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苔丝》读后感锦集

《苔丝》读后感锦集

《苔丝》是一本由哈代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91-12-01图书,本书定价:20.5,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苔丝》读后感(一):苔丝

出生卑微而传说有着高贵血统的魅力少女,本应该自己平静的生活,却因为那个所谓高贵的血统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最终沦为杀人犯,最感人的是在书中结尾的时候,在美丽的阳光下,在爱人的身边,在警察的等待中,她静谧的睡态,催人泪下~

《苔丝》读后感(二):论苔丝和豌豆花的相同于不同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豌豆花是谁,豌豆花是琼瑶悲情小说《失火的天堂》女主,论其悲惨程度不知要甩苔丝几条街。丧母,丧父,丧继母,被继父毒打,侵犯,洪水摧毁家园,改头换面,被继父敲诈,自尽。

两位女主都大打悲情牌,但两人似乎有很大不同。

有人夸苔丝坚强,但其实她的坚强只是不停接受现实而已。家穷?我打工。借钱?我找表哥。被XX? 我把孩子生下来。被老公抛弃?我去别处打工。表哥追求我?我嫁给他。老公回来了?我把表哥杀了。

其实苔丝从来没有勇敢地抛弃过去,一直被苦逼的生活所左右而已。如果这算是勇敢,也是消极的勇敢。

反观豌豆花,她是个真正坚强的生命,从未放弃对命运的抗争。

丧父,她和继母相依为命。继母改嫁,她小心地随侍继父。继父毒打她,她藏好伤口去上学。继父侵犯她,她勇敢地让自己挺住了。她从未否定过去,但一直执着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直到最后,美好的未来真的降临,可是那阴魂不散的继父却又找来,才摧毁了豌豆花全部的希望,才有了悲情结局。

世事多舛,女人更要坚韧,至于谁是我们的榜样,窃以为,苔丝值得我们同情,但豌豆花值得我们学习。

《苔丝》读后感(三):好书,瞎看瞎想

更阑人静,心事如一团浓雾。毫无头绪。

在我世界里,我一直是个专制的国王。为了钱做出退让,低级趣味。

我怎么能够呢?

事件隔了时间的距离之后,就觉的是一场闹剧,还有人搭上了自己的青春,最终一无所获。

不了解我时,很容易喜欢我;了解我之后,也许会恨我,所以我不希望被任何人了解。

为了理智,冷静。因而做出的种种妥协,我已感到,足够多的羞耻。

许多年后,我想清楚了一件事,03年苔丝来北京投奔那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的事,是一个错误。

那天郑荣正向我借钱买票离开北京,我付了送票的钱,并提醒他:你还欠我一年的房租。

他说:会还的,我要走了,你还不请我吃顿饭。

我请他吃饭,担心借给他的钱都收不回来了,他却吃的很香。

离开北京的最后一餐,我请他,他甩着腮帮子,低头不看我,吃的淅沥、淅沥的,不停的擦头上涌出来的汗。吃完了,狠狠地说了一句:我操,北京有什么好?

他是个中年的黑胖子,嗓门大,每天下了班,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给济南的女友打电话,还撒娇。每天都有那么多话要说,从下班到家能聊到深夜12点。电话充值卡整齐的码在窗台上,半米高。

他常说女人靠哄,最后,一拍二散。他除了哄女人,什么也干不了,北京淘汰这样的男人。

女人也不要他了。

苔丝就倚在办公室的门边,低着头,二只眼睛,黑白分明,不染红尘。

李总监笑着对我说:让她来给你们财务部帮忙吧。

我心里清楚,言外另有深意

半个月后,我在例会上说苔丝的坏话,想赶她走,一是因为她单纯,关键是她漂亮。

广告公司里的坏人多,他们不知羞耻。

可她却干的挺快乐,买些纸、签字笔和墨盒这样的事。

那天下了班,我听她一个人坐在楼道里和家中的母亲打电话,那少女独有的对工作和环境所满意的快乐,打动了我。

那种刚刚参加工作,是一份看起来比想的要好的工作时的快乐。你也有过。

如果我真的把她赶走了,她会去饭店做服务员?

还能做什么呢?应该不会比现在更好。

年会时,大家都喝了点酒,散了时,晓枫想把剩下的酒拿回去,被她发现了,她说了他。

惹的他大声的骂:你这个贱货,才来公司几天,不要以为李总宠着你,就什么都想管……

于是,她一哭,反而没有人来和她一起打车。相互间住的近的同事,三三二二的相约打车都走了,剩下她孤孤单单的站在会所前面昏黄的路灯下。

这时侯,李总的车停到了她的身边,他叫她上车来。

李总把车开到了后海,苔丝睁着疲乏的眼睛问:您走错路了吧?

李总把车停下,双目充满笑意:管它呢。这是北京夜色里最美丽、最繁华的城区。今晚多美,我愿这良辰美景永无尽头……

苔丝有些不安,又有些感激。李总拿起了苔丝的手偷偷吻了一下,又要拥抱她,本能的恐惧使苔丝猛力将埃里克推下车去。李总跌倒在地,头撞在路牙上鲜血直淌。苔丝紧张而又歉疚地蹲在他身旁抽抽嗒嗒地哭了。李总趁势把她拥进怀里热烈地吻她。苔丝被这长长的吻陶醉了,情不自禁地依偎在他怀里…… 李总怕晚些家里的老婆会打来电话,悄悄把手机关了。

关于坏男人糟蹋女人的故事,都有些俗套。

1891年托马斯哈代写下《苔丝》,悲观的、告诫的、批判的。

一百年后,还是会有人重复着苔丝的故事,无知总是让人觉的愤怒,书上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在面前,但对当事人而言,悲剧是在你失去之后,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我在想,在北京。

苔丝被毁掉纯洁之后,也许会变成郝思嘉,不惜一切的成功了;再让她遇到渥伦斯基,成为那个矛盾却又无法悔改的安娜。

关于戏剧的冲突,恩格斯说,分三层,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己。

就是说,首先,苔丝为了改变生活的自然环境面来到北京;其次,为了成功而和不同的人做交易;最后,她把自已变成一个陌生人,再次失去一切。

所有的梦想都会破灭,只要它是梦想。

当然,这是基于苔丝是个漂亮的女人前提下发生的。

那些大多数的,平凡的,没有才华也不漂亮的女人,她们不一样也失去了一切了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