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摘抄

《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摘抄

《现代主义建筑20讲》是一本由吴焕加著作,沪社科院出版的295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一):不诚实的书

除了前两讲是吴焕加教授写的,第三讲是刘先觉教授写的之外,

其他篇均为“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王昀工作室”所写,

这种署名与书皮封面上“吴焕加 刘先觉 等著”的意味可是大相径庭。

所谓某某工作室,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指使学生们搞的拼凑书。

又是北大啊。

《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二):【读品·浅尝】

清华大学教授吴焕加又推出一本介绍现代主义建筑的专著,而“20

讲”这种形式也成为建筑科普书籍的标志之一了。“现代主义”则几乎是建筑学诞生的标志。上个世纪上半叶,包豪斯学院拉开现代主义帏幕。随着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罗和柯布西耶组织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建筑思想有了全面的突破。

这场现代主义运动留下了诸如“朗香教堂”,“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

这样经典的建筑。这本书就是围绕着20 幢经典建筑展开,图文并茂地带我们一幢一幢认识,从里到外,从材质到结构,从功用到理念,从而对现代主义建筑精神获得最直观的体会。

【文·梁捷】

《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三):关于署名的问题

我必须得澄清一下的是,出现如读易洞先生说的这个情况,大部分作者都很难过,这基本上是上海社科院的编辑许力搞的鬼。

北大的工作室的确是想自己出书,但是一方面,编辑为了促销书,硬是要加入吴焕加和刘先觉的文章,并且在第一版中,只署了这两位老先生的名字;另外一方面,恐怕两位老先生也很乐意沾个第一作者的光。

第一版印出来以后,北大的师生都向编辑提出抗议,一个是关于书的编辑质量极为低劣,想当然胡乱篡改原文,添加了许多极为可笑的文字,但是错字都不订正;另外一方面极不尊重版权,不仅直接不写原作者的名字,而且一年后,稿费每篇文章仅给了500元。

这种事情,不是北大的同学们能控制的。希望能告知看过这本书的同学。我们不愿意为两位老先生打黑工,只不过是白白给卖了。

读易洞先生说的“又是北大”,不知道有什么语境。总之希望您在批判北大之前,搞清楚缘由。不要随网络的大流。负责任的说,最近两年北大遭受的污名,基本上都是冤枉的。

本人愿为说的话负责,有疑问请发信件给我。

《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四):现代主义等于时间不够

在建筑领域,现代、古典、未来,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种左右的派别关系。了解现代主义,必须要了解其左与右。

左为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这种新复古式的风格主要依据古希腊建筑传统,它多有纪念性建筑的比例,呈对称布置,喜欢简明的集合图案;它不采用拱,也不用繁杂的古罗马柱式,甚至装饰线脚用的也少。因此,从远处观看,他具有古典主义的美感,但从细部观察,它象来不及细描,匆忙化装赶聚会的女人。不喜欢复古风的设计师常用他来应付喜欢复古风的雇主以图省事,或者,喜欢复古风的设计师用他来折中不喜欢复古风的雇主热情的建议。

右为未来主义。未来主义这股建筑思潮,是随着两位年轻的设计师—安东尼和马里奥作品出版而开始,他们为未来城市推出了一系列设计,两位建筑师乘着酒后大胆宣称,建筑将摆脱传统的束缚,从全新的角度出发,突出光照效果实用性和短暂的价值。他们的作品很火热的发表,实际情况是他们从未盖起任何真正的建筑。因为没有一个雇主能理解虚无缥缈也有其价值和意义;或者,未来主义的设计师,最终都成为理论工作者。

回到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源自拉丁文“modo”,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后起的建筑风格,在它被后来者所取代之前,都堪称“现代“。现代主义风格有意识的寻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筑,并有意识的运用新材料来建造。现代主义反对套用固有风格,容易遭到生命力的质疑,所以当设计师的现代主义作品因此遭到批驳的时候,设计师常用时间不够来掩盖自己的恐慌;或者,当时间不够的时候,设计师大都会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师。

后记:前有评论说这本书是一本不诚实的书。认真的读者“独眼”指出:“除了前两讲是吴焕加教授写的,第三讲是刘先觉教授写的之外,其他篇均为“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王昀工作室”所写,这种署名与书皮封面上“吴焕加 刘先觉 等著”的意味可是大相径庭。所谓某某工作室,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指使学生们搞的拼凑书。”。

这不正是现代主义时间不够的写作方法么?不仅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五):好房子,大师造

好房子,大师造

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这两本书没多少吸引力,行文晦涩,专业术语太多,设计师的介绍太少,图片和文章不契合。在介绍这些建筑作品的时候,我这个外行看得是一头雾水,没有画面感,文章说这些建筑的好都没有直观的感受。这是讲稿合集,如果在课堂上有大量的幻灯片配合,应该会好很多吧。

这套书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拥有大量精美的插图,能让我们欣赏到大师们美轮美奂,造型优美的建筑艺术品了。通过这些出色的作品,我们能意会到黑川纪章所推崇的那种境界: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永远存在,然而,精神和建筑与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却可以永存。

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也说“我力图在设计中使人与自然产生共鸣”,可见,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是多么重要。不管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单纯追求技术、造型、材料的突破而忽视建筑所依存的环境,再惊世撼俗的作品也只会成为城市的疮疤——鲜艳、脓臭。

夕阳无限好的傍晚,爬到景山上,面对深沉肃穆的老皇城,举起相机,却很难避开不远处闪亮扎眼的疮疤,破坏整个画面和谐的巨蛋——国家大剧院。很多专业人士从技术层面证明巨蛋的伟大或失败,不需要。站到景山望过去,如果你从这个凸亮的小包身上感觉得到如薛家燕额上的那颗痣一般的妩媚性感,那它就是伟大的。否则,它就是青春期少年脸上的一个脓疮,鲜艳刺眼,破坏形象。

我们的城市建设是如此极端,一面追求新、奇、特,具有震撼力的“标志性建筑”,另一面又如此迫不及待肆无忌惮地拆毁传统住宅四合院、骑楼、老房子老街,用一个个死气沉沉毫无新意的玻璃水泥盒子取而代之。我们“如愿以偿”地摧毁了传统的城市面貌,达到了“石屎森林”的现代化,在这些千篇一律日益雷同的城市我们却迷失了自己,找不到一丝舒适自然。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萨伏耶别墅(Villa Savoye),夏洛(Pierre Chareau)的玻璃之屋,盖里特•里特威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的施罗德宅,安藤忠雄的六甲集合住宅,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的私宅加建,大师们并没有炫耀夸张的造型和奢华的室内装饰,他们更加强调房子的舒适性和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与此相反,我们追求极尽奢华的大宅大厅大卧室和富丽堂皇的室内装修,却连找个合适的储物空间都不得。

柯布西耶说“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但是面朝大海的机器不那么刻板沉闷,才能拥有春暖花开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