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后感锦集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后感锦集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本由[瑞士]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3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后感(一):半天的吴下阿蒙行为

绪论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后感(二):关于所指与能指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两部分组成。所指的就是概念。能指是声音的心理印迹,或音响形象。索绪尔又指出,语言符号有两个特性:①符号的任意性;②符号构成的线性序列,话只能一词一句地说,不能几句话同时说。

我对于所指与能指的体会就是,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例如,“水”这个单词,我们在交谈时会说shui,日本人则会说みず(日本的片假名本身表音),英国人会说water.所以当我们指同一个事物时,我们会用语言概念去表示,当我们念出表示这个意思的读音时,双方听到这个读音后的理解就是“能指”,这个概念是“所指”。那么,再更深入一步去思考,会发现基于语言的读音去理解意思,有时候会产生理解的偏差,比如,福州人喜欢在提议时说“满去一下啦”,倘若字面理解就会是“过去一下吧”,实则是指“随便干一干啦,贵在尝试嘛。”故而只是按照读音,来能指的话,意思可能会产生偏差。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后感(三):垃圾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1916。。。“垃圾,一本对语言学发展史极其重要,但不值得再继续被后世阅读的书@2021-03-21 21:28:41” 1个小时候后我就读完最后20页,这里埋坑,两周内我会填上。。。在读此书之前的,我写了这句话 “语言是一种信息。“媒介即信息”。下个月读索绪尔,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你们老是把语言当做是一种符号,我更加无法理解为什么要研究语音,以及符号对应的意义。又是一个哲学式的历时性-共时性的东西。咳.....@2021-02-11 02:13:34”。。。我王一凡马上就要读完此书了,此外,赶在读 《2021.04 萨丕尔 语言论》《2021.05 乔姆斯基 句法结构》《2021.06 王国维 流沙坠简》之前,这两周内(2021-04-03之前)我会,另外把我《元知识-王一凡普通语言学教程》这篇文字码在这,当书评。刚刚结束社会学骂街状态的我,没想到刚刚来到语言学就开始骂街了。- -!迷之自信的王一凡,SB王一凡 @2021-03-21 21:42:56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后感(四):书摘:普通语言学教程

1,语言是一个属于特定的社会集团的宝库,是每个个体,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集体中所有成员大脑中潜在的一个语法系统。因为在任何说话人的脑中,语言都是不完全的,语言只有在一个集体内才是完全的。P16

2,集体惰性对于创新的抗拒。P89

3,语言在形式上的选择是不受限制的,因为,很明显,我们看不出有什么东西会妨碍爱念和声音序列之间的任意联接。P92

4,语言不在被当做是一个简单而纯粹的契约,从这点来看,语言符号确实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研究对象;因为语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论据,那就是:能够被社团所接受的法则一定是一个被接受了的法则,但并非所有的成员都能自愿接受。P86

5,总的来说,这些连续不断的改组语言的演变中起到了比语音变化更好的作用。P219

6,语言永远不会犯错;只是因为采用的观点不同而已。P234(这句话很吊诡不是嘛,抽出语境来看的话;读者可以联想一下,这句话好玩之处在于其可以“跑题”吧,全抄上来就不好玩了。)

7,...我们会毫不迟疑地继续把语言当做另一种意义上的有机体。在这里,一个民族或者民族统一的“天才”倾向于不断把语言导向某条固定的线路上去。P296

——————————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刘丽译,陈力译校,2009年12月第1版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后感(五):虽然新版编辑垃圾,但内容还是不错的,翻译比较忠实于法文原文

通读下来,除了我在论坛里指出的重排版导致页码错乱外,还发现不少转版造成的字形讹误,但大多很明显,不影响理解(也可见如今的商务出版编辑的功力与认真程度实在无法望老一辈项背)。

仅就内容来说,本书的整体翻译还是很不错的,大体通顺。对比法文原文和Baskin的英译后发现这个中译本大体上更接近原文,错漏很少,除了个别专名的译法和现今的习惯有所差异。而且校订者做的脚注也很专业,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不过此书常直接拿出古代语言或原始印欧语举例 ,没有专业训练的读者往往不知所以然,译注也没法详细解释,这类地方只能看个思路,还有许多注音符号的使用和意义缺少说明,近乎读天书。另外索绪尔这门课程的讲义有几个整理版本,还需要多做相互参照才能慢慢接近索氏的思想。无论如何其一些重要观点在学界的影响力与理论价值是不能低估的。

对于页码问题,在商务肯劳动大驾费心改正之前,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找一本旧版的对照,将原页码标注成边码(注意原页码不同于法文或英文版的,是原来译注者或编辑按汉译版重排的,但基本准确无误),另外正文中的内容也有部分页码被改动了(但改过的还是与新版对不上,不知当时的编辑是怎么搞的),也得都按旧版改回来,工作量不小。对于不准备前后参照或搜寻索引者可以忽略页码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