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后感摘抄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后感摘抄

《心灵、自我与社会》是一本由[美] 乔治·H. 米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后感(一):做人难

他认为自我之所以存在 来源于社会过程 来源于社会共同体的一般化他人所共同具有的态度价值取向 是非常惯例性的东西 是 客我 自我里的客我成分让人变成人 。而如果要成为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那些有突出创造力的人,那还需要主我的不断突现,需要打破客我的惯例性。怪不得艺术家都是怪人 如果主我和客我没有协调好 那么就有可能是神经病

做人真难啊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后感(二):读《心灵、自我与社会》

心灵:心灵、自我与社会同时存在。个体的心灵和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模仿是心灵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工具。

自我:主我:积极的、主动的、创造的;客我:社会的、被动的、保守的。

过去的主我是历史人物。将来由主我实践。客我评价主我。

社会:价值是一个对象能够满足一种利益的特征。

价值是完全社会性的。主我不包含价值判断、客我包含价值判断。自我批评是社会批评的一部分。

不应当用意识解释行为,而是相反。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后感(三):心灵、自我与社会超浅析

本书是米德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记录和总结。米德提出了符号互动论,与其他欧洲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心灵、自我和其他人类所独有的特征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生存努力情况下进化的结果,并强调社会如何使心灵和自我的能力成为可能。在他的《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中,他阐述了各自如何产生、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强调了社会是产生心灵和自我的先决条件,而心灵和自我的形成有助于社会结构更好的维持和运行。

米德接受了华生的行为主义的这一观点,开篇第一章阐述了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但他并非单一地强调机械的刺激反应模式,而是通过他的符号互动学说,强调个体对刺激的主观解释,认为刺激是接受刺激的个体对刺激的意义的解释。此时,刺激代表意义,所以成为符号。

米德的社会心理学体系思想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 第一,提出了符号互动论,并且以互动论的观点来分析心灵 、自我与社会, 论述人类自身如何出现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 并把注意力转向了社会行为的一般属性,,发现了自我 、心灵与社会的一体性。 第二,对人的精神活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把个人和社会都看成是过程, 从社会因素角度来考察人的精神(心灵)活动,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探索。 第三米德主,张定性的研究方法,注重对社会行为的意义的研究,强调个人的内在经验。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后感(四):知识总结

心灵是交流的产物,心灵通过交流产生了自我与社会。人类的心灵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就是人类能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符号必须成为表意的姿态,才能产生语言,生物才能有意识地交流自己。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 达到共同理解。米德提出了三个假设:①人对外界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 而不存在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 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 他是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与修正这些意义的。

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每个个体独一无二的属性,客我是社会的内在化需要和个人对这种需要的理解。自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模仿阶段,孩子模仿父母的所作所为,但是还没有他自己是独立的社会存在的概念。② 玩耍阶段,孩子开始把自己看做社会主体,但是还不需要了解他人。③游戏阶段,孩子意识到群体对他的重要性和他对群体的重要性,意识到他人的角色。正是在这一阶段产生了“泛化的他人”的态度,“泛化的他人”是更高概括抽象层次的社会回应,简单来说,就是不仅孩子的母亲希望他善良诚实,社会总体上来说也希望他成为这样的人。

自我虽然是以一个客观的社会过程为前提,但是,反过来自我又组成了有个独特的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组织原则是他人参与的语言交流原则。个体并不是独自发展了这种语言交流的能力,然后凭借这种能力加入社会,而是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从群体其他成员身上引起一种反应,从而使他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不同的事情。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后感(五):符号互动理论的开山之作

这本书看过五遍了,很喜欢。现在回头想想,觉得自己受文化影响也是很大的:东方文化培育了我的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因此在阅读米德的这本书时,感到亲切自然。

这本书探索人的自我意识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形成人类社会。说说对我有启发的地方吧:

1. 语言对于人的自我意识形成至关重要,没有语言,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关于这个方面,Steven Pinker在做重要的研究,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也非常重要。可惜的是,组织管理学中,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读组织和管理现象的研究目前还太少。

2. 人之所以存在意识,关键在于人能够和自己交流。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互动就是思考的过程。我们思考时,虽然并没有说出来,但是实际上在I和me之间在交流。

3. 显著的他人(Significant others)非常重要。人越能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和从他人角度思考,社会性就会越强。

4. 和卢梭的契约论不同,米德坚定地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虽然个体和社会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但米德认为某种意义上,先有社会,才有自我意识的人。自我(Self)实际上是社会在个体身上的某种投射,自我无法脱离社会存在。

米德的书让我想起自己看过的一些小说,例如茨威格的《象棋》。主人公在被囚禁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和自己下盲棋练就了超凡棋艺。我在想,如果社会没有教给他语言看懂棋谱,如果没有语言帮助他在脑海里自我(I和me)过招,这个人很可能走向情绪失控、智力丧失的悲剧。

有朋友说动物也有语言,只不过我们人类听不懂。按照米德的说法,动物更多的是对姿态的简单反应,缺少自我互动的过程。和动物不同,人类的记忆(相当于内存)和推理能力(相当于CPU)强大,所以人类能在头脑中预演事件可能发生的过程,以及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我不太相信会存在某种动物和人类一样有智商,除非可以教会这个动物下棋。

社会、文化,选择(或有机会)和哪些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2015年12月补充:米德书的不足,在于没有看到人际互动本身也会变得社会化,尤其忽略了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中有很多的人际互动实际上已经被仪式化了,尽管每个互动有差异,但是在模式方面是稳定的。也许应该把米德的思想和其他社会学家,例如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思想结合起来。后者认为社会生活会形式化,而形式化有自己的规律,而且反过来制约形式化中的社会互动。而且社会的形式化,也给具体的人际互动赋予用来解释对方行动意义的工具。如果没有这样的形式化,两方互动关系很难变成稳定的三方互动关系,而三方关系是社会的基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