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解构读后感锦集

论解构读后感锦集

《论解构》是一本由乔纳森.卡勒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6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解构》读后感(一):翻译有待商榷之处

P7-P8 “Uncanny” 这一来自弗洛伊德的术语翻译几无定准,恐惧、神秘、怪诞等都有。事实上英文的翻译也是有一定问题的。老周说,译为“诡异”可能比较准确,但不论如何译为“盲乱”都颇为奇怪。

P10 原文“Parody” 译为“戏拟”.由琳达·哈琴《论戏仿》中可知,词根“dia”没有“拟”的含义。“拟”可能类似于柏拉图的“摹仿”观念了,类似于完全“仿制”,不符合“戏仿”一词“在创造”的含义。“滑稽模仿”的翻译也肯定是有问题的,“戏仿”并不滑稽,甚至有可能要表现某种崇高主题。综上,“Parody”译为“戏仿”可能最准确。

P13 René Girard 一般译为勒内·基拉尔更准确

P18 纳博科夫 Pare fire 译为《白火》......这个我就不太能接受了,一般还是大家都译为《微暗的火》吧?

P26 not to the experience of girl-watching but to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watched,seen as a 'girl',restricted,marginalized. 翻译为“一个被圈定、被发落到边界的‘姑娘’的经验”

这两句直接译为“被限制、被边缘化的女性经验”显然更准确吧......发落到边界........????

《论解构》读后感(二):解构主义的另一种视角

解构主义大部分时候是对于形而上学的基础确定真理本质的解构,处于不可说的不可能有结果的物自体的领域,而其自身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而当解构主义与日常语言学派的言语理论进行争鸣时,可以发现解构主义更大的功能作用,这时它成为一种策略和立场和态度,近似于怀疑主义,努力击溃一切建构。而整体来说解构主义有着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解构主义破坏了已有结构之后而无从开始新的建构的原因。而广义的解构主义将不只有此一个没有希望的视角和方法。

陆扬:解构就是公正。

罗蒂:哲学与文字。

第二章第一节中,卡勒指出逻各斯中心主义内部有一个难以摆脱的矛盾:哲学本身分明是由文字写成,却偏要标榜为一门独钟思想和理性的学科,否认自身就是一种文字的存在。对文字的这一偏见,故而正是西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性特征:文字不过是种不得已的手段,往好处说,与所表达的思想了无相干;往糟处说,就成了思想的障碍。但矛盾在于,如哲学家罗蒂所言,一方面哲学的宗旨似乎在于除谬扶正,解决问题,从而终止某个领域的文字产生;一方面这类除谬扶正的愿望反过来又促使文字的生产源源不断,永无尽期,而使文字总是导向更多、更多,乃至更多的文字。写作其实永远不会将文字引入穷途。这就很使哲学家处在进退两难的地步,因为他们自己的语言与真理及世界之关系,也成了哲学问题之一构成部分。那么,视哲学为一种特殊的文字吧。可是这样做同样会困难丛生。卡勒说,如果说哲学即是界定文字与理性的关系,它本身就不能是文字,因为它欲从理性,而非文字的角度来界定这一关系。如果说哲学是就文字与真理的关系来确定真理,那么它就必须站在真理一边,而非文字。回过来看德里达所说的哲学一经诉诸文字便自相抵牾的宣言,这恰恰是因为白纸黑字写着哲学必须谴责文字,必须以反对文字来界定自身。文字本来是客人,结果却反客为主了。所以最好是能够直接观照思想。但这样做实际上没有可能,有可能的或许是让语言尽量透明易懂,反之不透明则危机四伏。哲学是一门关于思想和理性的学科,不应当为居心叵测的语词与它那些纯出偶然的关系所惑。可是它也被文字弄得破绽百出、窘相毕露,几至焦头烂额。将自身界定为超越了文字的哲学,因而除了刻意压抑和排斥文字,别无他途。

《论解构》读后感(三):认识解构

解构主义作为20世纪后现代理论中的一支强劲力量,在文学,哲学,文学批评等方面越来越深入人心。深入人心这个词在这里不能算是确切,因为很多人是不自觉地运用着解构的方法。而之前在许多文艺理论的著作当中听到一种耸人听闻的论调:解构将一切都拆除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一堆废墟。我想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既产生于“解构”的字面意义,也产生于众多人对“解构”的误解吧。

但是“解构”对误解的合法性的肯定,从根本上说,也是为自己被他人误解埋下了种子。当然,这还不至于成为威胁理论的工具。不过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这样一种理论的宽大的态度。解构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结果,是一种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而不是拆解经典理论后的碎片。当然,解构的主要工作是阐述与之前的种种理论抵牾的观点。我想这样做的意义不在于其说法是否正确,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声音,一种对文学认识和批评的角度。我想这也是这种理论为我们提供的,最有学习价值的精神: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力,每种声音都有存在的价值。

当然在文学批评和哲学领域里,声音的存在要以合理为基础,这样的合理当然没有唯一恒定的标准。至少目前现在没有谁敢拍着胸口肯定地说:真理就在我手中!(当然马克思主义另当别论,不过马克思当年也没有说过,我老马手中就掌握着真理吧。)所以在人文科学的领域里,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些人投靠在一面旗帜下,然后尽量将这个旗帜存在的理由表述清楚,并且证明这种存在是合理的。即尽量将自己的理论自圆其说。至于检验,肯定也是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选择工具,如果选择其他体系中的工具,出现谬误,是在所难免的。于是我们会看到当代理论的发展其实就是各自阵营努力证明自己的一个过程,至于他们之间的相互攻讦,更像是自说自话,而不是相互拆台。

《论解构》这本书介绍的主要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解构主义在文学批评当中并不仅仅是“摧毁”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它首先对处于经典地位的东西产生质疑,进而将边缘化的东西拉入中心,并且论证这样的颠覆解释了关于阅读,理解,等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究竟是什么?已经它们是否成为秘密,还是需要自己去了解的。

当然我建议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尽量用形象化的思维,把理论视为一个个实体,这样也许对理论的理解更为有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