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苔丝读后感锦集

苔丝读后感锦集

《苔丝》是一本由托马斯·哈代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4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苔丝》读后感(一):苔丝的悲剧

精神的纯洁重要还是肉体的纯洁更重要?克莱尔虽有着先进的思想,但受到早期教育的影响又是一个习俗和成见的奴隶。亚雷克夺去了苔丝的贞操,但他本质并不是一个很坏的人,他也想着弥补和责任。可怜的苔丝,也受习俗成见的影响,觉得自己有罪,怨恨着亚雷克,期望着克莱尔的原谅。苔丝的悲剧由亚雷克开始,而克莱尔要为苔丝的悲剧承担更多的责任,他不值得苔丝对他纯洁的爱

《苔丝》读后感(二):A Pure Woman

苔丝无疑是一出活生生的女性悲剧, 如果仅仅从现实角度和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 我想我们可以看苔丝悲剧形成的原因。 首先,苔丝提到过,她上到小学六年级,老师说她如果继续学习,无疑可以成为一名老师。这说明苔丝的成绩很好,但没有继续求学的原因,苔丝说,是因为她的家庭,她父亲酗酒,不能养家,以至于苔丝辍学。 苔丝不仅在以后的人生里无法获得比挤奶女工,农场女工更好的工作,并且不能进行更加理性,独立性的思考。 如果苔丝是一名老师,她是不是就能自己养活自己,甚至供养自己的家庭,不至于再次沦落到德伯维尔的手里;是不是就能克服自己过于天真的秉性,从教育中学得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自尊自爱;是否就能更加独立,不把自己的全部身心交付于任何一个男性,而是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当然,苔丝不可能受教育,这是时代的特征,她不过是一个大自然的女儿,一个农民的女儿。 她的家庭,除了她,下面有两个稍大的弟弟妹妹,另外还有四个不超过十二岁的弟弟妹妹,这样,苔丝家有七个孩子,她的父亲异想天开,不务正业,母亲只是一个农妇。 一个女性的美貌,对于她来说,究竟是幸运还是灾难,要看她的机遇,阶级,和时代。

《苔丝》读后感(三):。

《苔丝》

美丽又芊细的苔丝,一如她所象征的小农经济,在资本主义经济———亚雷克以及生活苦难的频频“击打”之下,死去了。

这是一个不圆满的故事,又好像是一个圆满的故事。不圆满在于,苔丝被亚克雷侮辱,丢失清白象征;苔丝未曾和安琪有过一天安定的夫妻生活,在新婚之夜,他们就生出隔阂,安琪狠心的丢下了她;苔丝一直苦等着安琪,但是安琪迟迟不来。而圆满在于,在夜晚的舞会中,那个她一眼记住的人后来又遇见了,他爱她,向她求婚;苔丝终于等来了安琪,而这个安琪终于可以为她抛弃一切世俗的偏见了;安琪知道她对亚克雷所做的一切之后,还是温柔着注视着她,尽管追捕苔丝的人已经到来,他也苦苦的请求他们等她睡醒。

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这种矛盾的情绪是我在以前读过的书中没有感受到的。即使她最后死去,我知道她是在释然中死去的,她反而获救。她被推着做了她不愿意的事,她一直心中愧疚着。

我相信那个和她十分相似的姑娘——丽莎,一定会带着她的希望努力活着的,和安琪一起好好活着。

《苔丝》读后感(四):苔丝的悲剧:她不是处女

本周读完的一本书,读完以后心中淤塞难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乡下少女,她勤劳美丽,大方得体。在昏庸的父母亲的劝说下,她去了一个貌似“本家”,但是只是冒充了“本家”姓氏的有钱人家里,也就是德伯维尔家。 这次探亲是她悲剧命运的开端。苔丝在一次外出归来的途中,被不怀好意的德伯维尔诱奸。在被强奸之后,苔丝回到了家中,过了两年的消沉日子,她再次振作起来外出打工,不得不说苔丝是一个极为坚强的女性。虽有被诱奸在先,但是我认为苔丝真正的悲剧人生伴随着她这次外出务工刚刚开始。 在牧场里,美丽的苔丝受到了克莱尔先生疯狂的追求,苔丝心里受到幸福与痛苦的煎熬,她苦于自己已经失身于亚雷克,她不忍欺骗克莱尔,但是却迟迟没有将这一事实诉诸于克莱尔,而是在新婚之夜,将她的曾经说了出来。愤怒不已的克莱尔抛弃了苔丝,远赴巴西。“爱一个人要看她的本性,而不是她的过往”看到这里,我想知道克莱尔不懂这一点吗,扔下新婚的妻子,执着于妻子的过去,难道就是因为妻子曾经被另一个男人占有过吗,还是生气苔丝没有及时告知她这一点呢? 如果是因为前者的话,那么苔丝也没必要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了,虽然苔丝依然深爱着他,并且认为自己有罪。苔丝被诱奸,本身是受害人,却没有得到丈夫的关怀与理解,而是被抛弃,克莱尔为何对妻子的“第一次”如此执着呢?就是因为苔丝不是以完璧之身嫁给他吗?为什么就要求女人要保持清白之身呢?难道没有了第一次对男人来说那么重要吗?书里没有交代克莱尔是不是处男,但是这种处女情结让人感到对苔丝来说及其不公平。 往后苔丝的悲剧遭遇就不再叙了,如果没有克莱尔的离开,之后的一切也就不一定会发生了。

《苔丝》读后感(五):哈代的苔丝

才看了一半的时候,就被苔丝深深吸引。她的命运会如何,真的让人舍不得放下。但看电影版的时候,又觉得真是有很多地方如果不看原著,是根本不明白怎么回事的,跳的太快了。不过想想也是,那种细微的心里活动,是很难表现出来的。苔丝根本对她那所谓的本家哥哥不感冒,可还是因为贫穷而隐忍着他对自己的各种骚扰,因为懵懂无知,最终还是被算计糟蹋了。但这种失贞的代价,还不是事实本身带来的伤害,由于她诚实的天性,在爱人面前的毫无保留,最终坦白的时候,安琪却弃她而去。这种被心中所爱带来的伤害,从是最厉害的。要说凶手,亚雷和安琪都算的上是,他们用暴力和抛弃伤害了这个善良纯真的姑娘。苔丝,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在牛奶厂结识安琪的时候。在作者的笔下,那个时候的苔丝,就是女神的化身。而他笔下的英格兰,也美极了。

清晨薄雾升起之时的英格兰南部的德瑟特,让我想起在黄山时去宏村的路上。那天我们为了早早去宏村,天还没亮就从市里出发,但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忍不住还是停车了,蜿蜒山路上除了我们没有别人,山坳里一片青油油的,太阳将升未现,勤劳人家粉墙黛瓦中炊烟袅袅,零星一两个人影去下田劳作。一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后来我们效仿武陵人,进入桃花源里,但入徽的第一印象却在这里永远驻足。

作者的经历,感受,多少会在作品里体现,我回来又看哈代的简历。托马斯・哈代 ,他1840年6月2日生于英格兰的多塞特郡多切斯特郊外的上伯克汉普顿,1928年1月11日去世。他的故乡,不是伦敦而是南部闭塞的乡下,他生活的地方应该就是苔丝的故乡,我相信,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肯定遇到过那些人和事,他或者他的亲朋好友,必然遭遇过苔丝的不幸。哈代一生88岁,跨了一个世纪。在他成名的时候,中国写悲剧的老舍已经开始创作了。怪不得我看苔丝看的绝望之际另我想起了骆驼祥子,两位都是著名的悲剧作家。当然,还会想起的,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她们都是可怜的女性,都逃不开社会底层被贫困和道德压迫着的命运。18世纪末在英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哈代的创作过程中,他也正是这一变革的见证人。他的身边应该有想亚雷那样的暴发户,也有安琪父母兄长那样的牧师,暴发户践踏纯真,宗教捆绑人性。他清楚地看到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经受的各种不幸和灾难。所以他才创作出苔丝,亚雷和安琪。同样身处英格兰的乡下,《傲慢与偏见》里的丽翠五姐妹无疑的幸福的,她们的日子不但体面,还可以挑剔择偶对象,而达西再怎么挣扎,也还是在他们的阶层里。苔丝挣扎在贫困线上,安琪站在新旧资本,人性和道德的战车上,说他可能心里上遭受的伤害是苔丝失贞,还不如说是他固有的道德观和他自然的人性轮流攻陷他,使得他终生都难以安稳。

今天看电影版的时候,有弹幕说安琪是渣男,苔丝傻白甜,亚雷多金会撩妹也不差。这些当代观影评论的几乎都是90后了,对于100多年之前的那种价值观都觉得不可思议了,现代人的生活里,除了钱,其他的好像就没了。所以亚雷之流最终成了社会主流,虽然贵族世袭啥的更是烂的没了踪影,但拜金主义当道就真的好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