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苏轼传》读后感锦集

《苏轼传》读后感锦集

《苏轼传》是一本由王水照 / 崔铭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402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轼传》读后感(一):感动+喜欢

很优美的文字,如阳光一般一点点渗透入我的心灵,在我的心头绽放出花朵。太喜欢这本苏轼转了,那么多优美灵动的诗词穿插其间,朗朗上口,与作者那本身已经令人如沐春风的文字相得益彰。从那时,开始喜欢上了苏轼,迷恋上了西湖。给自己一个梦。

《苏轼传》读后感(二):诗词与场景

只有把诗词和当时创作的背景、人物境遇和环境,甚至是心态相结合才能让读者真正的体会一丝意境。

与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我更喜欢这种风格,除了这与我的观点相同——诗词的体会要放到具体的情况下才能理解,只是一味的想像与臆断无异。还有就是传记就是把有故事的人生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一个劲地点评觉得并不是一种好的传记载体。

不喜勿喷。

《苏轼传》读后感(三):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这本书因为是资深苏轼研究专家王水照所著,合著的崔铭亦是中文系的教授,硕导。因此一如既往的严谨,可以看出主要参考资料还是《宋史苏轼传》,以及苏辙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所据笔记亦是可信度颇高的宋人笔记。另外便是苏轼本人的大量书信、作品。

大量的作品赏析,串联起苏轼波澜壮阔的一生。仿佛是以子瞻之口、子瞻之手自行讲述故事,而著者只是从旁细说每一篇作品产生的背景。苏轼的一生经过的那些乌云压境、电闪雷鸣、惊涛骇浪、云开雾散、清风明月,如同画纸,一一展现于眼前。或浪漫、或蹉跎、或潦倒、或激昂、或清旷。

携此书一边看宋史、一边读苏文,当是很不错的享受。

《苏轼传》读后感(四):诗词文串联成的苏轼生平

我看过很多版本的苏轼传:龙吟的游侠体小说《万古风流苏东坡》(未完,热切期待第五部问世),林语堂的英文原作和译作,康震评说苏东坡,以苏轼的足迹为线索串成的景点介绍,以他在某地做官为背景虚构的小说,以及众多内容大同小异质量参差不齐的东坡传。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由他的诗词文串联成的传记,既不同于简单的文学赏析,也不同于一般传记。我相信应该有这么一本书,因为不管林语堂给苏轼扣了多少顶帽子,首先,苏轼是一位大文豪,他在文学上的多产完全有可能让后人通过他自己的文字而不仅仅是轶事传说来还原他坎坷而多彩的一生。这本传记我很早就关注过,一直苦于无处寻觅,不久前竟然在成都书城旁边的一家打折书店里以半价购得,喜出望外,回家细读,作者的初衷与我的愿望竟然不谋而合,更是喜不自胜。虽然只有一册,但内容饱满,需要细细品读,并经常查字典。唯一不足之处是,某些评语略显教条,但瑕不掩瑜,可以说,这是我读到的最好的一部苏轼传。

《苏轼传》读后感(五):走近苏轼入门书

一个月前我弟弟跟我说,他特别想要了解苏轼的各方各面,因为觉得他的诗词文都太独特了,不像是在历史长河与陈腐书卷中沉淀近千年的古人,反而像是鲜活灵动的今人。他让我推荐一本能够了解苏轼的书。 看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看完感觉味道不对,我们知道它是林语堂的英文著作翻译过来的,或许林大师的写作目的本身就是想把苏轼向世界推广,但里面又贯穿了写作者的个人态度与主观推断(比如有关章惇的叙述就有失偏颇),我认为会对读者的正常理解与判断造成影响。 后来我又翻出了王水照先生的《苏轼研究》,觉得里面的内容又太过艰深晦涩,学术性太强,文言太多,信息太浓缩,不太适合。 那对比于以上二者,这本《苏轼传》无疑是最为适合向大家推荐的。同时兼具可读性与故事性、深度与广度,内容翔实,史料充足,视角客观。看完这本《苏轼传》,如果你还意犹未尽,那就到了下一步的时候了,买几本作品集读一下,再入手《苏轼研究》,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 最后,为什么苏轼总是让人无比热爱?因为他是那么与众不同。李白的天马行空、脱略羁绊,固然使人倾倒,但不免太高太远,难以企及;杜甫忠悃诚笃,感时伤世,人们不能无动于衷,但学起来又太苦太累。而苏轼则是现实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在一起的独特人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人对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设计。读苏轼,总是能感到异乎寻常的亲切,在他的诗词文风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早已消弭。 他说为文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还要“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其实为人更应如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