压惊。喝着凉爽的果汁,我突然觉得鬼屋也没那么可怕了。

我终于挑战了自己,因为以前进游乐园,我从来都不敢进鬼屋。以后我也要像今天进鬼屋一样勇敢,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