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Elements of Style》读后感100字

《The Elements of Style》读后感100字

《The Elements of Style》是一本由William Strunk Jr.著作,Dover Publication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3.95,页数: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Elements of Style》读后感(一):关于style

虽然给了三星,我并不是觉得书不好,只是此类语法书实在是拘束我的思路,让我下笔之前还要仔细想想语法正确与否。若是在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之间选的话,我毫无疑问选择前者。

但是这本书仍然是对我启发很大,就那么一点:

所有的表达,文字、语言,一定要清晰,简洁。

现在中国有很多当代作家,自以为自己的文字缥缈虚幻无人能懂就是高水平,本人实在不敢苟同。语言的根本作用在表意,而非炫耀;真正能打动人的语言一定是建立在清晰而简洁的基础上的。

并不是崇洋媚外的夸赞美国人写作风格如同性格一般崇尚清晰简洁,相反我对藏于汉字之中的中华文化其实很感兴趣。只是觉得此书所提供的清晰简洁的文风无论于内于外都是应该提倡的,仅此而已。

对于一个还要苦战奋斗SAT的学子来说,有此一点收获足矣。

《The Elements of Style》读后感(二):极简主义写作小册子

『藏书阁打卡』

我是在读的On Writing Well时候,顺便翻翻这本做补充参考的。这本书至今已经出版101年了,尽管部分细节之处稍显老旧,其主旨精神完全没有过时。虽然只有薄薄五十来页,读起来还是比较费心思的。

比起普通的英文/论文写作手册单纯罗列各种规则与例子,这本小册子高明在在分析对比不同句段结构的同时逐渐对好的写作进行了定性描述,也就是说包含了鉴赏的成分在里面,间接提升了读者对语言的审美能力。作者通过对规则的解读说明了什么样的语言是有力的、活泼的、精准的、易读的、方便理解的、紧抓读者注意力的。如果学会了像作者这样分析写作的特点,即使有什么具体规则没有记住,也可以达到作者期待的那种使好的写作习惯成为第二天性的效果。

当然,因为篇幅原因,小册子的内容相比MLA写作手册等不全面很多也缺少系统架构。好在作者真的很会抓重点,虽然没有对所有标点的用法一一详述,却抓住了掌控句子语法结构与美学节奏最最重要的逗号和分号;没有对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的每一步都仔细说明,但是却刚刚好帮我解决了之前写作过程中遗留下(偷懒回避掉了)的几个问题,比如关于情节小结的时态之类的。同时,毕竟是一百年前的书在某些习惯上与当今现状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第三人称均用男称he,在当下已经堪称是一种政治错误了。

总之,是一段内容精准优质、文字信息传递效率高的一段舒适小阅读。

P.S. 稍微有点小后悔应该买50周年纪念版的,E.B.White加注了的话应该内容会多一点的吧……

P.P.S. 不管什么时候,改错题做起来都一样的费劲啊……

《The Elements of Style》读后感(三):私人定制学英语

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过和四六级死磕的经历,即便顺利通过,大部分人仍无法流利地说,亦不能流畅地写。在学英语这件事上,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乃至大量的金钱,然而投入和产出的严重失衡令人沮丧不已。原因何在? 除了必备的学习材料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我认为,善于总结规律,化繁为简,是决定我们学习效率的关键。介绍写作文法的The Elements of Style极好地阐释了这一点。 语法书我读过不少:比如,中学时配合教材的小册子,大学时厚如砖块的专业书。工作后,我在外企做英语培训师,为了考资质又系统学了一遍语法——教材为英美人士编写,A4纸,八百多页,整整一星期才看完。对各种规则和特例,我算是了然于心,可一旦开口说、落笔写,又感到困惑。 我们知道,在英语中,可以用几种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比如: 1.我不喜欢你总是迟到。 I don’t like you coming to work late all the time. I don’t like your coming to work late all the time. 比较:you coming/your coming 2.她和我很不一样。 She is a lot different from me. She is a lot different than me. 比较:different from/different than 3.音乐家一夜成名后,常常不能适应明星身份。 More often than not, after a musician gets famous overnight, he can’t deal with the stardom. More often than not, after a musician gets famous overnight, he or she can’t deal with the stardom. More often than not, after a musician gets famous overnight, they can’t deal with the stardom. 比较:he/he or she/they共同指代a musician Native speakers接受以上所有形式,这令我陷入纠结,举棋不定,一度说话断断续续。被英国同事“挖苦”:You speak in a staccato manner (lol). 我很迷茫,看语法书有错么?难道是那些错综复杂的语法规则、条条框框束缚了我的思维?——像一团混乱的麻绳,把本该脱口而出、圆润如珠玉的句子拦腰截断 ?我很烦恼,却无人诉说。所幸,我遇到这本书,渐渐走出了迷雾…… 传统语法书大都是对可接受的各种句法形式的简单罗列,教我们辨别对错,却没有区分优劣。The Elements of Style弥补了这一缺陷,明确了优雅英语的边界,令模棱两可无处容身。以上列出的三条该用哪句,书中都有说明,读者可自行寻找。 The Elements of Style包含的所有原则概括说来有三类: 1.Be concise 简洁 a)Omit useless words 勿用冗词 b)In summaries, keep to one tense 用一种时态写书评和影评 c)Put statements in positive form 用肯定句 2.Avoid ambiguity 避免歧义 a)Use definite, specific, concrete language 用词清晰、明确、具体 b)Avoid a succession of loose sentences 避免结构或语义松散的句子接连出现 c)A participial phrase at the beginning of a sentence must refer to the grammatical subject 非谓语出现在句首,主语必须与主句一致 3.Stay focused 重点突出 a)Use the active voice 用主动语态 b)Keep related words together 相关词放在一起使用 c)Place the emphatic words of a sentence at the end 尾重原则 d)As a rule, begin each paragraph with a topic sentence; end i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beginning中心句置于段首,段尾总结 书中涉及的其它details也绕不开这三点,就不赘述了,我想再谈一点体会。 儿童在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成年人无法像他们那样pick up,因此在学习初期倍感吃力;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丰富的阅历和成熟的思维会加快语言习得速度——这一点,儿童是比不了的。学英语其实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它不是对native speaker一味模仿,而是在掌握了常用的语法和单词后,逐渐将英语整合到汉语中,两种语言互相作用、融合,最后产出新的混合体。 因此,我并不赞同很多教育机构提倡的完全使用英英字典,或完全在英文沉浸式环境下学习。利用已有的汉语认知体系,是成年人学英语的特点。如果能在两门语言中快速切换,无缝对接,就算是掌握了英语。 学英语又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每个人的汉语体系各不相同,所以,与之融合的英语,即使输入时再整齐划一,输出时也必然各有千秋。The Elements of Style不仅给出需要记忆的rules——这和传统语法书毫无二致——还教会我们自己总结规律,在不同情景中找到最得心应手的表达。中英两种语言不断搅和在一起,再不断分开——这个过程,既充满挑战,又乐趣无穷! 英语不只属于英女王,它属于全世界。正如美国有American English,新加坡有Singlish,在中国日渐强势的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为Chinglish自豪!私人定制学英语,你准备好了吗? 最后做个广告,请加入我的小组! 英语好到爆的文艺男女聚集地 https://www.douban.com/group/stymorous/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