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经典读后感有感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经典读后感有感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是一本由[美]索尔·贝娄(Saul Bellow)著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元,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读后感(一):一个INTP的悲剧

知道MBTI人格测试后,我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由自主地猜测别人的类型。

看到植物学家,我便期待他是INTP,并在读小说的过程中不断自我验证。我认为他是,至少接近。作为测试结果INTP的我,对他有种亲切感。

作为男INTP,被自己的欲望驱使,去做一些短期行为,是很杯具的。文中的主人公被本能欲望蒙蔽,加上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给自己带来了悲剧。还好最后只是逃离。逃离,不就是NP最擅长的吗。

直觉型的内倾者,应该不要太信任自己的幻想。幻想会蒙蔽自己的双眼。加上内倾思考的自圆其说而忽略其他线索,就很危险了。

文章很不错,娓娓道来,收放有致。但独白似乎太多,显见作者是理想主义者。文中的“我”疑似INFP或INFJ型。他对主人公的爱戴和崇拜也是旁证,就像NF葱白NT.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读后感(二):马丁·布伯之源

长篇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More Die of Heartbreak,1987)是美国杰出犹太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创作后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深刻体现了德国著名犹太哲学家、神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提出的“对话”哲学思想。首先,在人物关系上,小说中的肯尼斯与舅舅本诺之间存在着“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而本诺与妻子玛蒂尔德及舅舅哈罗德、肯尼斯与情人翠姬及父亲鲁迪之间只是一种冷漠的“我-它”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物之间,作为植物学家的本诺与假杜鹃花经历了从“我-你”到“我-它”关系的转换,展现了传统犹太伦理道德观念在美国当代社会受到的冲击,以及犹太知识分子在当代美国社会面临的伦理困惑和精神危机。其次,在叙事上,第二人称“你”的使用也体现了这种对话性,拉近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索尔·贝娄与马丁·布伯曾于1959年在以色列会过面。当时布伯问贝娄是否是犹太人,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布伯建议贝娄每天读一页《摩西五经》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价值,尽管贝娄最终没有接受这一建议,但他承认自己经常在看《旧约》。①另外,在他另一部代表作书信体小说《赫索格》(1964)中也曾提到过布伯的“对话”哲学。可见,布伯的“对话”哲学对于贝娄的创作是有一定影响的,这对于深入了解他创作后期中的代表作《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人际关系、主题思想以及叙事手法极为重要。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读后感(三):《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摘抄

这“盲目的激情和吸引”是“迷恋”这个词的第二条词义,其第一条词义为“变得愚不可及”

你所能做的,就是在后门走廊玩牛奶瓶,或者坐在石块上研究灰尘的美学

对他来说,世界犹如一个静电场,一台为他的粒子加速的回旋加速器

再没有小女孩拖我去动物园看狗熊和老虎了。动物园的动物不可能看出这一点,但他们本身也是这个离婚世界的一部分

有人称它为野心,或者恬不知耻

人们出于帮助人的动机常拿些冠冕堂皇的话相互纠缠,这实在可怕

当人们决定把自己的智慧运用到任何特殊领域时,他们往往走的太远了,最后便成了一种地狱

如果你把现代生活当回事揣在心中,它会使你疲惫不堪

心不在焉者的秘密动机是在负罪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清白。心不在焉是一种虚假的清白。

偶尔来点小小的恶作剧对人的灵魂有好处

这样的想法简直与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同样巨大的破坏性

蹩脚的艺术最终将使人致残

如果你拿榔头砸我的脑袋,迷糊中我会看到十个马蒂尔达,其中有一个正是我深深爱着的

当你投身于现实生活时,你才会真正的遭殃。而假如,另一方面,你若不情愿投身进去,你就什么也不懂。

舅舅一直在同那种不能进行恋爱的羞耻进行抗争。他是一个怀有希望的人——比方说,他希望娶一个自己中意的女人。假如你有这种希翼,最好是融化两颗心,仅仅融化一颗心又有何用?

你需要一个考古学家才能从他的头脑里发掘出这样的记忆

你可以喜欢一个人,但不喜欢他对你做的事

他那减轻的体重可能会使他抵制无政府状态的磁性吸引,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逍遥而独立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读后感(四):索尔·贝娄的舅舅

我之前提到过当别人问问题的时候自己有个出于责任会进行详尽回答的习惯,可能一开口就说这个问题包含十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里面又各有十个小方面等等,各位,都来瞧都来看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看索尔·贝娄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写了什么:

可见不是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的。

我也提到,在回答的过程中,我也常常发现事情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正如贝娄所说:

原来,别人并不想知道这些,虽然问了问题,但是,并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

类似地,书中的“我”去索马里跟妈妈打听关于舅舅的过去,在聊天的过程中,贝娄写道:

不难猜到,“我”给母亲说了自己的观点之后,

你可能会想到,

这就是我的真实写照,我常犯这个错误,就是跟别人,尤其是跟我家人谈我的观点。我爸急了之后就是这么说我,认为我精神失常,在胡言乱语。

贝娄写道,想让母亲明白这些道理,相当于

如果要说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那岂不是我爸妈在太阳系的话,我就得去仙女座了。

最终,当医生和“我”的舅舅本诺说话时,医生问“你在那里到底干了些什么……你一说起南极,整个语气都变了”时,贝娄写道:

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能孤独地活着。“我”在书中劝舅舅不要结婚时,引用契诃夫的话说,千万不要因为孤独而结婚,因为你将会得到双倍的孤独。

这是一本写“我的舅舅”的书。王小波也写过他的舅舅,而且还不止一个。一个是他称之为大舅,是个作家,但是生前没有发表任何作品;一个是小舅,是个画家。不过,贝娄的舅舅是个植物学家。相似之处是,这些舅舅都找到了他们一生的主题。贝娄要悲观一些,他不把它看作是一个obssession,“每个人都有他一个基本的、特殊的困难……这一个主题可以有几千种变化”,王小波就很简单,“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个主题”,甚至还让人魂梦系之,尽管这个主题可以是工作、悲观、发明、同性恋、生育、去的社会地位、考不上大学等。

但是这位本诺舅舅觉得他的人生的主题和植物无关,而是和爱有关,或者说性,显然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他说,自己并不像了解和擅长研究植物那样了解人和擅长与人打交道。他仅仅是坦率和保持了一种本真的本性,但是却与周围的环境与人格格不入。王二的舅舅也保持了一种坦率和本真,也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原因也不难理解,在俗世中,有俗世的追求和规则,但是这些舅舅只是关心自己人生的主题。贝娄说:

意思是说,逆周围社会的大众和习俗所好,没人当你是个东西;顺潮流而动,做时代的弄潮儿,那么,你就是个东西。这是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贝娄笔下的女人虽然也漂亮,但是却没有其他可爱之处;王小波笔下却有很多能够欣赏这些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怪物或倒霉蛋的女人。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就像有许多庸俗和猥琐的男性一样,有许多肤浅、无聊的女人;但是,既然能有本诺和本诺的外甥“我”这样的男人,也必然有一些即使她们自己不是这样一些另类,也必然是能够欣赏这些另类的女人。除了“我的”作家舅舅所遇到的小姚阿姨,也还有一个F;除了蓝毛衣,也还有“我”的前妻。

贝娄说,

贝娄称“我”的舅舅为“后历史”人,是说超出一时一地,所思所想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不是暂时的个人需求。但是,这些对大多数人都是“不疼不痒的事”,觉得跟她们的日常生活没有相干,也没什么用。但是,贝娄说,社会也会包容这样的人,

贝娄和王小波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写了更多的现实,更多的现实中的人。所以我不是特别爱看。王小波的就不一样,他写了更多的虚构,尤其是其中的女性角色。正如王小波所说,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场景,大多数人,无论男女,都不配被写进小说。这些场景没有动人之处,这些人也都十分无聊和肤浅。《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之中就是如此,写了许多的无聊场景和肤浅的人。尽管如此,贝娄还是一等一聪明的人,比如关于他提出一个绝妙的用于检验一个人究竟多爱对方的方法,如下:你用砖头在他或她脑袋上敲一下,他或她眼里就出现好几个你,看他或她爱其中几个,爱你就有多深。比如说,就如本诺舅舅被敲了之后,出现十个马蒂尔德,但是只爱其中一个——结尾本诺舅舅从马蒂尔德身边逃走了,难道这不是早早就可以预料到的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