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精选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精选

《做最好的家长》是一本由李镇西著作,漓江出版的软精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一):我就是我,不要给我添加太多色彩

花了两个中午外加一个晚上终于看完了这本书。之前看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却从来没有看下去的冲动。这本书通过一个爸爸对女儿的成长历程叙述如何当好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让我震撼。虽然没有孩子,目前也没有当老师,却一直喜欢孩子,喜欢跟孩子在 一起。看着这本书,反复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有喜、有怒、也有哀。看到高兴之处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看到难过的地方会留下眼泪。特别是当看到一个即将出国的女孩子在出国前一天给妈妈提了个要求,要她早些回家,她有话要和妈妈说。那天晚上女儿把这几年来的委屈、困惑及妈妈对她的冤枉通通倒了出来,当晚母女俩包头痛苦。第二天女儿上飞机,临行前,女儿对妈妈说,谢谢你,妈妈,我现在很轻松。当时,女儿笑了,妈妈却哭了。这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的成长没有父母的陪伴。我喜欢把所有的委屈、不满通通藏在心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母的抱怨少了不少。但一直来的零沟通让我们让我们的关系疏远了不少。面上看上去很听话,其实满肚子委屈……

可以说笑晴雁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了天下所有孩子梦寐以求的东西——父母的爱。她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尽管不是天才,却拥有天才般的学习天赋;尽管小升初成绩不佳与重点初中失之交臂,但她得到了爸爸及时鼓励而不是眼里批评,以至于她以高出重点线几十分的成绩考入最好的高中,进入最好的实验班。当她在高手如云的班级里打退堂鼓的时候,在爸爸的开导中及时调整心态,从中等水平冲入前五名。学习对小晴雁来说不是苦的,而是甜的,因为她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文化知识。 从牙牙学语起,爸爸妈妈就变着法子给小晴雁讲故事。爸爸还喜欢把一些古诗词编成故事讲给她听,激起孩子对古典文化的兴趣。这也为晴雁后来喜欢中国文化,喜欢中国名胜埋下了种子。

全书通过做着雨女儿的书信交流及作者与女儿的对话及成长故事很自然的流露出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方法及注意细节。读起来不枯燥,让读者身临其境中掌握方式方法。可谓妙哉,快哉!

最后用窦桂梅老师的一句话做总结:捧起这本书吧,别忘了同时对孩子们轻轻说一声,“我爱你,你是我的孩子。我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二):把孩子看成普通人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在孩子小时候盼着他成为一个天才,在聪明的孩子进入小学后,盼着孩子能考上清华,在学习平平的孩子进入高中后,盼着他能考上一个普通大学就知足了。作为父母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地望子成龙,然而现实却冰冷残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会打洞,父母是猪,子女又怎么成龙呢?把孩子看成普通人,是看《做最好的家长》的体会。

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从一个教师和家长的角度叙述了教养女儿的经历,写的真实诚恳。这是一本独具特色的家庭教养图书,市场上有很多家教图书,而鲜有作为教师身份的家长写作的教养书,须知作为教师,培养学生成千成万,可谓阅人无数,更能总结出孩子成长中的经验教训,而普通家长可能只经历孩子一次成长。

作者以教育自己孩子为个案,以爱心、民主和尊重为核心观念,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培养、战胜挫折的鼓励教育、青春期教育等。为各个阶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操作模式。

作者面对普通再普通的女儿,没抱有很高的期望,没把女儿当成天才,保护好女儿的学习兴趣,怀着一份平常心面对女儿的学习和考试成绩。

(一)鼓励教育。平时评价女儿总是说她是天才是高智商,让女儿对学习充满自信。当女儿很快背诵完课文时,夸奖她记忆力好;当女儿考了77分时,告诉她下次争取78分。面对糟糕的成绩,家长一味的指责只会让成绩更差,及时的鼓励和分析总结,才能提高成绩取得进步。

(二)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独一无二的优势,发挥孩子最大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长处,熊孩子也不例外。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作为家长,要承认发现孩子的独特性,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作者对女儿在作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培养。

(三)不和别的孩子攀比。作为父母,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硝烟四起的应试教育沉得住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只会在孩子心理造成伤害,只会让家长和孩子越来越对立,孩子更加厌学。把目光离开别人家的孩子,关注欣赏自己的孩子,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

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真正的父母敢于面对普通的孩子。即使孩子再普通,一样能茁壮成长成为有用的栋梁。做最好的家长,辛勤灌溉,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三):家长也是教育者

读《做最好的家长》有感之——家长也是教育者

读《做最好的家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与其说是在阅读倒不如说是在积累写作素材更贴切,因为很多时候在写“育子札记”时都会翻阅、摘抄,因此这本书有的章节已经熟读了几遍,有的章节至今仍被“冷落。”

单是李镇西老师写给本书的自序——《家长也是教育者》就读了几遍,许多语句都被我用不同的笔墨、线条勾勒过。“我这孩子交给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错误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好熟悉的声音,好亲近的语气,这也许是我们家长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更是许多家长的心里话,因为在他们眼里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家长只是负责孩子的生活和穿衣,嘿,老兄,你这套教育方式可真的落伍喽~~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责任,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最先、最多接触的是我们家长。都说“最初的教育是效仿和榜样的翻版。”那我们家长可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最容易模仿的对象了——这也更印证了“言教不如身教”的哲理。正如李镇西老师文中所言“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试想一下,现在每个班的学生大部分在75人左右,即便是再有责任心、工作热情再高的老师对你的孩子付出的也不过是1/75,而孩子在一个家庭里接受的教育和关注往往是200—600%,相比之下这是怎么的悬殊呀?

“在你们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其实,孩子的教育并不需要我们具备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更多时候,我们最自己的要求、对家庭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长辈的尊敬……这些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作为伴随孩子成长的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和浸润,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无声中去感染孩子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文中的一段话可以让我们家长共勉:“作为教育者的家长,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可能从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无声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以教育者的眼光去打量关注孩子,细心研究孩子每一天的细小变化,并和孩子一道成长;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个性引导其成长使之最终成为最好的而有独一无二的我……”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因为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你会找回许多自己童年的回忆,孩子的成长也会带给你不同的惊喜。凭心而论,我们又能陪伴孩子多少年?我们的父母不也常常念叨我们的成长故事吗?有时真惊诧于爱忘事的父母怎么能记得清那么遥远的事情。

于丹老师在家庭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个互相学习、互相成长的过程”,今天,读李镇西老师的文章也倍感温馨——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感慨万千。女儿在学习我,我也在学习女儿;我在教育女儿,女儿也在教育我;我培养女儿,女儿也在培养我;我成就女儿,女儿也在成就我;我让女儿成了好女儿,女儿让我成了好父亲。我们都在共同地完成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我给了女儿以生命,女儿则延续我的青春,然后我们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燃烧。回想与儿子一起成长的13年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困惑着、欣喜着,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我很难想象自己能坚持阅读,更别说写博了,我今天取得的成绩与儿子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自己的素养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提升;在教会儿子感恩时,越来越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滋味,让我更懂得了“孝顺,孝顺,很多时候顺着老人的心便是孝”和“孝顺不能等”的道理;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年过不惑的越来越体味到亲情的珍贵、牵挂的温馨……

什么是快乐?

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知识:畅游在浩瀚的知识无边海洋,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童心:永远保持赤子般的纯净无暇,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超越:战胜自己并争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

目标是努力的方向,践行才是实现目标的途径,让我们一起向着目标奋进!用心采撷成长路上的幸福和快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