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批判性思维教程读后感精选

批判性思维教程读后感精选

《批判性思维教程》是一本由谷振诣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批判性思维教程》读后感(一):期望太高了

如标题,期望是高了些,不过作为国内教育界猛醒发觉要给大学生做”批判性思维教育出的教材而言,其内容还算是比较严谨工整,但是缺乏新意,按理说批判性思维应该有很多生鲜活例子可以提及,但是此书就像万千大学本科教材的内容一般,古板无创意,读后与同类外国专著比较有点失望,差距就在“可读性”还有“趣味性”

《批判性思维教程》读后感(二):好课程

看了第一课我明白的:

批判性思维侧重用于自我批判(反思)自我完善从而更加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绝不是什么对事情的看法以及观点的输出。

我个人认为,批判性思维还是侧重在完善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好,因为道德观念等等价值观的问题,谈起来非常虚空。正因为如此,对大部分事情的看法交流和探讨我都不感兴趣。因为这样意味着的是鸡同鸭讲浪费时间。

《批判性思维教程》读后感(三):这本书太差了

如果没有读过其他批判性思维教材而只是读这本你可能还是会感觉有不少收获(虽然读的过程中一定有不少疑惑),但是如果你多读几本国外畅销的批判性思维教材然后再看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它真的是

太差了,章节安排混乱,概念和术语乱用,知识性错误和个人偏见太多,书中对那些理论的举例很多都是不恰当或者不相干的,反映了作者本人其实根本没有理解那些理论,只是把几本国外的教材拼凑在一起,而且有部分内容与批判性思维无关只是凑字数的,作者本身的逻辑知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都很差,竟然还敢写教科书

《批判性思维教程》读后感(四):逻辑学的入门书籍

这本书绝大部分的内容是在介绍形式逻辑,例如断言、定义、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等,对于没有系统了解过逻辑学的,可以作为入门教程,但总体上,用于实际生活时,缺乏实用性。

经典的论证大多是基于全体集合的,例如演绎论证,其大前提几乎都是“所有的XX都YY”,而选言逻辑也需要“要么X,要么Y。。。。”,其中提到的X+Y 也是几乎等于全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发现逻辑中的谬误。

但在实际生活中,全集大多数是经验的,也就是说,在使用全集的时候,谨慎的作者只要使用了“可能”、“大多数”等削弱的词语,运用形式逻辑就难以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而在某种概括或夸张的场合,作者即使使用了全称,使得逻辑上貌似有瑕疵,但并不影响读者的阅读。

这点在习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这道习题“该报认为比赛前十分钟的两个点球是‘子虚乌有’的”,绝大部分该报读者应该都能理解作者的意思,但答案认为点球已经发生,就不能是“子虚乌有”,应该改为点球的理由是“子虚乌有”,这就给人一种咬文嚼字的感觉。

一方面,逻辑对非绝对的论述难以判断,也难以衡量理由对结论支持的强弱程度;另一方面,逻辑上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意思的表达,例如另一道习题“在杭州抢劫时被判劳教3年”,答案认为,在抢劫时有被当场抓获的可能,没有当场被判刑的可能,并且劳教不由法庭判处,即使这些论述都是正确的,但完全不妨碍读者对这句话的理解。

至于分析性写作给出的食品加工公司的案例,其分析也是有问题的。

工业品加工与食品加工虽然有实质差别,但不应该属于错误类比,无论在工业品加工还是在食品加工行业,一个经营了25年的公司,应该是能够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作一定程度的改进,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即使文摘里没有明确说明,但从日常经验上看这是可以成立的。其次,从文中的表述,并不见得“从业经历”是“利润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的充分或必要条件,但“从业经历长”确实可能对利润或成本施加正面影响。

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是在逻辑不完备的条件下做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出哪些判断,怎么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当然,这已经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但我希望能看到对日常学习工作指导性更强的思维类作品。

《批判性思维教程》读后感(五):为什么批判性思维教程能提高人的理性?

一句话概括:批判性思维入门好书。

读后感: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教程能提高人的理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为什么会不理性。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说法,我们天生就存在理性缺陷,大脑的两个特征让人类不够理性:

其一,大脑默认的加工模式导致”认知吝啬鬼“。人类在思考问题时,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我们称为“认知吝啬鬼”。当遇到问题时,我们的大脑有多种可用的信息计算机制。但是,这些机制各有利弊,都需要在功率和消耗之间有所取舍。而在漫长的演化道路上,为了快速反应、节约能源,人类大脑默认的加工模式是低能耗的进程1——斯坦诺维奇称之为自主心智。自主心智是我们通过进化与内隐学习习得。比如,我们看到蛇就会害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女性的择偶偏好存在一致规律,这都是因为我们虽然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但我们的大脑来自石器时代。在没有具体线索提示个体需要避免最简化信息处理(比如,考试就是一种提示线索)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会成为认知吝啬鬼,受困于非理性。

其二,大脑在另一种加工模式——进程2中会创建一个临时的模拟世界模型,而这个世界模型可能会有内容问题。内容问题是指我们在进行理性的思维和行为时,所必需的某些具体知识结构。当理性行为所必需的思维结构缺乏时,斯坦诺维奇将其定义为“心智程序问题”,即个体在决策和问题解决时,能够从记忆中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除了认知吝啬鬼,心智程序出现问题也是导致不良决策的重要原因。有时,个人是因为没有安装足够的心智程序,即心智程序缺陷,如忽略备择假设、不擅长寻求证伪焦点假设;有时,是安装了污化的心智程序,如相信占星术和笔迹学。换而言之,人们未能采取优质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原因有二。第一,个体的心智程序还未获得足以支持理性思维的规则、策略和知识;第二,心智程序中的某些知识本身就是导致非理性行为和思维的罪魁祸首。

自然,提高理性也就有两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避免先天的信息加工缺陷(即认知吝啬鬼),第二条途径是给自己大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抵制坏的心智程序。

第一条途径要求我们要养成刻意思考的习惯,“聪明人只有在被告知的情况下才会做的更好,否则只会启动默认加工机制”,这要持久训练来养成相应的思考态度和思维品质;

第二条途径就是学习一些优质的心智程序,包括处理概率的策略、归因策略、根据论据得出结论的策略等。

相对应的,《批判性思维教程》——

1、“引导我们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帮助我们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

(途径一的提高)

2、”培养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技能”

(途径二的提高)

——的确有助于人提高思维决策的能力,让人变得更理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