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背德者・窄门》读后感摘抄

《背德者・窄门》读后感摘抄

《背德者・窄门》是一本由纪德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3.50元,页数:3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背德者・窄门》读后感(一):自相矛盾的魅力

纪德的作品在1947年,“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1951年2月19日去世,次年天主教就将他的作品列入禁书。《背德者》和其后的《窄门》等,都在思考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上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道德的约束、另一方面是人性的本源,违背了道德将受到外界甚至内心的谴责,而违背了自己的心却使生存的意义出现了危机,对生命的崇高产生怀疑,这就是自相矛盾的,就如纪德自己所说:“人长出牙齿,能咬食咀嚼了,就应当到现实生活中寻求食粮。勇敢点啊,赤条条地挺立起来,你只需要自身的汁液的冲腾和阳光的召唤,就能挺立的生长”。可见,纪德支持后者,追求人性单纯快乐,拒绝一切扼杀快乐的伦理道德。当然,他的观点我不是完全的赞同,世界如果变成一个享乐主义的世界,而拒绝一切道德,那人也将失去人的“高等动物”的美誉,但书确实也很好看,李玉民翻译也不错,挺上口而不失法国文学的特点。这对我来说也算是指向矛盾的吧.....

《背德者・窄门》读后感(二):寻找窄门之爱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到的人也少。

虚伪者之爱!自以为找到了窄门之爱-----幸福。阿莉莎到生命即将结束时竟然跟她终生用生命追寻的上帝讲条件?!“上帝啊,把他给我,我就把心给您。”谁会希罕!“主啊!我不敢以您的名……但是,即使我不再祈求,难道您就不知道我心中发狂的愿望吗?”既然能得到真爱为什么不接受?!这个虚伪的自我牺牲者。伤害最爱自己的爱人,不接受他的爱,但是却不停止思念他,让爱人和自己遗憾终生。阿莉莎要当一个追寻上帝的朝圣者,但是奢望这条艰辛的朝圣之路有热罗姆精神上爱的支撑,自私啊。但是阿莉莎又清醒的知道这条道德之路是一个窄门,窄得容不下两个人并行。

阿莉莎为了爱上帝而妄想把想象中高于自己功德的热罗姆献给上帝。为了这个目的放弃了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替阿莉莎不值。超脱爱情之上的会是什么?!精神上的永生吗?!那又是什么?阿莉莎为自己狂热的信仰登上德行之巅而牺牲热罗姆?!那是热罗姆一直所不齿的。阿莉莎没有这替热罗姆佐决定的权力,所以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了追求幸福,放弃真爱,牺牲生命是否值得?!

“现在我希望死去,在我重新明白自己孑然一身以前,赶快死去”------终于,这个朝圣者临终前终于明白她将注定孤独,也将带着一颗孤独的灵魂去上帝那里继续寻找她永远失去的“幸福”。

《背德者・窄门》读后感(三):一生只能一次的作

明明是两个相爱的人,也没有什么人为的阻力,为什么就不能终成眷属呢?对于从小没什么宗教信仰观念的我来说,我是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Alissa就这样眼睁睁地而且是主动地一步一步地远离世俗爱情而走向死亡的。大家都说要为自己的人生幸福而努力,就好像幸福就应该是应得的权利,好像就算牺牲别人而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是可原谅的。Alissa却说“我们不是为了幸福而生的。”这样的话要怎么虔诚忠贞才说的出来啊。

跳出对Alissa的同情,我想说两句她的坏话:这个女人实在是太作了!先是说要等到自己妹妹结婚自己才结婚,然后说要照顾父亲到底,最后说要把自己献身主,理由一个接着一个说。明明口口声声不断说自己爱Jérôme,另一方面却不断拖延情人之间见面的机会,就算见到面还极度抵制单独相处。这样的作是作到了极致,是一生只能一次的作。因为也只有在少女时期的第一次的这么作还能让人勉强归结于情窦初开的单纯和忠实,再以后就是纯粹的令人无法忍受的厌恶了。

纪德之所以写这本《窄门》,似乎是在于寻求一种答案。那个问题几乎困扰了他一辈子,面临宗教信仰的纯洁和自由悸动的内心的挣扎。在给纪德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宣讲里,这样给《窄门》这本书定义:“Although he has strongly reacted against his Puritan education, he has nonetheless all his life dwelled on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 and at times he has defined with rare purity the message of Christian love, particularly in his short novel, La Porte étroite (1909).”但是这显然不是他探索的问题的最终答案。

http://yann2005.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29.html

《背德者・窄门》读后感(四):我不喜欢和喜欢我的人在一起

我不幸很受理查德的敬重,因此之故,我什么也不敢做了。一种敬重,只要不能停止珍视,就不容易摆脱。

----《帕吕德》

比起狗我更喜欢猫。并不是不喜欢狗,而是怕自己被喜欢被信任被期待。小时候暑假住在亲戚家,样了一条大狗,我很喜欢,每次吃饭,都偷偷拿自己碗里的肉去喂它。后来我回家的时候,狗狗一路追出来,跟着车子跑,我看着心疼,可是它就是不肯回去,跑了很远很远,直到追不上了。后来我就很怕和狗相处,我总是尽量避开它们的眼神,我总是尽量不对它们好,不去招惹它们。因为我知道,我负担不起它们的感情,那太沉重,我怕辜负,我怕它们把我想得太好了而有一天它们会发现我不是那么好的人,我怕它们失望。

人也是如此,男的,女的,长辈,小辈,学生,同学,朋友。我不喜欢和喜欢我的人在一起,那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他们,而是因为,我不能停止珍视他们对我的喜欢,我怕他们不喜欢我,所以我便什么都不敢做了。

人不识因为了解才喜欢另一个人的,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不了解。

他们喜欢我,但并不了解我。他们用自己的判断来断定我是那么一个让他们喜欢的人,所以我就被喜欢了。所以当他们告诉我,我是那样一个人时,我就不的不做出那样的样子。

妈妈说,你是乖孩子。

于是我不敢做坏事,不敢欺负同学,不敢说谎。

老师说,你是聪明的孩子。

于是我不敢考砸了,不敢背不出书。

学生说,你是对我们最好的老师。

于是我不敢发火不敢翻脸。

朋友说,你是可靠的人。

于是我不敢不遵守诺言不敢轻易拒绝。

男朋友说,你是温柔的女孩。

于是我不敢使性子不敢有怨言。

哦,可是,可是我不喜欢这样不喜欢这样不自由这样累。所以我逃避,所以我躲起来。所以我不喜欢和喜欢我的人在一起。

《背德者・窄门》读后感(五):纪德,背德?

在动词变位、名词性别令我丧失了全面学好法语的信心之后,我决定以阅读为目标。而提高阅读能力,很明显不能通过学中国出那些奇闷无比的法语教材。所以我想,那就直接阅读好了。图书馆几个月前涌现一大批数量还不少的原装法语书就成全了我。

大部头如巴尔扎克、福楼拜等的作品可以找到;萨特及其红颜知己波伏瓦的小说也很全;还有杜拉斯、克洛德·西蒙等现代作家;甚至可以找到“漫长的婚礼”的原著。我欣喜地发现加缪的散文集“婚礼”,顺便挑了本薄薄的纪德“L'immoraliste”(背德者)。

初级水平的我直接看原著,实在有点不靠谱。不过管他呢!我当然不会笨到拿着字典逐个词去啃。凭借一些基础语法知识,再与英语的词汇融会贯通一下,最重要是再借一本中译本相辅相成,我便开始看纪德如何背德。

小说第一部分就煞有介事地要读者们在看了背德者的叙述后,不要轻易下道德评判。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主人翁Michel到底干了哪门子缺德事呀?很快,女主角——Michel的妻子Marceline出场了,很自然就让人往偷情的方向想;又鉴于看头的故弄玄虚,不仅往更“背”的方向——同性恋揣测了。乍一看完,以为自己想得太歪,人家是精神上的造反。再看译者介绍,才知道我还想得不够歪。Michel哪儿背德啦?原来他跟MJ一样有恋男童癖。可纪德先生也“背”得太隐晦太克制吧?姑且称之为柏拉图式的恋男童癖。

Michel是个年轻学者,曾醉心研究历史,在一次肺结核之后,突然意识到什么是珍贵——感官、肉欲、无拘无束。反正接下来的一大段就是不痛不痒地描述背德者如何醒悟到道德世俗是蒙在生命力这一鲜嫩皮肉之上的粉垢,如何渴望摆脱束缚。然而这只是思想上的翻云覆雨,这种翻云覆雨还是放在“人间食粮”里比较打动人。Michel所做的“背德”事与其说是背德,不如说是淘气。例如觉得一伙阿拉伯人睡在露天的地方很潇洒,就跟他们一起睡了一夜(注意,是纯粹的睡觉)并惹了一身虱子回家。反正,他的背德行为很不带劲,还要自得其乐。比起以巴黎为背景的“北回归线”差多了。

手头上还有纪德的“伪币制造者”中译本。

那么,看完这本书,我的法语是否有进步呢?学了一些单词还有副词搭配吧。而且很“骄傲”地发现他很喜欢用ne...que..这个句型(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句型很常用,哈哈)。不得不提译者李玉民。虽然法语差,不足以评价其翻译是否准确,但觉得读起来通达流畅,用词考究优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