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哲学读后感精选

艺术哲学读后感精选

《艺术哲学》是一本由王德峰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哲学》读后感(一):艺术是组织形式让真理原始发生

科学是对真理影子的描摹,哲学是对真理形状的描绘,艺术是组织形式让真理发生,理解科学就是对真理片段的把握,把这部分概念化,构建为现实,而哲学是对真理的领会,欣赏艺术时就是对真理的观看,对真实的观看.

科学就像一种效率很高的辩解方式,艺术就像是一种感受力很高的辩解方式,但终归都是一种辩解方式,而后者的方式其实是前者的基础,即作者说的理性的基础是感性。

概念化的真理,变得片段,局部,就是构建的现实,就是科学。(但现代人越来越觉得科学就是真实,就像把贴在东西上的标签当做东西本身)

真实就是真理的领会,这么看来真理对于肉身的人类来说永远无法触碰,只能局部,片段模仿他的影子和整体观看和领悟。

而宗教更像是艺术和哲学的结合,既有领会又有观看

ps作为一名美院学生,从自己专业角度个人浅薄的理解。其实在读此书之前,很多与此书上相似的观点但很混沌,读了之后还是感觉清晰了很多

《艺术哲学》读后感(二):由B站课程想到自己的大学时期的心路历程

在B站上看到王老师的这门课,颇受启发,这时回顾自己在大学的思路历程。回到自己,当年那个东西乱窜拼命想找到一条出路的年轻的心已经平静了下来,渐渐成熟了。

想当年自己选择大学的理由用今天的话说有点“中二”。仅仅凭着一本写民国时期大师的书,为着寻求书中那种大师的精神便在志愿栏里填下了大学的名字。入学后,自己像一个饥渴的人,到处旁听其他系的课程,对我影响最大的就算是哲学导论这门课了。至今对哲学导论课堂上余老师说话的气势记忆犹新,老师梳的十分整齐的头发随之为之散落。他说过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大意是:大学的意义在于把别人灌输给你的东西统统忘掉,然后重新审查一遍,让自己的思想脱胎换骨。而对于听者我而言,当时有一种感觉是胸中也有一股气要把我的天灵盖掀开,甚至将我的头发向上吹起,身上血液翻滚的那种激动。但是听课之后之后自己胡思乱想了许久,彼时崇拜柏拉图,以理性作为自己行动的最高法则。现在想想当时自己虽然很傻,但是当时确实如此。再加上当时的数学老师,也是个怪人,经常说为什么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还以古诗为例说国人的理性缺失……当一个人的思想趋于理性化后,情感会变得缺失,例如平常和人交流,一直用因果关系去思考的话很容易变成一个怪人,就是上个厕所啥的都不自觉要考虑最优方案,真不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过的。

给我的思想带来的转机的是一本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才读懂,方觉当时自己也像书中的主人公走火入魔,错失了很多东西。而今看王老师的课,再度想起这本书,发现二者其实讲的是一个东西,不知道王老师看过此书没有,作者提出的新的理论最根本的“良质”正是王老师所说的在于逻辑之前的真实。看到此处想到读过的这本书,甚是欣慰,而当年那个在大学里苦恼的学生,现今也真正脱胎换骨了……

《艺术哲学》读后感(三):谁来帮帮哲学家

这本书和其他艺术哲学著作不同,侧重在哲学二字,而不是艺术。因为这本册子既没有讲诸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也没有讲中国传统艺术的鉴赏等。

对于艺术哲学,作者首先在什么是哲学理论下的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思路主要是从西方美学的角度,分析美学与艺术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在作者理解看来,其实美学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艺术。所以艺术哲学可以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册子第一章是导论。前前后后,从康德对美学的贡献讲到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关于什么是美,如何发现美,如何创造美,在我看来仅仅局限于哲学思辨体系内的内在推理和专业语言机械式演进。对于核心问题,无法解决,作者例举了一系列历史上著名哲学家们的努力和回答,但是谁对谁错,艺术哲学和美学的前进方向所谈甚少。册子第二章之后,理论色彩渐失。从艺术的存在方式开始,到艺术的几大形式,册子的理论高度急剧下滑,虽然都是在以哲学的方式论述,但是已经朝艺术鉴赏的方向的发展和站位。如果把书面改改,可以改为《用哲学眼光看艺术》。

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还是哲学没有解决美学问题的几个核心问题。关于什么是美,究竟应该是定位于心理学?物质客观性?还是先验理念?都没有确切答案。比如说,“鸟巢的美”是物理学上的美,还是人意识内的美,这个美究竟是鸟巢本身存在的物质客观性存在的美还是人意识内部本身就有一个美的意识呢?

谁来帮帮哲学家?

谁来帮帮哲学家?

自然科学发展对于整个宇宙的广袤来说,实在是渺小。自然科学到目前为止仍然对人的记忆,人的思维规律,在物理上和生理化学上都没有任何突破性的进展。目前的美学,我看,就像达尔文没有发现生物进化论之前的混沌。

我只是粗鲁的阅读这本也许是伟大的著作。

《艺术哲学》读后感(四):论文艺受众的四个等级

摘要:本文以抽象的艺术哲学观点与艺术实例的具体结合,论述文艺受众的四个等级之差异,并给出浅近的电影艺术审美能力提升方法供读者参考。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做的分类是具有极高主观偏狭性的。事实上,在我们与他人交流艺术感受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去判断对方的等级的,这样做本身也是极端不礼貌的,因为每个个体的审美方式都具有高度的差异性,我们自身也不免会在审美过程的某一个方面犯下严重的错误,在那个时刻,我们与低等级受众并无差异。

1、论感官青睐型受众

文艺受众的最低级别是感官型受众,即以自己的直观感受为判断标准和出发点的文艺受众。感官的愉悦,是人类最浅层的满足感,感官的痛苦亦是人类最普遍和平常的痛苦。该受众群的审美,实质上是对文艺作品形而上学本质的藐视,以极其狭窄的审美视野完成对于艺术作品断章取义式的武断肢解。其具体方式不一而足,对于艺术呈现过程的片段化评价是这一类观众的主要特征。

2、论功利主义型受众

首先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功利主义一词与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利益最大化博弈和“唯用论”这一古代“经世致用”哲学的极端产物均有一定区别,虽然以上两种“功利”都可以作为这一等级受众所持功利主义观点的解读口径。

直解的功利主义观点,是为类似于“看电影学英语”这类不值一提的所谓“审美”目的所服务的,关于将文艺作品降格为工具的粗鄙和浅薄,此处不赘。本文关注的是功利主义的广泛性特点。

功利主义个体对于文艺作品的欣赏过程对于用益寻求的夹杂往往不是个体现象,而是发生了充分的广泛化。这一阶层的受众已经脱离了感官愉悦的庸俗趣味,他们寻求的是形式上或内容上的文艺用益,此审美行为和背后驱动的审美动机,是试图发现美的现世功效并使用之的外在体现,我们姑且将这一现世功效命名为“第一类审美用益”。当然,在这一阶段的受众将几乎是无节制的夸大自己为发现这一用益所付出的巨大成本,并用这样的成本观念泛化出一个新的审美阶层,这一阶层决计不愿意再把自己与普通审美者等同起来。应当说,这一阶级优越感本身,成为了功利主义受众的另一种审美用益,我愿意称之为“第二类审美用益”。

然而真正吊诡的事情是人们往往在第一类审美用益尚且因艺术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未能完全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在享受第二类审美用益了。为艺术作品的付出和从艺术作品的获得之间的数量关系,只是这类受众诸多计算公式中最不重要的一个。文艺批评给了这一类观众一个“阳春白雪”的机会,终于可以像模像样的做个“文化人”了。于是乎他们挥舞着双臂高呼发现了艺术的“超越性”,发现了艺术的美。譬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于德彪西煞有介事的评价,当然这都是基于这一批评家拥有大批黄标盘的情况下做出的,至于这背后的心到底如何,确实是一件非常可疑的事情。

3、论逻辑至上型受众

当我们看到“逻辑”的时候,无法避开对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逻辑的存在方式、作用方式研究最初都在雅典闪烁。 然而当我们步入大学时代的时候,就不应当再以一种孤立的观念来看待逻辑本身,他反应真理。但虽然逻辑必然是对真理的反应,不符合形式逻辑的事物并不见得都不是真理,我想宗教信仰便是一例。正所谓“语词上的事实,不见得就是事实上的事实”。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传统的关于真理本质的看法归结为三个命题:

1,真理的居所是判断

2,真理的本质在于判断同其对象相符合

3,逻辑是真理的原始居所,真理的定义为符合

海德格尔的静观主义观点使得哲学的轨迹经历了自雅典出发以来最大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的“大”并非是仅仅从哲学的历史意义来看,而是放在更大的社会科学视角下进行的考量。虽然哲学是纯人文科学,但是正如相对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之大一样,海德格尔对于分析主义传统的颠覆,是一场革命。人们生存的基本意义被重定义为:人对于周遭生活环境的静观和沉思,是融身其中的体验过程。

这一与传统的分析主义哲学大相径庭,对于审美来说,这是确实有效的。因为逻辑对于美来说,是苍白的。海德格尔坚持认为“美是真理的原始发生”。一个基于逻辑判断的人生,一个说着希腊语的机械生命,是狭窄的,有限的,可悲的。他人为的关闭了寻找真理,寻找生命意义的可能,而在逻辑判断中,人的生命本身已经被消耗了。多少次我们玷污了哲学,并把它作为生活的附庸!如今我们也玷污艺术,企图将艺术造型为一个独立与生命之外的客体,再用尽一切的手段去“再发现”它。这些手段之一就是逻辑,百万次逻辑运算的后果是:人们认为艺术是“兴趣爱好”,是“娱乐”,是“一门课”。

然而艺术不是这样的,真理是生命的意义,永远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也就是说,如若我们说我们寻找到了真理,便是切切实实的丢失了真理。真理是同在的状态,而非客观实在。我们只能与真理同伍,而不能把握它。审美经验是私人的,感性(非感官)的,非逻辑化的。这样看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论断,形式主义美学的思想,对美的机械逻辑定义,都是不实际的。我们不能用工具替代价值,也不能用逻辑替代艺术。唯一可以做的,是实现与艺术的同在。这也符合“静观和沉思”的人生目的。

不论是企图通过“主旨大意”速读文学作品的,通过“故事梗概”看电影的,或者是通过黄金分割、大小调体系、镜头运用来诠释美的要义的,在实质上都仅有对于种种逻辑工具的操练目的,而对审美趣味的提高无益。但其探求的心,当然是好的。

4、论艺术家

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本质,注定所谓“人民群众的艺术”、“百姓的艺术”,是文化艺术产业的一颗摇钱树。我绝无半点对于这棵摇钱树的鄙夷,缺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导演很难将优秀的哲思化为文艺作品。事实上,整个电影行业需要95%的白痴,剩下的少量的的艺术鉴赏家和一小撮的艺术天才来支持。 当然,那一小撮的艺术天才也天才到足以发现自己在艺术上的天赋而趁早转行,继而加入被支持的艺术工作者行列。

最高级别的文艺受众,已经不是艺术的接受者,而是艺术的创造者,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家。他们对于文艺作品的超越性领悟,建立在前三种受众的基础上。他们必然有敏锐的直感和洞见,有引以为傲的"文艺贵族"圈层却不沉溺其中,有丰富的艺术鉴赏知识和领悟能力。我在前段时间的影评里给出了我对于“好电影”的定义,即“一是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暂时却彻底的超拔出来,使得我们的情感能随着光影完整的走一段旅程,在两个小时里将我们带入一个远离现实生活却又真实存在的世界,从而使得有限的生命获得更宽广的视野;二是能以深刻的理性洞见,将我们重新的送回现实世界,当影院灯光亮起,一步好电影给予人们的绝不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直达灵魂的哲思,在余下的日子里为一个生命提供坐标。”

现在想起来,这是后半句实在是句有歧义的话, 似乎我自己也已经落入“第一类审美用益”的渊薮了。不过我真实的的意思是,艺术家的审美,不是将重点放在寻找艺术作品的闪光片段,也不是用艺术体现自己的阶级地位。甚至不是对文艺作品动手,而是应该在接受文艺作品之后,在自己的身上发现艺术的真理之光,对于自己的指引。发现艺术对于人生的超然意义,是作家、导演、演员、音乐家的工作,更是审美者的工作和责任。贯彻这一理念的文艺受众,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家。这一指引,往往是不可以用逻辑化的形式去描摹的,以至于我现在也有些语塞,只得感叹自己的语言功力不足,草草作罢。说到这里,就更加钦佩豆瓣上那些优秀影评的作者,不知道是何等的幸运,他们拥有了将生命光照投射到纸面的美妙能力。那字里行间,岂不是真理在流淌?玄妙的缪斯,终于派遣了他们作为美的天使,更好的开启我们的心智。

结语:美若不被信仰,则根本无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